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媒时代新闻人才信息技术思维培育刍议

2020-04-10熊昊

新闻世界 2020年3期
关键词:人文主义人才培养

熊昊

[摘要]智媒时代,新闻业的快速发展与变革对新闻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而在传统新闻人才培养中鲜有数字化信息技术相关课程内容,如何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地培育新闻人才信息技术思维和提升信息技术素养,成为新闻教育工作者需深入思考的问题。本文从新闻人才培养的转变趋势出发,探讨当前新闻人才信息技术思维培育的难点,并给出了新闻人才技术思维培育的建议。

[关键词]媒介智能化;人才培养;人文主义;技术思维

自20世纪20年代新闻学课程在中国高校开设以来,新闻人才培养体系逐步形成并不断完善,在传统新闻人才培养中,鲜有数字化信息技术相关课程内容。然而随着2014年以来,人工智能、AR、数据传感器、区块链等信息技术与媒介频繁“相遇”并产生“碰撞”,催生了传媒的智能化,使得传媒业逐步迈入智能媒体时代。智媒时代新闻业的快速发展与变革对新闻工作者提出了更高、更广的技术要求,新闻学与其他学科交融的态势也越来越明显,并且这种态势还会随着时间的演进更加全面深入。如何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地培育新闻人才信息技术思维和提升信息技术素养,成为新闻教育工作者需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从单纯的人文主义向与技术思维跨界融合的转变

在过去长期的新闻教育中,培育学生人文主义的教学理念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新闻学理论与知识一直植根于人文社会科学。以美国新闻教育为例,美国著名新闻教育家威拉德,布莱尔(Willard G.Bleyer)一直要求新闻教育由1/4的新闻学和3/4的人文社科课程构成。类似的情况也在我国发生,长期以来国内新闻教育的重点都是在以文哲史为知识基础着力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尤其是文字和语言表达能力,如新闻写作、新闻采访等。然而随着智能媒体时代的到来,以人文主义和技术思维跨界融合的新闻教育理念,逐渐引起国内外部分新闻传播院系的關注。

保罗·莱文森在其博士论文《人类历程回放:媒介进化论》中指出,媒介技术演化会经历玩具、镜子及艺术三个阶段。智能媒体时代,技术的飞速发展更好地满足了现代人们的多样化需求,这也使得技术看起来越来越“人性化”,技术与人的关系进入了一种新的认知阶段,媒介技术似乎已经超越了“玩具”、“镜子”的阶段,成为一种出神入化的“艺术”。在传媒核心内容生产方面,技术引发的传媒智能化给整个传媒业带来了颠覆式影响:一是机器人写稿,依靠计算机程序指令算法完成数据和信息的自动加工处理,目前国内诸多机构都在引入并不断发展这一技术;二是智能传感器新闻,通过操作智能传感器或处理器来采集或发布新闻信息,数据的抓取成为了当前新闻生产的重要来源之一;三是VR、AR技术进入到新闻领域,成为增强用户体验感的“利器”。此外,对于传媒平台而言,其自身也经历着智能化的发展和演变,信息聚合、精准推送、云计算、区块链技术正引领着媒介平台呈现出智能化的快速发展。由此可见,除了传统的采、写、编、评等新闻业务技能外,媒体的人才需求也从“一技之长”变为了“多才多艺”,不管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都对新闻人才的技术提出了更加全面的要求,数据新闻采集与分析、H5编辑等技术似乎成为了新闻求职者的“标配”,技术素养正成为当前新闻人才不可或缺甚至影响到其未来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因此,不少新闻院校的人才培育也逐步开始尝试从单纯的人文主义向与技术思维跨界融合的转变。

