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寓教于乐,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

2020-05-09杨琼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寓教于乐教学有效性小学数学

杨琼

摘 要:数学教学是小学教育阶段较为重要的一门学科,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但是由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不高,数学知识内容抽象复杂,使得学生很难对数学提起学习兴趣,导致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不高。本文针对这一现象,从寓教于乐出发,分析了寓教于乐对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作用,并针对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现状,提出改善小学数学教学的相关措施,以期可以为广大小学教师在寓教于乐教学方面提供一些有用的建议。

关键词:寓教于乐 小学数学 教学有效性

引言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成了当前各个阶段教学的核心目标。小学数学因为具有一定抽象性和逻辑性,再加上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传统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很难快速地进入学习状态,并吸引学生继续自主学习。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详细分析了寓教于乐对于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性,并例举出一些有利于提升和改善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相关措施,让寓教于乐充分融入小学数学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全面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1]

一、寓教于乐对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作用

1.寓教于乐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受小学生自身行为特点和认知能力限制,学生对数学具有先天的排斥感。教师需要改变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采用寓教于乐的教学手段,将课堂趣味化,将知识游戏化,利用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改变对数学的态度,进而提升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得学生可以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构建合理的数学思维模式,为将来进一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2]

2.寓教于乐是当前素质教育发展的有效手段

素质教育讲究的是全面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不应该将教学的重点单纯的放到学生学习成绩上,还应该注重学生思想、道德、行为模式、动手能力等其他个人能力上。寓教于乐就是基于这一理念形成的一种创新教学方式,它的出现可以帮助教师改变传统应试教育思维模式,将更多的精力放到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上,引导学生、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增强与学生的互动沟通,与学生共同创建出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氛围,有效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二、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

小学数学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虽然学校、教师和家长都对其非常关注,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还是存在着诸多问题,导致小学数学教学效率不高,学生成绩提升不理想。

首先,教学方式单一,没有充分考虑学生自身特点。很多教师依旧运用传统应试教育理念,主要运用的还是灌注知识的方式,加上学生自身因为年龄限制,对具有一定抽象性和逻辑性的数学知识很难产生有效共鸣,使得课堂教学氛围死板僵硬,表现为学生对数学产生抵触和惧怕心理,教师很难真正了解和掌握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课堂教学有效性低下。

其次,由于社会竞争意识不断增强,学校和家长强加了许多不必要的超纲知识。许多家长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在无形中学校为了迎合家长需求,给学生增设了许多超纲知识,在没有改变教学方式的前提下,使得学生更加难以掌握和运用数学知识,进一步地提升了學生的学习抵触情绪,使得教学期望不升反降。

最后,教学评价方式简单粗暴,没有考虑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小学阶段正是学生个体差异比较明显的时候,教师在教学中为了方便管理,经常采用一刀切的评价方式,变相地抹杀了学生的个性,是相悖与素质教育理念的,教师应该采用更为积极的分层教学方式,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使得教学方式更为针对性,进而提升教学效率。

三、运用寓教于乐来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相关措施

1.灵活运用多媒体设备辅助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学校中多媒体教学设备越来越完善和丰富,教师应该充分的将其运用起来,提高和改善课堂教学氛围,辅助教师教学,提升学生的知识理解速度。例如,在教导学生综合运算时,可以将知识重点动画化,辅助朗朗上口的顺口溜来进行播放教学,快速吸引学生注意力,将抽象数学知识具象化,促使学生迅速理解和掌握,并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改善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3]

2.改变传统教学方式,采用创新教学法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改变传统教学方法,摒弃以教师为课堂中心的一言堂教学方式,将课堂中心还给学生,提高与学生的互动性,采用更为有效的创新教学方式。例如,趣味教学法,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划分出一段时间进行与所学知识有关的游戏,如简单的24点游戏,或是速算比赛,不仅可以有效活化课堂氛围,还可以让学生在游戏中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进一步提升个人的数学应用能力。再比如,情境教学法,教师将生活实际引入数学教学中,模拟日常中的常见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参与其中,提高学生的代入感,引导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3.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数学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除了注重学生数学知识的掌握能力外,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应该始终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将自身定位为知识的引导者,教师应该教导学生更为专业有效的学习方法,如按时完成作业,提前做好课前复习,学会发现和总结日常生活中的数学知识等,经过长久的锻炼可以有效改善小学生行为散漫、缺乏目标性的不良习惯,辅助寓教于乐教学方式,更好地吸引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

4.提升作业设计质量,做好课上课下的有效衔接

寓教于乐不仅仅是针对课堂教学,还应该在课后的作业中有所体现,让学生在学习的整个环节中都有新鲜感和趣味感。教师应该重新审视课后作业的重要作用,在进行作业设计时,将更多趣味内容融入作业中去,尽量将课堂趣味教学延续到作业中去。例如,可以设计一些趣味性图片、知识问答或是脑筋急转弯等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更为专注的进行作业练习,提高和巩固课堂知识所学,全面提升数学教学有效性。

结语

总而言之,为了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该将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融入数学教学的整个阶段,改进教学方式,选择更为合理的教学内容,提高师生之间的互动与沟通,创设更为和谐有趣的教学环境,进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学习习惯,为学生将来的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月华.谈寓教于乐,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8,No.636(16):138.

[2]雷文慧.寓教于乐——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v.15(04):181.

[3]赵加强.寓教于乐,优化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探究[J].祖国,2019(6).

猜你喜欢

寓教于乐教学有效性小学数学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优化语文课堂
“寓教于乐”理念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有效应用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讨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初中政治课的“激趣”研究
提高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教学探索
论如何打造高效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