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现状与21世纪文学史编撰的意义

2020-03-11杨剑龙

甘肃社会科学 2020年4期
关键词:华文文学史作家

杨剑龙

(上海师范大学 人文学院,上海 200234)

提要: 海外华文文学研究在文学史写作、论文集出版、综论式研究、文化研究、专题研究等方面成就斐然。在海外华文文学的研究中,已经形成了如下特点:作家作品论构成海外华文文学研究基本内容;海内外交流互动推进了海外华文文学的研究;海外华文文学史写作逐渐成为自觉研究意识。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与缺憾:作家作品研讨与研究中说长多道短少;海外华文文学研究方法单调、整体性弱;海外华文文学史写作梳理多而研究少。21世纪海外华文文学史的写作具有如下意义和价值:搜集与整理海外华文文学资料的意义,梳理与总结海外华文文学发展的价值,加强海外华文文学整体研究的意义,推进世界华文文学创作与发展的价值。在21世纪以来海外华文文学日趋繁荣发展的现实中,在海外华文文学与大陆文坛交往日益密切的进程中,21世纪海外华文文学史的研究与撰写时不我待。

进入21世纪,海外华文文学创作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2013年7月,就有学者指出海外华文文学成为中国文学新力量,认为:“近年来,旅居或移民海外的华人作家在国内文坛受到越来越多关注,如严歌苓、张翎、虹影、陈河、陈谦、王瑞芸、袁劲梅、张惠雯、苏河、邵丹、于晓丹等。以这些作家为代表的‘新移民文学’源自上世纪80年代新一轮华人出国热潮,这一股写作力量在文化素养、生存状态等诸多方面与早期海外华人有所差异,携带着母体文化的深刻影响与异域体验的激荡与碰撞,丰富了海外华文文学的创作维度。”[1]指出海外华文文学发展中,乡愁主题的弱化、跨文化展现人类共性、海外华人文学队伍越来越大等特点。在近些年海外华文文学的发展中,呈现出越来越繁荣的景象,参与创作的作家、海外华文文学社团出现、精品佳作的纷呈、创作的题材的拓展、影视作品的改编、与国内交流的频繁、国内外影响的加大等,均呈现出迅速上升的趋势。“新世纪以来,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也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价值和意义重大。海外华文文学既富含中国文化的诸多特质,又渗透了居住地的某些文化观念,为世界性的华文文学发展开拓了新的疆域。”[2]

2010年初,黄万华教授发表《新世纪10年海外华文文学的发展及其趋向》一文指出:“新世纪10年是百年海外华文文学结出硕果、新老交替的10年。海外华文文学主要分成东南亚和欧美两大地区,其历史传承和现实形态有很大不同,但新世纪10年,东南亚和欧美各国的华文文学都硕果累累,世代间也有良好沟通和交替。”[3]随着海外华文文学的发展,随着海内外文学交流的日益频繁,21世纪海外华文文学史的研究已被提上了议事日程。海外华文文学的研究已经有了哪些方面的成就?21世纪海外华文文学史写作的价值何在?这需要作一些梳理与探究。

一、文学史的编撰

在海外华文文学史的编撰中,1991年7月,赖伯疆编著的《海外华文文学概观》[4]出版,较早对于海外华文文学的发展作了梳理研究,该著从亚洲、美洲、欧洲、大洋洲、非洲五大洲的角度,构架海外华文文学发展的概观。1993年12月,陈贤茂主编的《海外华文文学史初编》由鹭江出版社出版,60余万字的文学史以新马华、泰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日本、美国、欧洲、非华裔作家的华文文学等十章展开梳理分析,以作家论构成文学史初编的基本构架,被认为是“‘海外华文文学’新学科建立的标志”[5]。1996年8月,潘亚暾的《海外华文文学现状》[6]出版,该著从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印度尼西亚、美国、加拿大、欧洲、大洋洲、非洲等国度和洲的角度,从不同文体的视角展开梳理分析。

