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二级学院办学绩效的三维评价模式探析

2020-03-30毕作庆

新西部下半月 2020年2期
关键词:二级学院高校

毕作庆

【摘 要】 本文梳理了我国30多年来高校绩效评价模式发展的规律与趋势,发现在高等教育管理模式变化和高等教育规模扩张双重作用下,绩效评价主体逐渐由政府和第三方向高校变迁、绩效评价客体逐渐由高校向二级学院延伸、绩效评价维度逐渐由一维向多维进阶。为适应新时代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需求,创新提出了高校二级学院办学绩效的三维评价模式,从贡献维度、达成维度、进步维度进行综合评价,并在完成理论自证基础上给出数学计算模型。

【关键词】 高校;二级学院;办学绩效;三维评价模式

一、引言

20世纪80年代,绩效评价从政府、企业引入作为公共服务范畴的高等教育领域,并对高校办学产生积极促进作用。[1]由于高校绩效评价实践主要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发展起来的,因此影响评价模式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是高等教育管理模式变化和高等教育规模扩张。[2]一方面,伴随高等教育管理模式逐渐由强制性向诱致性转变,社会广泛参与、市场因素引入以及政府资助模式的转变,高校之间以及高校内部的竞争日趋严峻;另一方面,高等教育规模扩张与教育资源相对有限引发的教育质量困境,也使公众对高校的运行效率产生质疑。高校二级学院作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具体组织实施单位,其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决定了高校整体的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高校在内部治理中对二级学院办学质量实施绩效评价,契合了管理模式变化和规模扩张进程中政府、社会及高校自身对教育质量与效能的价值诉求。在新的历史时代,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社会转型和自身转型的相互叠加期,其典型特征就是从“以量图大”转变到“以质图强”,实现内涵式发展。而保证其目标实现的重要方略就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全面实施绩效管理”。作为绩效管理的核心构成,现有绩效评价模式大多仍采用结构化指标对多个评价客体进行横向比较,还未能有效解决好评价指标共性化与评价客体个性化之间的矛盾,也未能有效解决好评价模式统一性与评价客体动态性之间的矛盾。因此,通过梳理和研究高校绩效评价模式的发展与趋势,创新构建一种以高校为评价主体,在内部治理中沿多个维度对二级学院办学绩效进行综合评价的评价模式,对于促进高校内涵式发展和保障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二、高校绩效评价模式的发展与趋势

1、绩效评价主体由政府和第三方向高校变迁

高校绩效评价的主体,包括政府主体、第三方主体和高校主体三类。政府主体是以政府干预为主,由政府自上而下强制推行各种评价政策;第三方主体是以社会力量干预为主,由社会力量通过参与政府或高校绩效评价推行各种评价政策;高校主体是高校按照内部逻辑主动对自身推行各种评价政策。根据新制度经济学观点,制度变迁分为 “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变迁和“自下而上”的诱致性变迁 。[3]伴随高等教育管理模式逐渐由强制性向诱致性转变,以及市场因素引入和政府资助模式转变,高校之间的竞争日趋严峻。高校于是逐渐从被动的从属地位转变为与自觉的主体地位相结合,更加主动关注自身办学效益和办学质量,并开始在政府主体和第三方主体评价基础上,努力通过自我评价提升办学收益,达成自身利益最大化,以期在与其他高校进行竞争和博弈的过程中实现更好生存和更大发展。这一过程,实现了高校绩效评价的主体由政府和第三方向高校变迁。

2、绩效评价客体由高校向二级学院延伸

高等教育管理模式转变的过程,核心就是权力在管理机构之间的再分配。[4]目前,我国高校尤其是规模较大高校普遍实行的是学院制,并将二级学院作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具体组织实施单位。在建立中國特色现代大学制度进程中,高校管理模式转变的重要表现就是建立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校院二级管理体制,也就是从传统的人事权、财务权等普遍集中在学校的集权管理向二级学院责权利相统一的校院二级管理体制转变。为了推进校院二级管理,让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等方面存在质量差异的不同二级学院在责权利上实现统一,也为了让有限的办学资源得到更为有效的利用和升值,高校逐渐意识到,在身兼评价主体和客体实施自我整体评价的同时,还要继续将绩效评价触角向二级学院延伸,通过绩效评价手段对二级学院进行指导与管理。于是,一些高校纷纷将二级学院作为评价客体,通过绩效评价考量不同学院的办学效益和办学产出,并形成评价结果与资源分配相挂钩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可以说,对二级学院办学绩效进行评价,主观上虽然是以推动建立责权利相统一的校院二级管理体制为出发点,以提升学院、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为落脚点,但客观上极大促进了绩效评价模式的进步与发展,使传统以政府或第三方对高校开展的绩效评价延伸到高校对二级学院进行绩效评价这一更深入的层面,实现了绩效评价客体由高校向二级学院延伸。

