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通高校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课程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初探

2020-05-18任海华智杰靳晓敏

商情 2020年19期
关键词:初探课程改革课程

任海华 智杰 靳晓敏

【摘要】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课程是高校水产养殖学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课程。为了更好适应新时代大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本文对该课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改革措施进行了阐述,旨在调动大学生学习的动力和积极性、有利于提升课程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课程  课程改革  初探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在“教育奋进看落实”会议上指出,自2018年6月新时代高校本科教育工作会以来,教育部推出一系列改革举措,在育人理念更新、质量标准制定、技术方法创新以及教与学方式改变等几个方面加大力度,打赢全面振兴本科教育的攻坚战。高校专业课程在高校专业人才培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提升专业课程的建设势在必行。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消费者对水产养殖的产品也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不仅在水产品营养上提高了标准,同时也对水产饲料加工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课程作为高校水产养殖学专业必修课程,在课程结构体系中居于主干地位,其理论性与实践性并重。随着我国经济的转型,应用型大学在各普通高校开始推进,其承担着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职责,普通高校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课程教学中也面临着很大的机遇和挑战,下面就该课程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措施进行了阐述。

一、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课程存在的问题

(一)理论方法陈旧且内容乏味

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课程目前采用的授课方式是课件PPT+板书的讲授方式,该种教学方式一直是各个高校讲授课程的通用方法,在当前教学注重创新和实操的前提下这种教学模式弊端逐渐凸显,一方面降低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也不能将课程内容进行交流,缺乏拓展课程的思维能力,另外该课程内容过于陈旧,不能很好结合当前饲料业发展的前沿趋势,再加上网络的各种诱惑和满堂灌等原因使传统教学方式已不适合当前的教学过程,在新形势下培养的学生难以适应社会需求。

(二)实验课程单调无创新

目前各高校开设的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实验课程是在理论课程教授的过程中额外进行的一些实验,一般是实验室专职老师提前准备好相关实验材料,然后由任课老师在实验室讲解相关实验目的要求、基本原理、基本步骤以及需要注意问题等,实验前按照学号进行分组,实验结束后上交实验报告。由于实验过程中学生人数众多,操作和纪律比较混乱,每次都会有个别同学实验指望同组其他同学来做,实验报告课后摘抄他人,不能让学生真正掌握实验技能。

(三)考核方式形式单一、存在弊端

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课程大多学校均采用期末成绩+平时成绩+实验成绩的传统考核方式,虽有其独特的优点,但仍凸显出一些弊端和不足,①是理論考试内容主要依赖于课本教材,考试侧重于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的考核,忽视能力的培养和锻炼,缺乏思维拓展性题型。另外期末一次考试难以让任课教师总结自己的教学不足,难以形成创新考核方式[2]。②开设的实验课程多为验证性实验,考核方式大多采用实验报告和考勤两方面相形式,导致部分学生对实操重视不够,实验报告千篇一律,无法反映学生真正的实操能力。

二、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课程改革措施

(一)教学方法和内容改进

为了使课程内容更加新颖,我们讲授的内容不仅要贴近实际生产更要了解相关内容的前沿动态,做到课程内容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时效性,①课程讲授不能拘泥于教学大纲和授课计划,上课老师应该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实时将课程涉及的最新研究成果、方法和手段引入到课堂,通过老师讲解、小组讨论或布置作业的方式将课程相关内容的新方法、新技术和新发展等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及时了解课程板块中最新的发展动态和趋势[3]。②去除课本中与其他相关课程重复部分,节省学时数,由于现行国家标准水产养殖学专业学时数控制在160学时,分配到相关课程学时数本来就不多,如果课程不删减与其他相关学科重复的内容,势必会影响课程内容的权衡和知识点轻重的把握。③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课程是实践性较强的一门课程,所以本课程开设的实验课应该大多均与实际生产需要检测的指标有关,为了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增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将实验相关的知识点联系起来,做到边讲理论边进行实验,这样不仅能够将实验课程与理论课程联系起来,更能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点的掌握。④理论课程讲授虽然增加了PPT课件和图片等辅助教学工具,但是单纯理论知识讲解是枯燥的,如果能够在理论讲解过程中采取激励制度,将积极参与提问的同学记名加分,可极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二)考核方式的多样化

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课程的考核方式一般为学期末的理论知识考核和实验报告考核。这样导致一部分学生敷衍了事,不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和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因此我们需要在课程考核过程中注意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做到既监控过程又重视结果。我们将理论、实验和实践考试成绩分为期末考试(50%)+实验成绩(实验报告和动手能力)(20%)+平时成绩(上课回答问题、小组讨论)(30%),这样分配期末总成绩更加注重学生在理论基础上的实际操作能力和专业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陈永前,李育生,杨文.铜仁市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共铜仁市委党校学报,2014,1:53-55.

[2]季小立,贺芸. 高校考试制度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J].考试研究,2011, 87:1-2.

[3]胡茂林,简少卿.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教学改革实践与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5,10:321-323.

基金项目:课题来源: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课题编号:JYZD201806。

作者简介:任海(1982-),男,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水产动物疾病防治及分子营养。

猜你喜欢

初探课程改革课程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烟基项目管护模式初探
分层、过滤、循环教学法初探*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尾矿库排洪系统封堵技术初探
运动生理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