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屏风散加味结合针刺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2020-05-31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10期
关键词:变应原俞穴鼻炎

陈 雷

(辽宁省抚顺市中医院 耳鼻喉喉科,辽宁 抚顺 113003)

特应性个体接触变应原后由免疫球蛋白E及多种细胞因子、免疫活性细胞介导而引发的鼻黏膜慢性炎性反应性疾病,被称为过敏性鼻炎,又可成为变应性鼻炎[1]。该病发生后会导致患者出现鼻内发痒、阵发性打喷嚏、间歇性或持续性鼻塞、大量清水样鼻涕等症状,且病情严重者可发生鼻窦炎、中耳炎等疾病。抗组胺药是临床治疗过敏性鼻炎的首选药物,氯雷他定片为新型抗组胺药,其虽然克服了传统药物中枢抑制作用,但该药仍可引发多种不良反应[2]。中医治疗过敏性鼻炎具有悠久的历史,孙思邈、李东垣等中医学家均为过敏性鼻炎治疗积累了一定的经验[3]。我院汲取古中医精华,并结合现代中医理论,尝试采用中药配合针刺疗法治疗过敏性鼻炎,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收治的116例过敏性鼻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所用治疗方式分组:对照组中,男性32例,女性26例,年龄21~62岁,平均(40.7±17.4)岁,病程9~43个月,平均(24.1±12.6)个月;实验组中,男性33例,女性25例,年龄20~-63岁,平均(39.6±17.8)岁,病程10~44个月,平均(24.9±13.3)个月。两组基线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纳入标准:①临床症状符合《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4]中相关诊断标准;②病程超过6个月;③每日症状发作持续时间超过1 h;④SPT试验、SIgE试验均呈阳性;⑤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鼻科疾病如鼻窦炎等;②合并呼吸道感染性疾病;③存在鼻腔手术史;④1年内接受过激素治疗、特定免疫治疗;⑤近期内使用过抗生素、抗组胺制剂、皮质类固醇等;⑥存在针刺禁忌证;⑦对研究所用药物过敏;⑧存在精神障碍;⑨妊娠 期或哺乳期女性。

1.2 方法。对照组:予以患者10毫克/次氯雷他定片(国药准字H20040784,规格:10 mg,北大国际医院集团西南合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口服,日1次。实验组:予以患者中药配合针刺治疗,其中中药玉屏风散基本组方为:黄芪、茯苓各30 g,党参20 g,防风、白术、杜仲、菟丝子、路路通各15 g,辛夷花、苍耳子各12 g,炙甘草6 g,细辛3 g。随证加味:痰多者,加川贝9 g、百部6 g;咳嗽者,加前胡6 g、桔梗6 g、枇杷叶6 g;咽痛者,加连翘9 g、玄参6 g;发热者,加黄芩9 g、柴胡6 g;畏寒者,加桂枝3 g。水煎服,日1剂,分早晚两次服用。针刺治疗操作如下:取大椎穴、肝俞穴、脾俞穴、肾俞穴、肺俞穴、印堂穴、百会穴、迎香穴、太冲穴、合谷穴等,指导患者取仰卧位或俯卧位,对各穴位进行消毒后,应用1.5寸毫针刺入上述所选穴位,得气后,行平补平泻手法30 s,留针0.5 h,日1次。1周为1个疗程,所有患者均持续治疗3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①疗效观察:采用鼻部症状评分(TNSS)[5]对患者症状严重程度进行评估。②细胞因子观察: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两组IL-4、TNF-α、VCAM-1进行检测。③生活质量观察:采用变应性鼻炎生活质量调查表(ARQLQ)[6]对两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④安全性观察: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病例。

1.4 统计学方法:以SPSS19.0行统计学分析,正态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值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P<0.05为评估标准。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观察: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7.93%,与实验组98.28%比较,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细胞因子变化情况观察:治疗前,两组细胞因子水平接近(P>0.05);治疗后,两组IL-4、TNF-α、VCAM-1水平均下降,对照组下降程度明显较实验组小(P<0.05),见表2。

2.3 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变化情况观察:治疗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ARQLQ量表单项维度评分及总评分均上升,对照组上升程度明显较实验组小(P<0.05),见表3。

表1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n(%)]

