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备好一节有效的语文课

2020-04-20付娟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0年5期
关键词:备课学情结构

付娟

摘要:在准备一节新课之前,教师不要急于求成,草草了事,而应首先摆正心态,做到“重心下移,潜心钻研”——钻研教材。只有把教材读懂读透了,课上才能挥洒自如,课堂才能真正有所生成、提升。

关键词:备课  有效  学情  结构

教学的有效性内在地包含了备课的有效性、上课的有效性、听课和评课的有效性,并以上课的有效性为核心,而备课是为上课服务的,是实现上课有效性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做为一名语文老师,要想在课堂进行有效的教学,备好一节有效的课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才能备好一节有效的语文课呢?

一、理论相伴,相得益彰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先生有一个习惯,总是把《课程标准》中各学段的教学目标复印下来,贴在备课本的首页上,作为“教学指南”。

如果说《课程标准》是从宏观对中国语文教学的调控,那么 《“新基础教育”语文教学改革指导纲要》则是从微观对中国语文教学的指南。

《“新基础教育”语文教学改革指导纲要》中的“第二编第五章‘新基础教育小学阶段教学整体结构”,细致地阐述了语文教学各任教年段的“阶段教学结构”。效仿于大师,我虽没有把它复印并贴于自己的备课本上,但每一次的教学设计前我总是会重温一下本年段的“阶段教学结构”,以便提醒自己从“学生基础状态分析”、“教学核心任务”等方面把握好本年级教学的主方面。也正因此,每次的备课我的心里像是有了一杆称,备出来的课也更符合学生的需求,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二、重心下移,潜心钻研

在准备一节新课之前,教师不要急于求成,而应摆正心态,做到“重心下移,潜心钻研”——钻研教材。只有把教材读懂读透了,课上才能挥洒自如,课堂才能真正有所生成、提升。那么备课中应怎样钻研教材呢?

首先,讀。这样的好处在于:其一,无论学生课上谈及到课文的哪一处,我们都能马上接上;其二,随着朗读的深入,对文本的感悟也就逐渐到位,关键词语,精彩之处,以及课文的重点难点也会很快抓住。其三,熟读文本,深入与文本对话后,有利于教师将教材中的学习资源开发并创新利用。如:一些深情并茂的场面描写,我们可以考虑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地进行有感情地朗读;一些富含深意的文字,我们可以引导孩子去创造、想象,为其补白;一些画面感很强的语段,我们可以去引导孩子将它变静为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发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构建。

再则,查。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学科,使学生理解掌握字、词、句的准确含义是语文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属知识能力方面的目标,这部分目标的达成要全面而扎实,不能有半点的含糊,作为教师必须首先弄明白。所以每次进行教学设计之前,我都要先扫除文本的文字障碍,凡是生字,拿不准读音的字,都一一查字典,注拼音。凡是新词,拿不准的词,都查字典,弄明白。做到不仅“意会”还能“言出”。凡是有歧义的地方,我一定要想方设法查个水落石出。记得我在备《惊弓之鸟》这一课时,课文里的人物称魏王为“大王”,初读课文时我毫无疑虑地就读“dà wang”,可在看一个教学视频时却发现里边的老师让孩子们读“dài wang”,我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错了——古代的戏剧里好像很多是称“dài wang”呀!但是,为什么古代的戏剧里很多是称“dài wang”呢?为了弄明白,我通过查阅资料才明白,大王[dàiwang]——中国戏曲、旧小说中对大帮强盗首领的称呼;大王[dà wang]——古代对君主或诸侯的敬称。幸好有这查的习惯,不然随波逐流可就误人子弟了。

第三,思。这里主要指的是思考每课后面的题目。有心的老师都会发现:课后的思考题,往往就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所在。解决了课后的思考题,一课教学的主方向也就对了。

三、研究学情,对症下药。

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奥苏泊尔说:“如果我不得不把全部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句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了解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

因此,做为上课教师,课前深入了解学情,从学生需要出发,进行备课,将更有利于课堂的教学效果。

如何有效地了解学情呢?“新基础”教育专家李政涛教授告诉了我们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发调查纸。在一次“新基础教育”研究课上,一位老师上《ai ei ui》。虽然这是一年级的新课内容,但很多一年级的孩子在幼儿园时对“ai ei ui ”就有所接触。因为课前没有考虑到这一点,以致课后研讨时李教授问这位老师:“在了解学情方面你是怎么做的?本课的生长点,提升点在哪?”……之后,李教授向我们传授了解学情的有效方法——发调查纸。即,根据要学的内容,设计一个调查问卷。先让学生做调查问卷,然后,将调查结果分类(已会的知识是哪些?不会的知识是哪些?大部分会的知识是哪些?),最后,基于学生的差异进行备课设计——先教大部分同学都不会的知识,然后让会的同学教不会的同学,最后复习、巩固大家都会的。按照李教授的建议,之后我们对这一课的设计又进行了重建,果然省时又高效。

四、类结构观,省时高效

做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我们在备课时,应站在高处,放眼全册,理性地将文本分成若干类,努力挖掘一类文本的教学方法,教学范式,这样更能省时高效地服务于我们课堂的教学。

近一年来,本人在备课时也有做类文本备课方面的些许偿试。如:《七颗钻石》、《惊弓之鸟》、《女娲补天》等,都是故事类的文本,通过研究教材、了解学情,我发现它们都是可以让学生通过预习后课堂上让学生质疑问难而提炼出课文核心问题,从而抓住核心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激起学生自主地探究、学习。而教师也适时地将语文能力的培养穿插于核心问题的解决之中,实现教育的无痕。因此,我也有了像故事类阅读教学的一个备课范式,即:第一步:前移后续,回顾课文大概讲了什么?第二步:熟读全文。第三步:质疑问难,提炼核心问题。第四步:依据核心问题展开与文本的对话,并进行语文能力的培养。如:《惊弓之鸟》,主要训练孩子们语文的思维逻辑以及因果句式的灵活动用。第五步:总结提升,内化文章的思想内涵。第六步:拓展延伸(类文本的推荐阅读或类知识点的丰富与补充)。几次研讨课下来,自我感觉像故事类的阅读教学课用这样的设计范式挺好的,而且越用越顺,大大减少了备课的时间,提高了上课的效率。

当然,备好一节课的好方法还有千万种,有待我们继续摸索、探究……

参考文献:

(1)《“新基础教育”语文教学改革指导纲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福建教育出版社)

猜你喜欢

备课学情结构
习作教学,依“规定”还是据“学情”?
基于学情调研的鲁迅单元教学研究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学情分析有效服务教学的实践探究
当型结构与直到型结构的应用
物质结构规律归纳
如何构建高效的高中数学课堂
浅谈小学数学如何进行有效备课
半包围结构
汪曾祺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