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期性盈余对会计盈余可比性的影响

2020-02-03张卓然陈硕

财会月刊·下半月 2020年1期
关键词:机构投资者

张卓然 陈硕

【摘要】国际会计准则将促进会计信息可比为目标之一,但资产减值会计、公允价值会计下的弹性化会计处理规则会向会计信息系统引入大量噪音,甚至被管理层利用,进而损害会计信息的可比性。據此,在论证预期性盈余对会计盈余可比性影响的基础上,运用我国沪深A股非金融、非综合行业上市公司2010~2017年的样本数据,研究发现会计盈余中预期性盈余所占的比重越大,会计盈余可比性越差。进一步研究发现,由“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财务报告进行审计以及机构投资者的高持股水平都有助于抑制预期性盈余对会计盈余可比性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预期性盈余;会计盈余;可比性;机构投资者

【中图分类号】F23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0994(2020)02-0092-9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我国会计法规体系的优化路径研究——兼论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困境及其改进”(项目编号:16XNI006);北京市博士后工作经费资助项目(项目编号:ZZ2019-140)

一、引言

会计盈余信息是报表使用者判断公司经营业绩和盈利能力的重要依据。自2006年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实现实质趋同以来,越来越多的预期信息被引入会计盈余信息,本文称这部分信息所涉及的盈余为预期性盈余。上市公司年报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近五分之一的A股上市公司的会计盈余中,预期性盈余占比超过了50%,说明预期性盈余已成为会计盈余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对会计盈余整体产生较大影响。然而,资产减值会计和公允价值会计运用了大量的估计判断,为管理层操纵盈余提供了空间,会导致会计盈余信息质量的下降。可比性是重要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之一,旨在帮助会计信息使用者降低信息成本和风险,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1]。那么,预期性盈余是否会损害会计盈余整体的可比性,厘清这一问题对于准则制定机构和会计信息使用者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

已有关于预期性盈余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研究主要围绕相关性和可靠性展开。对于会计信息可比性影响因素方面的研究,则经历了从宏观上的准则趋同能否提高会计信息可比性,到微观层面的公司特征与行为如何影响会计信息可比性的过程。然而,已有研究对管理层如何依据具体会计规则生成会计信息的过程关注较少,对各类会计信息组成部分的影响重视不够,对于在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背景下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研究不足。本文拟研究预期性盈余对会计盈余可比性的影响,以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已有研究的不足。

本文选取2010 ~2017年我国沪深A股非金融、非综合行业的2685家上市公司共14726个观测值作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预期性盈余占比对会计盈余可比性的影响。研究发现,会计盈余中预期性盈余所占的比重越大,会计盈余可比性越差。进一步分析发现,当公司财务报告经“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以及机构投资者持股水平较高时,预期性盈余对会计盈余可比性的影响会有所降低。这一结果说明,弹性会计规则下生成的预期性盈余会向会计信息系统注入大量噪音,损害会计盈余整体的可比性,但一定的监督机制能够抑制这种负面影响。

二、文献综述

(一)预期性盈余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已有关于预期性盈余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研究主要是从相关性和可靠性两个角度展开。

一方面,部分学者认为预期性盈余所涉及的资产减值信息和公允价值信息有助于反映企业资产的真实状况,向投资者传递对其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更进一步,Strong、Meyer[2]研究发现,资产减值信息能够引发相应的市场反应,与公司市场价值显著相关。Hirst、Hopkins[3]指出,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能够提高公司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具有价值相关性。黄霖华等[4]认为公允价值计量能够提升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但也有一些研究指出管理层并没有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资产减值金额,在盈余管理动机的驱动下,资产减值信息的价值相关性较弱[5,6]。王玉涛等[7]发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并不具有价值相关性。Nobes[8]指出权益法下的投资收益是不可分配的,对会计信息使用者具有潜在误导性。