此外,这种转变也体现在业界人才方面。不可否认,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非新闻专业人才进入传媒公司或媒介平台,甚至成为最高管理者,业界对新闻人才的网络信息技能需求越来越多,对人文素养之外的技术思维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也使得当前新闻传播学科面临着重大的技术挑战,跨学科融合的发展趋势已经呈现,以传授经典新闻理论见长的高校如何培养和提升新闻人才的信息技术思维,也成为学界热议的重点话题。当然,新闻人才培育从人文主义向与技术思维跨界融合的转变,并非一味注重技术素养而忽略新闻本位,而是要在保证新闻人才理论素养培育基础上融入技术素养,以人文主义与技术思维等多维度视角来看待媒介的进化和发展,从而不断地发展、创新与丰富新闻学科,这将有助于融合新闻经典理论与生产实践,有助于新闻人才的可持续发展乃至为未来整个新闻事业发展赋能。

二、新闻人才信息技术思维培育的难点

(一)单一化课程体系难满足媒介智能化发展的多维需求

当前,我国新闻院校的课程体系设置没能较好匹配日趋智能化的媒介形态,大多数专业课程的设置依旧参考着传统媒体时代对媒介类型的区分,如新闻学专业设置对应的是传统报业、广播电视学设置对应的是广播电视行业、网络与新媒体的专业设置面对的是互联网新媒体行业。这导致当前专业课程的设置难以走出传统思维,不能较好契合高速发展的媒介环境,高校培养出的跨学科融合型新闻人才较少,诸多新闻学子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形成较强竞争力,在媒介求职或任职时也很有可能被非新闻专业类人才所取代。虽然,目前不少新闻院校尝试开设了统计学、计算科学等相关信息技术课程,但并未摆脱以人文主义为中心的文科固有培养模式,新闻教育中的课程内容与当前智能媒体时代媒介生产实践和社会需求之间时常脱节,单一化的新闻教育课程体系不能满足智能媒体时代对媒介工作者的多维度能力需求。

(二)媒介智能化发展对师资提出较高的技术要求

当前我国新闻教育的师资力量以新闻专业科班出身的硕博士为主,有新闻传媒业界工作经验的老师数量较少,更鲜有具备新媒体行业工作经验的技术型教学人员,以文科为主的师资队伍容易产生“技术焦虑”,即对技术内容往往敬而远之,也不敢轻易尝试讲解技术性内容。即便要讲授技术型、应用型课程,大部分教师也会从理论视角出发,缺乏技术视角的思考与拓展,缺乏生动的技术实距教学案例,更缺乏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媒介前沿技术的传授,使得学生的技术素养培育流于表面。此外,近年来高校开始邀请传媒行业资深人士授课,但总体来说,其占高校所授总课程的比例仍然较少,且多以讲座为主,鲜有系统性的技术传授。在校负责讲授技术类课程的老师一般并非来自新闻行业一线,网络新媒体的从业经验也较为缺乏,使得很多高校都缺乏新闻与技术类学科结合的跨学科师资队伍,跨学科融合式新闻教育也只是处于尝试阶段,进而容易导致智能媒体时代新闻人才的技术素养匮乏。

(三)传媒教育创新速度滞后于媒介智能化变革速度

随着媒介技术飞速发展,传媒生态呈现出智能媒体时代的特点,媒介智能化带来的产业变革令整个学界与业界都始料未及,这种影响和变革从思维到生产实践深入整个新闻行业,“颠覆”与“重构”变革的速度是某一个机构或某一所院校所难以估量的。纵观作为人才的供给方——全国各知名新闻院校,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从未停止,但整体而言,其变革速度仍滞后于媒介智能化变革速度,且难以形成合力,任何单一的院校通过与几家知名媒介沟通与合作,其创新与变革效果终究有限,学界与业界长期以来的壁垒并未真正被打破,这也导致了高校教育变革速度难以满足高速发展智能传媒的人才需要,新闻学子在校所学技术往往一出学校就面临被淘汰的窘境,其技术水平滞后于业界技术变更与发展,最终导致高校人才培养创新与变革结果难以令人满意,尤其难以得到业界的认可。

