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本理念下小学数学多样化教学策略研究

2020-03-30赵爱平

小学时代·下旬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高效课堂信息技术小学数学

赵爱平

【摘  要】  新课标提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坚持先学后教的教学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已有知识下进行自主学习,通过深入思考掌握所学知识,在练习环节发展数学思维,巩固所学知识。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重赏识教育,对学生取得的进步进行表扬,激发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实现高效的小学数学教学。

【关键词】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信息技术;练习环节

小学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习能力的重要阶段。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坚持进行教学改革,利用多样化的教学环节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使他们通过独立思考掌握所学内容,在教师的启发下对数学知识获得深刻理解,推动数学教学的高效进行。在设计多样化的教学内容时,教师要注重学生的数学水平,了解他们的兴趣特点,依据教材内容精心选择教学模式,给学生打造生动、有趣的数学课堂,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充分发挥创新思维,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构建高效的小学数学多样化教学。

一、以人为本,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改革中,教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动机,让他们能主动思考和分析数学知识,高效完成学习内容。在以人为本的课堂中,学生的数学能力不同,学习进度也不同,相同的知识点有的学生很快就能掌握,而有的学生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不能完全理解。根据学生的差异,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时,要设计不同难度的学习内容,让他们在学习活动中能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积极探究,顺利完成学习内容。在尊重学生差异性的过程中,教师与他们建立了平等的关系,能够及时肯定学生的进步,指出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融洽的师生关系中推进教学的高效进行,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让他们在自主探究中发挥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促进数学综合素养的提高。

二、趣味導入,激发学习兴趣

在生本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上,要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主动进行学习,教师可以立足教材,设计趣味的导入环节,激活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在快乐的情绪下分析抽象的数学知识,有利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设计导入环节时,教师所选的内容不仅要突出趣味性,还要与所学的新知识有关联,使学生通过导入环节的学习,能加强新旧知识的衔接,让他们在兴趣引导下进行深思。例如,在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时,教师可以设计口算竞赛,出示一位数的计算题目:42×4=  72×7=   28×3=   56×2=   47×4=   74×3=  ,让他们快速完成竞赛。在激烈、活跃的氛围中,学生通过竞赛活动复习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这时教师引出“两位数乘两位数”,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通过自主学习,理解并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在学习中增强获得感,提高学习兴趣。

三、创设信息技术情境,引导深入探究

数学知识对于小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在学习过程中很难全部理解教材中的重要知识点。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教师在设计数学教学内容时可以结合信息技术给学生创设直观情境,让他们通过观察、思考来掌握所学内容。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数学教学能促进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使他们快速深刻地理解所学知识。在情境中学习降低了学习难度,有效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可以让他们进行数学知识的深入探究。例如,在教学“年、月、日”时,教师可以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给学生展示植树节、六一儿童节、国庆节、元旦的图片,让学生说出这些节日的日期。在直观情境下引出年、月、日的表示方法,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他们认真分析教材内容,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自主探究判断平年、闰年的方法,掌握了年、月、日之间的关系和四年一闰的道理。

四、设计实践问题,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很多学生通过死记硬背理解数学知识点,他们缺乏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和意识,认识不到所学知识的作用。在生本理念下,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就要在教学环节中设计实践问题,让学生在分析问题时体会到数学知识的作用,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践问题,提高他们用知识的能力,让他们意识到数学知识的重要性,从而主动进行数学的深入探索。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践设计问题:小明的奶奶在菜地里摘了18个西红柿,给了叔叔家1/3,给了小明家1/2,剩下的奶奶自己留着。你知道叔叔家、小明家、奶奶各分得了几个西红柿吗?在生活问题的引导下,学生能够结合分数的知识进行思考,抓住题目中的数字信息,根据分数的相关知识列式计算,正确解决。通过解决实践问题,学生体会到了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作用,增强了他们用知识的能力,促进他们数学综合素质的发展。

五、注重赏识教育,提高学习自信心

小学生年龄较小,在学习过程中他们渴望获得表扬和肯定。教师把赏识教育运用到数学教学中,可以激发学生的成就感和自我满足感,让他们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树立学习自信心。在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时,教师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在他们掌握了数学概念、理解了数学公式、正确解决了一道数学题目时,教师都要给予及时的表扬,让他们在教师的激励下更大化地发挥自身潜力,使数学学习能力、数学思维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通过赏识教育,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能积极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大胆与教师交流,并针对不同的意见进行讨论。在和谐的学习环境中,数学教学能够深入进行,同时促进了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发展。

六、加强课后练习,掌握解题方法

课后练习是课堂学习的延伸,通过练习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对没有掌握的知识查漏补缺。教师在设计课后练习时,要改变传统教学中的题海战术,给学生设计趣味性的练习题,让他们在计算过程中体会到乐趣,提高他们的计算积极性,掌握典型题目的解题方法。例如,教师可以设计挑战性的练习题,比比谁在解决练习题时用时最短、正确率最高。在挑战练习中,学生能激发思维活跃性,结合所学的数学知识点进行分析,快速完成练习题。教师还可以设计模拟类的数学题目,让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模拟生活中情境,在情境中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使知识得到巩固。通过形式多样的课后练习,学生不仅能深刻理解新学的知识点,还能正确运用所学的知识完成练习题目,掌握解题方法,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改革中教师要实现高效的教学,就需要结合创新观念,为学生打造多样化的教学环节,让他们进行自主学习,在积极的学习活动中深入分析数学知识,通过探究实践问题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在构建生本理念下的高效数学课堂时,教师要善于分析和总结教学活动,探索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让课堂教学能在学生的积极参与中进行。

【参考文献】

[1]雷燕琼.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让学生自主学习[J].西部素质教育,2017(11).

[2]姚敏.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的思考[J].亚太教育,2015(27)

[3]谢晶莹.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现状及解决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38).

猜你喜欢

高效课堂信息技术小学数学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