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护理措施在孕前超重肥胖孕妇妊娠期糖尿病预防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0-05-31曹丽丽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10期
关键词:空腹剖宫产孕妇

曹丽丽

(平度市田庄镇张舍卫生院,山东 青岛 266719)

妊娠期糖尿病为妊娠期常见并发症,不仅会增加剖宫产发生率,还会导致水过多、早产,降低孕妇和新生儿的结局[1]。研究显示,孕前肥胖、超重为妊娠期糖尿病的主要可控因素,但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疗[2],本研究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96例孕前超重肥胖孕妇,就探讨综合护理措施在其中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96例孕前超重肥胖孕妇,根据不同护理分为2组,对照组(n=48)接受常规护理,年龄22~38岁,平均(26.58±3.57)岁;孕次:1~2次,平均(1.07±0.54)次;BMI:37例24≤~<28 kg/m2,11例≥28 kg/m2;教育程度:20例初中及以下,28例高中及以上;观察组(n=48)接受常规护理,年龄22~389岁,平均(26.57±3.56)岁;孕次:1~2次,平均(1.05±0.554)次;BMI:35例24≤~<28 kg/m2,13例≥28 kg/m2;教育程度:21例初中及以下,27例高中及以上;两组孕妇一般资料对比无差异(P>0.05)。那纳入标准:①符合孕前超重肥胖诊断标准;②初产妇、单胎;③孕妇及家属均知情研究;④孕8~12周;排除标准:①血液、免疫系统异常者;②生长激素、促肾上腺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者;③意识障碍者;④躯体活动受限者;⑤糖尿病家族史、合并妊娠期糖尿病。

1.2 方法: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于孕8~12周产检后进行体质量测量和体质量增长、运动、饮食等知识的宣教,并及时解答相关问题,观察组接受综合护理:

1.2.1 健康教育:孕妇入院后先主动带领其熟悉医院的环境,介绍洗手间、、护士休息室和医师办公室等位置的地点,便于产妇个人生理卫生的解决和突发状况的解决,并缓解产妇因未知而产生的负面情绪[3]。孕8~12周产检后进行健康教育,告知孕妇如何控制情绪、控制饮食、规律运动、合理膳食、自我监测血糖、管理孕期体质量、记录运动日记等,并发放相关知识手册,让孕妇了解妊娠糖尿病相关知识。并通过QQ群和微信公众号等多媒体方式宣传教育短片、发放宣传资料,并一同讨论、交谈经验[4]。

1.2.2 心理干预:孕妇因体质量过度增加很容易出现恐惧、不安、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不利于其控制体质量,且强烈的心理波动还会影响孕妇和胎儿,因此需对孕妇进行心理干预,与患者积极交流,了解其心理情绪,给予针对性的疏导,并耐心解答其疑问,缓解不良情绪。若孕妇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可采用通俗易懂语言详细讲解妊娠期糖尿病知识,包括病因、临床症状和治疗方法,提高产妇对于疾病的认知,疏导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并邀请或介绍成功案例,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若孕妇的心理状态较差,还应向其家属询问,了解孕妇的社会、家庭等情况,对孕妇进行开导[5]。

1.2.3 饮食干预:根据孕妇的身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饮食方案,指导孕妇及其家属如何选择合理的食物,禁忌产妇食用高糖分、高脂肪的食物,要求产妇合理搭配饮食,注意饮食结构的平衡,在保证产妇营养摄入的同时控制产妇的血糖水平,并要求孕妇做好膳食日记。护理人员每周通过QQ、微信、电话等方式进行随访,于孕13~28周进行第一次门诊干预,查看孕妇的饮食方案实施和膳食日记情况,再结合其当期身体状况分析方案实施情况,并适当调整孕妇的饮食方案[6]。孕29~36周每次产检时测量体质量,并调整饮食方案。同时还应不定期测量产妇的血糖含量,若出现异常应及时给予药物控制,若孕妇不定量服药或抗拒服药,应耐心向其讲解不遵循医嘱的不良后果,提高孕妇的重视程度。

1.2.4 运动干预:根据孕妇的身体条件,科学合理的指导其进行运动的强度和时间,包括上肢运动、游泳、爬楼梯、瑜伽、散步等,于饭后40~60 min进行运动,初始15 min一次,后续逐渐增加到25~30 min一次,并要求其家属配套孕妇进行运动,以免发生意外。并在此期间纠正孕妇的不良生活习惯,保持健康的生活作息,确保其身体状况良好。护理人员每周以QQ、微信、电话等方式进行随访,指导孕妇科学、合理的进行运动,于孕13~28周每月产检后进行门诊干预,根据其身体状况合理调整运动强度和时间。孕29~36周每次产检时测量产妇的体质量,以此调整运动,并进行监督,确保孕妇保持持续运动[7]。

