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教学的尝试

2020-02-14谢彩萍

文学教育 2020年1期
关键词:学习任务群

谢彩萍

内容摘要:在经典的“单篇”阅读教学下,学生容易出现倦怠感,过分严肃的课堂和以考试为目的的测试性评价导致课堂效率低下且功利性强。如何扭转这一局面?笔者以“感悟自然”阅读教学为例,从“设计主题,建构群文——创设情境,生成任务——落实评价,分享成果——师生反思,优化课程”等学习任务,进行了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教学的尝试,以期努力改变单篇阅读教学的顽疾。

关键词:学习任务群 感悟自然 建构群文 生成任务 优化课程

一.尝试“学习任务群”教学的背景

一直以来,教师都是按照教材文本一篇一篇教过去,收获固然有,但弊端也很明显。比如学生在课堂上表现都很严肃,回答问题时多采用固定的一套模式,战战兢兢之下难以出现真诚想法;学生所学课文都由专家组统一编选,难以扩展阅读量;有的课文会纳入考试范围,学生只会去背考试的点,而缺乏感悟的时间。学生所学甚微,教师也在这条混沌的长河中不知去处。“任务群”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这种局面,它是在组织学习资源,设计多样的学习任务,让学生通过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自主活动,自己去体验环境,完成任务,发展个性,增长思维。這正好弥补了传统教学的短处。

如何整合语文元素组织新的教学模式?如何选好一个主题统领任务群教学?如何设计真是语文情境下的核心问题?如何有条不紊开展活动并且生成评价?这是任务群教学模式下需要思考的问题。

二.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教学初探

蒋军晶老师总结了群文阅读的特征:同一个议题、多个文本、探索性教学。语文“学习任务群”教学必然会涉及到多个文本,也必然涉及到一个明确的主题。笔者以“感悟自然”为主题,选了苏教版必修一、必修一读本和必修二中的六篇文章,分别是《江南的冬景》《荷塘月色》《像山那样思考》《始得西山宴游记》《赤壁赋》《湖心亭看雪》,以这六篇文章重组建构群文,由单篇阅读教学变为多篇教学,由一成不变的课堂翻转为超越时空限制的新课堂。

任务一:设计主题,建构群文

设计“感悟自然”这个主题,主要想让学生对这个世界有温暖的人文关怀:

俯仰天地,既可以发现“大地眼睛”,也可以“与造物者游”。大自然与人的内心世界相互映照,可以赞美,可以怀想,可以神游,可以寄托,可以融合。如果人类无视自然发展规律,凭一己之意践踏自然,那么自然也会对人类回之以冷漠和荒芜。引导学生关注“人与自然”这一永恒的话题,可让学生在经典文本的阅读中感受自然之美、自然之情,以及人与自然的一种特殊关系,能与自然有心灵的交流。

笔者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带领学生确定了这六篇文章的主题内容:有诗情画意、可以让人忘却尘世的碌碌俗务的《江南的冬景》《荷塘月色》。有提醒人们要懂得“荒野的启示”,思考自身与万物关系的《像山那样思考》。有西山与作者物我两忘、与万化冥合的《始得西山宴游记》。有在江山风月中领悟哲理,并且超脱自我、领悟到生命真谛的《赤壁赋》。有在山水中寄寓无法与外人道的“痴情”和发现审美情趣的《湖心亭看雪》。必读文章旨在使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涵养内心,提升精神境界。也要让学生在课外的延伸阅读和与同学的交流中能够形成对“人与自然”独特的理解,脑中能有阅读地图,笔下能有思考心得。

任务二:创设情境,生成任务

“新课标”倡导合适的情境教学,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学习。即将学习内容放入了学生的自我成长中,并与外界相互沟通,是一个开放性的真实的空间。

如果说“主题”主管统领学习,那么“情境”则是主管产生问题。鉴于此,笔者设计了如下情境:

川端康成清晨发现海棠花未眠,王维内心安静到可以发现月下桂花翩然而落,郁达夫深深感知到了江南微雨寒村的冬霖景象并生出悠闲境界,这些都是对自然纯美的注视。而张岱湖心亭看雪与“独钓寒江雪”的柳宗元遥遥呼应,都是有一种孤傲卓绝在里面,陶渊明“采菊东篱下”亦自有隐居的一份生活情趣,发现自然之大美的同时,也倾注了作者的志趣、身世与怀抱。你仰望过星空吗,你观察过一只蚂蚁的生存活动吗,你在自然中感悟到了什么呢?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完成的任务,分为以下几个活动:

1.精读6篇必读篇目,并在文章内容、语言风格、写景特点、艺术特色、主题意蕴方面绘制并完成表格。(10分)

2.利用资源:

(1)拓展阅读:关于“人与自然”的一系列课外文章,推荐阅读整本书刘亮程《一个人的村庄》、苇岸《大地上的事情》、阿宝《讨山记》、林文月《山水与古典》、孙绍振《名作细读》。

(2)其它方式:可利用互联网查阅作者生平,浏览豆瓣、知乎读书心得,聆听古曲《春江花月夜》、圆舞曲《蓝色多瑙河》、油画《日出印象》等。

做好内容的摘抄、主题的整理、听后感、观后感工作。(10分)