另一方面,大量研究指出资产减值会计和公允价值会计存在较大的弹性空间,管理层可能利用这些规则进行盈余操纵,进而损害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有学者发现管理层会通过操纵资产减值信息来实现业绩目标[9]、平滑利润[10],或是“洗大澡”[11]。李文耀、许新霞[12]也发现,盈余平滑、“保前”、“避免首亏”、“洗大澡”等管理层盈余管理动机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显著相关。朱桂芳等[13]指出,权益法有助于管理层迅速增加当期利润,并使其在未来若干年持续受益。罗文波、李敏鑫[14]认为投资收益是ST公司提高企业绩效、避免退市的主要工具。更进一步,莫冬燕[15]发现,管理层会出于“避亏”动机利用权益法进行盈余管理,从而损害股权投资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周华等[16]指出权益法下的投资收益会影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误导股票定价。

可见,已有研究多围绕预期性盈余的相关性和可靠性展开,与可比性相关的研究还十分匮乏。

(二)会计信息可比性的影响因素

作为重要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之一,可比性要求各公司的会计信息能够反映所发生经济事项的异同[17]。1980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就表现出对会计信息可比性的高度关注,强调可比性能够帮助使用者比较经济事项之间的异同,增强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同样非常重视可比性,指出可比性是最重要的四个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之一。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大背景下,我国于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也将可比性作为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之一做出了相应规定。可见,研究会计信息可比性的影响因素是非常必要的。

早期的研究大多通过考察哪些因素会影响公司会计方法的选择,间接地判断会计信息可比性的影响因素[18,19]。随着国际会计准则(IFRS)的实施以及会计信息可比性测度方法的提出[20,21],一些学者开始从宏观角度出发,探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能否有效增强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但这些研究并未取得一致结论。Barth等[22]、易阳等[23]研究认为,执行IFRS能够带来更为可比的会计信息,促进各国公司之间会计信息的传递。但Lang等[24]却指出执行IFRS并不能提高会计盈余的可比性。Liao等[25]、袁知柱和吴珊珊[26]发现随着会计准则的不断实施,会计信息的可比性还会呈现出不同变化趋势。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会计准则趋同、会计实务协调、会计方法一致并不一定能带来可比性更强的会计信息,不同国家、地区的制度环境以及公司个体的特征和行为都会影響会计信息的可比性[27,28]。因此,相关研究的重心开始向公司层面上的会计信息可比性影响因素转移。Francis等[21]首先关注到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风格会影响公司间会计信息的可比性。随后不少学者从审计师变更、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审计师客户重要性、事务所行业专长等角度出发,探讨了审计这一外部治理机制对会计信息可比性的影响。孙光国和杨金凤[29]、袁知柱和侯乃堃[30]研究发现,较高的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和投资者保护程度能够提升会计信息可比性。

除了外部治理机制的影响,近两年我国学者开始特别关注公司内外部环境特征对其会计信息可比性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公司内部控制质量、CEO变更、管理层过度自信、供应链或客户集中度、公司内部人交易、关联方交易规模、高管关联关系、战略差异度、环境不确定性以及市场竞争程度等。

综上可知,在预期性盈余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方面,对可比性的研究明显滞后于可靠性和相关性。已有关于会计信息可比性影响因素的研究对公司管理层如何依据具体会计规则生成会计信息的过程关注较少,研究成果未能为“准则与动机”的争论提供证据[31],对于在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背景下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指导意义尚显不足。因此,本文拟研究预期性盈余如何影响会计盈余整体的可比性,以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已有研究的不足。

三、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一)理论分析

可比性是一个重要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它要求公司财务报告能够体现出经济事项的异同,以帮助会计信息使用者识别、判断不同公司所发生的经济事项的差异。换言之,可比性是指当经济事项相同时,不同公司的会计信息应能反映相同的情况;当经济事项不同时,不同公司的会计信息也应能反映其差异所在。

