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策略探究

2020-04-20胡韩信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0年5期
关键词: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胡韩信

摘要: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而学校又担负着教书育人重要责任,所以,学校还应加强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视程度。现代社会的“健康”不仅仅躯体、生理上的健康,更应包含精神、心理健康。当今是一个充满激烈竞争的社会,这也给人们造成沉重的心理压力,生活在这样社会大环境的中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升学压力以及父母、老师的殷切期盼,有些学生心理脆弱,承受挫折能力不强再加上心理的压抑无处宣泄,致使出现一些极端的做法,比如辍学、离家出走、自残、甚至结束自己的生命来逃避责任;另外,我国实施计划生育以来,独生子女已成为绝大多数家庭的普遍现象,但随之出现的独生子女娇生惯养、以自我为中心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近些年增多的父母离异、丧母或丧父的单亲家庭,以及留守儿童等现象,都使孩子缺乏良好的教育和生活环境。这一系列的问题导致中学生心理素质较差。因此,如果只重视学生生理健康的教育,而忽略重视心理健康的教育的话,对学生将来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就目前状况而言,加强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社会各界以及家庭、学校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中学生 心理健康 教育

一、创设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

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一个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既是减轻学生心理负担,又是取得良好效果的途径,也是促进良好的师生关系形成的基础。如果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异常表现能送去一个眼神,宽容学生暂时的不足,减少学生被老师批评的焦虑,鼓励学生质疑,使学生放下心理顾虑,从而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创设育人情境,促进学生心理品质的优化,有了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就能表现出最佳的行为效果。因此,创设各种情境,通过心理认知暗示,能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在校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趋严重,许多学校都建立了心理咨询室,有的还配备专职的心理咨询师。学生通过咨询、倾吐和宣泄,释放心理压力,解决心理困惑和矛盾。据了解,咨询的学生反映出的心理问题主要有:学习压力重造成考试的自卑、抑郁、狂躁、恐惧等情绪情感问题,人际关系问题,无法自制的不良行为问题,青春期困惑的问题等。学校心理咨询师要给予咨询学生温暖,指导他们自我调控,还要详细了解咨询学生的各种情况,尊重、理解学生,保护学生的隐私,做到既是学生的倾诉者,又是学生的咨询顾问,努力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我们的学生很多是需要帮助的,除了求助于心理咨询师外,学校还可以开设中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组织各种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等。

二、体现教师的主体教育地位

构建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教师要本着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主的原则,不断更新观念,不断改变教学方式,尊重学生,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促进学生的心理得到健康调整。当老师把学生当作知心朋友,师生之间加强沟通和理解,学生喜欢你的课,学习有了兴趣,学业成绩就能提高;与老师关系亲密了,也增强了学生的归属感和自信心,又能培养人际交往能力,这将有利于完善学生情绪状态和人格及身心的健康发展。

改变以往评价方式。学生的自卑心理大多来自教师对学生的主观评价。一些教师凭主观感情,偏爱成绩好的尖子生,对中层生漠不关心,对后进生几乎全盘否定,出语不逊,这无疑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及负面影响,可能使许多学生产生自卑心理,甚至对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都会产生不良影响,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教师对学生评价时应不吝啬自己的赞美之词,对学生的赞扬体现在具体细微中,一点点的进步。另外,我们对待每个学生都应一视同仁,绝对不能讽刺、挖苦学生,应以一颗宽容慈爱之心爱护关心学生。我们教师缺乏这种意识,对学生太求全责备了,我们应学会赞美,让学生能不断地从中得到鼓励。教师应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技能。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责,教师除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外,还应培养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三、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功能

家庭是中学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离不开家庭的教育。父母的教育观念,教养方式,家庭的教育环境都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健康,影响其健全人格的形成。可以说,大部分青少年的心理障礙都与其父母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取得家长的合作,帮助家长发挥他的教育功能,对于改善和预防孩子的心理障碍,帮助孩子成才极为重要。良好的心理素质需要良好的家庭的教育培养,学校要与家庭紧密配合,教师与学生家长要加强沟通,时刻关注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对家长给予适当的指导,对学生给予及时的疏导。如学生应试心理差,教师可引导家长要以平常心态看待考试,家长的唠叨、在意、期望高,都会给孩子造成太大的压力。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应正确引导孩子,加强交流,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

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关系着家庭的幸福、祖国的未来,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虽然这不是一项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工程,但我们全体教育工作者要努力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不断探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以取得预期的效果,从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为一个对社会发展有用的人。

参考文献:

[1]何勇海.青少年心理健康就该当大事来抓[N].吉林日报,2020-01-02(008).

[2]尹德福.农村中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与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9,(52):223.

[3]高玲.心理健康服务“家-校-社区”合力共建模式探究[J].国际公关,2019,(12):10+12.

[4]姜灵芝.多媒体情境教学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国际公关,2019,(12):102.

[5]胡国伟.关于青少年德育工作的思考[J].西部素质教育,2019,5(23):33-34+36.

[6]刘莉.音乐活动融入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初探[J].江苏教育,2019,(88):51-53.

[7]赵克勤.谈小学班主任如何实施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J].才智,2019(32):175.

[8]王生梅.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创建和谐平安校园[J].教育革新,2019 (11):14.

[9]宋玉莲.中小学心理教师工作现状及改善建议[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9,(32):60-62.

[10]刘籽艺.校园心理剧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价值探索[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9,(11):194-196.

[11]刘海斌.初中班级管理中的心理健康教育[J].教书育人,2019,(31):77-78.

猜你喜欢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欢迎来到《中学生博览》大型团购会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