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高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2020-03-11包艳宇王雨晨李娟娟

教师·中 2020年12期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通识教育课程建设

包艳宇 王雨晨 李娟娟

摘 要:高校通识教育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科学人文素养的全面发展的现代文明公民,这不仅因为高等教育的职责是培养通识人才,还因为大学对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经济发展、文化传播以及教育政策都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应用型高校应该提高对通识教育课程的认识,结合办学定位、学生特点以及专业特色等,通过加强宣传引导,优化教学方式以及推进教学方法改革等途径,构建适合自己的通识教育体系,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通识教育;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20-07-02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35-0074-02

当今社会经济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又主要体现为教育质量的竞争。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就是当一个年轻人离开学校时,他不仅是一个专家,更是一个和谐的个体。[1]可见,教育首先是要培养人,先成人才能成才。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识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有责任感、热爱生活、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是高校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随着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以及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通识教育在应用型高校教育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大大提高了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但我们也看到,应用型高校通识教育课程建设和实施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制约了通识教育价值的充分发挥。

一、应用型高校通识教育的重要性

不同于研究型高校,应用型高校应立足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面向生产一线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是通过专业教育来实现的,专业教育以专业知识为本位,能够使学生熟练掌握某一专业技能和知识,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技能和操作能力,并使其在毕业后满足用人单位工作岗位的需求。随着应用型高校教育的逐步推进和社会用人需求的反馈,我们发现专业教育的弊端开始显现。在专业教育模式下,学生的创造意识被压制,只是获得了单一的知识和技能,成为具有“工具理性”的“职业人”,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带有极大的功利性和短期性,并不利于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也与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要求相距甚远。[2]从对社会用人单位的调研来看,应用型高校培养的毕业生普遍有较强的职业素养、专业知识,也有着一定的实践操作技能,但普遍缺乏人际沟通、团结协作、创新意识、语言表达、文档编辑等综合能力,这也成为制约应用型高校大学生成长的桎梏。可见,传统的、单一的专业教育已经不能满足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

通识教育起源于欧美,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国内应用型高校纷纷引入通识教育,通识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专业教育相反,通识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诉求,旨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成为有责任感、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的公民。[3]通识教育既包括像科学、文化、历史、语言等综合性知识的传授,又包括个性和公民意识的培养。通识教育授予学生除专业学科以外的其他学科知识,注重大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从而提高学生的知识整合能力、表达能力、独立思考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跨文化学习理解能力等,是专业教育的有效补充。

二、应用型高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问题

(一)对通识教育课程的认识不到位

教育理念是课程建设的根本,关乎通识教育的质量和成效。一直以来,在以专业为导向的教育模式下,应用型高校的通识教育理念一直处于滞后状态。一方面,很多大学生对通识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清,对“什么是通识教育”也说不清楚,甚至一些大学生对通识教育课程非常抵触。在征求学生对通识教育课程的意见时,很多学生反映“通识教育课程没有价值,只会浪费学习时间”“希望老师能够教一些有用的,毕业后能用得上的”“通识教育知识以后自学就可以,不需要占用上课时间”。[4]正是受这种错误思想的左右,部分学生不重视通识教育课程,在课堂上,不是完成别的作业,就是睡觉、玩手机甚至直接旷课,导致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另一方面,部分高校教师对通识教育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一些应用型高校仅仅把通识教育课程作为专业课程的辅助手段,不断压缩教学课时,不断降低教学标准,严重影响了通识教育课程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二)通识教育课程设计不合理

首先,应用型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缺乏内涵。部分应用型高校只关心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整体性和完整性,对通识教育课程具体的组织与实施不关心,导致通识教育课程的开设处于混乱状态。通识教育课程大多根据师资力量来设计,而不是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例如,任课教师仅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教材,而没有经过集体讨论。其次,在很多应用型高校中,通識教育课程与公选课程存在重复的现象。很多高校的公选课已经包含英语、政治、艺术、语文等课程,因此通识教育课程少、课时少、不受重视成为常态。有的高校将社团活动等纳入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可以抵充学分,更加压缩通识教育课程的空间。再次,应用型高校培养的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突出职业性和专业性是应用型高校教育的特色,通识教育自然也应该为这一人才培养目标而服务。但实际上,很多高校的通识教育课程与专业课程处于完全割裂状态,甚至存在与专业培养目标脱节的现象。