陈贤茂主编的《海外华文文学史初编》出版后,根据评介文章和有关的研讨会上的发言意见,陈贤茂先生总结说,“《初编》的缺点归纳起来主要有两条:一、由于资料不足,有许多重要的华文作家被遗漏了。二、对作家作品的论述多,而对文学运动、文学论争和思潮流派的论述太少”[7]。经过资料的搜集、撰写队伍的扩大、撰写内容的完善,1999年8月,陈贤茂主编的四卷本200万字的《海外华文文学史》出版,该文学史基本延续了初编的框架,拓展了研究的视域,增加了文莱、越南、柬埔寨、韩国、缅甸、毛里求斯、澳大利亚、加拿大、巴西、厄瓜多尔等国度华文文学的研究,在对于文学发展脉络的梳理研究中,将初编中列名评述的作家66位,扩大至274位,“其他华文作家”中还简要评述了80余位作家,因此陈贤茂先生颇为自信地说:“因此,现在我可以有把握地说:被遗漏的重要海外华文作家当然还会有,但是不多了。”[7]2000年6月,公仲主编的《世界华文文学概要》[8]出版,这部文学简史比较全面地梳理了世界华文文学发生发展的脉络。由于陈贤茂主编的四卷本文学史在1999年出版,1999年以后的内容便没有进入文学史,公仲主编《世界华文文学概要》重点放在二十世纪,因此以21世纪海外华文文学为内容续编《海外华文文学史》,就成为迫在眉睫的重要工作

在对海外华文文学的研究中,以某地区、某国度的华文文学史研究,也是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重要成果。刘登翰等主编的《台湾文学史》[9],施建伟等的《香港文学简史》[10],黄万华的《新马百年华文小说史》[11],吴奕锜、赵顺宏的《菲律宾华文文学史稿》[12],马相武、金戈主编的《五洲华人文学概观》[13],方忠的《20世纪台湾文学史论》[14],翁奕波、郑明标的《近现代潮汕文学:海外篇》[15],庄钟庆等编著的《东南亚华文新文学史》[16]、刘登翰主编的《双重经验的跨域书写:20世纪美华文学史论》[17],王列耀等的《困者之舞:印度尼西亚华文文学四十年》[18],朱双一的《台湾文学创作思潮简史》[19],黄万华的《多源多流:双甲子台湾文学(史)》[20]等,大多数文学史均以20世纪为范畴。海外华文文学在其发展与研究过程中,逐渐走进大学课堂,使海外华文文学作为一个学科逐渐确立。2008年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统计,“随着这一领域研究的发展,中国内地已有78所大学开设了相关的本科课程,同时也已有一批该领域的硕士生、博士生在从事研究工作”[21]。不同版本的海外华文文学的教材先后出版,并且不断再版。饶芃子、杨匡汉主编的《海外华文文学教程》[22],江少川、朱文斌主编的《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教程》[23],曹惠民主编的《台港澳文学教程》[24]等,成为大学常用的教材,众多海外华文文学作品选的出版[25-31],扩大了作品的阅读面和影响力。与海外华文文学相关的词典的编撰出版,使海外华文文学的研究有了查阅的依据[32-36]。

