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探寻

2020-01-27曹智辉

锦绣·中旬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高中历史创新能力培养

曹智辉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一个非常关键的教学任务,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教师应该围绕学生的兴趣需要进行教学设计,营造自由开放的教学环境氛围,要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突破固定的思维模式,勇于探索创新,在实现知识传授的同时,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为此,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也应该坚持以学生为主,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要大力倡导提出质疑,可以借助多媒体创设直观教学情境,还可以通过联系对比开阔知识视野。本文主要围绕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了探究,以供参考交流。

关键词:高中历史;创新能力;培养;策略

引言

在课程革新背景下,教育部门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的素质教育,而在高中阶段的教育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能够为教育事业深入发展提供保障。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开展过程中,教师应积极跟随时代发展的脚步,对教学理念进行积极更新,突破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多角度、全方位确保学生创新意识的全面发展,高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社会的不断变化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当前教育教学应契合实际情况,培养具有创新性思维、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在满足社会实际需求的同时,也促使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1 坚持以学生为主,注重创新意识的培养

随着课程革新的不断深入发展,师应对学生课堂的主体位置给予尊重,确保在课堂教学中将学生的主体位置进行明确突出,而教师应将自身的引导和指导等作用进行充分发挥,通过师生和生生间的协调、合作、配合等顺利完成教学。在具体教学进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对一些史料等进行自主搜集和整理,而在课堂教学开展过程中引导学生对自主搜集整理的材料进行讨论和探究,充分提升学生思维的活跃[1]。例如,在讲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的“伟大的历史性转折”知识内容时,教师可以在具体教学开展前将学生分组,并为每个小组发布相应的史料搜集任务,如教师可以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和转折成就等任务布置给小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各小组学生通过自主搜集的资料对课本中的结论进行探究和讨论,进而由小组代表作具体阐述。这种方式不仅帮助全体学生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要性和课程教学整体内容有了充分认知,同时学生通过自主的搜集和探讨,也实现了思维和探究兴趣的引发,为思维开放、创新能力培养创造了有利条件。

2 大力倡导提出质疑,全面启发学生创新思维

疑惑、疑问、质疑等是思维、思考等的源泉,而思考、思维才是智力的本质。高中历史教材中通过历史史实等内容得出的历史结论,往往是基于权威专家和一些学者的观点而形成的,说服力很强,教师应基于教材提出突破教材内容的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在教学“辛亥革命”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对历史设置这样的问题:“如果没有辛亥革命、清政府的反动统治还能够被推翻吗?”以此种具有质疑性质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讨论,使学生最终形成即便是没有辛亥革命,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清政府统治极端腐朽的情况下,清政府的反动统治被推翻也是必然的结论。运用这种质疑的方式,来帮助学生了解辛亥革命爆发的时代背景,探究当时的社会和时局形式,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深入了解课程知识内容。在质疑的条件下,学生的思维是异常活跃的,同時也是极具创新性的,这才能实现学生创新思维的启发[2]。

3 创设直观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时,教师应在教学方式方法方面进行积极的创新,直观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确保为学生展现直观的知识,在调动学生多重感官的同时,充分激发探究和创新欲望。在直观教学情境创设过程中,教师可以对视频、音频等多媒体技术加以高效利用,确保基于直观情境的课堂教学实效性能够得到充分发挥,实现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3]。例如在讲述“抗日战争”这一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应该注重多媒体教学方式的运用,通过图片、视频、音乐等形式为学生生动地呈现知识内容,可以播放中国军队在战场上抵御日军进攻的壮烈场面,展示日本侵略者南京大屠杀的血腥场面,这些都将会强烈震撼学生的心灵,唤起他们的内心情感,激发出强烈的爱国之情,并且会产生勿忘国耻、砥砺奋进的认识,逐渐树立起正确的历史观,也产生了创新思考的欲望。

4 通过联系对比,开阔知识视野

历史学科所涉及的知识内容是十分丰富的,以往教师只是照本宣科的讲述课本知识,把各个知识点都孤立了起来,导致学生所掌握的知识要也比较有限,知识面狭窄,不利于历史素养的培养。对此,高中历史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在教学中灵活运用联系对比的方式方法,为学生适当的拓展延伸,引导他们进性对比分析,这有助于开阔知识视野,全面正确的看待历史问题,从而培养创新能力[4]。例如在讲解“哥伦布远航”这部分世界史知识时,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只针对这个历史事件讲述知识,为学生们介绍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可以运用对比的方式将其与相关的历史世界联系起来进行对比分析,比如可以与中国明朝时期的“郑和下西洋”联系起来,郑和远航的时间更早,船队规模也很大,目标是为了宣扬国威,是对其他国家的友好贸易,然而哥伦布远航却是资本主义发展形成的,就加剧了西欧国家的殖民侵略。这样,学生的知识面更广了,能够深入的分析解决问题,对历史的求知探索欲望会更为强烈。

结语

总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循序渐进才能得以良好实现的。教师在教学时,应紧跟社会发展的步伐,按照课程革新背景下的新要求,从教学观念以及教学模式上进行积极的优化和创新,要让学生充满兴趣的学习、思考和感受,获得丰富的学习体验,从而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凤娥.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历史教学初探[J].高考,2017(10):80-81.

[2]吴敏.新课改下如何有效进行历史教学[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7(05):148-149.

[3]徐余生.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7(10):14.

[4]孙洪浩.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J].求知导刊,2019(02):22-23.

猜你喜欢

高中历史创新能力培养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