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为核心的专业群构建方案探讨

2020-04-20廖作兴刘汉森

时代汽车 2020年3期
关键词:专业群

廖作兴 刘汉森

摘 要:构建以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为核心,汽车钣金与涂装、汽车美容、汽车新能源、汽车营销等多个重点专业为引领的专业群。通过专业群为平台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高素质的专业队伍,实现资源共享,发展一批专业特色鲜明的院校,推出一系列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专业发展研究与实践成果,带动广西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建设水平整体提升。

关键词: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专业群;构建方案

1 专业群构建背景与现实基础

1.1 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对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人才的强大需求

中国汽车市场发展潜力巨大,特别是私家车消费,在未来20年将持续高速增长。随着汽车迅速进入千家万户,我国汽车维修业也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汽车维修业由生产型向服务型过渡,形成了利润丰厚的汽车后市场。目前,全国汽车维修行业有一二类企业30多万家,从业人员近300万人,每年都在以10%左右的速度快速增长。广西的形势与全国相类似,国营、集体、股份制、私营、个体、中外合资等多种经济成分的汽车维修企业并存,4S店、特约维修服务站、综合维修厂、快修连锁店、专项维修店等多样化的经营方式各展其长,形成了一个门类齐全、品种多样,分布广泛,服务方便,能够满足不同消费层次需求的汽车维修市场体系。

广西汽车销售、维修、美容、汽车租赁和二手车市场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汽车修理从业人员的需求,据广西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和南宁市劳动力市场预测,广西今后三年对汽车维修人员的需求量将净增4.7万人。在行业急剧扩张和人才需求量大幅增长的情况下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获得了极好的专业发展外部环境。

近年来,广西汽车检测与维修行业人才培养与培训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还不能适应交通运输发展新形势,与国家、交通运输部关于教育培训工作的总体要求还有差距。具体表现在:广西交通运输教育培训工作制度建设仍存在薄弱环节,教育培训机构教学资源和服务能力还不适应发展需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人才仍然匮乏,行业专业技术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和优秀创新团队的培育急需加强;广西交通运输系统技能人员队伍素质与行业快速发展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交通职业院校的培养规模和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经费投入仍然不能满足广西交通运输教育培训发展的需要。这些问题在不同程度上制约着广西汽车检测与维修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

1.2 汽车维修技术发展催生新的工作岗位的需求

由于汽车技术的快速发展及维修技术装备的更新与发展,在傳统的机修、电气修理、钣喷等主体岗位的基础上,又催生出一些新的具有复合特征的岗位或专项技术岗位,诸如机电一体化、自动变速器专项维修、汽车空调专项维修等。2017年,我校在充分调研广西汽车维修行业岗位结构调整和技能需求变化的基础上,制定了以培养从事商务用车和新能源车辆维修保养工作为主的汽车机械维修工、维修电工、检测工、服务顾问、销售顾问等工种等技能型人才学历教育与在职人员培训规划,以满足广西汽车维修企业对新职业岗位的迫切需求。

2 专业群构建目标

进一步提升广西以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为核心的专业群发展与研究水平,建设一批高水平的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发展研究平台,培养一批具有较高专业素养的研究队伍,培育一批以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为核心的专业发展方面具有鲜明特色的院校,推出一系列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专业发展研究与实践成果,带动广西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建设水平整体提升。

3 专业群构建思路

根据广西汽车后市场发展现状与趋势,走内涵建设的发展道路,加强与企业的深度融合,大幅度提高师资水平。同各校企合作单位合作,在职业能力开发的基础上,探索校企岗位轮换、职业能力递进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重构新模式下的课程体系,开发工学结合的专业群核心课程。加强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开拓顶岗实习机制,优化办学条件,带动专业群的整体发展。

4 专业群构建内容

4.1 构建具有广西特色人才培训体系

有针对性地对我区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改革与发展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研究,构建具有广西特色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专业群资源共享。以打造广西一流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群为目标,引领我区职业教育专业改革发展。

4.2 创新专业建设机制

由行业专家、企业专家、学校教师及毕业学生共同参与专业建设,创建科学合理专业建设机制,以促进专业良性发展。

4.3 开展专业发展比较研究

跟踪国内外专业改革与发展最新动态,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开展专业发展比较研究。

4.3.1 文献梳理

研读查阅当前学术研究领域,对于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建设的相关研究,总结已经提出成熟的意见及已经形成体系的做法,避免做重复的研究;找出薄弱点、理清问题、了解未来发展的趋势,以寻找突破点。

4.3.2 调研

对教育行政部门、行业企业、同类院校相关专业、毕业生开展调研走访工作,了解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发展趋势及市场需求,了解本校、本专业在全区、全国的定位。