3、绩效评价维度由一维向多维进阶

绩效评价在研究和应用之初,突出强调和重视的只是结果,具有典型的单一性特征。[5]如在第一篇高校绩效评价文献——《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绩效评价及作用》中,作者提出,“绩效评价的对象是员工的工作成绩,而不是员工本身。在绩效评价中应牢牢把握工作成绩这个着眼点。至于他为什么这样做,他所能做的是什么,都不必加以过问”。[6]但1999年开始持续扩大招生规模以来,到2002年毛入学率已经超过15%,成为高等教育精英化阶段与大众化阶段的分水岭。高等教育规模扩张在引发不同程度质量问题同时,也促进了学界对高校绩效评价模式的研究与思考。陈玉琨2001年在理论上介绍了教育评价中的相对评价法、绝对评价法和个体内差异评价法。[7]2012年,张男星依据绩效评价性质,将其分为绝对性评价和相对性评价,[8]并基于投入—产出理论和方法,发布《高等学校绩效评价报告》。顾海良认为,该报告及其采用的二维绩效评价方式是对中国高校评估模式的一种积极、开创性探索。[9]2017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42.7%,[10]并且根据《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预计,到2019年毛入学率将达到50%以上,意味着我国高等教育将完成从大众化教育向普及化教育的过渡。学界为适应高等教育发展阶段变化的基本要求,对高校绩效评价模式有了新的研究和认识。林梦泉等在2018年对高校学科建设绩效评价进行了研究,认为学科建设成效可分为绝对成效、相对成效、增量成效三种类型,并提出根据评价需求或成效分类可采用目标达成度评价或增量成效评价等相应方法。[11]2018年,姜华对高校绩效评价提出“画像”显示构想,强调评价结果应多维呈现。[12]可见,随着研究与应用逐渐深入,高校绩效评价模式不断发展并日趋成熟,体现在评价维度上就是逐渐由一维向多维进阶。

三、三维评价模式的科学假设与合理性自证

绩效评价属于一种评价类型,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论、运行不同的方法模型来实施。[13]本研究在继承和发展前人研究基础上,并借鉴国家和部分省域评价实践以及在企业绩效评价中采用的方法 ,[14]提出如下假设:高校二级学院办学绩效可以通过贡献维度、达成维度、进步维度进行综合评价和刻画。第一个维度为贡献维度,主要考量评价客体的绝对产量,并比较在整个系统中的情况,其作用类似于绝对性评价。第二个维度为达成维度,主要通过与绩效计划的达成程度考量评价客体的相对产量,并比较在整个系统中的情况,其作用类似于相对性评价。其绩效计划是基于“投入-产出”理论,为评价客体依据投入量设定的理论目标值。第三个维度为进步维度,主要在指标基础上,找到了评价价值增量的路径,以考量评价客体与往年的进步程度,并比较在整个系统中的情况。三维评价模式遵循“投入—过程—产出—成效”的绩效产出规律,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输入和过程,有望解决评价指标共性化与评价客体个性化之间的矛盾,有望解决评价模式统一性与评价客体动态性之间的矛盾。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为三维评价模式进行合理性自证。

1、三维评价是高等教育多维复杂特点的本体诉求

高等教育本身身就是一个多维度的、复杂的体系,其独特性、复杂性和内隐性决定高校绩效评价也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需要既强调价值、追求效率,又关注过程、重视改进。[15]客观上,各级各类高校间存在显著的办学定位及办学差异,高校内部不同二级学院之间也存在着不同的学科专业特点和办学水平。评价客体之间的这些显著差异,最终将表现为绩效贡献程度的差异、绩效进步程度的差异、绩效计划的差异和绩效计划达成程度的差异。而同时,评价客体对于绩效评价的结果,在主观愿望上一般都是高绩效状况的持续时间越长越好、绩效进步幅度越大越好、完成组织既定任务越多越好。这些就决定高校对二级学院进行绩效评价不仅要满足其自身发展需求,更要关注其贡献能力、自我提升和工作改进,并从能够表示其个性差异的多个维度,如从贡献维度、进步维度、达成维度对其进行综合评价。