二、论文集的出版

在海外华文文学的研究中,涌现出众多有成就的学者,这些学者的研究成果积集出版,形成了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重要成就,并且呈现出各位学者研究的不同取向和特点。陈贤茂的《陈贤茂自选集》(上下)[37],具有比较开阔的学术视野,呈现出国内对于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开拓之功。饶芃子的《心影:饶芃子文学评论选集》[38]《世界华文文学的新视野》[39]《比较文学与海外华文文学》[40]《世界文坛的奇葩:饶芃子选集》[41],以比较文学与诗学为关注点,呈现出厚实的理论视阈与理论深度。刘登翰的《华文文学:跨域的建构》[42]《华文文学的大同世界》[43]《跨域与越界》[44],努力将文化与文学跨域交织研究,呈现出擅长台港文学研究的特点。张炯的《世界华文文学与中国》[45],具有文学史家的高屋建瓴,呈现出宏观与微观研究的游刃有余。陆士清的《血脉情缘》[46]《笔韵》[47],具有作家作品论的扎实功力,呈现出对于台港文学研究的开拓之功。潘亚暾的《最是繁华季节:潘亚暾选集》[48],在文学发展趋势和走向的梳理中,呈现出诗论的功力。杨匡汉的《渔阳三叠》[49]《玉树临风:杨匡汉选集》[50],擅长对于某国度某地区华文文学宏观考察,在颇具问题意识的思考中呈现出理论的建构。陈思和的《行思集: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论稿》[51],灵动又具有学术锋芒,将文本细读与文学史观照相融合。陈公仲的《离散与文学:陈公仲选集》[52]《灵魂是可以永生的》[53],对于海外华文文学理论的纵深考察与对于文学文本与时俱进的细读,在其拓荒式的研究中洋溢着激情。曹惠民的《他者的声音:曹惠民台港华文文学论集》[54]《出走的夏娃:一位大陆学人的台湾文学观》[55]《边缘的寻觅:曹惠民选集》[56],关注文学现象与作家作品研究,努力从文学史整体的视阈进行观照评说。古远清的《台港澳文坛风景线上下》[57]《华文文学研究的前沿问题:古远清选集》[58],深邃的问题意识、执着的探究精神,呈现出富有挑战精神独行侠的胆略。白舒荣的《热情的大丽花》[59]《华英缤纷:白舒荣选集》[60],颇有深度地分析海外华文文学的发展态势,偏重从女性文学视阈展开研究。王列耀的《隔海之望 东南亚华人文学中的“望”与“乡”》[61]《华文文学的文化取向:王列耀选集》[62],善于从文化取向角度展开分析,常常捕捉文学意象进行独辟蹊径的评说。黄万华的《中国和海外:20世纪汉语文学史论》[63]《传统在海外:中华文化传统和海外华人文学》[64]《越界与整合:黄万华选集》[65],在与大陆文学的联系与比较中观照海外华文文学,在变动与发展中探究海外华文文学发展的趋势和动向。朱双一的《近二十年台湾文学流脉:“战后新世代”文学论》[66]《穿行台湾文学两甲子:朱双一选集》[67],擅长对于台湾文学进行全方位的研究,在文学思潮、作家论研究方面颇有成就。陈瑞琳的《横看成岭侧成峰 北美新移民文学散论》[68]《海外星星数不清:陈瑞琳文学评论选》[69],以海外批评家的真挚与深情,在贴近作家生活与情感中鞭辟入里。吴奕锜的《回望与寻找》[70]《吴奕锜选集:从“乡愁”出发》[71],擅长华文文学作家论,常常在梳理不同地域文学发展脉络中呈现独到见识。刘小新的《华文文学与文化政治》[72]《刘小新选集:对话与阐释》[73],擅长从文化诗学角度展开研究,注重对于文学现象文学思潮的关注。方忠的《台湾散文纵横论》[74]《雅俗汇流:方忠选集》[75],呈现出对于台湾散文研究的热情,对于华文通俗文学研究的关注。刘俊的《越界建构的文学共同体:世界华文文学综论》[76]《越界与交融:跨区域跨文化的世界华文文学》[77]《复合互渗的世界华文文学:刘俊选集》[78],将海外华文文学看作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文学共同体,以复合互渗的观念研究海外华文文学。庄伟杰的《智性的舞蹈:华文文学、当代诗歌、文化现象探究》[79]《流动的边缘》[80],以身处澳洲自觉的边缘意识,从文学与文化的关联中开展研究。李诠林的《台港澳暨海外华文、华人文学散论》[81]《漂泊的汉学:台港澳暨海外华文、华文文学学科论》[82],以台湾文学研究为基点,从学科论的角度开展海外华文文学研究。颜敏的《在文学的现场: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在中国大陆文学期刊中的传播与建构1979—2002》[83]《风景的重新发现:内地语境中的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84],善于从文学期刊观照海外华文文学的发展,尤其关注海外华文文学的研究动向。在两代学人的努力下,海外华文文学的研究不断繁荣发展,推动与促进了海外华文文学的创作。