De Franco等[20]借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对可比性的定义并将其数理化,以经济事项与财务报告的函数形式加以展示,即:财务报告=f(经济事项)。其中,函数f(·)被定义为公司的会计信息系统,用以描述公司将发生的经济事项转换并生成财务报告的过程。也就是说,经济事项和财务报告分别是公司会计信息系统的输入值和输出值。当两家公司的会计信息系统非常相似时,产出的财务报告对同一经济事项的反映就会非常相似,会计信息的转换差异很小,说明这两家公司的会计信息具有较高程度的可比性,反之则说明两家公司的会计信息可比性较差。正是基于这种考虑,国际会计准则希望以统一的会计准则形式对世界各国公司的会计信息系统进行约束,以生成高度可比的会计信息。但在此过程中,很多因素都可能向公司的会计信息系统注入噪音,从而损害公司间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长期以来,位于利润表“最后一行”的会计盈余都被视为反映公司整体经营业绩的重要会计信息,在投资者等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经济决策制定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自Lipe[32]开始,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到了会计盈余组成部分的差异,尝试通过对会计盈余的分解以及对具有相似特征的会计盈余组成部分的归类,在单一会计盈余项目的基础上,挖掘出信息含量更高的决策有用要素。

(二)假设提出

周华[33]指出,随着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与国际会计准则逐步趋同,企业利润中除了收入和费用,还包括利得和损失。其中:企业营业范围以外的活动所形成的偶然所得(营业外收入)和预期利润(如因资产市值上升所形成的浮动盈利)统称为利得;企业营业范围以外的活动所形成的偶然亏损(营业外支出)和预期损失(如资产减值损失、因资产市值下降所形成的浮动亏损)统称为损失。有鉴于此,本文提出“预期性盈余”概念,指由企业营业范围以外的活动所形成的、在当期尚未实现的盈亏,具有预期性特征。在利润表中,具体包括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以及权益法下记载的投资收益三个部分。这部分盈余,一方面由于其弹性化会计处理规则,汇集了大量的不确定性,可能向公司的会计信息系统注入噪音;另一方面还可能为管理层提供操纵盈余的机会,造成公司会计信息被二次扭曲,进而损害各公司会计盈余之间的可比性。

首先,资产减值损失是以稳健性原则为理论基础而记录的预期损失,但这种稳健性是存在差异的。Hendriksen[34]指出,为了遵循稳健性原则,在面对不同的可选择计量金额时,公司会选择以最小的数额计量其资产或收入,选择以最大的数额计量其负债或费用。各公司不同的会计核算口径和方法,会使各公司的会计信息系统相互偏离,生成缺乏统一标准的资产减值损失信息,进而影响会计盈余信息之间的可比性。更进一步,在稳健性原则的指导下,资产减值会计处理规则中含有大量的管理层主观判断成分,可变现净值、可收回金额、现值的计算中都存在着各种估计,极易成为管理层操纵盈余的工具[31]。因此,弹性极大的资产减值会计处理规则会扭曲公司会计信息,继而削弱基于该规则生成的会计盈余信息的可比性。

其次,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以公允价值会计为基础,反映了资产在持有期间因公允价值变动而形成的损益。记录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以确定公允价值为前提,周华[33]指出公允价值基本是通过估计得到的,并不存在可信的公允价值。虽然会计准则中提到的估值技术包括市场法、收益法和成本法,所使用的输入值也被划分为三个层次,但不可否认的是,每个公司所做出的估计都包含其主观判断,公允价值并不具有真正的“公允性”,因而也失去了可比的基础,据此生成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会对会计盈余信息的可比性产生不利影响。另外,从金融资产种类的划分角度看,公司在决定将一项金融资产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还是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时拥有很大的自由度,金融资产在初始确认时的可选择性决定了后续计量过程中形成的公允价值变动是否会影响公司的会计盈余,这也将极大地提升公司间会计盈余不可比的程度。除了公允价值会计本身的不确定性,管理层可能借机实施的盈余管理行为也会加剧会计盈余的不可比。

最后,权益法下的投资收益,或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是投资方将被投资方取得的净利润按其持股比例计算得出的分享额,也是一种预期性盈余。其原因在于,这部分投资收益并不一定會给公司带来实际的股利收入,除非被投资方将取得的全部净利润用于利润分配。换言之,权益法下的投资收益能否实现取决于被投资方的决策,而投资方的经营业绩并没有实质性的变化。实务中,不少陷入财务困境的公司在会计年度即将结束前,通过合并同一集团控制下的其他公司,将其净利润纳入合并报表,虚增投资收益以影响最终的会计盈余[13]。可见,权益法下的投资收益也会影响公司会计盈余的可比性。

