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道德本源研究的新视野

2020-04-22李霞

西部学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境域新视野海德格尔

李霞

摘要:张明伟博士的专著《道德的境域——从海德格尔的观点洞悉道德的缘构》,创造性地运用海德格尔现象学的方法,对理性的道德建构进行了批判,认为道德是境域构成性的,阐释了道德三维时间的境域缘构及道德境域的意义,其逻辑论证层次推进,深化了对道德本质的研究,是一部创新研究的力作。

关键词:道德;境域;海德格尔;新视野

中图分类号:B82-0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CN61-1487-(2020)01-0157-04

关于道德本质的探讨是道德哲学的恒常命题,张明伟博士的专著《道德的境域——从海德格尔的观点洞悉道德的缘构》,运用海德格尔现象学方法阐释道德,认为道德是境域构成性的,对理性道德建构的各种形态进行了批判,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出一种新的维度,是一部创新研究的力作。

一、现象学的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是研究问题的工具,这方面的创新可以开辟出研究对象的新视角。张明伟博士这部专著的创新之一就是采用新方法对道德进行探究,对道德本源进行了独特的解读。

研究任何一个对象,人们往往采用概念思维的方式,通过外延加内涵来进行限定,但是这种概念思维的方法面临着诸多问题。该书的作者张明伟博士釜底抽薪,首先从研究方法上大破大立。他认为,概念性思维方法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对象化。概念思维总是要把握事物的本质,通过分割对事物进行界定,因而总是对象化的(objecti?d)。这样在静态中区分界定事物,就会发生错位。英国哲学家赖尔认为,知识包含两种类型,一种可称之谓知道是何(Knowing what),另一种是知道如何(Knowing how),前者可以进行明确界定和表達,后者则是与行动不可分离,融合在一起的。道德就属于后者,是知道如何的知识,所以对于道德,我们只能谈论其关于什么,而不能下定义式的界定其是什么。由此看来,用概念思维来处理道德问题是偏颇的。二是共性。概念对事物的把握,是抓住事物的共相,这时不可避免地通过抽象化处理,舍弃事物异质性的东西。但事物的组成丰富多彩,仅仅抓住共性,对事物的把握就会挂一漏万,陷入片面性之中。三是静态化。这种对事物静态的反映模式,无法把握变动不居的现实情态,是不切实际地远离事物和生活。四是反思性。概念思维不是在事物之中进行思考,而是拉开一段距离,对事物进行静观和切割,这时,现实事物就是固化的,没有了流动性和联系的丰富性。因而,这种把握是一种理想化的方式。在指出概念思维四个方面的问题之后,作者总结认为,概念思维的上述特点决定了如果用其对道德进行研究,就会出现偏差或者失误。因为道德是和人的行为须臾不可分离的,是与人共在的,任何切割和固化只会使其失其之所是,我们必须改弦更张,探寻新的道德思维方式。

张明伟博士认为,现象学方法可代替局限性的概念思维方法,这是作者命名的境域性思维方法,并尝试对其来源和特征进行系统阐释。作者指出,这是海德格尔对胡塞尔境域思想的存在论化,是先于主体性和对象化之前最本源的存在构成,具有三个方面的特征:一是无主客体之分的特性,它的特点在于“它是与概念思维相对的,是摆脱同一性规定,摆脱概念、摆脱关系世界的思维,因此与之打交道的就不是被概念定住的事物,而是未被规定、未被定住的事物,也就是事物本身——我们和对立的事物。”[1]35所以它和概念式的思维是不一样的。张明伟指出,在境域思维下,我们并不是独立于世界之外的事物,而是参与其中,与世界水乳交融,这时氤氲激荡,彼此勾连,根本谈不上概念思维下的主体和客体了。二是意义的自我构成性。张明伟认为,对象化的思考方式要追问事物的意义,会陷入无穷倒退的困境,而在非概念思维方式下,境域自行舒展开合,发出自身的声音和光亮,这是自身终极意义的显现。三是言说的解释学。现象学提出的口号是“回到事情本身”,对于海德格尔来说,就是回到前理论的生命领域,这是指的不是把生命对象化和固定化在某个点上,而是浸润在生命中。这时,现象学描述的方法论意义就是解释,将这种生命的姿态显示、揭示出来。通过描述境域的三个特点,张明伟指出与我们自身同在的道德并不是外在的对象,而是不断构成、生成的境域存在。只有使用这种现象学的方法,才能诠释境域性的道德。国内研究海德格尔现象学的权威张祥龙教授也指出,境域思维方法的特征是“在最关键处不能依据概念的定义、逻辑推论和辩证发展,而只能靠揭示出越来越切身的本源意境来显示终极实在的含义。”[2]151这恰恰为本书作者研究方法的独特性提供了佐证。

