APP下载

初中语文教材中传统文化教育实施策略探讨

2020-06-01李云

教育界·A 2020年4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教育实施策略

李云

【摘要】当前,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已经上升到了国家战略高度,全国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所蕴含的传统文化资源总量丰富。文章结合多年语文一线教学经验,就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灌输和渗透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材;传统文化教育;实施策略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中独特精神标识的凝聚和体现,其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文精神、哲学思想、道德教化、价值理念以及语言文学、传统艺术、民俗礼仪、历史科学等,既是促进我们国家、民族、社会进一步发展强大、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动力,也是保证中华民族在世界多元文化浪潮中永葆特色的坚强基石。

语文教育“以文化人”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其在滋养传统文化、孕育民族气魄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同时也承担着向青少年学生传播传统文化、灌注传统文化精髓的重要功能。全国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所蕴含的传统文化资源总量丰富,从教材的选文到综合性学习等板块均有体现和渗透。因此,如何将这些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注入学生心田,切实做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是新时代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也是我们语文教师的应尽职责。本文就此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一、立足教材文本,挖掘传统文化最佳教学点

教材文本是语文教学的重要蓝本和主要依据,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灌输、渗透必须尊重教材,以教材为基础,立足于具体课文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进行文化的教育。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较为立体和全面的建构,从《大自然的语言》《我的语文生活》中表现出的汉语言文字之美,到《安塞腰鼓》《回延安》中蕴含的民俗语言文化,从《孟子两章》《人无信不立》中倡导的伦理道德,到《诫子书》《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蕴藏的人伦之爱,从《破阵子》《周亚夫军细柳》中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到《富贵不能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饱含的人生哲理,题材广泛,内容可观。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巧妙地结合单元引语、预习提示、课后巩固题等,认真揣摩、精确掌握教材文本的编者意图,从中梳理、挖掘传统文化最佳教学点。

如统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共包含四篇文章:《社戏》《回延安》《安塞腰鼓》《灯笼》。在进行课前教学设计时,教师可结合单元目标提出的“感受我国各具特色的民俗,了解民俗的价值和意义”要求进行传统文化渗透。以吴伯箫的《灯笼》为例,灯笼在我国历来承载着重要的文化意蕴,文章中的很多情节,如:挑灯迎祖父归家,听祖父讲进京赶考的掌故;村头红灯高照,慰藉孤行客;元宵节看灯;进士第的官衔灯高照朱门;纱灯上的描红;由宫灯、唱词联想汉献帝;对古代名将挑灯看剑、塞外点兵令胡人不敢南下的追慕,等等,皆是传统文化的鲜明体现,对于引领我们回望传统、追寻文化根脉、感受血液中悲壮激越的家国情怀等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进行传统文化灌输和渗透的最佳教学点。

再以贺敬之的《回延安》为例,此诗篇激情澎湃,除了深刻地体现了诗人对养育了一代革命者的延安的歌颂、对“母亲”延安的永不泯灭的真情,还包含着丰富的陕北地域文化特色,不论是米酒、油馍、木炭火、土炕、土窑洞、白窗纸、红窗花、白羊肚手巾红腰带等充满浓浓陕北风情的小元素,还是“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羊羔羔吃奶眼望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等形式活泼、节奏自由而又情感奔放、充满黄土高原质朴气息的“信天游”旋律,都是传统文化的最佳教学点,也是教学中应着重引导学生品味和赏析的重点。

二、体悟传统文化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三观”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中关于求知精神、爱国主义精神、乐观精神、顽强不屈精神、仁孝传统、尊师重道传统、尊老爱幼传统等中华民族优秀精神的篇章众多,如《孟子两章》中教诲做人做事的两大准则——“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诸葛亮《诫子书》中对儿子的劝诫——“非淡薄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论语〉十二则》中字字珠玑的人生哲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以及《鱼我所欲也》中所体现的“舍生取义”的道德观,《礼记》中对于“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的政治理想与追求的崇敬和向往等等,均对中学生未来的人生走向具有积极向上的引导作用。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主动筛选出那些符合时代发展及中学生心理发展程度的核心精神进行灌输和渗透,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以《鱼我所欲也》(统编九年级下)为例,本文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就是帮助学生理解孟子“义重于生,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该舍生取义”的观点,树立正确的道德观。鉴于本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若笼统而抽象地向学生直接灌输“舍生取义”的道理,势必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应注意逐步渗透,如可引导学生对如下问题进行一一思辨。