三、综论、文化研究、专题研究等

在海外华文文学的研究中,学者们从不同角度不同视阈开展研究,奉献出诸多有价值的学术成果。

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中,以综论的角度展开梳理分析,成为研究的重要方面。赵遐秋、马相武主编的《海外华文文学综论》[85]探讨海外华文文学发展历史及其嬗变、与中国文学源流关系、与西方文化关系、主题与艺术探索等。李君哲的《海外华文文学札记》[86]以巡礼掠影的方式梳理东南亚、美洲、欧洲若干国家华文文学的发展脉络。翁奕波的《编余拾论:海外华文文学评论及其他》[87]研究台港澳、泰国、新马、欧美的华文文学。王宗法的《山外青山天外天:海外华文文学综论》[88]分析留学生文学的崛起,新移民文学的勃兴、开拓与创新。江少川的《台港澳文学论稿》[89]以作家论构成对20世纪台港澳文学的探究。吴奕錡等的《新移民文学漫论》[90]从生存书写、身份问题、文化意蕴等角度探究新移民文学。朱文斌的《跨国界的追寻:世界华文文学诠释与批评》[91]以诗歌研究、作家研究、研究之研究构成基本内容。林承璜的《世界华文文学解读》[92]以作家作品论形成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基本取向。戴瑶琴的《彼岸的文学现场》[93]以现象、问题、作家、文本研究构成著作的栏目。阮温凌的《海外星空:华文创作三地域》[94]综合研究台港澳、东南亚、北美的华文创作。刘俊的《世界华文文学:历史·记忆·语系》[95],从大陆“历史”、港台“记忆”、海外“语系”等视域,对世界华文文学的历史发展和区域互动作考察研究。

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中,从文化身份认同角度展开研究,成为研究的重要方面。黄万华的《文化转换中的世界华文文学》[96]从文化态势、文化投影、文化碰撞、文化属性等角度展开研究。蒲若茜的《族裔经验与文化想象》[97]从族裔、性别、文化的视阈研究华裔美国文学。朱立立的《身份认同与华文文学研究》[98],从文化身份认同角度研究台湾文学、台湾旅美文群、东南亚华文文学、都市与先锋文学、女性文学。吴奕锜、陈涵平的《寻找身份:全球视野中的新移民文学研究》[99],从新移民文学的文化身份角度,研究华文文学的区域特征、诗学分析等。王亚丽的《边缘书写与文化认同:论北美华文文学的跨文化写作》[100]从文化心态、文化冲撞、文化身份、文化认同等角度展开研究。谭元亨的《客家与华文文学论》[101],以文化人类学和客家文化的角度,对韩素音、白危等客籍作家进行研究,探究该文学群落创作特色和独特地位。刘桂茹的《华文文学:“离散”与文化认同》[102]以离散与文化认同角度评说北美、东南亚华文文学及台湾文学。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中,探究海外华文文学的中国文化渊源,是学者们关注的另一个内容。杨匡汉的《中华文化母题与海外华文文学》[103]从中华文化母题角度展开研究。彭志恒的《中国文化与海外华文文学》[104]从文化概念、文化种类、中国文化、文化运动等角度观照海外华文文学。彭志恒的《海外中国:华文文学和新儒学》[105]从文化观念、新儒学角度研究海外华文文学。朱双一的《闽台文学的文化亲缘》[106]从闽台文化的角度分析闽台文学的关联与互动。王列耀的《宗教情结与华人文学》[107]从宗教文化的角度研究台港文学、泰华文学、海外华文文学。古大勇的《文化传统与多元书写: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论稿》[108],从中西文化的双重背景研究台港地区、东南亚地区、北美地区具代表性的华人华侨作家的创作。沈庆利《溯梦“唯美中国”:华文文学与“文化中国”》[109],探究文化历史中的文化中国、经典作家与文化中国想象、华文文学与华人文化现象等。