综上所述,在资产减值会计与公允价值会计下,与预期性盈余相关的弹性会计规则会向公司会计信息系统中引入大量噪音,还可能成为管理层操纵盈余的工具,降低各公司会计盈余信息在反映同一经济事项时的相似程度,进而损害会计盈余信息的可比性。预期性盈余对会计盈余信息的影响越大,会计盈余信息的可比性就会越差。据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会计盈余中的预期性盈余占比越大,其可比性越差。

四、研究设计

(一)样本筛选和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2010 ~2017年我国沪深A股非金融、非综合行业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以2010年作为样本的起始年份,是因为我国财政部于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是从2007年1月1日起开始施行的,本文在计算可比性指标时需要使用前四年16个季度的财务数据。参照已有研究,考虑到金融行业的特殊性以及综合行业的公司之间相互不可比,本文在样本中剔除了金融行业和综合行业公司样本。剔除被解释变量和解释变量缺失值之后,最后共得到2685家上市公司的14726个有效样本。

本文所使用的数据均来自CSMAR国泰安经济金融研究数据库,并对所有连续变量在1%和99%分位数上进行了Winsorize处理。

(二)模型构建及变量选取

1.模型构建。本文使用如下回归模型检验会计盈余中的预期性盈余占比与会计盈余可比性之间的关系:

2.被解释变量。被解释变量COMPi,t表示公司当期会计盈余的可比性(Comparability),本文采用De Franco等[20]的方法计算该指标:

首先,对于每一个公司-年份样本点,使用该公司过去16个季度的会计盈余和股票回报数据进行如下回归:

其中,EARNINGSi,t指公司当期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并除以公司上一期期末的市场价值进行标准化;RETURNi,t指公司当期的股票收益率。这里将公司的股票收益率作为经济事项的替代指标,将会计盈余作为财务报告会计信息的替代指标,由此估计出的回归系数λi和γi就可以作为对公司当期会计信息系统的测度。

然后,使用公司i的会计信息系统(用回归系数λi和γi表示)和公司i的股票收益率计算得到公司i的拟合会计盈余,使用公司j的会计信息系统(用回归系数λj和γj表示)和公司i的股票收益率计算得到公司j在取得与公司i一样的股票收益时的拟合会计盈余,以此来比较公司i和公司j在发生一样的经济事项时,是否能够生成相同的会计信息。公司i和公司j的拟合会计盈余之差的绝对值越大,表示两家公司之间会计信息系统的转换差异越大,所生成的会计盈余信息可比性越差。本文对得到的绝对值取相反数,使可比性指标的符号方向与其含义一致,并通过对过去16个季度的可比性指标求平均值,得到公司i和公司j在当年的可比性指标。即:

最后,计算公司i与其所处行业内所有公司之间会计信息可比性指标的平均值和中位数,并乘以100,即可得到AVCOMPi,t和MECOMPi,t两个可比性指标,作为本文回归模型中的被解释变量。

3.解释变量。解释变量FINCOMEi,t表示公司会计盈余中预期性盈余所占的比例。其中,预期性盈余包括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和权益法下的投资收益。本文主回归中采用净利润表示会计盈余,稳健性检验中还使用了营业利润和利润总额,回归结果没有变化,说明本文所选取的解释变量是可靠的。模型中的回归系数α1衡量了会计盈余中预期性盈余占比与会计盈余可比性之间的关系。根据假设,本文预测α1<0,即会计盈余中预期性盈余占比越大,会计盈余受到的影响越大,其可比性越差。

4.控制变量。Lang等[24]、Francis等[21]研究指出,目前关于会计盈余可比性影响因素的研究尚未成熟,已有研究多借鉴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相关研究,在模型中引入可能影响会计信息可比性的其他因素作为控制变量。因此,本文参照已有研究的做法,在回归模型中引入了如下控制变量。