可以说,作者对概念思维问题的深层次清理,以及对现象学方法特点的揭示,把握住其不同于概念思维的性质,来解读非知识性的道德,方法论的问题意识相当清晰。因而,方法的转换必然带来视域的独特性,这也成就了该专著在众多道德解读作品中的特色。

二、逻辑论证的层次推进

张明伟博士在阐述完方法视角之后,为了建构境域性的道德,采取不破不立的方法,对以往概念式道德建构方式展开了批判,从而为道德的境域特性进行铺垫。该部分内容层层分析推进,逻辑论证严密,给人印象深刻。

首先,作者从认识论领域开始,展开了对概念思维道德建构的批判,这主要包括客观的道德实在论和主观的德性伦理学。古希腊形成了概念思维的方式,西方哲学理性思维的鼻祖苏格拉底更是提出“美德即知识”的观点,所以在西方哲学的开端,道德就和知识联系在了一起。道德原本的含义是人们的居留地,但在理性思维的反思下,道德和伦理相分离,成为和特定文化历史相连接的地方性产物。为解决这种相对主义的问题,就有了客观的道德实在论,把道德等同于客观存在的道德事实,具有独立的实在性。张明伟博士为此展开了批判,指出这面临着关于道德事实的怪异性论证,即道德事实和人们的行动价值之间的分离问题。面对这种困境,道德实在论收敛到人们关于美好社会的观点,张明伟指出,这种收敛不仅面临理论上的困境,还有实践上的灾难,最终陷入物欲横流的相反局面。但他并没有就此止步,进一步分析道德实在论产生的根源,指出它是对科学实在论的类比和应用,是一种对象化的思维方式,会和复杂多变的生活隔离开来,孤零零地存在于世界之中,变得与人类的情感毫无关系。这样来审视道德,就会距离道德越来越远,失去道德的本来面目。进而,张明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认为只有根本性的境域视界才能探究切身性的道德。可以看出,作者的运思非常缜密、细致,层层剥笋,论证非常严谨,给人一种酣畅淋漓的思维愉悦。批驳完认识论领域理性对道德的客观性建构之后,作者合乎逻辑地转向了理性对道德的内在的主观性的建构。德性伦理学通过复兴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论,转向主体来求取资源,来回答“我应该如何生活”的问题。在《道德的境域——从海德格尔的观点洞悉道德的缘构》这部著作中,作者通过阐明主体多样性的内涵,批驳了德性伦理学,认为美德并不是确定的东西,根本没有办法将其原则性地固定下来,因而面临着多方面的困境。由此而言,美德是在时间中养成的,并不是现成的理论建构。这样,作者步步为营,批判了认识论领域内外两种道德的理性建构。

其次,在实践领域,对道德的建构是否正确,作者主要批判了规范伦理学的两派代表,即理性的义务论和感性的功利主义。康德义务论是出于理性的论证,但他强调高高在上的实践理性,脱离出现实社会,脱离出存在,对人的理解形成干瘪的形式主义,没有内容和历史,强化了自然和理性之间的鸿沟。美国哲学家麦金泰尔就说:“这种探求会使人成为完全顺从社会秩序的奴仆,而不是使人具有这种人的道德:这种人认识到行为准则至少在某种程度上要体现人们在特定社会环境中的欲望和需要。”[3]262-263相反,诉诸于善大于应当的感性的功利主义,就会把人当成攫取最大利益的手段,人就由自身是目的的存在者下降为可以被处置的客观对象,最终人就被当成物来对待,走向了功利主义的反面。作者通过这种批判,揭示了实践领域两种相反的建构存在的问题,指出它们是不能达到对本真道德的领悟。

再次,道德的理性建构转向了语言分析。语言分析学派的哲学家认为,各种各样的道德问题是由对概念理解的混乱造成的,如果对概念进行明确地限定,就会消除这些问题,这就有了分析学派的道德观。作者以哈曼为例,对其进行了细致的解读和批驳。哈曼通过分析与道德对象密切相关的道德应当、理由和理性三种术语的内涵,提出道德具有社会属性,这是现代纷繁多变的社会对道德处境的强化要求,但他的约定主义的道德观根本无法解决道德的境域构成性。