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中,专题性研究使研究更具有深度。伍方斐、罗可群主编的《台港澳及海外客籍作家研究》[110]把客家籍作家作为研究对象,在台湾篇、港澳篇、海外篇的构架中展开深入研究。庄园编的《文化的华文文学:华文文学研究方法论争鸣集》[111]编入了文化的华文文学、海外华文文学与民族主义、文化视野、族属性等争鸣论文。陈涵平的《北美新华文文学》[112],研究北美新华文文学的概念、发展脉络、发展的基本轮廓,发掘出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诗学性质,揭示该文学的“民族寓言性”。李亚萍的《故国回望:20世纪中后期美国华文文学主题研究》[113]从文化境遇、回望情结、生存哲思、异族交往、同胞互看、越界书写等角度,展开对美华华文文学的研究。黄万华的《在旅行中拒绝旅行:华人新生代和新华侨华人作家的比较研究》[114]在全球化语境中展开比较研究,在多元对话中展开作家研究。李大玖编著的《海外华文网络媒体:跨文化语境》[115]从海外华文网络媒体的兴起与发展,梳理海外华文文学的发展变化。王列耀的《趋异与共生:东南亚华文文学新镜像》[116]从“船”与“岸”的回望、故乡与原乡、叙说“父亲”等镜像,进行东南亚华文文学的梳理研究。杨匡汉编的《海外华文文学知识谱系的诗学考辩》[117]从基本观念、关键词、比较诗学、美学形态、艺术方略等方面,梳理海外华文文学知识谱系的诗学考辩。金进的《马华文学》[118]以南来作家、马华资深作家、马华本土作家、马华旅台作家四辑研究百年马华文学的流变。王列耀等的《20世纪90年代马来西亚华文报纸副刊与“新生代文学”》[119]从华文报纸副刊研究20世纪90年代马来西亚的“新生代文学”,在各类文体的创作分析中呈现马来西亚华文文学的发展变化。温明明的《离境与跨界——在台马华文学研究(1963—2013)》[120],以离境与跨界特征,阐述台湾作为马华文学依附场域及对马华文学的影响,探讨了在台马华文学南洋情境与台湾色彩相结合的另类美学风格。王列耀、颜敏的《寻找新的学术空间:汉语传媒与海外华文文学研究》[121]从境内外的文学报刊传媒角度,分析海外华文文学的发生、发展与转型。陈学芬的《美华文学中的美国形象研究》[122],借助比较文学中形象学的研究方法,对于美华文学中空间视域下的美国地理形象、族群社会学视野下的美国各族裔形象进行了探讨。程国君的《全球化与新移民叙事——〈美华文学〉与北美新移民文学研究》[123],从《美华文学》杂志角度,以现代化和全球化社会理论研究北美新移民文学。宋园园的《北美华文文学母题审美研究》[124],对北美华文文学的发展轨迹、创作概况、新移民作家等展开研究,还探究了国族、文化和性别体验的差异及认同危机等。朱崇科的《马华文学12家》[125],遴选有代表性的马华文学12家进行梳理和剖析,在尽可能占有史料基础上对马华文学作颇有深度的评析。陈公重、张俏静主编的《别样凝眸——欧洲华文文学研究》[126],从作家评传、作品选本、创作研究三个维度,对欧洲华文文学创作进行阐释与评说。

四、研究特点与21世纪文学史写作

海外华文文学研究,最初从台港文学的研究起步,随着20世纪80年代出国潮的兴起,随着出国后留学生文学的兴盛,海外华文文学的研究逐渐形成气候。在海外华文文学创作的发展与繁荣中,对于海外华文文学的研究也越来越得到学界的重视,从对华文文学作家作品的研究,到某地区某国度华文文学的研究,到华文文学专题性的研究,到世界华文文学史的编撰,在诸多大学相关研究机构的成立和推动中,在海内外有关学术会议学术论坛的组办中,海外华文文学逐渐成为一门显学。

在海外华文文学的研究中,已经形成如下特点:

第一,作家作品论构成海外华文文学研究基本内容。对于文学作品的研究与作家论的研究,成为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基础,许多学者也是从作家作品论走上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之路的。诸多专题性的研究和文学史研究,基本也以作家作品论构成研究的基本构架,从而拓展至文学流派、文学思潮、文学史的研究。

第二,海内外交流互动推进了海外华文文学的研究。随着海外华文文学的发展,海内外交流互动越来越被重视,海外华文作家更注重在大陆的刊物发表作品、进入大陆文学排行榜、获得大陆的文学奖项,主办各种海外华文文学研讨会,邀请海外作家出席会议、走上讲坛,大陆的学者与作家也纷纷走出国门,加强与国外文坛的联系与交流。

第三,海外华文文学史写作逐渐成为自觉研究意识。随着海外华文文学创作的不断发展,海外华文文学史的写作逐渐成为学者们的自觉研究意识,不仅将作家作品的研究置于文学发展的潮流中观照,而且注重在世界文学发展潮流中,在海内外文学互动中研究海外华文文学的现象与发展,在诸多以地区、国家为范畴的海外华文文学史的出版过程中,世界海外华文文学史的写作越来越引起重视。

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中,我们也看到了一些不足与缺憾。

第一,作家作品研讨与研究中说长多道短少。在海外华文文学的研究中,已经逐渐走出了海外华文作家自娱自乐的境况,无论是新作品的发布会,还是华文作家的研讨会,都增强了批评力度和学术含量。但是在华文作家期望不断扩大影响和声誉的期望中,诸多作家作品的研讨与研究,缺乏一种说长道短的境界,褒奖的多,批评的少,说长的多,揭短的少,使一些作家在沾沾自喜中缺乏创作突破的动力和途径。

