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2020-04-20孙合梅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0年5期
关键词:习题数学知识核心

孙合梅

一、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意义

数学的核心素养是指在众多的数学素养内那些关键的、处于重要位置上、使用频度较高的素养。目前,课程标准修订者认为数学核心素养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等六个方面。数学核心素养是一个高度抽象的思维产物,它要高于数学知识、数学一般的思维方法,因此有人认为数学核心素养是指把所学的数学知识都排除或忘掉后剩下的东西,即能从数学的角度看问题,有条理地进行理性思维、严密求证、逻辑推理和清晰准确地表达的意识与能力。但是它同时又不可能脱离这些下位的知识与方法,它只能在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握过程中,通过逐步积累、领悟、内省形成。

二、培养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方法

提高一个人的能力水平,必须引导其掌握系统的知识与技能。从当前我国推行的“双基”教育模式来看,只有教师精心安排与合理设计课程结构,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能力与素质。所以想要在小学数学课堂落实培养核心素养的目标,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师的引导作用,优化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在夯实数学基础的前提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与思考能力,具体培养方法:

(1)营造探究学习的情境氛围。学生不能通过教师的直接教学而获得核心素养,只有在系统性的训练中强化核心素养,持之以恒地给学生带来积极影响。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只有学生“乐学”,才会主动地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营造探究学习、主动学习的情境氛围,突破过去单一、枯燥、无趣的课堂教学模式,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从以往数学教学经验来看,大多数学困生对数学知识不感兴趣,主要原因是他们认为数学知识离自己的现实生活很远,数学知识只是一种理论和形式。因此为了转化学困生的错误思想,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及情绪状态创设生活化学习情境,给学生提出生活化的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深刻体会数学知识的重要性。真实的数学情境促使学生产生了学习动力与探究热情,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要让学生喜欢你来上课,喜欢你上的这门课,喜欢你这个人。学生对你教的这门课有兴趣,就喜欢主动做课外练习、看课外书、思考与这门课有关的问题。这样有助于核心素养的培养。

(2)培养学生缜密严谨的思维品质。我们在教学中常常发现这样的事:有的学生把加号写成减号,把除数和被除数弄颠倒了,把已经计算正确的结果写错等等,不能把这些都归结为“马虎”造成的,其实不尽然。我觉得关键在于学生还没有形成缜密严谨的思维品质。作为教师应当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能够发现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良品质,甚至在教学具体内容时能够准确预测到可能出现的问题,并积极主动地采取措施进行培养、纠正,形成稳固的思维定势。这种品质的培养,贯穿在整个教学活动之中。例如:我在教学“比例的应用”的内容时,讲新课之前首先要创设情境:18个苹果分给两个人,每人分几个?仔细观察分析就会发现,这道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课堂上我把这道题出示给学生,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在我提出问题后,全班同学都不加思考,异口同声地回答:“9个!”“有没有不同意见?”我征询道。我提醒大家说:“你们要认认真真思考一下,真的是每个人分9个吗?”这时,学生顿时警觉起来,重新思考我提出的问题。随即,便有几个同学举手要求发言。我指定一位同学让他谈谈是怎样思考的。“因为题中没有说怎样分。如果平均分,那么每人可以分得9个。如果不平均分,就有多种分法。”我当即带着表扬他。过去我们学的都是平均分,也就是等分,今天要学习的是不平均分。学生顿时振作起来,都想要知道比例在实际中怎么应用。就这样,我从孩子的习惯的认识中巧妙地把单一思维活动引申到多项思维中去。在我的数学教学中,常常有这样的设难置疑,探索中求真求实,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时,缜密严谨地思考解答。

(3)创新数学习题的内容。在现有的小学数学教材中,所有习题重点考核各个章节的知识点,只能夯实学生的数学基础,但是在培养学生数学思想,锻炼学生数学应用能力方面却只能发挥极小的作用。而习题则是学生巩固与运用知识的最好方法,所以教师要从改变课后习题着手,围绕教学任务与教学目标,创新习题内容,以设疑的方式激起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自觉运用学过的知识解答问题;或者以教材中某道习题作为基础模型,通过挖掘背景实现应用价值。这样,学生在完成数学习题的过程锻炼了思维、培养了解题能力,为提升核心素养打好基础。

(4)组织丰富的数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想要体现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数学教育必须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数学实践活动中动脑思考、动手操作、探究交流,充分运用归纳、总结、推理、猜想等各种数学方法,锻炼数学逻辑思维,了解数学常规方法的应用原则。现在的小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多数家长都只重视智力开发,忽略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造成了许多儿童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发展不协调,尤其是缺乏刻苦钻研、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这是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大难题。我想,刻苦钻研、孜孜以求并不只是“头悬梁、锥刺骨”的坚强毅力,还要有跳出书本之外,“打破砂锅问到底”和“不到黄河不罢休”的探索意识和顽强彻底的学习恒心。所以我经常带领学生在自己的身边,生活中找数学、思数学、做数学,以此培養小学生的数学能力与核心素养。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课堂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体现了数学教育的意义与价值,适应了新课程改革与我国提倡的素质教育需要。作为一线教师,应充分将数学知识与核心素养相结合,突破传统的教学思维模式,奠定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关注学生的个性化成长,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习题数学知识核心
一道课本习题“链式反应”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一图GET“党务公开”核心点
对一道习题的多角度思考与拓展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关于一道习题解的讨论
每月核心经济指标
参考答案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