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亲子教育应把握好比较的度

2020-05-11张雅楠

中国德育 2020年4期
关键词:羞耻感归因榜样

基于“别人家孩子”的比较,带来的往往不是激发羞耻感后的积极进取,相反,可能是自卑感的成倍增加和自我价值的否定。

家庭是儿童成长的第一个场所,是教育系统里的重要一环,良好的家庭教育能够对儿童一生产生重要的影响。家庭教育以其长期性、即时性、生活化、灵活性、天然性、亲情性、潜移默化等特点在教育生态系统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一个人接受教育的基石。比较作为中国家庭亲子教育的独特方法,以“别人家孩子”为比较标准长期存在。那么,这种长久不衰的教育方式的存在是否具有一定合理性?

一、“别人家孩子”:群像意义上的比较标准

在家庭中,父母教养方式是父母的教育观念、教养行为及其对儿童的情感表现的一种组合方式。这种组合方式是相对稳定的,不随情境的改变而改变,它反映了亲子交往的实质。[1]家庭中亲子教育存在一种基于比较视阈的教养方式,通常父母所说的“别人家孩子”可以说是这一方式的形象表述。比较最为重要的作用机制即榜样示范。从古至今我们都传承着“见贤思齐”的良好品质,榜样示范成为我们常用的教育方法,将他人作为激励自己的典范来促使自己得到提升。在这一过程中,家长为孩子树立集所有优秀特质于一身的抽象意义上的榜样,目的在于通过比较让孩子明确自己与榜样间的差距,由此能够激发孩子的羞耻感,促进其积极向上的动力。我们说与人攀比是人的八大生命原力之一,父母把自家孩子与别人家孩子进行比较是父母攀比心理的体现,父母在攀比中发现孩子之间的不同,而父母往往又只关注别人家孩子的优势。对别人家孩子的称赞和认可是比较“优”与“劣”的结果,别人家的孩子不知不觉就成为了其他儿童的榜样,“别人家孩子”就此诞生。[2]父母口中所说的从群像意义上抽象出来的“别人家孩子”所具有的优秀品质,成为孩子自我评价高低和用以确定自己在家长心中形象的单一标准和重要标准,而在教育实际中,这种评价通常是负面的。

比较的教育方式与一般教育所不同在“比较”具有的特殊性和程度上。当它在一定限度内能够促进亲子教育效果,但超越这一限度将走向极端化,即出现攀比教育,而攀比通常产生在攀比心理的个体与被选为参照的个体之间往往具极大的相似性,导致自身尊重的需要过分夸大,虚荣动机增强,甚至产生极端心理障碍和行为。然而攀比心理则是在心理学上被界定为中性略偏阴性的心理特征,就是个体发现自身与参照个体发生偏差时所产生负面情绪的过程。[3]这种教育方式的突出弊病通常表现在父母教育孩子的内容和方式上具有盲目性,在比较内容和比较目的上具有广泛性、超越性特征。但是,如果比较的教育方式在合理限度内,则这种比较产生的消极影响可以降低或避免。国外相关研究从人类发展生态模型出发,将影响家庭教育方式的因素分为两个层面,即中间系统和外部系统。前者指家庭成员与其他系统发生联系;后者指在家庭系统之外,成员不直接与其产生联系的外部因素,如政治、经济、文化等。[4]除此之外还应包含两方面的比较,即正向比较和负向比较,即与比自己优秀的人比较和与比自己拙劣的人比较。在比较的教育方式中存在的往往是前者,即家长教育孩子往往是将孩子与优秀的人比较,旨在为孩子树立榜样,激励其“见贤思齐”,而后一种情况通常是拿别人家孩子不好的表现树立典型,以警示孩子使其“见不贤而内自省”。

二、比较“别人家孩子”的目标指向及实际效用

父母比较的目的是比较这一教育方式的内在成因,也是这种比较的目标指向。虽然与“别人家孩子”比较可能为孩子树立榜样,在激发其羞耻感中使其进步,可能分析出孩子的不足及没有获得或利用的优质资源,但同时,这种教育方式带来的诸多常见却难以改变的问题也不容小觑。