第二,海外华文文学研究方法单调、整体性弱。在海外华文文学的研究中,在整体上呈现出研究方法单调的窘境,社会学的、历史学的、文艺学的仍然是研究的基本方法,虽然将研究拓展至文化学、心理学、叙事学、民俗学等方面,但是与日益发展的世界文学研究方法相比较,显然显得比较单调,缺乏丰富性。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中,往往就事论事的多,缺乏文学研究的整体性,不能将作品研究置于作家创作发展轨迹中,不能将作家研究置于文学潮流发展脉络中,不能将文学现象置于世界文学发展背景中。

第三,海外华文文学史写作梳理多而研究少。海外华文文学史是一个重大工程,在对于所涉及范畴的熟悉过程中,对于文学发展脉络的梳理是最基本的工作。在一些文学史的写作过程中,往往更多地梳理文学发展的来龙去脉,而往往缺乏以深刻的文学史意识进行深入肯綮的研究,缺乏高屋建瓴的评断,缺少一针见血的批评,既缺乏理论的深度,又缺乏评断的力度,使文学史仅仅满足于文学发展脉络梳理,而缺乏对于文学发展过程中的问题、规律、动力等理论问题的发掘与总结。

21世纪海外华文文学史的写作被提到了议事日程上,在肯定以往海外华文文学研究成就的基础上,延续与拓展前辈学者的研究。21世纪海外华文文学史的写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第一,搜集与整理海外华文文学资料的意义。文学史的写作基于文学作品、文学资料基础上,在21世纪海外华文文学不断发展的态势中,新的作家新的作品层出不穷。陈贤茂先生因其主编的《海外华文文学史初编》资料的缺失而四处搜集资料后出版四卷本的《海外华文文学史》。在21世纪海外华文文学史的筹备和撰写过程中,大量搜集整理相关作品与资料,从而为文学史的写作准备丰富的资料库,不至于遗漏重要的作家和重要的作品,撰写一部全面完善的21世纪海外华文文学史。

第二,梳理与总结海外华文文学发展的价值。虽然在海外华文文学的不断发展中,文学创作与文学研究处于互动状态中,出现了诸多有关研究成果,也出现了地区性的、国度性的海外华文文学史研究成果,但是自四卷本《海外华文文学史》出版后,缺乏对于21世纪以来海外华文文学发展史的研究。可以说,21世纪以来海外华文文学的发展呈现出日益繁荣态势,撰写21世纪海外华文文学史,具有梳理与总结海外华文文学发展的主要价值。

第三,加强海外华文文学整体研究的意义。文学史是对于作家作品、文学现象、文学社团、文学流派、文学运动、文学思潮等全面的梳理与总结,文学史写作应该具有世界文学发展的大背景,应该对于文学发展与嬗变有整体的观照。虽然在诸多研究成果中,对于某地区某国度海外华文文学创作有所研究和总结,但是缺乏文学史的整体研究和总结,21世纪海外华文文学史的研究,可以在整体上梳理总结海外华文文学的发展脉络。

第四,推进世界华文文学创作与发展的价值。文学史的写作具有总结创作经验推动文学创作的价值,海外华文文学史的写作也具有这样的意义。在世界文学潮流发展背景中,在海内外华文文学互动与交流中,总结海外华文文学创作的经验,发现海外华文文学创作的某些缺憾或不足,对于世界华文文学作家拓展其文学创作、减少文学创作的缺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虽然也有学者提出当代文学不宜治史的观点,但是文学史写作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发展的过程,是一个由简入繁、再由繁入简的进程。在21世纪以来海外华文文学日趋繁荣发展的现实中,在海外华文文学与大陆文坛交往日益密切的进程中,21世纪海外华文文学史的研究与撰写时不我待。

猜你喜欢

华文文学史作家
作家的画
“和而不同”的华文教育
作家谈写作
作家现在时·智啊威
浅议小学语文阅读指导策略
当代诗词怎样才能写入文学史
作品选评是写好文学史的前提——谈20世纪诗词写入文学史问题
现代视域中文学史著对《红楼梦》经典化的推进(1900—1949)
华文教育中的汉字文化教育
大作家们二十几岁在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