(1)文章开头的“鱼”和“熊掌”是何意義?有何作用?(2)“所遇有甚于生者”的“所欲”和“所恶有甚于死者”的“所恶”分别指哪些事?(3)“故患有所不避也”的“患”指什么?(4)“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心,贤者勿能丧耳”“此之谓失其本心”中,“是心”“本心”分别指什么?(5)孟子有一段话解释了骨气的含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那么“万钟则……”这句话应指其中的哪一句?(6)作者列举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观,赞扬了什么样的人?斥责了什么样的人?(7)文中所说之“义”有其特定的阶级内容,是儒家提倡的忠君、孝亲、尊长等封建伦理道德和封建秩序,那么对于后世尤其是对于我们今天而言,“义”应该赋予何新的内涵?

如此,通过一步步探究,让学生既明确掌握了“舍生取义”这一主旨,又让学生懂得了该精神思想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同时赋予“义”共产主义精神的内涵——“义”指的是正义事业、正义行为,是社会公义,当面对人生各种考验,我们应当勇于做出正确的选择,为了正义事业和真理可以牺牲个人利益,甚至生命。如此,通过一步步地引导和思辨,达到了帮助学生立德树人、陶冶学生情感操守、涵养学生精神世界的良好教学效果。

三、利用教材注释,进行文化拓展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目的在于通过持之以恒地灌输和渗透,增强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自信感,从而实现真正的弘扬和传承。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严禁任何形式的表面做法,而是要进行系统、全面、深入的灌输,保证传统文化的精髓真正根植于学生的心田,根植于学生的生命。要达到以上目标,不能仅凭一两节课的内容,而是需要一个持续渗透的过程,除了立足每节课上的教材文本,还要注意进行适当的文化拓展,从而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探求文化的魅力,提高文化渗透的效果。对此,教学中可利用教材注释进行“二次开发”,实现由课内的文化元素引申到课外文化知识的拓展。

较之现代文,古文尤其是古诗词中蕴含的传统文化部分更多,也是我们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古诗词中的注释不但能帮助学生克服阅读障碍,注释中丰富的语言文化、道德礼仪、名物典制、历史事件、名人典故、风景名胜、传统节日、民间民俗等文化因素还能有效地扩宽学生的知识面,从而起到文化迁移的作用。据统计,教材的67首古诗词中共包含477条注释,而其中包含文化因素的注释条数高达197条。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巧妙地筛选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注释呈现在学生的学习情境中。

以《关雎》(八年级下)的教学为例,在教学中我们有目的地预留出一定的注釋探究时间,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对教材中的注释进行归类探究,如动植物类、器物类、人名类(人称代词)、其他类(形容词、动词)等,从而实现文化的拓展。此外,针对一些与《关雎》相关而注释中又没有提及的文学常识,还可以通过复习、迁移曾经所学习的相关注释等方法进行“比较”教学,如《关雎》中的“辗转反侧”与现代常用成语“辗转反侧”是否同义?“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与新时代女性标签的关系又是如何?等等。

通过如上教学,既能让学生了解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又能有效增强这些文化知识在学生生活中的存在感,让学生更进一步地感知到这些知识中所蕴含的精髓,从而更利于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总之,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已经上升到了国家战略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在新时期必须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民族道德素养,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语文学科本身特有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师在这场文化强国战略中肩负着重要职责。对此,语文教师应在切实提升自身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能力的基础上,积极研究探索在语文教学中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从而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共筑中国梦。

【参考文献】

[1] 芦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体知教学路径研究 [D].石河子:石河子大学,2019.

[2] 黄国才.聚焦统编教科书,落实优秀传统文化的培育[J].福建教育,2019(09):38-40.

[3] 郑新丽.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传统文化梳理 [J].教学于管理,2018(12):86-89.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教育实施策略
关于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的探讨
试分析提高高中历史教学中传统文化史教育的必要性
浅谈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于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体验营销在遵义旅游业中的运用
浅谈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
探讨ERP系统在企业财务管理系中的实施策略
ERP在大型购物中心的应用研究
增强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与高职学生成长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