2、三维评价是绩效多维内涵意义的应然对应

从语词分析的角度来看,绩效是指评价客体为履行责任而采取的行为或实施的过程以及获得的成就。[16]从管理学的角度来看,绩效是组织期望的结果,是组织为实现其目标而展現在不同层面上的有效输出。[17]从组织改进与发展的角度来看,绩效还代表着评价客体的执行力和实际的参与度,体现着组织制定的目标是否有效地达成。[18]此外,有学者认为绩效可分为结果绩效、行为绩效和能力绩效。[19]结果绩效的观点认为,绩效应该定义为评价客体的工作结果,因为结果与战略目标、满意度关系最为密切。但结果绩效的观点存在明显不足,许多工作结果并不一定是评价客体个体行为所致,很有可能受到系统其它因素的影响。针对结果绩效观点不足,行为绩效观点认为,绩效是与评价客体在其工作的组织或组织单元中的目标有关的一组行为,既包括了与工作内容密切相关的直接表现,也包括了对组织运行有影响的支持性工作表现,如工作态度、工作风格等。此外,能力绩效的观点认为,绩效是评价客体实际工作的能力。对于组织预期的结果,能力强的评价客体会用更短的时间去完成,甚至结果会超越预期目标。能力绩效对绩效的研究更关注评价客体的潜在能力,重视高能力、高目标、高绩效之间的关系。综合上述观点,我们认为,绩效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具有多因性、多维性、动态性三个性质,需要从履行责任而实施的过程、通过努力而获得的成就、逼近目标而实现的程度等多个维度体现评价客体的不同利益诉求。

3、三维评价是利用结构化指标逼近质量的有效手段

任何事物的评价都是基于结构化指标的量化而来的,[20]高校绩效评价也应如此。尤其从规范高等教育发展这个目的出发,结构化指标具有更好的效果和操作意义。正因如此,在研究上,学界普遍重视探究应然层面绩效评价指标的构建;在实践中,绩效指标也成为高校之间质量比较的重要依据。比如梳理从1985年在全国开展的高等工程教育评估到2013年启动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其基本特点都是通过各有特色的指标体系得出评价结果。但显然的是,结构化指标以及指标完成情况的数据,只是高校办学质量的抽象概括和测量表现。我们想通过指标和数据进行绩效评价,其本质上属于结构式的量化判断方式,只有在理想条件下,才能够通过反映质量的结构化指标表达质量。实践中,往往由于囿于质量的内隐性以及质量标准认知的不统一,那些予以量化的指标及其测量数据,并不一定能够完全反映质量。这些就需要我们利用已经设计好的绩效指标和指标完成情况的数据进行绩效评价时,必须要选择科学的评价模式,才能最大可能立体呈现和不断逼近指标和数据背后所代表的质量。

四、高校二级学院办学绩效三维评价模式的数学模型

基于上述文献研究和理论分析,在保持结构化指标评价二级学院办学绩效这一传统做法不变基础上,创新构建绩效三维评价模式的数学模型,以将绩效考核分(P)从贡献维度的贡献分(C)、进步维度的进步分(V)、达成维度的达成分(R)进行综合计算。具体数学模型如下:

该数学模型在计算进步分、达成分时引入对数函数作为计算系数,实现了系数在合理预期区间内的动态化,表现为进步程度越大、达成程度越高时,其进步分系数和达成分系数就越大。

在实践中,绩效考核分(P)的算法除了简单的累加求和之外,还可以有不同计算形式,以能在几何意义上作出更形象解释。

五、小结

本研究基于高等教育绩效评价模式发展规律的认识和理解,创新提出了高校在内部治理中对二级学院办学绩效进行的三维评价模式及其数学模型,努力利用结构化指标立体呈现和不断逼近指标所代表的质量,对于丰富高校绩效评价体系具有一定探索意义。但由于高校绩效评价模式研究在我国还处于兴起阶段,本研究也只是一种尝试,对于三维评价模式中的关键问题,如绩效指标设计、绩效计划制定等,还没有深入研究。此后我们将就此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以促进其日趋成熟。有理由相信,随着研究和实践的不断深入与推进,高校绩效评价将会得到更大范围的关注、认可与运用。[21]

猜你喜欢

二级学院高校
基于绩效机制的高校二级学院办学效益评价研究
加强高校二级学院党建工作的若干思考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新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教务管理优化路径探析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高校二级学院科研管理绩效考核初步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