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2020-04-13陈佩芬

关键词:教学渗透传统文化高中语文

陈佩芬

摘要:在落实素质教育和推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之中,传统文化与教育教学实践实现了极为紧密的联系并备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许多老师着眼于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和发展要求,通过对教学大纲的深入分析以及解读,积极地将传统文化渗透到学科教学实践之中。本文以高中语文为分析对象,了解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以期为构建高效课堂、实现学生的良性成长和发展提供一定的依据。

关键词:传统文化;高中语文;教学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4-006-1

一、高中语文渗透传统的重要意义

首先,传统文化与高中语文教学之间的结合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培养学生学习行为习惯时,老师需要以学生的全方位成长和发展为主体。语文教学所涉及的内容比较丰富和多元,文化底蕴非常的丰厚,老师需要注重不同教学内容和形式优化组合,积极的渗透传统文化,提高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知,从而主动接受优秀思想文化的深度和感染,开拓个人的视野,树立正确的人生三观。

其次,傳统文化之中所包含的内容与语文教学内容之间存在一定的内在逻辑关系,对增强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度有一定的作用,在新的时代背景之下,社会各界越来越关注传统文化的精神以及弘扬,如果以高中语文教学为重要的手段促进传统文化的弘扬和发展,那么就能够有效的提高我国的综合软实力,为国家长远的发展与建设储备更多的优秀人才。

最后,传统文化资源的合理利用能够加深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知,从而主动的在老师的引导之下,站在宏观和历史的角度产生一定的民族自豪感,培养良好的爱国主义情怀和精神,在与老师进行互动时实现个人的良性成长和发展。

二、高中语文传统文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高中语文与传统文化教学之间的融合对老师和学生都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但是有的老师忽略了对学生情感上的陶冶和熏陶,无视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之中的渗透,没有积极的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无法将更多具有传统文化精神的文化内容与语文教学实践活动相联系,严重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和发展。还有一部分老师采取传统的教学策略,将主体精力放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上,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分析问题,最终导致一部分教学资源被浪费,传统文化所发挥的作用非常小。

三、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途径

为了避免上文之中所存在的各类不足,对于高中语文老师来说,在开展课堂教学实践之前必须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抓住传统文化的核心以及内涵,掌握正确的渗透策略及途径,有效的实现有的放矢、保障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及配置。

1.深入挖掘课本教材

教材是教学的基础以及前提,为了保障教学的一致性以及可持续性,老师需要注重对校本教材的挖掘以及分析。在推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之中,高中语文教材的编写更加的细致,有许多经验丰富的老师精挑细选和精心编排的,包含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对此,老师可以留出固定的时间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和解读校本教材,挖掘其中的优秀教学资源,主动的与老师进行互动,老师只需要扮演好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将课堂的主动权和选择权交给学生,利用校本教材这一重要的教学载体和教学工具来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学习,培养学生正确的文化观念,积累丰富的文化底蕴。

2.营造课堂文化氛围

一个自由且宽松的课堂学习氛围既能够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还能够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更多的依据和保障,老师需要了解传统文化的外在表现要求,关注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之间的完美渗透以及融合要求,营造良好的传统文化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自主感知的过程之中产生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主动的接受优秀思想文化的熏陶和感染,对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有一个深刻的认知和理解。老师只需要采取潜移默化的教学手段,以引导学生、鼓励学生、赞扬学生为主体,通过不同教学策略和手段的优化利用以及革新来给予学生更多自主领悟和学习实践的机会,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以及领悟能力,让学生明白主动分析和实践研究是掌握语文学习的技巧和精髓,深刻的认识到语文课文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从整体上提高个人的文化素养。

3.课外渗透传统文化

老师需要注重课堂内容和课堂环节的有效拓展,关注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之中的渗透要求,着眼于学生的课堂表现情况来积极丰富学生的文化素养,更好的实现与课外学习的一致性以及统一性,让学生能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之中接触到更多优秀的学习资源。老师需要留出固定的时间,以星期为单位,让学生对古诗词以及名言警句进行简单的背诵和识记,鼓励学生结合个人已有的社会生活实践经验以及知识进行举一反三和学以致用,以此来更好的了解传统文化对个人社会生活实践的指导作用及优势。另外,老师还需要采取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学策略及手段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程度,让学生能够意识到个人的学习能力以及学习认为不足,从而在与他人进行沟通和互动的过程之中实现优势互补和扬长避短。

四、结语

作为高中教育阶段中的重要学科,语文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老师需要关注对学生思想文化上的引导,以传统文化为重要的教育资源,积极的将这一教育资源与高中语文主体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相联系,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揭示新课改的核心要求,促进我国素质教育工作的大力落实。

[参考文献]

[1]刘晓明.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意义和做法[J].教育导刊,2006(4):49-50.

[2]高原.探析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中国校外教育,2017(1):130-130.

[3]卢俊程.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J].新课程(下),2017(1):10-10.

(作者单位: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东方红中学,甘肃 定西 743000)

猜你喜欢

教学渗透传统文化高中语文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节约教育
数学文化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德育教育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渗透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