(三)通识教育课程教学方法单一

首先,应用型高校的通识教育课程通常是大班授课,师生比例失衡,教师对学生不熟悉,师生之间沟通交流少,教师无法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来有针对性地进行授课。因此,大多数通识教育课程的授课教师依然采用传统的讲授法。这种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既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无法组织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反观美国等发达国家,他们的通识教育课程通常采用的是小班授课模式,教学主要以小组讨论、独立研究为主,我们在这方面还有较大的进步空间。[5]其次,很多高校将通识教育课程开设在晚间或者第七八节课,这段时间通常无人监管,学生心不在焉,有的教师敷衍了事,甚至很多教师在课堂上就播放一些质量不高的视频来代替授课,这是对师生双方时间、精力、资源的无端空耗。

三、应用型高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对策

(一)加强宣传引导,转变教学理念

首先,应用型高校要加大对通识教育课程的支持力度,从管理、人员、资金等方面予以支持。通识教育课程涉及学科众多,需要各个学院的支持和配合才能保证通识教育课程的顺利实施。实际上,国内外很多高校都设立了专门的通识教育课程管理机构,如美国芝加哥大学成立了通识教育中心来进行统一管理。为此,应用型高校也应该成立专门的通识教育课程管理机构,负责全校通识课程的设计、实施,以及教师队伍的选拔培养等工作,对通识教育课程进行统筹管理,从而解决原来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碎片化的问题。其次,针对大学生对通识教育了解甚少的问题,应用型高校要加强宣传和引导,激发大学生的积极性。在新生入学伊始,通识教育中心要联合教务处以及各系部开展通识教育宣传活动,让大学生了解通识教育的基本内涵,熟悉学校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选课流程等,以及通识教育在大学生成长中的重要性。大学生只有认可和了解通识教育,才能形成完善知识结构、提高知识素养而积极选课的自觉意识。

(二)明确教育目标,优化课程设计

首先,应用型高校与综合型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不同,通识教育课程是为人才培养目标服务的,因此应用型高校的通识教育课程应该根据学校定位、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和学生特点来制订自己的教学目标。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中除了要包括文学、艺术、写作等课程外,还要增加与专业相关的延展性课程。例如,环境艺术专业的通识课程可以设置艺术鉴赏、植物世界、土木建筑等课程,加深通识课与专业课的联系,丰富学生的知识。其次,加强通修课与通识教育的互补性。可以将部分通修课合并纳入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如大学语文、形势与政策、中国近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原理等,充分发挥通识课、通修课、专业课协作统整的有效教育作用。

(三)优化教学方式,推进教学方法改革

教学方式对教学效果起着决定性作用。多样化灵活的教学方式更利于教学效果的达成,如国内外一些名校的通识课采取了小组讨论、小班教学、助教制、慕课和网络课堂等形式。实事求是地讲,就目前我国高校的招生规模和教师数量看,应用技术型高校的通识课实行小班教学不太现实,但并不意味着大班教学就不能获得良好效果。优秀的教师在讲课过程中,有时穿插一些主动学习的方法,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另外,讲同类型的通识课也不能局限于一种模式,要开辟通识教学新境界,大胆创新。近些年,多元教学、翻转课堂、微课这些新的教学方式在国内比较流行,通识课教师应当尽快掌握这些新的教学方式,以适应通识课程教学的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会议上曾着重指出,我们的教育要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发展其核心素养,使学生具备适应社会的关键能力和关键品格。而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弥补专业教育的缺陷,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这就需要应用型高校提高对通识教育课程的认识,结合办学定位、学生特点、专业特色和就业形势等,构建和不断完善适合自己的通識教育课程体系,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张美娟,刘乐乐.学生发展视角的应用型本科高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初探[J].汉字文化,2017(10):45-47.

[2]张鹏振.应用技术型高校通识课程体系实施的构想[J].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26):102-104.

[3]董建清.地方应用型高校实施通识教育的可行性探讨[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6(26):89-92.

[4]徐愫芬.转型背景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课程体系的建构[J].职业技术教育,2015(10):67-68.

[5]王骏飞,李淑艳,付 明.特色应用型本科院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实践[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13):39-42.

猜你喜欢

应用型高校通识教育课程建设
机械工程专业石油装备方向认识实习实践的思考与探索
应用型高校商科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探析
通识教育与自由教育
工程教育认证模式T的人才培养模式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资源、生态与环境学科群体系下普通地质学课程建设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