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便1 号方口服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混合痔术后便秘

2020-02-17林学琼胡晓阳杜华英蓝阳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1期
关键词:外痔内痔肛肠

林学琼,胡晓阳,杜华英,蓝阳

(1.江西中医药大学,江西 南昌;2.江西省中医院,江西 南昌)

0 引言

混合痔是指内、外痔静脉丛曲张,相互沟通吻合,使内痔部分和外痔部分形成一整体者。临床上兼有内痔、外痔的双重症状[1]。本病是肛肠疾病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临床以手术治疗为主,便秘是混合痔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加上术后的肛门疼痛,水肿又会加重便秘出现的可能[2]。目前临床上对这一并发症的处理方法很多,但疗效不一,本研究致力于为混合痔术后便秘治疗提供一种新方法。通便1 号方是江西省中医院肛肠科的经验方,具有润肠通便,泄热行气的功效。此外还联合应用穴位贴敷这种药物与穴位刺激相结合的外治疗法,对混合痔术后便秘的患者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把在江西省中医院肛肠科入院进行混合痔手术治疗的患者80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40 人。观察组中男性22 人,女性18 人,年龄在24-66 岁之间,平均(46.22±11.1)岁。对照组中男性20 人,女性20 人,年龄在22-70 之间,平均(44.6±10.1)岁。经统计,两组的年龄、性别P>0.05,无统计学差异,可进行对比,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诊断标准

参照2011 年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专业委员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肛肠专业委员会、世界中医药联合会肛肠专业委员会、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临床教育研究会肛肠分会共同拟定的痔的诊疗指南标准:混合痔同时具有内痔和外痔的特征,且发生于肛门同一方位齿线上下,静脉曲张形成团块,内外相连无明显分界的痔病类疾病。

1.3 纳入标准

①符混合痔合Ⅲ°~Ⅳ° 诊断标准,年龄18~85 岁;②患者及家属同意治疗方案,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③术式为混合痔外剥内扎术,麻醉方式为局部浸润麻醉;④手术后创面未缝合的患者。

1.4 病例的排除标准:

①单纯内痔和单纯外痔者;②结缔组织外痔、肛裂者;③患有直肠息肉、肛乳头瘤者;④有胃溃疡、胃出血病史者;⑤合并心脑血管、造血系统、肝、肾等严重原发性疾病,以及精神疾患者;⑥妊娠期、哺乳期女性;⑦对穴位贴敷治疗、本研究使用的中药、通便西药不耐受或者过敏者;凡符合以上任意一条者均排除。

1.5 剔除及脱落标准

①不符合纳入标准而被误纳入者;②突发不良事件或者不良反应等原因致使无法继续参与研究;③研究过程中自行或者家属反对要求退出者;④依从性差;⑤自动退出者,不能随访、资料不全者。

1.6 治疗方法

两组均于局部麻醉下行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术后均静脉滴注抗生素3d。观察组采用通便1 号方口服联合穴位贴敷治疗,通便1 号方(大黄6g、炒枳实6g、厚朴10g、玄参10g、麦冬10g、生地10g、火麻仁10g、仙鹤草10g、槐花10g、地榆炭10g)水煎服,早晚各一剂。将大黄药粉调成药饼,并贴敷于大肠俞穴、天枢穴(双)、支沟穴( 双),每日贴敷时间约6h,每日更换一次。对照组采用乳果糖口服溶液口服(北京韩美药品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5730,60mL/ 瓶)每次30mL,每日早餐前服用,每日一次。治疗期间停用其他与本治疗相关药物,直至2w 观察期结束。

1.7 评估标准

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治愈:2d 以内排便,便质转润,解时通畅,短期无复发。好转:3d 以内排便,便质转润,排便欠畅。未愈:症状无改善。

1.8 观察指标

参照2005 年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肛肠外科学组《便秘症状及疗效评估》制定,观察两组患者的排便时间、排便频率、粪便性状。

1.9 统计学分析

使用计算机统计学软件SPSS 18.0 对两组患者的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的计量资料,用t 值与卡方检验两组的计数资料,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根据本次研究结果现将两组病患的治疗效果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的总有效率

表3 两组便秘症状积分比较(n=80,分)