三、培育新闻人才信息技术思维的建议

(一)打造人文主义与技术思维交叉融合的课程体系

学科交叉融合必然要超越单一学科范围的教学活动,将人文、社会科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信息计算科学等不同学科的知识、理论、资源等要素交叉融合,以打造适应智能媒体时代的学科交融课程体系,在培育新闻人才技术素养方面要紧跟时代并不断创新。新闻教育者在讲授新闻传播学、社会学、政治学等经典理论之外,还应该将诸如人工智能、多媒体融合、云计算、区块链等多项信息技术课程纳入课程体系,加强文理交融的课程体系建设。早在2010年,美国高校就尝试在新闻传播教学中引入技术类课程,如哥伦比亚大学设立了“Tow Center for Digital Journalism”,主要用于新闻人才的数字新闻技能培育,开设了诸如传感器新闻课程、无人机新闻课程等新型技术类跨学科课程,并通过此后多年教育实践,美国还衍生出了数据分析师这一职业。因此,在新闻传播学课程体系建设中也应该吸取国外办学的优良经验,尝试与国际接轨,将课程类型从单纯的文字采、写、编、评与音视频制作扩展到数字技术、信息采集与分析、智能广告营销、网络直播、计算机编程与框架等多个方面,给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样化的选修课程,不应局限于某一特定的功能领域或纯文科领域。此外,在課程目标设置上,还应高度重视对互联网技术思维、意识的塑造和网络媒介技能的培养,将其纳入新闻人才培养的重要方面,以培育出顺应智能媒体时代的复合型人才。

(二)优化新闻理论与技术实务融通的教学实践方式

教学实践的目标与方式也要伴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与媒介智能化的飞速发展而与时俱进,必要时甚至可以考虑实践目标的重新定位。一方面要加强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把校外实习实践提升到更加重要的考核位置,鼓励高校在校生到媒体长时间实习,尤其是到网络新媒体实习锻炼,甚至可以鼓励其充分融入,成为“在职”媒介工作者;另一方面鼓励在职媒介工作者到高校学习深造或任教,进一步探索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培育方式,进一步推进校内外“双导师制”的培养模式,注重提高新闻人才除了采写编评之外的综合素质能力,尤其是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以适应当前智能媒体时代对新闻人才的新要求。新闻人才培养应密切关注行业所需,注重对新闻传媒的前沿技术的了解与涉猎,要进一步健全新闻学院与新闻媒体交流合作机制,开展全方位合作,加大实践技能的培养力度,才能有效培育并提升新闻人才的市场竞争力与新媒介环境的适应能力。

(三)加强技术型师资的引进力度

在“泛媒体、泛内容、泛传播”的智能媒体时代,技术的关键性作用越来显著,因此应进一步提升师资力量中的“技术成分”占比,加大技术型教学与科研人才的引进和培育,完成师资资源的整合与创新。在培育新闻人才技术素养时,一是要通过把“技术型”师资力量引入教学队伍,对于无法全职在校内授课的教学人员,可以允许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授课,如校外定点授课、定期校内讲座等,重视应用型和实验操作课程以加强对学生信息技术思维与能力的培养;二是让缺乏技术经验的老师到业界多参观学习、交流,通过切实而深入交流,提升师资队伍整体的信息技术水平与素养,鼓励通过挂职锻炼的方式学习业界诸如人工智能和数字技术等最新媒介智能化技术成果,丰富专业教师的实践技术经验,才能将最为“地道”的媒介技术带回课堂并传授给学生;三是加强国际交流与跨学科交流,对于国际性前沿的媒介技术,可以考虑邀请国外技术专家来交流讲学,对于涉及其他学科的媒介技术,可邀约或聘请有关学科专家讲授,注重不同学科与新闻传播学的融合,将媒介演变与信息技术发展紧密结合,以海纳百川的姿态吸收来自不同学科的优秀教师,帮助拓宽学生的技术视野,以理解不同技术形态的传播偏向,不断为新闻学子未来职业发展和未来的新闻事业赋能。

(作者: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

责编:姚少宝

猜你喜欢

人文主义人才培养
将人文主义教育渗透于化学课堂,有效实现三维目标
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大学的变迁
人格权位置之合理性分析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