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农村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农村环境教育

2020-02-14管芸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20年1期
关键词:中学地理环境教育农村教育

管芸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学地理教学面临新的发展,地理是中学教学阶段一门重要的学科,学好地理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知识,还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农村中学在地理学习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贴近自然的环境,能够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地理学习素材,结合乡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农村环境教学,是农村中学地理教学的重要发展方向。本文简单分析了当前农村中学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的现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有效开展环境教育的策略供参考。

关键词:中学地理;农村教育;环境教育

引言: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对环境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人与环境的关系十分复杂,当前部分城市已经开展垃圾分类活动,这说明城市管理中对环境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但是,在农村地区,由于地域广阔,人口分散的缘故,对于农村环境治理很难落到实处,想要将环境保护的目标落实到位,就必须从教育着手,在中学地理教学中融入环境教育,让下一代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念,帮助农村人口树立环境保护理念。如何积极发挥地理学科优势,开展高校的农村环境教育,这值得广大地理教师思考。

一、当前农村中学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的现状

1.教学观念落后,对环境教育认识不足

环境教育是一个深刻的话题,在农村中学地理教学中,许多教师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认为考试中对环境保护相关知识的考核不多,因此对环境教育不够重视。部分学校为了提高学生升学率,将大部分教学经历投入到主要课程中,对地理学科的重视程度不高,在原本有限的课时中融入环境教育十分困难。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落实,许多教师开始意识到农村环境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缺乏先进教学案例的指导,在实施环境教育过程中教学方法不够到位,往往只是简单的一笔带过,没有深入分析导致环境教育落实情况不够理想。此外农村地区由于环境相对较差,许多教师在选择工作环境时,往往对农村学校避而远之,这就导致先进教学理念始终无法落实到农村中学地理教学中。

2.家庭、社会因素限制环境教育发展

中学阶段学生教育的主要场所是学校,然而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同样重要,在农村地区,长久以来的教育传承都没有涵盖环境教育的内容。面对经济发展的诱惑,许多农村家庭包括基层组织都选择对环境问题视而不见,任由工厂发展,对植被破坏严重,在国家法律法规的支持下,环境保护虽有好转,但是根深蒂固的传统理念,限制了学生的思想发展。这些因素都在无形间加大了中学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的难度。

二、在农村中学地理教学中实施有效环境教育的策略

1.挖掘教材中的环境教育素材

中学地理教材是经由专家编写评审,最终选择的教学内容,在农村中学,地理课堂中进行农村环境教育,首先应当挖掘地理教材中关于环境教育的素材,以课本为切入点让学生更加轻松地掌握环境保护知识。举个例子,在讲解人口教育的内容时,教师应当结合农村的环境特点,让学生分析由人口引发的环境问题。人的生存发展需要开拓环境资源,因此在开垦土地过程中可能导致生态破坏的情况;在农业灌溉过程中原有的水资源被人为过度利用,导致水资源储量匮乏;在人们经济活动日常消费过程中带来的垃圾污染,也是损坏环境的重要原因。从教材中挖掘环境教育素材学生,一方面能够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同时也能让学生从教材内容进行衍生,注意到身边存在的环境问题。

2.结合生活实际,重视乡土地理教育

在农村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为学生讲解,教材大纲中涉及到的内容之外,还可以从生活实际出发,挖掘身边的乡土地理,让学生能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奉献到家乡建设中,进而实现保护环境的目的。乡土地理作为中学地理教学内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选择的素材是学生能够亲自接触到的,无论是哪个层面的乡土地理,都值得学生学习与参考。在面对乡土地理相关知识时,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分析和调查等手段,对地理知识进行深入了解,比如地区内的人文景观,地区的气候特征等等。

3.优化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中学地理是一门对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較高的学科,倘若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一味的讲解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这样的教学模式无法满足学生兴趣培养的需求。倘若学生无法带着兴趣到地理学习中,那么环境教育也很难落到实处。想要提高教学效果,就必须积极转变教学观念,优化教学方案,从教学活动设计的角度贴近学生实际,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比如案例教学、多媒体教学等等,无论是教学效果还是课堂分为新型教学方式,能够满足高质量的中学地理教学课堂。

举个例子,在讲解空气污染问题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创设相应的教学环境,利用多媒体的形式向学生展现许多地区的空气污染问题,比如部分地区焚烧秸秆产生的污染、北京市的雾霾情况等等。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相应的图片与视频,学生能够更加清晰地认知到空气污染带来的危害,教师在对空气污染的原因进行分析之后,学生便能够产生联想,发现身边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事物,进而培养学生环境保护理念。

结语:

总而言之,农村中学地理教学中农村环境教育至关重要,这是提高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培养地理学科素养的重要一环。作为中学地理教师应当从实际出发,通过挖掘教材中的环境素材,结合乡土地理知识开展教学活动,将农村环境教育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 李靖.中学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理论探索与实践[D].辽宁师范大学 2007

[2] 朱妙园,王金亮,鲁礼芬,钟云华,李石华.农村中学地理学科环境教育探析[J].环境教育.2005(11)

[3] 林红.素质教育在农村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实施现状及对策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 2005

猜你喜欢

中学地理环境教育农村教育
地理实践活动教学探究
谈高中生物教学中环境教育的渗透
关于如何优化农村小学教师综合素质的探索
浅谈如何改善农村小学体育教学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育发展问题探究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育发展问题探究
古代社学对发展农村教育的启示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环境教育
高校环境教育非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
对中学地理课程改革的几点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