参考Francis等[21]的研究,在模型中引入SIZEi,t、BTMi,t、LEVi,t和OCFi,t等控制变量。其中,SIZEi,t用以控制公司规模,等于公司总资产的自然对数值。BTMi,t为账面市值比,等于公司账面净资产价值与市场价值的比值。LEVi,t用以控制公司的财务风险,等于总负债与总资产的比值,即资产负债率,该指标较高时通常意味着公司具有较高的财务压力,此时管理层的机会主义行为可能扭曲会计信息,降低会计盈余的可比性,因此本文预测其系数小于0。OCFi,t是经总资产平减后的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参考谢盛纹、王清[1]的研究,本文引入了公司治理方面的一系列控制变量。其中,DUALi,t表示公司总经理和董事长是否两职合一,两职合一取值为1,否则为0。BOARDi,t表示董事会规模,用董事会总人数计算。INDEPENDi,t表示独立董事比例,即独立董事人数与董事会总人数的比值。MAGSTKi,t表示公司高管持股比例。MAGPAYi,t等于公司前三名高管年薪总额的自然对数值。H1i,t表示股权集中度,即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

此外,本文还引入了公司股票及其控制人、上市时间等特征变量。VOLi,t表示股票收益波动性,等于公司当年度月股票收益率的标准差。一般认为,股票波动性越大,公司面临的市场风险越高,会计信息系统的稳定性越差,其会计信息可比性也越低。TSHRi,t表示公司当期的流通股比例。STATEi,t表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性质,若实际控制人为国有取值为1,否则为0。LISTAGEi,t表示公司上市年限的自然对数值。已有研究并未对以上各变量如何影响会计盈余可比性得出一致结论,因此本文暂不预测其回归系数的符号。

回归模型中涉及的变量定义如表1所示。

本文在回归模型中控制了行业效应和年份效应,对模型估计进行Robust处理,并参照Petersen[35]的做法,对模型回归系数的标准误进行了公司层面的聚类调整(Cluster),以保证结论的稳健性。

五、实证结果

(一)描述性统计

表2列示了样本的描述性统计结果。从表2中可以看到,本文所使用的两个可比性指标,AVCOMPi,t和MECOMPi,t的平均数为-1.030和-0.759,标准差分别为0.592和0.613,说明我国各行业内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可比性存在一定的差异。

(二)相关性分析

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限于篇幅,结果未予列示),本文所使用的两个可比性指标AVCOMPi,t和MECOMPi,t的相关系数在0.8以上,说明这两个指标存在高度相关性,可以相互替代。FINCOMEi,t与AVCOMPi,t和MECOMPi,t均呈现出显著负相关的关系,说明会计盈余中预期性盈余的占比越大,其可比性越差。各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总体上小于0.6,说明各变量之间不存在严重的共线性问题。

(三)回归分析

表3为预期性盈余对会计盈余整体可比性影响的回归结果。

从表3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出,当被解释变量为AVCOMPi,t时,FINCOMEi,t的回归系数在1%的水平上顯著为负(回归系数为-0.023,t值为-2.66);当被解释变量为MECOMPi,t时,FINCOMEi,t的回归系数在5%的水平上显著为负(回归系数为-0.024,t值为-2.50)。上述结果支持了本文提出的假设,即会计盈余中预期性盈余的占比越大,会计盈余可比性越差。

控制变量方面,规模越大、上市时间越长的公司,其业务结构越复杂,会计盈余可比性越弱。负债占比较高、股票收益波动性较大的公司也表现出显著更弱的会计盈余可比性,与预期基本一致。流通股比例越高,公司股价对其真实价值的反映越准确,会计盈余可比性也越强。

六、进一步分析

(一)约束机制下的预期性盈余对会计盈余可比性的影响

既然预期性盈余会向公司会计信息系统引入噪音,管理层还可能利用预期性盈余进行盈余管理,那么外部审计、机构投资者持股等约束机制是否能够发挥作用,缓解预期性盈余对会计盈余可比性的这种损害呢?本文从公司财务报告是否经“四大”审计和机构投资者持股水平两个角度对此进行了检验。一般认为,经“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财务报告质量较高,而机构投资者能通过发挥公司治理效应和信息中介效应有效抑制管理层的盈余管理动机。当公司财务报告经“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时,哑变量Big4取值为1,否则为0。当公司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高于同年度行业平均水平时,哑变量Inst取值为1,否则为0。按照Big4和Inst的取值,本文将样本分别分为两组,分组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