4.4 完善专业及专业群建设改革方式

针对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及专业群特点,就专业群建设、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构建等方面在学校开展深入的研究与实践,总结建设经验,,在建设引导思路的指引下去落实并解决问题。

4.4.1 培训模式建设改革

推进行业引导、岗位对接、德能并重的人才培训模式。在“北京现代班”等校企合作订单班的基础上,锐意进取,争取在建设期内再建设一个校企合作订单班。将“7S”管理融入培训环节中,引入企业员工考核评价体系,德育教育与企业考核评价对接。营造企业化校园环境,实现校企文化交融。培养学生职业认同感,明确学生职业发展方向与目标。建立毕业生跟踪与服务平台,提供继续教育、创业培训、职业技能提升等服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9.4%,企业对毕业生满意度达95%以上。培训学员对培训满意度达98.5%以上。

4.4.2 培训课程改革

①完善课程标准。通过与博世公司的校企合作项目,结合我国汽车电器维修高级工、技师职业资格标准,联合国内其它“博世汽车空调技师班”合作院校共同制定本專业教学标准,并以汽车维修职业活动的各项工作项目构成培训课程体系。

②修改教学内容。以课程设置项目化、教学内容职业化、教学组织灵活化、教学过程开放化、教学手段现代化为思路,修订本专业已有的90个工作项目,增加汽车新技术工作项目15项,重新调整与完善以项目教学为主线的“工学结合一体化”项目化课程体系。

③提高实训比重。理实课时数比例以实践性培训环节不少于总课时的60%,生产性实习不少于实践性培训环节的80%为依据,结合汽车维修企业汽车维修工真实活动和岗位职业能力,改革课程理实比例,使课程内容与企业岗位活动内容对接。

4.4.3 师资建设

①成立教师培训工作室。依托大师工作室建立教师内培机制,建立“传、帮、带”机制,项目建设期内计划培养学院级专业带头人2名,骨干教师6名。

②建立师资人才库。将企业能工巧匠、技术骨干纳入学院师资人才库中,由组织人事部门与人才库中的师资保持联系,每一个学期确保每一名库内人才到学院授课或开讲座不少于一期,聘请行业专家、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社会能工巧匠兼职教师达6名以上。

③选派教师到校企合作企业学习。培养“保时捷机电项目”核心教师2名。派教师到广西本地企业实习或轮岗锻炼每年不少于20人次,占到本专业专任教师的26%。选派专业带头人、教学骨干到国内外先进职业教育地区参加培训学习不少于10人次。每学期举办一次全员参与的校本师资团队建设培训班。

4.4.4 改革能力评价体系

开展多层次的教学质量监控活动,持续改进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强化教学质量的动态监控。构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学生综合素质训练、专项技能兴趣班、技能节等第二课堂素质教育活动,满足学生提高综合素质水平的需要。

① 完善多元评价体系。建立由行业企业、用人单位、在校生、毕业生、家长共同参与的“五位一体”办学质量评价体系,通过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在校生满意度调查、家长满意度调查、行业专家座谈、毕业生跟踪调研等多种形式评价办学质量和社会贡献。

②引入企业评价模式。将现有的校企合作项目学生培养评价模式引入平时课程结合考核评价体系,将企业考核评价与职业资格鉴定有机结合强化学生职业能力。

③建立“名生”示范专栏。将已毕业的学生在工作岗位上所取得的成就展示出来;将在校学习取得优异成绩、进步较大、技能突出等具有正面宣传与教育意义的人与事作为示范专栏的“名生”代表。

5 专业群构建保障措施

5.1 制度保障

学校主管部门将专业群建设纳入当地产业或行业发展规划,学校建立健全专业建设的各项制度和项目管理制度,确保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

5.2 组织保障

加强专业群建设的组织领导,由学校主要负责人牵头,统筹推进专业群建设。建立专业群建设工作团队,团队明确项目建设责任人,做到分工明确、责任落实。

5.3 经费保障

广西区教育厅为专业群建设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学校根据项目的需要设立专项资金,足额按时支付专业建设配套经费。同时要加强经费管理,确保专款专用,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以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为核心的专业群建设,将为广西汽车维修行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高素质人才,从而进一步推动广西汽车维修行业的整体长远发展。

猜你喜欢

专业群
服务于专业群建设的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探究
工程应用型本科现代装备制造专业群构建初探
高职专业群建设的机理、理论、动力和机制
基于地方产业结构的高职院校专业群的建设
高职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以赛促教”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新兴专业集群化的路径分析
高职院校专业群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高职院校产业链视域下现代农业技术与服务专业群发展机制建设研究
基于专业群建设背景下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发展的探讨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群建设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