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综合疗法在剖宫产产妇产褥期恢复中的应用

2020-03-06李林转

中国民间疗法 2020年1期
关键词:产褥期情志胃肠功能

李林转

(山西省吕梁市柳林县人民医院,山西 吕梁033300)

近年来,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剖宫产产妇数量较多,剖宫产术后恢复问题也受到广泛关注。产褥期是产妇身体恢复的重要时期,由于产时出血量多、免疫功能下降,产妇容易出现一系列疾病,如术后疼痛、炎症等,可能影响母乳喂养。中医认为,剖宫产产妇术后体质虚弱,须给予活血化瘀、疏经活络、补血益气等治疗,以缓解术后疼痛,加速乳汁分泌,预防产褥期感染[1]。本文探讨中医综合疗法在促进剖宫产产褥期恢复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7月至2018年12月在柳林县人民医院接受剖宫产的产妇1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观察组年龄23~38岁,平均(28.49±2.36)岁;孕周36~40周,平均(38.37±1.24)周;初产妇38例,经产妇32例。对照组年龄23~38岁,平均(28.74±2.29)岁;孕周36~40周,平均(38.41±1.35)周;初产妇39例,经产妇31例。两组产妇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单胎妊娠;孕周36~40周;无妊娠期并发症(如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等);无母乳喂养禁忌证;患者对治疗方案知情,并签署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有其他系统严重疾病者;沟通障碍者;治疗依从性差者。

2 治疗方法

2.1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包括剖宫产后及时补液、宫底按摩、按时清洁伤口及外阴;为产妇提供饮食指导,告知产妇术后应多食用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矿物质的食物;鼓励产妇母乳喂养,向产妇介绍正确的喂养方法,协助做好乳房清洁与护理;鼓励产妇保持轻松心态,配合术后恢复工作;保持病房温湿度,按时消毒病房。视情况于产后干预3~7 d。

2.2 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中医综合疗法,包括穴位按摩、中药调理、药膳、情志调节等。①穴位按摩:取中脘、气海、关元、大横、足三里、膻中,产妇平躺取屈膝位,护理人员首先用拇指指腹向下按压中脘,按摩约1 min后放松,再以顺时针方向按摩气海、关元、大横约2 min,然后用拇指指端对中脘、足三里、膻中行按、压、揉法。每次按摩总时长10~15 min,按摩时涂抹润滑油,以患者能耐受为度。②中药调理:给予生化汤内服,处方:当归24 g,川芎9 g,桃仁6 g,干姜、炙甘草各2 g,每日1剂,水煎服。③药膳:护理人员向产妇家属介绍药膳的补养方法,如木瓜鱼头汤、小米红枣粥、猪蹄花生墨鱼汤等,以加速产妇气血恢复。④情志调节:医护人员要耐心倾听产妇的诉说,认真解答其提出的问题,及时向产妇介绍术后恢复及新生儿喂养的知识,引导产妇树立乐观心态,尽快适应角色转变。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①观察两组产妇术后有无便秘、腹胀、切口感染、肠梗阻等并发症,比较并发症总发生率。②比较两组产妇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③比较两组产妇产后恶露时间、子宫复旧时间。

3.2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3 结果

(1)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产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71%,低于对照组的1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剖宫产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例(%)]

(2)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观察组产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及肠鸣音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产妇剖宫产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比较(h,±s)

表2 两组产妇剖宫产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比较(h,±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首次排气时间 首次排便时间 肠鸣音恢复时间观察组 70 23.61±2.84▲ 48.37±5.86▲ 14.79±2.67▲对照组 70 29.75±3.19 61.43±6.38 22.70±3.82

(3)产后恢复情况比较 观察组产后恶露时间、子宫复旧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产妇剖宫产后恢复情况比较(d,±s)

表3 两组产妇剖宫产后恢复情况比较(d,±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产后恶露时间 子宫复旧时间观察组 70 21.64±2.49▲ 31.72±3.28▲对照组 70 26.51±2.25 38.66±3.81

4 讨论

剖宫产是解决高危妊娠、保障母婴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近年来受生育年龄偏高、生育观念改变等因素的影响,剖宫产率逐渐上升。由于剖宫产手术具有创伤性,产妇需承受疼痛,加之麻醉药物的使用,术后胃肠功能会受到影响[2],易出现不良情绪。产褥期是产妇身体恢复的关键期,产妇术后需经过恶露排出、子宫复旧的过程,逐渐实现身体各脏器功能的恢复,因此更要注意对产褥期疾病的预防。

中医认为,剖宫产术后产妇气血亏虚、冲任失调、经脉不通,术后疼痛为手术伤及血脉,瘀血阻滞,不通则痛。采用穴位按摩、饮食调理、情志调节等综合疗法有助于促进产妇血液循环和组织器官恢复。按摩中脘有健脾和胃之功,足三里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膻中疏肝解郁,在调节产后胃肠功能、缓解抑郁情绪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3]。生化汤为理血剂,常用于产后子宫复旧,能缓解宫缩疼痛。药膳可以为产妇提供营养支持,使产后失血、虚弱的身体状态得以恢复。情志调节可缓解产妇的不良情绪,帮助产妇尽快适应角色转变。

有研究显示,中医疗法对剖宫产产妇产褥期恢复具有积极意义,如殷飞鸽等[4]对51例剖宫产产妇进行研究,观察组在产后增加中医情志调节、穴位按摩等,治疗后,观察组产妇产后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产后泌乳量明显多于对照组。刘艳芬[5]对80例剖宫产产妇进行研究,观察组给予口服健脾利气中药、穴位按摩、药物贴敷治疗后,其胃肠功能恢复速度比对照组快。本研究中,观察组产妇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更快,恶露排出时间、子宫复旧时间更短,说明中医综合疗法有助于促进剖宫产产妇产褥期的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猜你喜欢

产褥期情志胃肠功能
2019-2021年本院产妇产褥期感染发生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调胃承气汤联合西药治疗重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作用分析
基于“肝主筋脉,调畅情志”中医辨治帕金森病抑郁的思路和方法
耳穴压豆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干预效果
中医情志关怀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
情志护理对肾移植术后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延续性服务在产褥期母婴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促进患者子宫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研究进展
术后早期促康护理措施对肝癌开放性手术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
刘勰“文以明道”中的情志主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