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020-05-29罗尧

读天下 2020年9期
关键词:创造思维高中数学教学

摘 要:未来社会的发展除了考察人才的综合能力,还考察人才是否具备创造能力,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创造,科技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因此,在教育阶段,国家在推出素质教育的同时,也倡导教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的主要职能不再只是教授學生知识,而是通过引导,让学生能够通过自身的探索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出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本文主要针对高中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进行详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高中数学;创造思维;教学

一、 前言

高中学生的创造力区别于其他学段学生创造力最大的区别就是,高中学生的创造力更具有理性色彩,高中生的心理和生理的发展已经过渡到理性阶段,学生对于事物的认知更多是由理论知识和现实问题所组成的。因此,高中生的创造意识具有主动性,其愿意通过自身的思考和实践,运用自身的创造力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此外,高中生的思维与成人相比更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成人的思维较为固化,而高中生更乐于探索,这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最有利的因素之一。

二、 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日常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重视教学结果,也要重视教学过程。数学教学并不是针对某一数学问题的具体研究,而是大范围的进行数学教学知识的学习,以便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内容挖掘出与数学相关的背景知识,然后让学生形成知识认知过程。教师要清楚地明白,教学的过程其实就是将学习方法教授给学生,让学生通过提升自身的认知能力、实践能力和分析对比能力,通过自身不断的探索,得到掌握知识的能力,并通过自身的创造获取新的知识,从而潜移默化的培养自身的创造性思维。

例如,在学习“集合间的基本关系时”,教师可以先从集合的定义入手,再通过绘图,让学生大致了解集合的基本关系。然后通过图集和定义,让学生进行探索和总结,以此将集合间的关系进行规划和总结。通过这种方式,也可以让学生对数学的认知过程有一定的了解,然后根据教师的引导,学生很快就可以进行知识概括。此外,在数学教学过程当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方式也可以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始。经过多年的实践教学,教师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想让学生获得创造性学习的能力,首先就要观察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是否有浓厚的兴趣,然后再根据学生对于新鲜事物的追求程度,判断出一个学生是否具有创造意识。因此,教师想要成功地在高中数学的教学环境中培养学生的学习的兴趣,首先就要打破常规,让学生培养出创新意识。这样学生才能够不满足于对知识的被动学习,而是要对知识进行自主的创新。其次,教师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时候,也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经常鼓励与表扬学生。这样才能够保证学生勇于创新。

三、 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就要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这样学生才能在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同时,获得解决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学习过“函数的概念”后,教师可以根据函数的基本概念提出几道简单的题让学生进行自主练习,当学生能够熟练的应用时,教师就可以将第二节课的内容练习题先留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探索的方式解决预留的问题。这样不仅可以缩短授课时间,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此外,教师也要注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问题的热忱才是学生进行创新的主要因素。因此,教师也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伟大的数学家的事例,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意识和批判意识,以此,带动学生的创造能力的发展。同时,教师也要在班级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乐于参与到课堂活动当中,发挥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四、 综合其他学科内容,拓展学生的思维宽度

深厚的知识底蕴是学生开展创造的基础条件,当学生没有足够的知识作为自身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先决条件时,即使教师给予学生创造的机会,学生也会无从下手。因此,只有学生拥有丰富的知识才能拓展自身思考问题的宽度,开辟出自身的创造能力。例如,在学习“抽样调查”时,就需要学生将各科的知识串联起来,才能够进行社会实践,从而了解数学学习的真谛。相反,如果学生在基础知识欠缺的情况下,就不能够很好地进行社会实践。教师要明确好基础知识的定义,保证学生在学习时能够很好地掌握定理、公式、概念、法则等内容。这样学生才能逐步衍生出自身的思维形成。毕竟,当学生可以将这些基础理论全部掌握时,肯定会经历过问题导入、认知形成、知识巩固和知识深入的过程。这样学生就会在潜移默化中逐步认识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性。从而在吸收知识的同时,逐步拓展出自身思考问题的宽度。

五、 适当引导,激发学生问题预设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常常会提到一个词,“语感”。当学生有一个良好的“语感”时,即使遇到没有学习过文言文,也能凭借自身的“语感”去解决问题。其实,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也可以培养出学生的数学“语感”。这种数学“语感”,教师通常会称其为数学“灵感”,也就是学生在解题时的一种直觉思维。这种思维的形成,需要学生经过长期的数学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的经验累积,然后形成的一种数学思维。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思维的养成需要伴随着学生的突破和创新。因此,在日常教学当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的方式,培养学生预设问题的能力,然后通过学生寻找论据验证问题有效性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在启发学生问题探索的过程中,教师也要注意不要着急,即使学生产生困惑也要让学生先讨论,尝试自己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大胆设问的同时,让学生进行自主猜想和探索,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发挥自身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不断鼓励学生,寻找到自身的突破口,这样学生才能够稳步的提升。

六、 总结

创新意识、创造能力是人类发展进步的核心。因此,在高中阶段,教师要不断创新自身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并进行深层次的挖掘,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20(4):80.

[2]李靖利.高中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9(44):75-76.

[3]王奋志.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西部素质教育,2019,5(20):69.

作者简介:

罗尧,贵州省贵安新区,北京师范大学贵安新区附属学校。

猜你喜欢

创造思维高中数学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创造性思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培养
论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思维
初中语文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