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汉字教学策略探析

2020-03-15钟茜涵

人物画报 2020年23期
关键词:汉字教学教学现状有效策略

钟茜涵

摘 要:随着新课程不断推进和发展,在语文教学中,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已成为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中学阶段本身就是语文教学从字词转换为阅读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培养审美情趣的关键时期。通过汉字教学对学生进行书写基本技能的培训和书写艺术的欣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养成良好习惯,学用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关键词:初中语文;汉字教学;教学现状;有效策略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载体,汉字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汉字不仅是日常生活中沟通、交流的工具,更是承载文化、传播思想观念的信息模块。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把握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特点,引导学生学好汉字。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在小学的语文课堂教育中,教师要不断地强化学生对汉字的理解,还要让学生理解汉字背后所蕴含的意义,最后达到良好的教学目标。但是,目前在教学指导中,许多教师强调汉字的工具性,而忽视其蕴含的文化内涵。针对此,加强初中语文教学中汉字文化的发掘与研究则成为教师课题研究的重要内容。

一、引导学生探索漢字发展历史

汉字有着漫长的发展历史,而在时间的积累下汉字中的文化意蕴也日渐丰富。在初中阶段,学生已经掌握了相当数量的汉字,并且对汉字的发展历史有了一定的了解。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探索汉字的发展,在识字的教学中渗透汉字文化的内涵,小学阶段的学习是学生的启蒙学习,教师从小学阶段就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习惯。学习汉字是学生提高基础文化知识的重要前提。基于此,教师在汉字文化发掘中,应进一步从历史角度出发追根溯源,引导学生感知汉字不同形体间的联系,从宏观上解读汉字变化的过程,体会其中包含的文化理念。例如从最初的甲骨文开始,古人基于对客观事物形象的捕捉创造文字,这也奠定了汉字基本造字法则;随着历史的推进,秦统一六国后,下达了“书同文”的命令,这是中华文化相互交流、走向繁荣的基础。在现代社会中,为便捷交流,汉字逐渐简化,但是依然没有脱离最初象形文字的本质。这些历史知识能够对学生形成良好的文化熏陶,促使学生从历史的脉络中感受汉字本身的文化价值以及在文化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二、教师,学生要转变更新观念,提高认识

如今,我们许多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平时只注重学生的考分,不注重学生素质的提高,认为学生只要考试成绩合格、优秀,自己的考核、评优、晋级不受影响就行了,还有些老师认为,书写能力是小学老师该培养和强调的,初中科目那么多,只要完成作业就不错了,哪有时间来强调学生的书写,因此素质教育成了句空话,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也只不过是纸上谈兵。教师应本着对党、对人民、对社会高度负责的态度,“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不计个人得失,不辱教师使命,转变更新观念,为学生的全面发展着想,重视初中生的书写能力,帮助学生转变因作业多而不认真书写的错误思想。向学生讲明规范书写的重要性。著名文学家郭沫若先生曾为《人民教育》题词:“我们从低段开始加强写字指导,不一定要人人成为书法家,总要把字写得合乎规格,比较端正、干净,容易认,这样养成了习惯有好处,能够使人细心,容易集中意志,善于体贴人。若草草了事,粗枝大叶,独行专断,是容易误事的。练习写字可以逐渐免除这些毛病。”从郭沫若先生的题词中,我们可以清楚地明白练字的初衷,并不是要成为书法家,而是在练字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收获更重要、更有价值的东西——一种认真、细心的习惯,这样的习惯一旦养成,受益一生。

三、让汉字造字文化走进阅读教学

初中语文课堂的阅读教学本身包含汉字教学,在阅读教学中适度地给学生进行汉字构形分析,一则引起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二则同时加深了印象。比如,讲到《<论语>十二章》“一箪食,一瓢饮”的“箪”字时,注释已经给出了“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的解释,但学生仍有记不住的。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形声”这一造字法,给学生分析,“箪,从竹,單声。汉朝律令说,箪是小竹筐。箪的本义是盛饭或衣服的圆形竹器。”同时配以图片和“箪”字从甲骨文到今天的书体的整个流变过程,这样一番专业而形象的解读,学生就好奇了。不禁要问,“那老师,‘简单’的‘简’”是怎么回事呢?教师再一番解释,“简,用于书写的狭长竹片。从竹,间声。”“哦……”学生这时会对汉字产生一系列的联想:“竹”字头儿的字,以后遇到就会自觉地想到,跟“竹”有关,应该是个形声字。学生作为儿童的天然思维同时能感受到我们先祖的创造智慧—能想到把生活中的所见所用发明成一个字—这不就是华夏文化的魅力体现吗?有研究者说,“华夏民族在自己的儿童时期创造了汉字,其造字思维与个体儿童的思维具有相似性,儿童的心理特征、思维特征和认识特质使他们的汉字学习自然而有优势。”可以说,造字法的课堂引入,鲜活地证明了这一点。

《论语》中“思而不学则殆”的“殆”是学生容易写错的字,可以同样利用儿童思维与造字思维的相似性去分析从而来加深对它的理解,同时感受汉字的文化魅力。“殆,危险。从歺,台声。本义是危险。”学生由一个字,同样能联想到同偏旁部首的“殡、殇、殃”等常见字,能理解它们都是形声字,且都跟“危险、不好的事”沾边。这样一来,汉字教学就是事半功倍—由一个字而联想理解了一串字。这本身也能培养学生的汉字学习兴趣。同时能让学生根据汉字感受古人的智慧以及古人从造字中反映出来的生活方方面面的信息。

结语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发掘汉字的文化内涵,引导学生从历史中追溯汉字的发展,从音形中理解汉字含义,从情感上体会汉字人文价值,进而深入对汉字文化理解,提升文化素养。因此,我们的汉字教学,要让汉字像家人一样,鲜活地陪伴学生的成长。在讲究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教师的注意力不能偏离文化。

参考文献:

[1] 殷丰有. 探究初中语文汉字教学的方法和技巧[J]. 新课程(下), 2019(6).

[2] 张文婷. 初中语文汉字教学研究[D].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9.

[3] 王丽芳. 汉字形象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 汉字文化, 2019(20).

猜你喜欢

汉字教学教学现状有效策略
浅谈零基础留学生的汉字教学
彝汉双语教学的现状和策略
对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初中语文教学现状与改进对策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
有效开展幼儿游戏课程教学的策略探究
多媒体技术在幼儿识字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论汉字偏旁部首在改善留学生汉字畏难心理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