3.开展“人与自然”读书报告会(以小组形式),要求有课件以及读书笔记。(10分)

4.结合切身体会,调动阅读经验,撰写以“感悟”为主题的随笔,不少于800字,并在班内进行交流。(20分)

任务三:落实评价,交流成果

本次任务群学习评价采用50分打分制,落实了群文阅读教学课堂的基本模式“自读落实(自主学习)——互读探讨(小组合作)——展读交流(师生对话)——评读凝聚(个体小结)”。在此次活动中,师生共同合作,尽力营造理想的课堂。

在批阅完学生的随笔后,情况不容乐观:其一,很少学生会另起题目、展显个性,绝大部分随笔的题目就是既定的主题,肤浅且敷衍。其二,有三分之二的学生写到的内容为“爷爷奶奶乡下老家”“田野”“草原”等,但就事论事,甚至写到了“雾霾天”这种环保问题,没有内容的引申和深刻的探讨。但也有少数学生领悟到了这次任务的核心,写到了魏晋名士、苏轼、王维、陶渊明、海子等,借这些风雅之人的文字,来表达自己的审美理想和对自然的敬畏。有位同学这样写:“很喜欢阿宝的《讨山记》,她的自由与对自然的热爱是我所不能及的。让山上的小草在家中的地板缝里生存,建造一个露天厕所,还种上一大片向日葵。这大概就是与自然相处的最好的方式了吧。靠自己的双手与智慧,不贪婪索取,安贫乐道,是很高的境界了。”我想这就是本次活动带给他们的意义吧。

任务四:师生反思,优化课程

活动最后一个步骤,笔者作了如下反思:第一,这是师生共同的初次尝试,可能某些环节做得不够到位,导致学生理解上的偏差。第二,老师还没有做到最大的兴趣的激发,学生有点迷茫,不知如何下手。第三,学生适应了多年来规规矩矩的教学模式,一时难以接受新模式,不敢放开思维,显得很局促。第四,学生的生活阅历和阅读量少,所需题材的题材都常见且没有想法。第五,奖惩机制不够鲜明,任务布置范围太大,时间量少,学生无法很好落实任务。

赵福楼先生认为,要“彻底把课堂学习转化为贯通课内外的廣域时空的学习。”鉴于此,我再加了两堂课,让学生好好阅读关于“感悟自然”的自编讲义,讲义上共两首诗,八篇散文。要求学生根据主题提炼出每个文本的主要内容及中心思想,收到的反馈结果令人惊喜:

小花面对石头的冷漠报之以金黄的微笑(顾城《小花的信念》);白天的星星我们看不见,躲在瓦缝里等待春天的蒲公英根我们看不见,但却一直在那里(金子美玲《蒲公英》);玫瑰花落的时候安静而恬静,茶花落的时候则有一种自杀式的悲壮,这是不同生命不同的呼吸(张爱玲《花落的声音》);微不足道的落叶从苍翠如水到萎黄枯暗,正如人的一生,要对之有一种生命的关照(唐元峰《小心落叶》);老人轻缓温和地扫落叶,并提醒路过的人们“小心落叶啊”,这种珍视是因为他明白了老生命的价值和新生命的珍贵(余双《小心落叶》);那么小却那么香的茉莉花,独坐相忘时,与花有一种缠绵不断的感情。与人闲谈时,则有茉莉一般的情分(丁立梅《花向美人头上开》);当风吹着号角,穿越荆棘,孤独的梵高看见了,勇往直前创作了价值连城的《杉树》,风可以昭示人间世(考场作文);静水流深,这四个字分别代表着生命的完满、生命的本源、生命的体现、生命的蕴藉(赵万里《静水流深》)。

最后,我告诉学生,内容的选择有很多,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既要关注现实生活,也要从他人作品中汲取营养,让这次任务群阅读更加有血有肉,也让自己的内心更加丰盈。

“学习任务群”教学离我们很近,却又很遥远。路曼曼其修远兮,值得我们潜心思考、勇敢探索。群文阅读可以“让师生回归到阅读的本质”,是“对真实阅读情状的模拟”,更可以“努力改变阅读教学的痼疾”。虽然也有困境,比如:文章的选择、任务的设置、学生的接受能力、老师的操作能力、时间的安排等等,但我想通过师生不懈的努力与尝试,定会创造更大的价值和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1

[2]王宁,巢宗祺,主编.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10

[3]陆志平,主编.普通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教学指南[M].北京:现代教育出版社,2018.7

[4]赵福楼.语文学习任务群教学的现实选择——构建单篇阅读与群文阅读复合教学模式[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9.1

[5]蒋军晶.语文课上更重要的事——关于单篇到“群文”的新思考[J].人民教育,2012.12

(作者单位:江苏省梁丰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学习任务群
“学习任务群”基本课型及教学模式建构
浅论基于“学习任务群”的语文高效教学
实验版与2017年版普高语文课标对比分析
“杜甫夔州心境”学习项目组教学研究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语文项目学习初探
植入红色基因 培育英雄情怀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高中语文教学探究
关于“学习任务群”的几点忧思与期盼
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作文教学初探
表述与实现:从“语文课程目标”到“语文课堂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