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文创工作室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研究

2020-05-25王武

大观·东京文学 2020年3期
关键词:公益事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摘 要:以湖州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一山手作文创工作室为例,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等职业院校资源优势,通过工作室教学模式的实践,对工作室的建设、校外合作与社会公益事业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与综合素质,探寻高校工作室的建设与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工匠之心,公益之路”理念,为高校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供了思路。

关键词:高校工作室;人才培养;创新创业;公益事业

注:本文系2020年度湖州职业技术学院校级规划课题“高职文创工作室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研究”(2020CX01)研究成果。项目负责人:王武。

一、高职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现状与

工作室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高等院校教育中,有一部分高职院校并没有做到实事求是,没有很好地找到自己的定位,毫无依据就盲目地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依旧走着传统人才培养计划的老路,对现代应用型人才重点培养意识不高,过分强调专业理论课程的学习,忽视了对职业素养、实践能力、价值观与人生观的精准定位与培养。学生缺乏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在实际项目中往往表现出团队合作意识、创新和创造能力、综合素质等关键问题的缺失……学历导向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不可能造就出满足企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因此,这样的高职教育只会逐步失去自己的生存空间,无法满足社会需求。

1923年,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提出“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作为学院的教育核心理念,将新的教育理念融入教学中,即“双师教学”与“工作坊实践”的并进模式,真正地把理论与技术同时应用到实践项目中去,把学生的主观能动与实践操作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提升了他们的动手能力与创新意识,在现代教育中得到大众认可。

从包豪斯的“工作坊”到现代高校的“工作室”,这些都是社会发展和教育进步的产物。特别是在现代高职教育中,工作室教学模式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举措。

二、创新创业思维下的文创工作室

人才培养实践经验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一山手作是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下所成立的文创工作室,致力于打造高校工作室文创品牌与产品的研究开发,结合项目与教学并进的模式运行,专业教师给予教学实践指导与技术支持,最终由学生自己完成项目。工作室注重知识与技术并重,理论与实践同步,以此提高学生专业技能。

工作室的初心,秉承“工匠之心,公益之路”,在教学与实践的过程中,能够很好地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培养学生专注、尽责的职业素养,同时,让学生以公益的形式来奉献社会,怀着一颗善心做人、做事,成为一名具有现代工匠精神的职业人。

一是精准定位,提升效率。通过前期仿真项目的教学实训,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指导教师对工作室每个成员的兴趣爱好、专注程度、交流表达、想法与态度这五个方面进行评测,最终确定工作室成员的定位与未来发展方向,根据优势来分别组建策划部、设计部、制作部。策划部主要是由沟通交流能力较强的学生组成,主要负责项目对接与策划公益活动;设计部由敢于创新,有想法的学生组成,主要负责项目产品的研究与开发;制作部由动手能力强的学生组成,主要负责制作环节。这三个部门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让工作细节化、专业化。通过策划、设计、制作等阶段,学生可以有目的地进行分工协作,从而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创新意识与团队合作能力。

二是校外合作,实现“走出去”与“请进来”。工作室实行校外合作模式,并不仅仅是校企合作,凡是有利于工作室发展建设的都可进行交流互动。在导师的监督与推动下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对工作室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工作室实行“走出去”原则,简单地说就是让学生主动地走出校外,融入社会的工作环境中去,开拓学生的视野与思路。所谓“请进来”就是把丰富的校外资源引入高校,以培训、讲座、论坛、沙龙等形式来分享课堂之外的知识与经验,让学生及时地了解社会动态与市场需求,明确自身的定位与未来发展方向。

三是每個人都是“主角”。工作室采用开放式教学教育模式,让学生从传统教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与创新意识,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学生在实践中的主导地位,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工作室建设中去,利用自身的优势在不同部门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实际行动来展现自我。

工作室作为创新创业的开放式平台,每个学生都可以自己“走出去”,鼓励与社会各行业保持交流互动,带来更多的优质可靠项目。实践表明,这些优质项目不仅有助于工作室的正常运行,而且加强了工作室各部门的合作与交流,锻炼了学生个人的实践能力、管理能力,培养了创新能力。让学生参与其中,获得新的知识与经验,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四是个性发展与因材施教。工作室人才培养注重个性发展与因材施教,导师可根据每个学生专业与兴趣的不同,实现分阶段、分层次的教学培养。鼓励学生以自身的专业优势来进行相关文创方向的深入研究,实现个性发展,同时也有利于职业教育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五是“1&1”实践模式。在真实项目的实践中,工作室主张“1&1”模式,即一个负责人对应一个项目,由一个学生作为总负责来合理组建团队,整个项目都由学生团队来完成,导师在过程中提供技术支持与专业意见。这种真实项目不同于仿真项目,在实施项目的过程中往往会有很多的困难与压力,促使学生团队合作意识、组织应变能力、管理与交流能力的加强。

六是市场的回音。文创工作室的核心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发挥想象,以小会议的形式收集新的想法与创意,商议之后最终确定主题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实施下去,最终开发新的文创产品。在文创市集和校外合作中进行推广、销售,了解与掌握市场的反馈,要求记录总结消费者对文创产品的体验与感受,这样有助于学生清楚地认识自身的问题,建立与市场的联系。

七是公益之路。在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同时,工作室特别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要求学生自行开展公益活动,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关爱他人,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塑造健全的职业人格。

同时,高校工作室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困难。例如:大多高校的工作室没有一套科学、完整的管理机制,存在着短板,造成了工作室在管理方面出现权利与义务不明确的问题;工作室内部主要负责人领导管理协调能力不足,在较短时间之内不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导,依赖工作室导师的指导与安排;学生在学习和项目实践的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往往处于被动状态。校外合作下存在竞争性,对工作室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只有导师队伍不断壮大,才会带来新的专业知识、新的技能,开拓新的领域,才能培养更多的成员和做出更好的工作成果,让工作室更有活力。现阶段,工作室导师队伍还需要不断壮大、发展。

综上所述,湖州职业技术学院一山手作文创工作室,在创新创业理念的背景下,始终秉承“工匠之心,公益之路”,以自由开放、互动的教学教育模式,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提升学生自身素质与内涵,塑造学生高品质的职业素养,可在一定程度上为高校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朱建民,张文胜.我国高职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职业,2007(6).

[2]赵芹.论高职教育工作室与创新人才培养[J].纺织教育,2011(5).

[3]王陈辉,田中初.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在文创人才培养中的探索和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8(25).

作者单位: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猜你喜欢

公益事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财政部 民政部关于进一步明确公益性社会组织 申领公益事业捐赠票据有关问题的通知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关怀
做公益事业 擦亮企业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