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体育教学中加强学生心理素质锻炼的途径

2020-05-29杨柏义

读天下 2020年9期
关键词:教学途径初中体育

摘 要:伴随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当前在教育方面也更加注重对初中生体育方面的教育与锻炼。结合当前初中的体育教育现状来看,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对体育课程的重视程度以及学生自身面对体育课程的心理变化对体育课程的实际作用都会有一定影响,所以就需要进一步培养学生在体育锻炼中的心理素质,进而加强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基于此,本文主要就加强初中生在体育教学中的心理素质锻炼途径加以分析。

关键词:心理素质锻炼;初中体育;教学途径

在素质教育的发展中,将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与体育教学相互结合已经是进一步适应体育教学的关键所在,所以在现阶段的教学中教师要进一步强化对学生的心理素质锻炼,并在教学当中及时处理和分析学生不同阶段的不同心理,进而培养学生具备良好情绪与坚毅品质。

一、 初中体育教学现状分析

(一)学生参与度较低

目前来看,因为大部分初中学校都更加注重对学生文化课的培养,所以难以避免的会对体育教学有所忽视,因而就导致学生在思想观念中对体育课程的参与程度较低。此外,也有一些学生自身存在自卑、消极等负面情绪,进而导致学生容易产生自闭现象,难以恰当处理人际关系,不愿参与集体活动。

(二)学生面对体育课程存在逆反心理

初中学生一般处于青春期的叛逆阶段,因而这一年龄层的学生对教师的综合素质需求是比较高的。在这样的现状下就需要教师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以及较高的文化素养,并在体育教学中起到主导作用,进而避免因教师的过度严厉或是训斥导致身心尚未成熟的学生出现情绪波动,过于敏感,从而使学生产生压抑反感等叛逆情绪,不利于体育课程的继续。

(三)校园场地小,器材有限,难以提高学生兴致

在学校的体育教学中,体育锻炼场地与器材是体育课上必不可少的部分,同时也是保障学生锻炼身体,陶冶情操的重要所在。然而目前来看,部分初中学校的体育场地以及设施建设都还处于老旧状态,难以满足学生对体育学习的需求。此外,还有一些学校的体育课程都集中在室外,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天气环境的制约,难以保障体育课程的顺利开展,因而也就导致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兴趣有所降低,进而不再重视体育课程。

二、 初中体育教学中加强学生心理素质锻炼的途径分析

(一)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建立自信

体育是由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因而需要在教学中将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才能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所以在这一时期的教学中,教师要有所针对的进行体育教学,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建立信心。

首先,教师可以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优点:要在体育课堂上营造一份轻松舒适的气氛,其后要深入到学生当中,掌握学生的个性、兴趣以及运动水平和身体素质,从而在实际的教学中让学生能够充分展示自我、建立信心,获得同伴的接纳和认同。例如:针对信心不足的学生可选如跳绳、体操、跑步等易做的项目;对易紧张的学生可激励他们参与如篮球、排球等比赛活动;对具有一定体育基础的学生可选如健美操、跳高、跨栏等难度较大的项目;而对基础不好的学生则可以降低难度,进行个别辅导,帮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从而培养学生信心。其次,教师也要进行恰当的评价。良好的评价手段可以有效克服学生面对体育运动的内心障碍,进而增强自信,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所以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用具有感染力的语言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并对学生不同阶段的进步给予肯定评价;同时学校方面也要进一步改革评价体系,以丰富的内容代替苍白的数字,并根据学生的身体发展将学生面对学习的态度、过程以及进步幅度加以评价,从而使学生身心获得健康发展。

(二)适当运用抗挫,强化学生抗挫折意志

在体育教学中,适当采用抗挫教育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技能,提高素质,锻炼意志,提升学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首先可以利用天气变化,加强对学生意志的锻炼。一般来说,户外的体育活动较多,遇到恶劣天气的可能性也比较大。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不必因为天气原因而急于更改课程安排,与之相反,教师可以进一步利用这样的环境,充分采用挫折教育:如在大雪后的操场上,就可以组织学生通过自由组合进行打雪仗、堆雪人等活动抵御寒冷,战胜严寒天气,从而强化学生抵抗挫折的能力。其次,可以在体育活动中添加比赛项目,锻炼学生意志:如在短跑或长跑中,最后的冲刺以及长距离的拉锯战都会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对学生的心理素质进行考验;或是在篮球比赛中的最后阶段,双方很可能只因一分之差由败转胜,这一过程中扭转乾坤的一瞬对双方运动员来说就是一场重要的心理考验,所以,在实际的体育教学中就可以进一步通过类似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投身其中,磨炼意志,锻炼心理素质。当然,在這一过程中,教师也要根据学生实际的身体素质选择运动项目,设置运动强度,从而实现体育锻炼的预期目的。

(三)组织体育活动,培养学生团队意识与竞争精神。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除了一些体育运动项目之外,还可以采用一些体育竞赛项目加强对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从而激发学生的竞争精神和团队意识。从体育活动的集体性方面来说,组织体育活动可以进一步使学生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更好的理解他人,学会与人共处以及协调人际关系;同时,构建一个和谐、友好的体育锻炼环境也可以进一步使学生感受集体温暖,体验运动乐趣,进而消除消极、焦虑、苦闷等不良心理,更好地将自身融入集体,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而从合作学习方面来说,也可以提供更多的团队协调以及竞争机会,并将“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科学理念应用于体育教学中,使学生获得不同的发展和体验。

三、 总结

结合我国教育环境来说,体育教学是进一步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体育教学同样具有丰富积极的教育功能,因而在现阶段的初中教学中,将心理教育与体育教育相结合,既可以改善现阶段初中生面对体育教学的不良心理,扭转学生紧张胆怯的状态;也会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心理素质锻炼,进而适应我国现代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郑延喆.初中体育教学中加强学生心理素质锻炼的途径[J].中华少年,2019(6):174.

[2]李奎辉.初中体育教学中应加强学生心理素质锻炼的探讨[J].体育风尚,2018(5):159.

[3]鲁登峰.分析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心理素质提升途径[J].教育科学:引文版,2017(5)32.

作者简介:

杨柏义,甘肃省武威市,甘肃省民勤县第五中学。

猜你喜欢

教学途径初中体育
开展新途径,创造多元化
数学教学多角度,激发学生参与度
初中化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兴趣的途径分析
初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初中体育学习方法指导
如何在初中体育中有效开展健美操教学
中学体育先学后教模式探讨
篮球教学中三步上篮教学方法研究
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教学途径探索
当前语文教学创新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