从表4可以看出,当公司财务报告未经“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时,无论被解释变量为AVCOMPi,t还是MECOMPi,t,FINCOMEi,t的回归系数均在5%的水平上显著为负(回归系数分别为-0.021和-0.022);当公司财务报告经“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时,FINCOMEi,t的回归系数均不显著(回归系数分别为-0.017和-0.012)。当公司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未高于同年度行业平均水平时,FINCOMEi,t的回归系数均在5%的水平上显著为负(回归系数分别为-0.027和-0.029);当公司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高于同年度行业平均水平时,FINCOMEi,t的回归系数均不显著(回归系数分别为-0.016和-0.014)。这一结果说明约束机制能够降低公司会计信息扭曲程度,缓解预期性盈余对会计盈余可比性的负面影响。

(二)稳健性检验

通常将净利润作为会计盈余的替代指标,考虑到预期性盈余都是营业利润的组成部分,且净利润中扣除了所得税费用的影响,在稳健性检验中,本文使用预期性盈余占营业利润或利润总额的比重代替其在净利润中的占比重新回归,检验结果如表5所示。从表5中可以看出,FINCOMEi,t的回归系数均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负,说明本文的结果是稳健的。

七、结论

本文探讨了预期性盈余对会计盈余可比性的影响。研究发现,会计盈余中的预期性盈余所占比重越大,会计盈余的可比性越差。进一步分析发现,当公司财务报告经“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或机构投资者持股水平较高时,这种负面影响会减弱。这一结论在稳健性检验中仍然成立。

上述结论表明,在资产减值会计和公允价值会计理念下,预期性盈余所涉及的弹性会计规则会向公司会计信息系统引入大量噪音,给管理层提供了盈余操纵的空间,造成公司间会计盈余信息的不可比。因此,在会计准则制定和完善过程中应注意把握规则的弹性限度。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在与国际会计准则持续趋同的过程中也应对具有较大主观判断空间的准则保持谨慎态度,避免损害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同时,会计信息使用者在阅读利润表时,对会计盈余的理解和分析应进一步深入,对预期性盈余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予以特别注意。

【主要参考文献】

[1]谢盛纹,王清.会计师事务所行业专长与会计信息可比性:来自我国证券市场的证据[J].当代财经,2016(5):108~119.

[2]Strong J. S.,J. R. Meyer. Asset Writedowns:Managerial Incentives and Security Returns[J].The Journal of Finance,1987(3):643~661.

[3]Hirst D. E.,P. E. Hopkins. Comprehensive Income Reporting and Analysts Valuation Judgments[J].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1998(36):47~75.

[4]黄霖华,曲晓辉,万鹏,朱朝晖.公允价值计量、投资者情绪与会计信息决策有用性[J].当代财经,2017(10):111~121.

[5]Vanza S.,P. A. Wells,A. Wright. Asset Impairment and the Disclosure of Private Information[Z].Working Paper,2011.

[6]周冬华.会计准则变迁、盈余管理与资产减值信息价值相关性[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2(9):56~64.

[7]王玉涛,薛健,李路.公允价值具有价值相关性吗?[J].中国会计评论,2010(4):383~396.

[8]Nobes C. An Analysis of the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of the Equity Method[J].Abacus,2002(1):16~45.

[9]Ramanna K.,R. L. Watts. Evidence on the Use of Unverifiable Estimates in Required Goodwill Impairment[J].Review of Accounting Studies,2012(4):749~780.

[10]Beaver W. H.,M. F. McNichols,K. K. Nelson. Management of the Loss Reserve Accrual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Earnings in the Propertycasualty Insurance Industry[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2003(3):347~376.

[11]Elliott J. A.,J. D. Hanna. Repeated Accounting Write-offs and the Information Content of Earnings[J].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1996(3):135~155.