(一)激发孩子的羞耻感以积极进取

比较作为家庭教育的一种常见方式,从其本身意蕴及生发机制来说存在部分合理性。就比较本身来说,具有希望树立标准向上努力的倾向,“比”是促进向上的原动力,通过比较促进向上,由此,比较成为了促使个人积极向上的动力源,此时的比较能够起到促进孩子奋发向上的积极作用。通过比较这种方式来激发孩子的羞耻心,从根本上看在于孩子希望获得家长的肯定,在家长的赞扬、评价中获得对自我的认知,满足他尊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当获得高评价时则表现出满足的喜悦,而得不到认可时就会产生羞耻感,进而为获得肯定付出进一步的努力。因此,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往往利用这一作用机制,将对孩子的评价建立在“别人家孩子”的基础上,一方面,是告诫孩子不要骄傲,自己还存在诸多不足,另一方面,则是希望他不断地追求卓越,向更高的标准看齐,成为更加优秀的人。总的来说,家长比较的初衷是基于良好的意愿。

亲子教育仅有良好初衷是不够的,良好初衷未必能够造就良好结果。基于“别人家孩子”的比较,带来的往往不是激发羞耻感后的积极进取,相反,可能是自卑感的成倍增加和自我价值的否定。人具有被认可和被尊重的需要,“别人家孩子”作为比较的对象往往衍化成父母对孩子的埋怨和失望,缺失对孩子的肯定和表扬。当这种需要因其他人受到抑制得不到满足时,就会产生一种羞耻感,可能激发去赢得认可和满足被尊重需要的动力。但是,当这种需要一直没有被满足,或者让孩子感觉到即便再努力也无法获得满足时,则就消解了这种向上的动力。我们说,善于使人感到羞耻,这是一种艺术。实质上,这就是善于将最细微、最富有感受的心灵一角转化为意识。归根结底,就是当一个人意识到的时候,他才会感到羞耻。形象地说,羞耻就是在良心的基础上感到吃惊的本能。[5]比较并没有错,家长通常只会说别人的优点,当孩子做到的时候,家长又会转换比较对象以及比较的方面,忽略对孩子成就的肯定,当这种羞耻意识不断地被否定或被忽略,孩子则会逐渐产生“从来都不如人家”的自卑感。

(二)明確孩子的不足并进行归因

比较是父母发现孩子不足并寻找差距的简单方式,由此可以知晓孩子间产生差距是自己教育方式的问题还是孩子自身的问题,是自己没有为孩子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还是没有注意到本该注意到的教育细节。亲子教育中发现不到的问题,可能在比较中得以发现,从这个视角来看,这种比较对孩子的成长起到促进作用。将“别人家孩子”作为优秀的代表,实际上表现出“向善”的倾向,这种“善”是指“好的”方面。但是,明智的比较方式是让他看到自己和别人的差距,辅助孩子理性分析别人是如何做到的,自己存在哪些不足,是否能够根据自身能力做到,如果做不到应该发挥自身哪些方面的优势,同时,在这种比较中可能更多的是父母基于比较而得出的对自己教育孩子方式方法的反思。

实际上,这种归因分析更多地成为了父母给孩子贴标签的方式。虽然父母出于良好初衷,但其表达方式的不当容易造成孩子理解上的偏差,使归因分析成为打击他们自信心的“批斗会”。正如,父母会说:“你就是贪玩,不然会比李阿姨家的孩子表现更好的”“你看人家都能学会,你怎么这么笨呢?”……在此过程中,父母更多的是给孩子传达了消极情绪,同时也造成一种心理压力。由此,理性归因分析过程就变成了给孩子贴标签的过程。长此以往,孩子不但汲取不到经验教训,即便本性积极上进的孩子带着父母贴的否定的标签也会变得消极懈怠,而且也为孩子不积极进取寻找到了不恰当的借口。