表2 治疗前后两组细胞因子水平对比()

表2 治疗前后两组细胞因子水平对比()

表3 治疗前后两组ARQLQ量表评分对比(分,)

表3 治疗前后两组ARQLQ量表评分对比(分,)

2.4 两组安全性评估情况观察:对照组用药期间,口干者3例,眩晕者2例,困倦者2例,胃肠不适者1例,总发生率为13.79%;实验组用药期间,口干者2例,总发生率为3.45%(χ2=3.940,P<0.05)。

3 讨论

过敏性鼻炎为全球性疾病,发生率约为18.9%[7]。研究表明,过敏性鼻炎的病因主要包括遗传、变应原、环境等[8]。该病是由免疫球蛋白E介导的且由多种细胞因子、部分神经肽等共同作用而引发的Ⅰ型变态反应。当变态原侵袭特应性个体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4刺激鼻黏膜局部CD4

+T淋巴细胞,促使其分化成Th2细胞、Th1细胞,Th2细胞会释放大量白细胞介素-5、白细胞介素-6等,Th1细胞则会将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如ICAM-1等激活,黏附分子过量表达会刺激多种淋巴细胞转移、定位于鼻黏膜局部[9]。机体为应对变应原刺激会产生特异性白细胞介素-E抗体作用于鼻黏膜细胞膜上,当特应性个体再次吸入变应原后,鼻黏膜表面肥大细胞、嗜碱粒细胞存在的免疫球蛋白-E会与变应原发生“桥连”,进而促使一系列生化反应接踵而至,释放的多种介质组织胺等,会特异性结合鼻黏膜受体,促使鼻黏膜阻力血管收缩或容量血管扩张,增加毛细血管通透性,导致鼻黏膜充血水肿,且其会增加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及感觉神经敏感性,进而引发流鼻涕、连续打喷嚏等症状[10]。西医治疗过敏性鼻炎以药物疗法为主,氯雷他定抗变态反应作用显著,故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其能选择性结合外周H1受体,抑制炎性介质释放,有效缓解过敏症状,但有研究表明,因强抗H1受体作用,该药可引发心功能障碍等严重并发症[11]。

祖国医学将过敏性鼻炎归于“鼻鼽”“鼽水”“鼽嚏”等范畴内,内脏虚弱、卫表不固,风邪乘虚侵袭鼻窍是该病的基本病机,故临床治疗主张祛邪扶正、补气固表[12]。本次选用的中药玉屏风散,含有的黄芪性温味甘,其具有升阳补气、固表益卫的功效;茯苓性平味甘,其具有宁心安神、健脾渗湿的作用;党参性平味甘,其具有健脾补肺、补中益气的效用;防风性温味辛,其可祛风解表、除湿解痉挛;白术性温味苦,其具有燥湿利水、健脾理气的功效;杜仲性温味甘,其可补益肝肾;菟丝子性温味甘,其能养阴补阳;路路通性平味苦,其具有行气消肿、除湿祛风的作用;辛夷花性温味辛,其可祛风通窍;苍耳子性温味苦,其能散风祛湿;炙甘草性平味甘,其具有清热润肺、和胃补脾的效用;细辛性温味辛,其能祛风散寒、宣通鼻窍。按照中医循经选穴原则,所选大椎穴、印堂穴能提升诸经阳气;百会穴可舒经通脉;迎香穴可通利鼻窍;太冲穴能补血益气;合谷穴可祛邪解表;取肝俞穴、脾俞穴、肾俞穴、肺俞穴能补益内脏,营卫固表。合用诸穴,能发挥升阳、补气、通窍的作用。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表明中药、针刺并用能标本兼治,二者相得益彰,更利于患者康复。综上,加味玉屏风散+针刺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佳、安全性高,值得借鉴。

猜你喜欢

变应原俞穴鼻炎
变应性鼻炎患者食物变应原分布特点分析
广州地区不同性别变应性鼻炎吸入性及食入性变应原谱特征分析
变应性鼻炎的变应原组分诊断
万物复苏话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方法
992例儿童特应性皮炎及荨麻疹变应原检测分析
长蛇灸联合四逆汤加减治疗过敏性鼻炎验案1则
拔罐治疗脂肪肝
用脑过度揉揉后腰
中医推拿法提高宝宝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