[12]李文耀,許新霞.公允价值计量与盈余管理动机:来自沪深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经济评论,2015(6):118~131.

[13]朱桂芳,宋希亮,杨远.企业合并会计处理中的盈余管理研究[J].税务研究,2008(11):84~87.

[14]罗文波,李敏鑫.ST企业投资收益盈余管理与审计意见——基于异常审计费用的调节效应[J].会计之友,2019(13):19~25.

[15]莫冬燕.股权投资会计准则演变的非预期效应研究——基于盈余管理视角的分析与实证检验[J].郑州大学学报,2016(4):61~67.

[16]周华,莫彩华,吴晶晶等.信息真实性与证券市场会计监管——基于股权投资信息披露规则的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7(7):172~181.

[17]袁知柱,吴粒.会计信息可比性研究评述及未来展望[J].会计研究,2012(9):9~15.

[18]Rahman A.,H. Perera,S. Ganesh. Accounting Practice Harmony,Accounting Regulation and Firm Characteristics[J].Abacus,2002(1):46~77.

[19]Jaafar A.,S. Mcleay. Country Effects and Sector Effects on the Harmonization of Accounting Policy Choice[J].Abacus,2007(2):157~189.

[20]De Franco G.,S. P. Kothari,R. S. Verdi. The Benefits of Financial Statement Comparability[J].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2011(4):895~931.

[21]Francis J. R.,M. L. Pinnuck,O. Watanabe. Auditor Style and Financial Statement Comparability[J].The Accounting Review,2014(2):605~633.

[22]Barth M. E.,W. R. Landsman,M. Lang,C. Williams. Are IFRS-based and US GAAP-based Accounting Amounts Comparable?[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2012(1):68~93.

[23]易阳,戴丹苗,彭维瀚.会计准则趋同、制度环境与财务报告可比性——基于A股与H股、港股比较的经验证据[J].会计研究,2017(7):26~32.

[24]Lang M. H.,M. G. Maffett,E. L. Owens. Earnings Comovement and Accounting Comparability:The Effects of Mandatory IFRS Adoption[Z].Working paper,2010.

[25]Liao Q.,T. Sellhorn,H. A. Skaife. The Cross-Country Comparability of IFRS Earnings and Book Values:Evidence from France and Germany[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Research,2012(1):155~184.

[26]袁知柱,吴珊珊.实施新会计准则提升了会计信息可比性吗?[J].财会通讯,2017(9):13~18.

[27]Ball R.,A. Robin,J. S. Wu. Incentives Versus Standards:Properties of Accounting Income in Four East Asian Countries[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2003(36):235~270.

[28]Cascino S.,J. Gassen. What Drives the Comparability Effect of Mandatory IFRS Adoption?[J].Review of Accounting Studies,2015,20(1):242~282.

[29]孫光国,杨金凤.机构投资者持股能提高会计信息可比性吗?[J].财经论丛,2017(8):65~74.

[30]袁知柱,侯乃堃.投资者保护、终极控制人性质与会计信息可比性[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7(6):70~77.

[31]张姗姗,戴德明,张卓然.资产减值与会计盈余可比性[J].财经论丛,2016(10):57~66.

[32]Lipe R. C. The Information Contained in the Components of Earnings[J].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1986(24):37~64.

[33]周华.法律制度与会计规则——关于会计理论的反思[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1~100.

[34]Hendriksen E. S. Accounting Theory[M].Homewood:Richard. D. Irwin,1965:1~200.

[35]Petersen M. A. Estimating Standard Errors in Finance Panel Data Sets:Comparing Approaches[J].The 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2009(1):435~480.

猜你喜欢

机构投资者
机构投资者“股东异质”相关文献综述与思考
机构投资者、两权分离与公司资本结构
上市公司清洁审计意见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的研究
定向增发、股权结构与盈余管理
基于公司代理视角的机构投资者治理行为研究
论机构投资者与公司控股股东的投票代理权之争
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的相关文献综述
公司治理、机构投资者与盈余管理研究
机构投资者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
机构投资者套利对证券投资基金投资行为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