(三)获取孩子没有的优质教育资源

父母大多希望通过比较来明确亲子教育中存在的不足,以便使自己对孩子更负责。一方面,从家庭成员的构成来看,当前家庭子女数量基本为一个或者两个,这使得家长希望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孩子身上,避免在教育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无论教育方式方法如何,在教育资源上首先不能落下,即通常所说的“再苦不能苦孩子”,这充分表明家庭资源向子女倾斜的现象。另一方面,受到家庭教育所投入资源的不同以及父母的受教育水平限制。父母对子女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受诸多因素影响,如祖父母的教育观念,父母受教育的水平,收入,孩子数量,等等。以父母受教育水平为例,父母受教育水平比较高,则有自己相对科学的育儿观和育儿方法;父母受教育水平低,则会出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现象。通常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就是与其他家庭教育方式相比较,以便于弥补自己缺乏科学教育的不足。从这一角度来说,这种比较在一定程度上对促进孩子进步具有积极意义。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往往不自觉地将这种比较看作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通过比较来知晓孩子的个性特征和每个孩子不同的身心发展特点,并对孩子进行及时的评价,进而能够因材施教,满足孩子的内在成长需要,使教育更具实效。因此,家长通过与其他家庭进行比较,看别人家都是如何教育孩子的,让孩子也获取以前没有的教育资源,以减少差距。在这种情况下,依据家庭情况的比较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但是,从整个家庭教育实际情况看,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家庭对孩子的教育被迫带入了一种焦虑感。家成了给孩子提供食宿和交培训费用的机构,我们的孩子以交出童年为代价满足着家长们与日俱增的攀比和焦虑情绪,为家长们未能实现的人生理想买单,家庭教育成了学校教育的延续,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奠基作用无法实现,从而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6]在获取优质资源上的盲目性,造成资源的浪费,且给家长和孩子造成一种紧张和焦虑心理,在教育中往往把握不住自己的节奏。有研究者提出,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存在着盲目从众的倾向,具体表现在:家庭教育费用的互相攀比;在家庭教育内容上的随意更换;在教育环境方面的名牌效应;在成才标准方面表现为急功近利。在这样的价值引领下,容易让孩子变成有才无德,一切发展最终只是为目的而行动,不利于培养一个真正的人。[7]

三、比较需把握的应然向度

让亲子教育中的比较走正向发展之路,成为明智的教育方式,则需要父母采取适当的方式方法,发挥比较的优势,把握好比较的应然向度。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激发羞耻感应把握好其心理的接受程度

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将比较作为激发羞耻感、促进孩子成长的方式,最为关键的是,家长能否把握好其心理的接受程度。在比较中应避免让孩子产生反感、抵触心理,父母明确自己的初衷是激发羞耻感、促进孩子进步而非打击孩子的自信心,应该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出于爱和关心。在与孩子积极主动沟通基础上思索其内在发展需求的重要过程,在比较中明确孩子的优势所在,肯定孩子具有的优势和积极进取的心理。我们有向善的心,需要依据自身情况量力而行,能够做到当然更好,不能做到就放平心态做好自己该做的。

具体而言,利用榜样激发羞耻感应该适度,不能持续不断地进行比较,在榜样选择上要选择“跳一跳”能够得着的榜样目标,让孩子对自己的努力程度有自我把握的余地,能够在细微处取得进步,而不至于目标过高而放弃努力尝试。无论是父母还是孩子自身,都希望自己能够进步,变得更加优秀。但是在努力过程中为什么孩子往往做不到,可能是因为榜样目标树立得过于高,如果与榜样目标差距过大,则选择放弃攀比的概率大于选择坚持的概率。个体与被选为参照的个体之间往往具有极大的相似性时,即选和自己相近的人进行比较,才会使孩子对自己的努力限度有一個合理的把控,这好比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一样,如此的适度比较才能在缩小每一点点差距中获得自我成就感,增强孩子自我成就动机,不至于因为差距过大致使其心有余而力不足,最终连最起码的努力也不愿意付出,且易形成放弃的习惯和自卑心理。因此,对榜样目标的选择,应该选择孩子能够通过一点点努力达到的,而不是只有过高的目标和要求而没有具体促进成长的步骤。

(二)辅助孩子进行理性归因时勿贴标签

比较是一个重要的归因分析过程,也是在比较中确定自身不足的过程。为促使孩子更好地发展,家长应该淡化“别人家孩子”一切都好,自己家孩子永远做得不够的观念,悉心帮助孩子进行理性客观的归因分析。首先,家长要承认“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孩子发展具有个体独特性,不能以偏概全,否定孩子其他方面的优势。我们所要关注的应是孩子的长处,用好孩子的长板,这才是正确的促进发展的方法。在比较中,如果加入对孩子优点的肯定以及对不足的谅解,可能更能激发孩子对家长的爱,在这种爱的传递与沟通中,能够激发孩子对家长期望的反馈,能够懂得家长谅解自己的不足,体会来自家长的爱,因此自己希望通过努力来实现家长的期望。即便最终结果不如人意,但是这种意志努力就已经成为教育的硕果。我们知道,有的内在强制力来源于他人的期望,而我们渐渐地在无意之中把这些期望“内化”为我们自己的一部分。[8]其次,比较的意义在于帮助孩子看到别人进步的根本成因,分析自己该如何做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理性归因之后的目标应小,努力方法应具体,最好是让孩子知道如何通过具体的做法最终实现提升,获取“别人家孩子”拥有的良好品质。最终以柔和婉约的方式进行比较,这样让孩子容易接受,在融洽和谐的亲子氛围中实现良好的家庭教育。

