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本结构与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解题技巧

2020-05-29焦军

读天下 2020年9期
关键词:文本阅读解题技巧

摘 要:文章结构应注意以下要素:一、 段落和层次,二、 过渡和照应,三、 开头和结尾,四、 线索和顺序。本文主要从第一个角度,结合文章常见的三种结构方式谈谈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解题技巧。

关键词:文本结构;论述类;文本阅读;解题技巧

一、 并列式

波兰尼认为人类的知识有两种:通常被描述为知识的,即以本面文字,图表和数学公式加以表述的,只是一种类型的知识;而未被表述的知识,像我们在做某事的行动中所拥有的知识,是另一种知识……

波兰尼提醒我们不要把隐性知识理解为神秘经验,隐性知识只是难以用语言来充分地表述,而不是说对这类知识绝对地不能言说……

波兰尼的隐性知识是存在于个体中的、私人的、有特殊背景的知识,隐性知识以个体内在携带的“意会模型”为中心,这些意会模型是概念、形象、信仰、观点、价值体系以及帮助人们定义自己的世界的指导原则。隐性知识也包含一些技术因素,包括具体的技能和专门技术以及来源于实践的经验。

野中郁次郎也认为有两种不同的知识,即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隐性知识是高度个人化的知识,有其自身的特殊含义,因此很难规范化,也不易传递给他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只能意会不可言传”。隐性知识是一种主观的、基于长期经验积累的知识,不能用几个词、几句话、几组数据或公式来表达,内容有十分特殊的含义。隐性知识包括信仰、隐喻、直觉、思维模式和所谓的“诀窍”(如手工匠掌握的特殊技艺)。

隐性知识的概念最早是由波兰尼提出的,野中郁次郎借用了这一概念,但与波兰尼有所不同。野中郁次郎使用隐性知识一词代表的是难于表达的特殊知识,而波兰尼所指的隐性知识是指以理解一切行动为背景的知识,也即一切知识根植于隐性知识。关于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关系,野中郁次郎与波兰尼的观点也有差异。有学者说,在野中都次郎看来,二者的关系是“一个连续体的两端”,而在波兰尼看来,则是“同一硬币的两面”。

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波兰尼认为隐性知识相对于显性知识具有理论上的优先性,显性知识根植于隐性知识。

B. 波兰尼强调隐性知识是以理解一切行动为背景的知识,而野中郁次郎则强调隐性知识高度个人化和难于表达的一面。

C. 波兰尼和野中郁次郎都认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D. 依据本文内容提取三个关键词,应为“波兰尼”“野中郁次郎”“隐性知识”。

这道题便是考查学生对并列式结构的理解分析,只要在文中对应区间找到两人观点勾画出不同之处,在野中郁次郎看来,二者的关系是‘一个连续体的两端,而在波兰尼看来,则是‘同一硬币的两面。答案C就很容易选定。

二、 对照式

《论语》所记子夏言语,除去与孔子答问之外,出身卜氏、家境贫寒的子夏对维护世袭制的贵族等级制度显然没有多少兴趣,他更关注个人进取的努力以及“学”的实效性。因此,与孔子相比,子夏的礼乐刑政思想具有更加鲜明的功利性倾向,这也是他在出任县宰之前孔子以“无欲速,无见小利”告诫之的根本原因。尽管子夏遵从孔子的教诲,在孔子卒后未再入仕,但根据他“迎进必敬”“好与贤己者处”的行为方式,注重“洒扫、应对、进退”的授徒方式,以及“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不学而能安国保民者未之有也”等主张来看,尚实、切用是贯穿子夏一生的思想倾向。因此,当这种尚实、切用的思想方式与三晋文化中固有的开放进取、尚法求变传统发生关联时,子夏学术思想的发展也找到了最适合的文化土壤。

子夏能够超越其师把儒学的种子播撒到三晋之地,这与魏文侯的个人爱好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在当年魏国、韩国、赵国的土地上,到处留下了子夏游教讲经的足迹。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以并列式的论证结构从四个方面論述了子夏的学术之所以能够在三晋大地上盛行并影响后世的原因。

B. 文章以晋国受到周王室礼乐文化影响和复杂的地理形势与民族关系为前提,论证晋国独特文化性格形成的原因。

C. 文章第四段将子夏和孔子进行对比,旨在论证孔子学说因功利性不强而难以被晋国采纳。

D. 文章在论证尚实、切用的思想贯穿子夏一生时,运用了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的方法。

题中C项“将子夏和孔子进行对比”就是指第四段的结构特点,是正确的,而“旨在论证孔子学说因功利性不强而难以被晋国采纳”错,选文旨在证明子夏的礼乐刑政思想比孔子更具功利性。孔子学说难以被晋国采纳原因不能确定是“孔子学说功利性不强”。故选C。

三、 总分式

在传统中国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中,绅士阶层的功能角色特殊且重要。按照费孝通的看法,绅士,亦称作士大夫,这是“封建解体、大一统的专制皇权确立以后,中国传统社会中所特有的一种人物”。

在传统政治结构中,自从大一统的集权政治确立以后,绅士或士大夫并没有握过政权,但是在社会上却保持着他们传统的威望。……“官僚是和绅士共治地方的,绅权由官权的合作而相得益彰”。

在近代中国的国家发展进程中,伴随着国家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深刻变动,传统中国的绅士制度经历了历史性的转型过程,绅士阶层的政治与社会地位日益显著,绅权渐而成为与官权并驾齐驱的一种极为重要的社会政治力量载体。……因此,地方自治实际上可以称之为“绅士之治”。……地方绅士与基层政府相互利用,职能互补,支配着地方自治的进程与走向。……

因此,近代中国的绅士制度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型,地方绅士俨然成为国家体制的基层代理者,国家与地方之间的联系纽带得以强化,官治与绅治合二为一,形成“官绅合治”的地方治理体系。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先以总述统领全文,然后从传统政治和近代中国这两个角度展开论述。

B. 文章立足于大一统集权,重点阐述传统政治结构绅士没有握过政权的状况。

C. 文章以顺势而变为前提,论证了近代中国绅士制度转变的现实性和必要性。

D. 文章在说理的同时,注重引用名人名言和以事实说话,增加了说理的力度。

这道题选项A是正确的。只要阅读文章的基本功牢固扎实,很容易就能确定本文的整体结构是总分式,轻而易举地就排除了A。

高考现代文阅读考查点较多,关于文章结构知识的考查设题,看似容易,但是不可掉以轻心,否则大意失荆州,自然无法跻身优秀者之列。

作者简介:

焦军,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

猜你喜欢

文本阅读解题技巧
高中化学解题技巧分析
浅谈高中数学线性代数解题技巧与例解
源于文本 思于文本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学生文本阅读兴趣的策略探析
分部积分公式的解题技巧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等待”让学生拥有更多的出彩机会
高中语文文本阅读的元认知能力培养
几类典型题的解题技巧
此类解题技巧是否有强化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