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2020-01-20侯明慧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20年21期
关键词:历史故事初中历史应用策略

侯明慧

【内容摘要】历史教学要尊重学生认知特点与身心发展规律,要根据学生特点及具体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模式。学生对于故事非常感兴趣,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这一特点,通过抓兴趣点开展历史教学,可以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兴趣可以使学生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历史教学中故事的引入要遵循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动力、能够帮助学生化解教学重点与难点、保障历史故事的真实可靠等原则。本文就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引入历史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策略。

【关键词】初中历史  历史故事  应用策略

初中学生对故事感兴趣,而历史学习内容中包含着许多历史故事,教师可以因材施教,将故事融入历史教学当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样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历史知识,通过故事情节来了解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对历史学习能力与运用能力的提高,进而提高学生的历史综合素养。

一、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历史故事应遵循的原则

1.应用历史故事能够激发学习兴趣

历史故事具有形象生動性,可以有效使学生置身于具体的历史环境中,对当时的历史背景、历史人物有一个具体地感知。在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历史故事的引入是否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否能够对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是否符合当前历史教学目标等。即历史故事的引入要具有趣味性,要与教学内容相联系。相反,如果只是为了活跃课堂,随意引入与教学目标相离太远的历史故事,则对教学效果的提高无所增益,甚至会导致教学效率的降低。

2.历史故事要确保真实可靠

历史故事的引入还要考虑是否真实,是否真实地反映历史情况,是否与人物性格相符合。如果教师所引用的历史故事是杜撰的甚至是不顾历史史实编造的,则会对学生引起误导,甚至会影响学生对历史的正确认知,在之后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发现所编造故事与历史事实不符,则会对教师产生负面的认识,甚至影响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所以,引入历史故事时一定要保障真实可靠。在引入影视类历史故事时,也要帮助学生辨别是否符合历史真实。同时还可以以影视故事为素材,根据相关历史史实引导学生考查是否与历史原貌相符,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精神,有效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

3.历史故事一定要有针对性

在历史教学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为了所谓活跃学生的思维,教师随意引入与教学目标关系不紧密的历史故事,结果使学生的关注点与教学目标偏离太远,反而对教学效率的提高产生负作用。因此,历史故事的选取一定要有针对性。教师在引入历史故事前,要充分考虑所引入的历史故事是围绕教学目标而选取的,对于实现教学目标具有怎样的作用,对于提高学生的历史认知有哪些良好的影响,是否偏离了本堂课的教学重点与难点,与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否相契合。此外,还要考虑历史故事应用于哪些环节,是用于导入环节还是课中环节。总之,历史故事一定与教学目标紧密联系,这样才能引导学生深入探索历史内容,促使学生历史思维的形成,进一步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二、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1.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引入历史故事,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实践证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需要有具体形象的感知,才能达到深入的理解程度。学生从历史故事中学习历史知识,可以有效产生学习动力。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理清故事梗概,说出自己的感受与想法,从而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在学习“远古的传说”一课时,教师就可以给学生讲述“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教师可以通过故事加深学生的理解,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如在讲完故事后,教师设计了如下的问题:禹和他的父亲鲧分别用什么方法治水?结果是怎样的?大禹治水的故事体现了大禹具有什么样的精神?大禹治水给我们什么启迪?大禹治水的故事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特征?这样,用故事加深学生的思考,学生既熟悉了历史知识,又可以加深理解历史知识点。历史教学中的故事很多,如在学习“动荡的春秋时期”,可以通过新课导入“一鸣惊人”“楚王问鼎”等历史成语故事,这些历史故事不仅有利于学生对当时时代背景的理解,还会通过故事的情节,进入情境,激发其探究欲望,提高学习积极性。

2.运用历史故事,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初中学生的自制能力较弱,他们的有意注意时间较短,运用历史故事可以有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活学生思维。

如在学习《三国鼎立》一节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搜集有关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如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可以使学生了解故事中的人物——关羽、张飞、刘备、诸葛亮,学生通过故事可以具体地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提高学习兴趣。再如在学习“动荡的春秋时期”时,可以引入相关历史故事,如“退避三舍”“一鼓作气”“卧薪尝胆”等历史故事,学生在故事的引领下注意力会更加专注,并且通过历史故事理解本节课的知识点,通过历史故事分析时代特征,理解人物特点,将历史学习融入故事情境中,更有利于学生的理解与吸收。

3.创编历史短剧故事,角色扮演强化理解

初中学生的思维还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历史教学应该加强直观教学,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的趣味性,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当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如在学习“西汉建立与文景之治”一课,教师以“与民休息”为题,创编历史故事,并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短剧故事的主角是汉高祖、大臣甲、大臣乙。剧情为:汉高祖:(坐车出场,愁眉不展状)“今朕已得天下,但是面临诸多困难,不知道采取什么政策治理天下?”大臣乙:“大王莫愁,本臣认为,可对刁民使用强政,严刑峻法,强化管理,使天下太平。”大臣甲:“施暴政,天下更乱。秦朝灭亡就是最好的历史教训。所以要休养生息,才能缓和农民的反抗,终能使大业持久不败”。众臣争论不休……接着教师问学生:如果你是天子,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治理天下呢?说出你的理由。学生表演的过程,也重现了历史,置身于具体的环境中,加深了理解,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牢固掌握历史知识点,提高分析能力。

4.运用多媒体呈现历史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搜索许多历史故事,教师要善用多媒体呈现历史故事,强化故事的可视性,使历史课堂更加直观形象与生动。教师也可以边播放故事边呈现一些历史故事视频及图片,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历史,给学生以直观立体的感受,激发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积极性,所以,教师要课前要做好充分准备,根据教学内容搜索下载一些媒体历史故事,也可以在课堂上根据需要搜索与呈现历史故事,将网络资源充分运用于课堂上,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的生动性。如在教学《史记》时,教师就是通过下载教学资源,如动态的小视频、文字、图片,在课堂上边讲述故事,边呈现视频、文字、图片,使学生更形象地了解历史故事,最后掌握历史知识点,提高学习效率,有效达成学习目标。此外,教师也可以让学生根据学习内容,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来搜索一些历史故事,与大家分享,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总之,历史故事的引入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兴趣。教师要根据初中学生的特点,认真设计教学环节,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故事的引入时机,在教学的导入等教学环节中运用故事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理解与运用,激活学生的思维,通过信息技术搜索历史故事,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历史素养的综合提高。

【参考文献】

[1] 查吉英. 历史微故事用于初中历史课堂中的有效教学研究[J]. 考试周刊,2018 (92):134.

[2] 赵荷菊. 浅析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 高考,2018(23):145.

(作者单位:山东省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历史故事初中历史应用策略
浅谈历史故事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灵活运用研究
浅析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技校制冷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