最为重要的是,改变以往在归因分析中贴标签的教育习惯。我们将孩子进行比较时,无意中最容易给孩子贴标签,成绩不好就给孩子贴上比别人笨的标签,将不积极进取贴上比别人懒的标签。父母这种不经意的“贴标签”行为极大消解了家庭教育的积极力量,可能一句贴标签的言语顶一万句家长的谆谆教诲。贴标签也为孩子不努力寻找了开脱的理由,当家长想要好好地与孩子进行分析时,可能他就会拿这种“标签”来反馈,不能查找问题的真正根源。转变这种教育方式,需要从细节入手,如:当我们要抱怨孩子笨时,可以转变为夸赞孩子某一方面做得很好;当我们要责怪孩子懒时,可以说孩子在很多时候还是很勤快的……总之,从其他孩子身上看到自己孩子的不足的同时,要肯定自己孩子做得好的方面,如此能够通过自己对孩子的赞赏,让他肯定自己的同时,虚心接受自己给予他的建议,诚恳地向他人学习,在出现问题时能够进行理性正确的归因分析。

(三)选择适合孩子发展需求的优质教育资源

中国社会中,个体化未得到良好发展,个人自我价值的展现需借助于不断地与他人比较,个人的自我价值必须不断地与他人比较才能确立。因此,自己在做一件事,就必须看看别人是否也在做同一件事;而自己不在做一件事,就必须看看别人是否同时不做这件事。如果他发觉自己做的事和别人不一样,就会赶紧地与别人一致。但是,在教育孩子时不能盲目从众,教育孩子是一个交互的动态过程,是一个同时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教育的过程。作为家长,要真切地体会到孩子的内在成长需求,不能一味地采取自己认为的最适合他的教育方式,选择自己认为他需要的教育资源。当一种方法行不通,必须及时反思,通过沟通,进一步明确何为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在比较中理性分析别人所拥有的优质资源是否是自己所需要的。

除却以上可行路径外,孩子对这种比较的意义和对父母教育方式的理解也是十分重要的。获得孩子的理解,能够让家长和孩子统一战线,能够对问题进行有效沟通,转变家长单方面努力的局面。同时也能够在理性的比较分析中明确别人利用的资源是否是自己需要的,是否适合自己,自己需要什么样的教育资源,自己在别人的发展经验中能够学习到什么。这样一方面能够使比较更具实效,另一方面还能避免家庭资源的浪费,除此之外,对于促进和睦的亲子关系也具有积极的意义。所以,在家庭教育中,适合自己家孩子发展实际的资源才是最好的教育资源。家庭教育是对孩子成长和发展十分重要的方面,如何采取具体改进策略将是一个重要的教育研究课题,应当继续探索。

参考文献:

[1]张文新.儿童社会性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98.

[2]許涵,李德显.“别人家孩子”:一个被忽视的教育隐忧[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1):102-107.

[3]周天文.浅谈攀比行为对幼儿的影响[J].好家长,2017(50):18.

[4]王勍,程利国.父母教育方式研究综述[J].当代教育论坛.2007(7):32-33.

[5]苏霍姆林斯基.怎样培养真正的人[M].蔡汀,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170.

[6]伊凡.家庭教育中的中国式问题[J].现代教育管理,2014(10):33-37.

[7]后乐.家庭教育中的从众现象[J].家庭教育,1998(3):42-43+53.

[8]马斯洛.马斯洛人本哲学[M].成明,译.北京:九州出版社,2003:137.

【张雅楠,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孙格格

猜你喜欢

羞耻感归因榜样
人的羞耻感从哪儿来
“暴怒”的背后,原来是“羞耻”
班主任引导高三学生考后积极归因的探索
虐待对儿童归因风格的影响
积极归因方式:当船漏水了
为什么有些人喜欢把成功归因于自己 把失败怪罪给别人?
你永远不可能通过羞耻去真正改变一个人
陷入羞耻感泥潭的高二女生
榜样
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