1.3 观察指标:对比两组孕妇不同孕期空腹血糖、妊娠糖尿病发生率、体质量、BMI、体质量增长合格率、剖宫产率和新生情况(巨大儿、新生儿体质量)。①妊娠糖尿病:采取OGTT试验,0、1、2 h阈值界为5.1、10.0、8.5 mmol/L,≥1项达到或超过界值为妊娠糖尿病[8];②体质量增长合格:肥胖者周增长范围0.17~0.27 kg,超重者周增长0.23~0.33 kg;③巨大儿:出生体质量≥4000 g[9]。

1.4 统计学处理:选用CS14.0统计学软件,计数、计量资料以n(%)、(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χ2、t检验,设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孕妇不同孕期空腹血糖和妊娠糖尿病发生率对比:观察组孕8~12周、孕13~28周、孕29~40周的空腹血糖分别为(4.57±0.21)、(4.52±0.41)、(4.44±0.37)mmol/L、妊娠糖尿病11例(22.92%);对照组分别为(4.59±0.30)、(4.82±0.39)、(4.84±0.36)、19例(47.50%)。两组孕妇孕8~12周空腹血糖对比无差异(P>0.05);两组孕妇孕13~28周、29~40周空腹血糖以及妊娠糖尿病发生率对比差异明显(P<0.05)。见表1。

表1 两组孕妇不同孕期空腹血糖和妊娠糖尿病发生率对比[n()]

表1 两组孕妇不同孕期空腹血糖和妊娠糖尿病发生率对比[n()]

2.2 两组孕妇不同孕期体质量和BMI对比:两组孕妇孕12周体质量和BMI对比无差异(P>0.05);观察组孕妇孕28周的体质量和BMI分别为(74.4±9.3)kg、(30.5±2.2)kg/m2,对照组分别为(80.2±10.1)kg、(32.3±2.4)kg/m2;分娩时候观察组分别为(77.0±10.1)kg、(31.5±2.4)kg/m2,对照组分别为(88.1±10.4)kg、(35.4±2.3)kg/m2,对比差异明显(t=2.9268、3.8304、5.3047、8.1284,P<0.05)。见表2。

2.3 两组孕妇体质量增长合格率对比:观察组孕妇体质量增长合格率29(60.42%),对照组为20(41.67%),两组孕妇体质量增长合格率对比差异明显(χ2=7.0343,P<0.05)。见表3。

表2 两组孕妇不同孕期体质量和BMI对比[n()]

表2 两组孕妇不同孕期体质量和BMI对比[n()]

表3 两组孕妇体质量增长合格率对比[n(%)]

2.4 两组孕妇剖宫产率和新生情况对比:观察组剖宫产率21(43.75%)、巨大儿5(10.42%)、新生儿体质量(3466.91±332.21)g,对照组分别为29(60.42%)、11(22.92%)、(3879.93±346.14)g,两组孕妇剖宫产率和巨大儿、新生儿体质量对比差异明显(χ2=5.5675、5.6241,t=7.9643,P<0.05)。见表4。

表4 两组孕妇剖宫产率和新生情况对比[n()]

表4 两组孕妇剖宫产率和新生情况对比[n()]

3 讨论

随着近年来社会竞争的越发激烈,人们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工作,极大的降低了运动量[10]。孕前肥胖、超重若不及时给予有效调整,可引起能量过剩,进而降低胰岛素分泌或导致胰岛素抵抗,引起妊娠糖尿病[11]。此外,因体质量的急剧增加,孕妇还可能存在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担心引起妊娠糖尿病,所以应在调整饮食结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有效避免妊娠糖尿病[12]。综合护理是一种新型护理方式,可以将心理、教育、运动、饮食等护理相结合,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措施[13]。

本次结果显示,两组孕妇孕13~28周、29~40周空腹血糖、妊娠糖尿病发生率和孕28周、分娩时体质量、BMI以及体质量增长合格率对比差异明显(P<0.05),说明综合护理可有效控制体质量,减少妊娠糖尿病发生,分析是饮食干预避免了三大营养素配比失衡和总能量摄入超标,并纠正了不良饮食习惯,既控制了体质量,也确保了营养,同时健康教育提高依从性、心理干预确保心情舒畅、运动干预提高了身体素质,有效改善了胰岛素抵抗水平。孕期体质量增加过多、孕前超重肥胖为剖宫产率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显示,两组孕妇剖宫产率和巨大儿、新生儿体质量对比差异明显(P<0.05),分析是综合护理控制了体质量,避免了妊娠期糖尿病,降低了剖宫产率,并改善了新生儿结局。

猜你喜欢

空腹剖宫产孕妇
剖宫产后怎样加强护理
采血为何要空腹
空腹运动,瘦得更快?
剖宫产和顺产,应该如何选择
我有一个“孕妇”爸爸
孕妇睡觉会压到孩子吗
孕妇接种疫苗要慎重
一胎剖宫产,二胎必须剖吗
产前检查“高危”孕妇别忽视
剖宫产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