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早期康复治疗对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后患者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

2020-02-17韩宁苏海涛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1期
关键词:血肿微创脑出血

韩宁,苏海涛

( 1.承德医学院,河北 承德;2.河北省沧州市人民医院本部神经外科,河北 沧州)

0 引言

在我国,高血压脑出血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且往往会导致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而康复治疗是降低致残率,减少功能障碍效果最佳的方法[1]。研究表明,脑梗死发病后给予超早期康复治疗,对患者的功能恢复效果显著,并且优于传统的康复治疗[2],但是高血压脑出血相关的超早期康复治疗研究较少,可能与在该时间段内,患者的病情尚不平稳有关。随着诊疗技术的发展,微创清除血肿手术得到了广泛应用[3]。微创手术具有精确定位、创伤小、手术并发症少等特点,并且可以直接清除颅内血肿,减轻血肿压迫,防止高颅压及脑水肿加重,配合降压与其他治疗,可降低患者超早期康复治疗的相关风险[4]。本文收集了2018 年03 月至2019 年10 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行微创手术治疗的患者98 例,其中实验组47例,给予超早期康复治疗,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择2018 年03 月至2019 年10 月我院神经外科及神经内科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行微创手术治疗的患者98 例[5]。纳入标准:颅脑CT 确诊的高血压基底节区或侧脑室内出血,血肿量30~50mL,血肿形态规则,并发偏瘫的患者,且所有患者均于发病12 小时内接受了微创手术。术后第3 天复查CT,颅内血肿基本引流出,已拔除头部引流管的患者,嗜睡或者意识清晰,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均≥9 分。排除标准:发病时误吸致严重肺炎,肝肾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既往脑梗死或脑出血遗留功能障碍的患者,凝血化验异常或发病后颅内出血未停止或术后再发出血的患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其中实验组47 例,对照组51 例,2组年龄、性别、出血部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 组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 组患者均给予药物对症治疗,摆放抗痉挛姿势,给予健身及气压泵治疗。实验组在术后第3 天给予肢体各关节的被动活动,对照组在术后第7 天给予肢体各关节的被动活动,2 组的康复方法相同。

1.2.1 良肢位的摆放

仰卧位:头部垫头枕,面朝患侧,患侧肩关节下垫软枕,双上肢下垫软枕,肘关节伸展,腕关节背伸,手指伸展。双臀下垫软枕,双腘窝下外侧垫软枕。足底至床尾间放一长硬枕,使足处于中立位。床上半坐位:床头抬高,颈背部垫枕头,髋关节屈曲位,躯干及双上肢伸展,臀部垫软枕,双膝屈曲位,膝下垫软枕,足底至床尾间放长硬枕,使足处于中立位[6]。

1.2.2 健患侧翻身拍背,每2 小时1 次。双下肢给予气压泵治疗,每天2 次。肢体各关节给予被动活动,根据各关节的正常可活动范围,制定规范的、连续的成套康复训练动作,观察患者反应,确保未引起疼痛,每天2 次,每次30-45min。随着患者各项功能的逐渐恢复,辅以患者坐位、站立位、步行锻炼等各种不同康复方法。并且根据患者各阶段的恢复状况,给予其适合的进餐、穿衣等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并给予患者电刺激,针灸及心理康复等治疗[7]。

1.3 评定方法

采用简化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分法评定肢体运动功能,采用改良Barthel 指数评定表评定日常生活能力。且于第1 个月月末及第3 个月月末分别对实验组与对照组进行评定,同一位医师完成所有评定。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正态分布数据用表示,偏态分布数据用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表示,均采用检验。所有数据认为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实验组与对照组运动功能评定

治疗前实验组与对照组简化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分具有可比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1 个月后及3 个月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简化Fugl-Meyer 评分比较,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表2。

表1 简化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分法积分比较

表2 简化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分法积分差值比较

2.2 实验组与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

治疗前实验组与对照组改良Barthel 指数评分具有可比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1 个月后及3 个月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改良Barthel 指数评分比较,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3,表4。

表3 改良Barthel 指数评定法评分积分的比较

表4 改良Barthel 指数评分法积分差值比较

3 讨论

近年来,我国高血压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长期患病可对脑内血管产生影响,出现病理性改变,血压骤升时,极有可能因血管破裂发生脑出血[8]。我国脑出血患者数量逐年增加,且此病死亡率高,但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得到广泛应用,使患者生存率得到提高,然而生存患者多残留严重功能障碍,生活质量低,增加家庭及社会负担。循证医学及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康复治疗是改善患者功能,降低致残率的最有效方法,康复治疗同时也能缩短住院时间,帮助患者恢复自理能力,改善生活质量[1]。脑卒中康复指南中强调早期康复,并且有研究表明,当患者各项指标稳定后,应早期给予康复训练。患者功能恢复与康复开始时间存在正相关关系[7]。本研究遵循早期康复理念,提出超早期康复治疗。微创手术在创伤小,并发症少的前提下能直接清除血肿,减轻血肿压迫,降低血肿的持续破坏。并且给予患者辅以药物控制血压等治疗,严格掌握入组标准,降低了超早期康复治疗的相关风险[9]。给予实验组超早期康复治疗,结果表明,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后超早期康复治疗在对肢体运动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改善等方面均明显优于传统康复治疗。

我们把2 组患者的第2 阶段(发病至第3 个月月末)简化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分及改良Barthel 指数评分减去第一阶段(发病至第1 个月月末)的评分,并对差值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超早期康复治疗对下一阶段的康复治疗仍有积极作用。这可能与功能恢复较好的患者的依从性更高,患者家属配合性更好,康复训练更规范,康复训练方法更多等有关。

猜你喜欢

血肿微创脑出血
脑出血联合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抑郁模型大鼠的行为学相关性分析
持续骨牵引复位在近节指骨干骨折微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肺癌的微创介入治疗——专访北京医院肿瘤微创治疗中心主任李晓光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中的预防
硬脑膜外和硬脑膜下血肿相关知识,你应了解吗?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无痛微创拔牙技术在智齿拔除术中的应用进展
护理多发性颅内血肿患者时需要注意哪些情况
贲门失弛缓症的微创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