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2020-04-13陶春元

小学时代·下旬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主体意识培养路径核心素养

陶春元

【摘  要】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仅仅注重对学生进行数学专业知识的传授是远远不够的,更要求教师能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学生在课堂学习之后,不仅能掌握相关的数学知识,还能够获得更为全面的发展。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提升自身的创新意识,科学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为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主体意识;培养路径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教育教学改革的逐渐深入,要求教师能够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结合教育实践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教师除了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外,更应该注重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要善于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真正提升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挖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进而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树立学生学习主体意识

数学是一门相对较为抽象的学科,教师要想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就要能够巧妙地结合教学内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树立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如果教师在教学时采用满堂灌的形式,看起来一节课传授了很多的数学知识,实际上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学习的主动性较差,他们更不会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因此,教师首先要能够树立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愿意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与学习,真正将学生内在的潜能挖掘出来。比如,在教学《平移与旋转》时,因为小学生年龄较小,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如果教师想让他们在脑海当中想象图形的平移与旋转的过程是比较困难的。因此,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不仅能够刺激学生的感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够通过多媒体技术动态演示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平移与旋转的运动过程。教师再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能够将较为简单的图形在一个水平面上进行移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要简单或者强制性地要求学生必须按照自己统一的指令进行操作,而是让他们尽可能地展开想象、主动发现、主动探究。当然,教师仍需要及时地对学生存在的不足与问题进行纠正,引导他们自主发现数学所蕴含的奥妙,感受学习数学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只有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被激发了,他们才能够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并且愿意动手进行实践与操作。操作的过程就是学生数学能力发展的过程,也有助于推动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

二、激发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还要能够注重引导学生善于发现数学学科的特点,让学生在进行数学计算的同时,能够对数量关系有较为清晰的认识。在反复训练过程当中,提升学生估算的能力与水平,引导学生找到更为便捷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技巧,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数感。比如,在日常的数学教学中,教师会结合教学的内容,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注重对学生估算能力进行培养。学生通过反复的训练,估算能力自然会有所提升,他们也会逐渐形成自我判断意识。教师要在引导学生掌握精确计算的方法之后,再掌握估算的技巧,并能灵活地应用。学生估算能力的训练绝对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达成的,需要教师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落实。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计算的技巧,既然是技巧性算法,就不可能是通过常规的方法来解决。学生掌握数学解题的诀窍之后,不仅能对数学有更为深入的认识与了解,还能在不断的计算过程中,逐渐提升自身的思维能力。显然,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慢慢积累的过程。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实践,并勇于坚持下去。

三、挖掘学生自主探究潜能

教师要想挖掘学生自主探究的潜能,就要营造自由民主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身心较为放松的状态之下投入到学习当中,有利于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课堂教学时,如果教师要求过分严厉或者教学氛围较为紧张,学生会因为畏惧教师,害怕答错题被教师批评而不敢作答。相反,如果教师教态自然,语言具有亲和力,教学氛围轻松和谐,学生在心理上没有过多的负担,愿意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与学习。教师要明白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自己所创设的教学活动,都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接受与掌握相关的数学知识。教师要真正将课堂还给学生,要正确地把握好自己在课堂当中的角色,这才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自主探究的潜力。

同时,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挖掘学生自主探究的潜能,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进行教学。教师先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接受能力以及性格特征等分成不同的组别;再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规则,以及组长的职责。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组长要确保组内成员的参与度与参与面,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有展示自我的平台与机会。这样的教学形式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还能让更多的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有利于活跃课堂氛围,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四、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

在教学时,教师还要结合教材,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组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生活体验与感受,拉近学生与生活、与数学之间的距离。比如,在教学《我们身上的“尺”》时,教师首先让学生认识自己身上的“尺”,知道一拃、一步、一庹、一脚表示的意思,并通过自己的实践懂得利用自己身上的尺来对物体进行测量。为了加深学生对身上“尺”的认识与应用,教师可以在教室或者校園当中选择一些物体,让学生通过自己“身体尺”量出它们的长度,并与其他的同学交流。在测量之前,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先进行估算,再进行实践。这样的教学形式让学生明白了用“身体尺”测量不仅更方便,还有利于帮助我们记住长度单位和解决实际问题。当然,如果想得到更为准确的结果,还是需要用尺量。

学生在参与教学活动时,不但能够真实地体会到数学与自己生活的紧密联系,还能将学到的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的生活当中,真实地感受到数学的独特魅力。

五、注重学科的多元化渗透

教师在注重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同时,还要改变自身传统的教学理念,不断提升自身专业能力与水平。备课时,教师要善于结合教材的内容,有效地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融入到教学中,特别要注意学科的多元化渗透。教师所设计的教学环节要体现数学学科的特点,并能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能掌握基础的数学知识,还能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和思想道德素养。此外,教师还要善于根据教学的实际效果,适时地改变教学方法与策略,探索出更符合学生素养发展的教学模式。

总而言之,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他们在探究的过程中不断发现与创新,将学到的数学知识转变为自己的能力,并能带着自己的思考进行探究性学习。对于教师来说,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是极为重要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沉下心来认真研究教材,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与水平,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创设更符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给予学生更多展示自我的平台与机会,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实现自我的价值,真正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与素养。

【参考文献】

[1]陈敏.聚焦数学核心素养———第六届中国小学数学教育峰会综述[J].人民教育,2015(23).

[2]谢贤.小学低年级数学游戏教学方法的案例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19).

猜你喜欢

主体意识培养路径核心素养
高中生物理学习兴趣的培养路径探究
思想品德教学中对学生主体意识的挖掘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保定市高校培养服务外包人才的路径研究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方式如何与时俱进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从《沧浪诗话》看严羽文论中主体意识自觉性
积极课堂气氛的营造与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培育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