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视角下农村幼儿园家园共育现状及对策

2020-03-28陈柯宇夏素荣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40期
关键词:共育家园互联网+

陈柯宇 夏素荣

[摘           要]  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和《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等政策的相继印发,从“互联网+”视角探索农村幼儿园的家园共育方式成为研究趋势。研究发现“互联网+”视角下农村幼儿园家园共育的问题有:一是被动化的“园导家应”共育模式;二是传统化的互动方式;三是松散化的监督管理。基于上述问题,可以从三方面优化:一是提高家长和教师的家园共育意识和素养;二是从幼儿视角来定义和评估家园共育;三是建立“互联网+”下的家园共育新型桥梁和监督管理机制。

[关    键   词]  “互联网+”;农村幼儿园;家园共育

[中图分类号]  G6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2(2020)40-0028-02

一、问题提出

(一)“互联网+”时代的呼唤

“互联网+”,代表着一种新的经济形态[1]。2015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指出“互联网+”,即“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產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2]。这种“互联网+”思维对传统教育理念带来了革命性的冲击和挑战[3]。当下,以“钉钉”“腾讯会议”为媒介的“互联网+”教育取得了一定的实践成效,但如何最大化联结家园共同体,促进教育公平及教育质量,形成立体化的共育模式,还需进一步探究。

(二)国家政策的响应

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推进教育公平领域,将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加快改善乡村学校办学条件,抓紧解决城镇学校“大班额”问题,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发展“互联网+教育”,促进优质资源共享。2018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第三十章,增加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在第一节就提出了要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发展农村学前教育。还要积极发展“互联网+教育”,推进乡村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2019年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要完善学前教育保教质量标准以及要重视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突出了家园共育的重要性。乡村振兴首先是人才振兴,乡村基础教育决定了农村的未来[4]。因此,要结合“互联网+”资料,联结家园双方,齐力补短板,立体化促进幼儿成长。

二、“互联网+”视角下农村幼儿园家园共育的现状——以什邡市为例

(一)调查研究的实施

1.样本来源

本研究以什邡市的四所农村幼儿园为样本来源,进行了网络问卷和访谈调查。

2.实施过程

首先,本研究在孔虔编制的“互联网+”家园共育模式问卷[5]基础上,添加了“评价”维度,发放教师和家长卷各120份,回收家长卷110份、教师卷116份,回收率分别为91.67%和96.67%。剔除无效问卷,有效率分别为87.5%和93.33%。其次,笔者随机抽取了教师和家长各5位,针对问卷调查的突出问题展开了半结构化的线上访谈调查。

(二)“互联网+”视角下农村幼儿园家园共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被动化的“园导家应”共育模式

家园共育,即家和园共同教育(幼儿),是家庭与幼儿园以更好地促进幼儿成长为目标的平等而协力的家园共同体。与家园合作不同,“共育”是指幼、教、家间的相互教育作用,以育幼儿为本,以助家长、教师成长为辅,最终达到“育儿育己”的效果。而在关于“参与家园共育的方式”问题的调查中,79.05%的家长表示以“接收来自幼儿园的信息”而不是“主动交流”或“向幼儿园领导提出建议”的方式来参与家园共育。

综上,农村幼儿园“互联网+”家园共育模式被动,即便家长有积极的共育意识和想法,实际上也只是教师“发布任务”,家长“积极响应”,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共育。这种单向的“园导家应”的共育模式,可能会造成“填鸭式”教育,增加家长的负担,消磨教师的激情。从长远来说,只能形成一种表层式的交流,并不利于家长和教师携手达成真正具有教育意义的相互沟通。

据此分析其原因:一是农村幼儿园“互联网+”及家园共育概念的缺失和家长、教师在家园共育中的角色定位认识偏差,导致呈现单向的、表层的特点。二是教师专业化有待提高,教师是家园共育的园方主导方,因此教师的科学教育概念对于家园共育的引导尤其重要。三是农村幼儿园的师资力量较薄弱,对家园共育的概念、课程等学习较浅。

2.传统化的互动方式

当下农村幼儿园“互联网+”家园共育主要通过微信建立桥梁,在关于“使用什么网络功能交流”的问题调查上,首先,85.71%的家长和80.36%的教师选择使用文字进行私聊或者班级讨论来交流,过于传统、单调化,也是微信群冷清的原因之一。其次,56.19%的家长更倾向于语音交流。深入交流时通过语音发送信息会更直接、通俗地表达语意,但存在的弊端是语音发送的口音及语速会直接影响双方交流的情绪。65.18%的教师使用图片的形式进行家园共育交流,这更直接地展现了幼儿在园情况,家长“眼见为实”,更放心。