最后,张明伟遵循道德理性建构的逻辑线索,从道德认识、道德行为、道德话语分析一步步进行探究,指出各自内在的困境,并表明概念式的道德建构也有一种回到现实世界的内在理论冲动,最明显的尝试就是境遇伦理学。因而,必须对和现实密切联系的境遇伦理学进行清理,指出其理性建构的相对主义本质。境遇伦理学主张道德活动要在丰富的生活情境中展开,反对盲目遵守道德规范,表现出道德主体的能动性,但是其内在的困境也是不可避免的。张明伟在这部分展现出非常强的思辨能力,第一,作者指出境遇不同于境域,这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境遇伦理学的思维方式还是分割和固化的概念思维,区分出主体和客体,通过强调主体的能动性来对道德原则的相对主义进行消解,可是,“这种理论并没有给人们提供任何指导,因为如果没有某种目的、理想或规范以供遵循的话,仅仅靠了解事实,人们并不能知道自己该做什么。”[4]48因而,在无稳定的规则可遵循的情况下,人人可从自身立场出发进行自我辩护,这样道德就毫无意义可言了。这种现象就是现代哲学相对主义在伦理学领域的深刻反映,根本不同于更高阶层的原發境域。第二,张明伟对境遇和中庸进行了区分。不少人把境遇伦理学等同于儒家的中庸之道。张明伟认为,中庸之道的出发点是天人合一的原发境域,在该视域下事物恰恰不是被主体任意宰割的客体,而是万物大化之中天道人道相统一的一体化之中的存在,根本不同于境遇伦理学下的主体对环境的能动适应。作者的这种辨析非常清晰地区分出这三种概念之间的精微区别,理出它们不同的层阶,借以指出境遇伦理学的困境,启人深思。

总之,作者采用剥竹笋方法,遵循道德理性建构逻辑发展的线索层层推进,分析概念思维下其问题所在,指出只有返回到存在的境域之中,才能与道德融合在一起,不用再主动地追求所谓外在的道德,而是在道德境域中实现自我和社会、社会主体和伦理实体的融合消解。

三、道德境域的构成性和意义

《道德的境域——从海德格尔的观点洞悉道德的缘构》的作者张明伟博士在批判完概念思维建构的道德模式后,开始阐释道德本源的境域结构。他认为,道德本源表现为三维结构:“一是道德原型,它是面向过去的远古的族类记忆;二是在世伦理,它是面向现在的存在的绽放;三是良知,它是在面向未来的死亡而呈现的,是一种个体的道德醒悟状态。”[1]153这种解读令人耳目一新,极具新颖性。

张明伟博士认为,道德原型是道德本源的过去结构的来源。他首先借用荣格理论,对原型进行解读。原型是指一种对人类具有重要意义的集体无意识,是通过历史积淀下来的人肇始为人的集体性的“种族记忆”,凝缩存在于大脑结构之中。它是类似于结晶的轴心系统,是一种互旋结构,和中国的阴阳鱼相像,是由相互矛盾但又相互支撑的两股相反相成的力量所构成,是一种具有结构性和生发性的“型”。由此可见,它处于理性化思维之前,是知、情、意高度融合,生发成具有形式和内容意味的前对象化结构,纯粹是一种境域的结构,是事物最原初的状态和内在生化的整体统一性的缘构发生,不是一种概念化的事物。那么,原型和道德具有什么关系呢?在自性与道德这一部分,张明伟认为,自性实际上是整体人格,是作为核心的原型。它通过统摄和协调作用,最终达到其它原型和其相互和谐一致的理想状态。在此,内在生命并不是独自发展,而是与外在环境密切结合丰富发展而来的一种内外和谐的开放系统。这时,自我的发展就充满着张力,呈现出与环境相互交织、构境式的氤氲状态。所以,作为集体无意识的自性,由历史渊源而来,是一种开放性、整合性的彰显着过去到现在时间维度的本真状态,是在缘构中展开的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的终极道德人格。这是从过去开显而来的道德境域。在这部分,作者创新性地把荣格心理学进行海德格尔式的现象学解读,解决了海德格尔现象学历史维度的问题,展现出作者开阔的视野。

在现在维度,该书的作者重构了海德格尔对此在的解读,认为此在自身、此在与世界、此在与他人的关系,不是作为存在者展现出来的,而是抛开凝固化、静态化的状态,在括去一切什么之后自身显示自身,使人成为当场显示的自我构境的自由栖居,而这恰恰是希腊文伦理的原初形态。希腊语伦理是ethos,英文伦理ethic即源自于此。“在希腊人的前哲学的语言中,ethos指称的是生物长久的居留地、居所。”[5]270但作者并没有仅仅停留于此处,指出海德格尔后期思想之天地神人四位一体的人的诗意栖居的方式,也是一种原发的构境状态,因而是原始的伦理学,道德规则就是由此派生出来的。由此可见,作者思考问题非常周全、彻底,把海德格尔前后期问题统一起来整体把握,展现出思维的严谨性。

猜你喜欢

境域新视野海德格尔
基于“境域意义构联学习”模式的中学生地理问题解决素养提升
海德格尔的荷尔德林阐释进路
走进波士顿,开拓新视野
实践哲学视域下海德格尔的“存在”
“联想”的伦理性
死亡是一种事件吗?——海德格尔与马里翁的死亡观比较
论现象学视阈下的三种人
后冥王星时代“新视野”要去哪儿?
从海德格尔的“形式指引”看《诗》《书》中的“帝”与“天”
“新视野”邂逅冥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