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动手实践活动的设计研究

2020-03-08范亚军

求学·教育研究 2020年22期
关键词:实践活动动手小学数学

范亚军

摘要:伴随着小学数学课程的不断改革,动手实践这种学习方式在课堂上的应用变得越来越广泛,它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而且还能有效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程度。文章主要从五个方面讲解了如何科学设计动手实践活动,积极促进学生的数学能力得到质的飞跃。

关键词:小学数学;动手;实践活动

小学数学的动手实践活动,是指教师用来帮助学生深度理解数学知识而设计的一种教学实践活动。实践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其主要形式是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可以通过自身动手实践的学习方式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过程,从而抓住数学知识的本质。

一、课前准备,制定动手实践活动目标

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在课前对动手实践活动进行一定的准备,为其制定一个目标,同时,也可以将这个整体目标拆成一个一个阶段性活动目标,以此帮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做到忙而不乱。这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明确他们在数学课堂上的学习目标,而且还可以让他们的数学思路变得更加清晰,从而有效促进他们在数学课堂上保持着一种更加热情的学习态度。

比如,在学习“千克与克”的时候,相对来说,这部分内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学生在理解的时候,往往会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教师可以在課前做一些准备,为学生设计与课程相对应的动手实践活动来为他们清除学习障碍。首先,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整体的实践活动目标,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使他们初步认识并且建立起千克和克这两个质量单位的观念,令他们可以掌握这两个质量单位之间存在的数量关系。其次,教师可以设计单独的阶段性实践活动目标,组织学生估测实际物品的质量,以此来进一步让学生感受到这两个质量单位的实际应用,同时也可以积极培养学生的数学观察能力和估测能力。最后,教师可以继续为学生设计下一步的阶段性实践活动目标,引导学生学会使用电子秤来称量物品的实际重量,使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得到提高,同时,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实际感受到这两个质量单位。

二、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

对于数学课堂上的动手实践活动的引入需要教师创设合适的数学情景,使学生可以产生出积极参与到其中的兴趣,从而有效促进学生自主动手探究数学知识。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将数学知识融入情景中,让学生在这个数学情景中自然而然地萌发出动手探究数学知识的强烈欲望,以此提高学生在数学动手实践活动中的学习效率。

比如,在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的时候,首先,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平均分的情景:“同学们,你们喜欢吃苹果吗?现在我的手里面有六个苹果,如果我想把这些苹果分给两个同学,我怎么样才能公平合理地分苹果呢?”有的学生会说:“可以每个同学分三个,这样是最公平合理的。”这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出平均分的概念,同时,也要注意为学生梳理一遍概念的形成过程,加深学生对概念的印象。其次,教师可以接着提问学生:“我们刚刚认识了平均分,那么想一想,在数学中应该如何表示呢?”以此来引出分数的概念。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自己铅笔盒中的文具平均分,以此来促进学生深度理解平均分的具体概念。

三、实践操作,促进思考实践共同发展

当小学数学教师通过创设数学情景激发出学生动手兴趣之后,就需要科学地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数学实践操作,从而有效促进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和动手实践技能得到共同发展。教师可以根据每一个学生的真实数学水平以及动手操作能力来为他们制定合适的数学动手实践活动,难度不能过大,否则容易导致学生丧失动手操作的信心;也不能过于简单,否则就会导致学生逐渐变得自负,而这都是非常不利于学生数学水平的稳定发展的。

比如,在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的时候,首先,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以下动手实践活动:请每一位同学用自己的双手摸一摸数学教材的表面和书桌的表面,比较一下它们的大小。通过触摸物体表面的实践活动来引出物体面积的学习。接着,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继续通过这种方式来比较教室里面其他物品的面积大小,像铅笔盒的表面、尺子的表面、作业本的表面等,以此促进学生的动手能力稳定提升。其次,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一张正方形纸和一张长方形纸,让学生自己思考并通过动手操作来比较这两张纸面积的大小。有的学生选择拿出尺子测量,而有的学生选择用折叠比较的方式等,这样可以很好地让学生认识到平面图形的面积也有大小之分。最后,教师可以为本次的动手实践活动做出总结,以此来加深学生对本次学习的印象。

四、提炼实践活动本质

对于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的意识往往会停留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他们本身并没有深入探究实践活动本质的意识,而这样也就偏离了数学动手实践活动所要达成的目标。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引导,使他们可以提炼到实践活动的本质所在,从而有效促进学生深刻领悟到其中的数学知识。

五、学以致用,拓展数学动手实践活动的领域

小学数学教师除了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参与动手实践活动,还可以在课后为学生布置一些动手作业,帮助他们学以致用的同时,还能让他们更加深刻地感悟和领会其中的数学知识。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数学课堂的学习表现以及他们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为他们制定相应的数学动手实践课后作业,从而帮助他们进一步巩固他们的数学知识体系。

比如,在学习“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时候,首先,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个课后动手实践活动,令学生在课后用剪刀剪出三个不同的三角形,用量角器测量各个三角形中内角的度数,并且把它们相加起来,计算自己所剪的三角形内角和,寻找其中的规律。通过为学生布置这样的动手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验证自己在课堂上所学习的数学知识,以此来加深他们对三角形内角和的理解程度。其次,教师在课上可以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有的学生会说:“我的三个三角形内角和加起来都相等。”有的学生则会说:“我的三个三角形内角和加起来都不一样。”这时候,学生之间会出现分歧,教师就需要对他们进行科学引导,使他们明白这其中存在一定的误差,但是所有的三角形内角和加起来都是固定且相等的。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换三角形纸片,并且拿出量角器测量,以此再次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相等的。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实施动手实践的教学方式已经是必不可缺的了,同时对学生的未来学习也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在深入研究数学教材的基础之上为学生制定符合他们心理发展规律的动手实践活动,重点培养他们的动手实践技能和意识,从而有效促使他们获得更多的数学启发。

猜你喜欢

实践活动动手小学数学
在过程中体验 在体验中发展
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动手动脑DIY蚕宝宝
动手动脑多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