在“通过什么方式进行家园共育交流”的问题调查上,75.24%的家长和71.43%的教师更倾向私聊,60.95%的家长和78.57%的教师多采用班级群聊讨论的方式,这是最常见的但较为单一的网络交流方式。而新型互联网方式“家园领地/宝贝平台等论坛/幼儿园微信公众号/专门的家园沟通App”在当下家长和教师间的运用较少,这应成为构建“互联网+”下家园共育模式的方向。

因此,当下农村幼儿园“互联网+”家园共育模式采用的是以微信为桥梁的文字、语音互动方式,且体验感并不理想,存在弊端。而专门的App的推广应用很少,还需进一步探索时代化的互动生态圈。

究其缘由,一是农村家庭“互联网”使用率低,二是农村家长的特殊性。农村幼儿家长对幼儿教育不太重视,更对家园共育概念有所缺失,认为家长就是教师的“助理”的观念较多,且农村外出打工者多,留守儿童较多,这加大了家园共育的难度。但本研究的目的,即通过“互联网+”拉近幼、家、园的距离,从而更好地促进幼儿成长。

3.松散化的监督管理

“互联网+”家园共育作为一种新兴家园联结方式,在监管评价方面还不够严密,需要使用反馈和自我反思加以成长。调查显示,77.14%的家长和90.18%教师都知晓幼儿园监控安装情况,即家长和教师对家园共育的监督管理都较积极关心。但实际上,55.24%的家长和63.39%的教师认为“教师与家长之间针对教育问题的互动讨论缺乏”,53.33%的家长和43.75%的教师认为“群交流冷清,经常没人组织和发起教育讨论”。根据访谈得知,微信群还常有无关教育的信息。

综上,农村幼儿园的“互联网+”家园共育在监督管理方面有所欠缺,需进一步探索一套较为完整的监督管理机制,包括家园共育的发起、展开、记录、总结等环节。

据文献得知,家园共育的概念在我国早有研究,但多停在理论研究,并没有深入的实践探究,没有形成专门的家园共育模式及其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这一方面体现了家园共育在学前教育领域的难度,另一方面也指出了家园共育实践探索的必要性。

三、“互联网+”视角下农村幼儿园家园共育的优化建议

(一)“种子计划”提高家长和教师的家园共育意识和素养

家长和教师必须达成家园共育的一致性才能良好合作,只有双方从各自角度共同积极主动参与,才能呈现立体化育儿。政策上,可以启動“种子计划”。首先,提高教师的共育意识和素养,学校应开设家园共育的相关课程,培养专业性。其次,在教师入职后,幼儿园可依园本情况,展开继续教育和培训。最后,由各位教师“播种”到各班,和家长们衔接,通过微信推文、美篇等形式提高家长的共育意识。

(二)从幼儿视角来定义和评估家园共育

当下农村幼儿园家园共育存在的问题来源,归根结底是对“家园共育是什么”的定义和回答。家园共育不是教师给家长分配任务,协助教师工作,家长的定位不应该是教师的“小助理”,家园共育也不是家长将自己对幼儿的关心全寄托在教师身上,让教师对每个幼儿都事无巨细地记录,其定位不能是家长的“小监控”。家园共育的中心应该是幼儿,家长和教师应该围绕幼儿发挥各自的优势,互为主体,通过共建共育,从幼儿视角审视家园共育,为了幼儿成长展开家园共育。

(三)建立“互联网+”下的家园共育新型桥梁和监督管理机制

农村幼儿园家园共育桥梁主要是微信,其优势是几乎人人都有,其劣势是表册化且无针对性。首先,可以采用更加专业化的家园共育模式App,通过更加成熟化的桥梁搭建家园。其次,对于家园共育的运营需要教师和家长双方联手制定监督管理机制并严格遵守。

四、结语

随着相关国家政策的出台和文化知识的宣传普及,农村地区的教师和家长都逐步更新幼儿教育观念,转变幼儿教育的态度,尝试展开家园共育。家园共育乘着“互联网+”的东风,取得了一定的认可和成效。但同时在调查过程中发现,“互联网+”家园共育的模式还不够完善,还需给家长和教师更好的体验感,从而更好地发挥其便捷高效地展开家园共育,联结幼、家、园共同体,全面立体地促进幼儿发展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曹国伟.“互联网+”代表的是一种新经济形态[EB/OL].[2015-03-21].http://tech.sina.com.cn/i/2015-03-21/163710019803.shtml.

[2]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Z].国发〔2015〕40号,2015-07-04.

[3]张岩.“互联网+教育”理念及模式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6(2):70-73.

[4]陈龙.新时代中国特色乡村振兴战略探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8(03):55-62.

[5]孔虔.“互联网+家园共育”模式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研究[D].锦州:渤海大学,2018.

编辑 司 楠

猜你喜欢

共育家园互联网+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梦中家园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温馨家园
“无忧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