表3 两组便秘症状积分比较(n=80,分)

组别 排便时间 排便频率 粪便性状观察组 0..89±0.33 1.34±0.19 1.30±0.23对照组 1.77±0.63 3.79±1.54 2.81±0.30

3 结论

混合痔是肛肠疾病中一种常见的、多发的疾病,在患有肛肠疾病的患者中,有痔疮症状的达到98.08%[3]。手术治疗仍然是临床上治疗混合痔的最有效最直接的治疗方法。因为手术麻醉药对周围神经的刺激、手术时的切割对创面的牵拉刺激作用、术后患者的精神情绪的紧张,所以术后便秘是很常见的。如果术后便秘这一症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不仅会给病人带来创面疼痛、创面愈合延迟等,增加病人的经济和精神负担。西医对治疗术后便秘虽然有一定的疗效,但是存在一定的并发症和不良影响。

中医认为便秘的病机为阳明燥热伤筋、寒邪凝滞肠腑、气滞腑失通降、气虚推动无力、血虚肠道失荣、阴虚肠失濡润、阳虚肠失温煦[4]。而混合痔术后便秘的患者大部分是因为一方面术后创面疼痛,而惧怕排便;另一方面,担心因排便导致手术切口裂开加重肛门术口的疼痛及影响术口愈合,所以不敢排便,导致大便在体内积存,时间一长,导致大便便质干结,更加难以排出,故形成便秘[5]。通便1 号方由大黄、炒枳实、厚朴、玄参、麦冬、生地、火麻仁、仙鹤草、槐花、地榆炭组成。方中大黄性味苦寒沉降,沉而不浮,走而不守,《药品化义》:“大黄气味重浊,直降下行,走而不守。故其善荡涤胃肠实热积滞以通便。而且现代药理作用显示大黄能增加肠蠕动,抑制肠内水分吸收,促进排便。《金匮要略》厚朴三物汤(大黄、枳实、厚朴)治胃肠积滞之大便秘结。厚朴、枳实增强泻下攻积之力。玄参苦咸凉,滋阴润燥,壮水制火,启肾水以滋肠燥;生地甘苦寒,清热养阴,壮水生津;麦冬甘寒,滋养肺胃阴津以润肠燥;三药合用具有增液润燥。火麻仁甘平质润,补虚润燥,滑肠通便。现代药理作用显示有润滑肠通的作用,同时在肠中遇碱性肠液后产生脂肪酸,刺激肠壁,使蠕动增强,从而达到通便作用。仙鹤草、槐花、地榆炭归大肠,具有凉血止血之效。上诉诸药合用,具有荡涤肠胃、行气除满、润肠通便之功。穴位贴敷是在中医理论的基础上,把药物贴敷在相关的穴位上,使药物的作用直接通过穴位传达到经络、脏腑及相应的病变部位,已达到治病的特色的中医外治法。本次选取的穴位为大肠俞穴、天枢穴、支沟穴。其中大肠俞穴与天枢穴为募俞穴。我国古籍《难经》曾记载:“五脏募皆在阴,俞在阳者,何谓也?然:阴病行阳,阳病行阴。故令募在阴,俞在阳。”大肠俞为背俞穴,天枢乃大肠募穴,俞募相配,可以疏通大肠腑气,而腑气通则大肠传导功能恢复正常。支沟穴宣通三焦气机,三焦之气通畅,使肠腑通调,故有调气通腑之功。

终上所述,通便1 号方口服联合穴位贴敷在治疗混合痔术后便秘的疗效是确切的,而且具有安全有效,简便价廉的优点。既解决了病人的痛苦,且提高了病人术后的生活质量,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外痔内痔肛肠
有“痔”不在年高,防痔不分老幼
肛肠微波理疗椅对混合痔术后局部症状的应用效果
内痔的内镜下治疗进展
肛肠手术后并发症的临床治疗措施与效果
手术室护理应用不同体位摆放配合肛肠手术的效果观察
肛外横切口潜行剥离术治疗血栓性外痔临床分析
治痔疮,对症选药很重要
内痔一般如何进行诊断呢
不要忽视自己的肛肠健康
经肛周彩超与经直肠内彩超对内痔诊断及病情评估的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