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化阅读,高效写作

2020-04-10钟宝玉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37期
关键词:读写教学高效学习学习兴趣

钟宝玉

【摘要】随着国家对教育的日益重视,新课程改革对我国小学语文的教育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小学高年级语文读写相结合的高效教学。小学语文作为小学生进入义务教育阶段学习的第一门学科,是所有科目的基础,担任着传承中国国学文化的重任。小学生往往心智不够成熟,对文学的理解能力也有所欠缺。而语文作为一门语言性与工具性相结合的学科,概念性过强,背诵内容过多等特点均导致学生对语文这一学科产生厌倦。而读写教学模式更是一种针对小学高年级学生提出的有效学习模式,它可以高效地将读与写完美结合起来,对促进小学生语文学科的高效学习非常有效。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习兴趣;读写教学;高效学习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行,我国小学语文科目在日常教学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大突破,在教学模式上也在不断创新,大大促进了小学语文的教学发展。然而这些创新的教学方法多数是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教学的发展,对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培养关注较少。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即将进入初中课堂,其对文章的理解能力不能再停留在低年级阶段,而培养学生的高效读写能力可以有效改善这一现状。因此,为了培养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我国在教育模式方面必须再次做出改革以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一、结合生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语文作为所有科目的基础,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不能只注重向学生传授课本知识,而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将知识运用于生活的能力。比起低年级学生,高年级学生的智力与接受学习的能力更强,但对学习的专注度却较弱。因此,在进行小学高年级的语文教学时,教师应该有意识的将生活融入教学中,引发小学生的时事共鸣,使其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去。此外,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思维已经开始从听从他人逐渐过渡到自我,在这一重要阶段,我们教师应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大胆进行创作,引导学生在写作文时发挥其创造性思维,提高写作的水准。

例如,教师可以举办表演活动,让学生通过改变自己喜欢的动画片台词,呈现出属于学生自己的动画片。在活动开始之前,教师应给予学生足够的准备时间,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改编台词,进行有效排练。通过这一活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动手能力都会得到发展,其读写能力也能得到高效强化。

二、讲评优质文章,引导写作思维

对优质文章进行点评,是培养学生写作思维的一个绝佳方法。通过教师对课堂优秀作文以及课外优秀文章进行解读,学生可以抓住优秀文章的优秀之处,对其进行学习与参考。此外,学生还可以将自己的文章与优秀文章进行对比,从中找到自身的不足,加以改正。在对文章进行讲评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课堂互动环节,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对文章进行点评汇报,最后由教师进行补充说明。通过这一环节,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能够得到提高,课堂氛围会变得活跃,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也能得到充分体现。更重要的是,学生自主点评这一方式可以使学生更好的理解优秀文章好在哪里,为今后的写作积累素材,提高写作能力。

除了讲评法和讨论法,能够培养学生读写能力的方法还有很多。例如,教师可以通过鼓励学生形成写日记的习惯,通过鼓励学生阅读课外书,观看实时新闻等方式帮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使学生在写作时能够做到滔滔不绝。在学生积累了一定的写作素材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参加各大写作比赛,让学生通过实践的方式不断提升自身的写作能力和文学素养,丰富语文生活。

三、强化阅读拓展,进行课外延伸

教材是教学的根本,任何形式的教学都不能脱离教材存在,小学语文教学更是如此。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一定要以教材为中心,在学生掌握教材内容后再对内容进行延伸,实施拓展训练。在此过程中,教师一定要保证学生在掌握课本知识后,再对其进行课外阅读训练。在小学语文的众多文章中,并不是所有文章都具有延伸意义。因此,在进行文章选择时,教师应该有意识的选择适合学生发展且意义较大的文章进行拓展延伸。因为优秀的文章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文水平,坏的文章却会阻碍学生的发展。也正因如此,教师在培养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时候,要帮助学生选择适应其发展的书籍。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能代表学生的想法去帮助选择书籍,而应该遵从学生的意愿,在旁进行有效高效引导。例如,在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格林童话》和《安徒生童话》等故事类的书籍。这类书籍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人类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对培养学生正确人生观与价值观十分有益。但是光靠增加阅读量來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进行讨论学习,通过言语讨论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为学生写作时组织语句奠定基础。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落实语言文字训练的有效举措,笔者在课堂进行了语文读写结合的尝试,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为中年级习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模仿性练笔

模仿性练笔是选取课文中典型句段,如总分结构、排比句式、比喻句等,仿造其规范的语言和句式,指导学生进行仿写。通过仿写,使学生逐步掌握各种写作方法。仿写只要教师把规律教给学生,使学生有章可循,学生掌握了它,就会从读中悟出写的门径。

2.理解性练笔

理解性练笔就是在学生理解、领悟课文内容和语言形式之后,让他们运用刚从文中学到的某种语言形式,去转换、丰富、发展课文内容。通过练笔的方式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也能促进学生多角度、有创意地去感受、理解、欣赏、评价文本。学生必须理解了这一内容,才能通过自己组织语言来进行练笔。

3.想象性练笔

学生的想象充满了创造色彩,充满了灵性。想象性练笔就是抓住课文中那些高度概括抽象却与中心密切相关的词语,或是文本中的空白点,让学生展开想象,通过练笔把它还原成具体可感、触手可及的鲜明形象,以便让学生从另一个侧面深化对课文的感悟和理解。想象性练笔还包括让学生补写文中省略的部分,可以是省略号省去的部分,也可以对文章的内容进行续写。如,《神秘的恐龙》一文,文中说科学家们对恐龙的灭绝作了种种推测。课文的第三节结束用了省略号,省去了其它推测,这里便可让学生查找有关资料,写一写还有哪些可信的推测,并写清理由。补写不仅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提供给他们想象的机会和空间,培养了他们丰富的想象能力和思维的灵动性,激发学生对语文的热爱。学生的练笔必须建立在对课文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这就促使学生主动深入地去钻研课文,有效解决了学生作文没有素材的老大难问题,在培养其敏感的作文意识的基础上,充分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这种练笔始终紧扣在学生理解领悟课文的基础上,保证了教学主题的统一性和教学过程的流畅性,理解运用,读写结合可谓是相得益彰。教师既要总揽小学生语言发展的全局,又要深入钻研教材,把握课文的语言特点,还要了解学生的实际语言水平,才能精心选择语言训练的内容。读写结合训练才可能科学有效。

四、结束语

总之,在培养学生写作能力方面,读写教学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教学互动方式。为了保证学生能在今后的学习中做到得心应手,教师必须在小学高年级阶段便对学生进行读与写的有效强化,在提升学生语文成绩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素养以丰富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读写教学高效学习学习兴趣
探究如何提高高中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
小学高年级语文读写教学探析
巧用有效课堂教学促进学生高效学习
初中语文课堂灵活提问、高效学习的探究
师生“齐读共写”感悟小语教学的幸福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