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股前外侧游离皮瓣手术的配合与术后康复

2020-01-11车承呈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4期
关键词:受区手术过程游离

车承呈

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术是覆盖创面缺损比较实用和有效的方法,该术式可以修复缺损,降低感染率和截肢率,有利于受伤部位的恢复[1],是现今公认的治疗方法,还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为确保手术顺利进行,手术室护理人员应在手术配合中应着重管理特殊环节。2017 年1 月~2019 年2 月在本院行股前外侧皮瓣移植术的26 例创伤性软组织缺损患者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 年1 月~2019 年2 月本院收治的26 例创伤性软组织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5 例,女11 例;年龄7~64 岁,平均年龄(22.5±13.7)岁;受伤原因:交通事故伤13 例,机械设备碾压伤8 例,重物砸伤5 例;受伤部位:足背部13 例,手肘部12 例,小腿部1 例;26 例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神经血管以及骨和肌腱损伤;受伤皮瓣面积最大为16 cm×11 cm,受伤皮瓣最小面积9 cm×6 cm。

1.2 手术方法 患者均给予股前外侧皮瓣移植术治疗。具体如下。

1.2.1 受区处理 对创面进行彻底的清创,将感染创面、坏死组织、血运不佳的瘢痕组织、炎性肉芽组织等切除,使用双氧水(2%)、生理盐水冲洗,如有肌腱及神经组织损伤应予以缝合和修复,手术应在创面清洁后再进行。

1.2.2 皮瓣的选择与设计 根据创伤面在大小,半径长度放大1~2 cm 设计所需皮瓣,沿着髌骨外缘至髂前上棘的连线为中心。手术时先切开皮瓣内缘,在股直肌与股外侧肌肌间隙,解剖出旋股外侧血管。沿该血管降支向前下寻找第一肌皮支。切开皮瓣四周,于浅筋膜下分离并掀起皮瓣,在距血管蒂 2~3 cm 处行阔筋膜下分离,并保留少许阔筋膜以保护皮支血管。皮瓣完全游离后移至受区。切开大腿外侧皮肤,暴露出在股外侧肌和股直肌之间的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及皮瓣的肌皮穿支1~ 2 支,分离出股前外侧皮神经切开皮瓣上端的皮肤,将皮瓣向内侧掀起,分离出旋股前外侧动脉降支在根部上发出的高位皮支,游离血管后,将皮瓣内侧皮肤切开。皮瓣如果比较大时,可携带第二皮支血管。供区直接缝合或游离植皮。

1.2.3 皮瓣移植 将游离的皮瓣放置于受区,将皮瓣位置调整合适,按照先静脉、后动脉、再神经的顺序将皮瓣下受区的血管和神经进行吻合。

1.3 手术配合方法

1.3.1 巡回护士配合 ①心理护理:因受伤严重且要通过数次手术治疗,手术过程较长,患者及家属会在心理上产生压力和生理上承受痛苦,对手术的未知性产生疑虑。在手术进行前1~2 d,护理人员应到病室探访患者,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了解,查看患者的手术部位以及供区的准备情况,核对患者的检查结果。了解患者心理状态,为患者耐心解答手术前后会出现的问题,解除患者因恐惧而产生的焦虑与紧张情绪,为患者介绍成功病例,让治愈后的患者与之交谈,探讨手术成功的经历,让患者对医护人员产生信任。②器械及物品准备:2%双氧水、生理盐水、美兰、肝素钠、0.5%利多卡因等。显微外科器械、手术显微镜、皮瓣切取器械、小静脉拉钩、缝合线等。③术前准备:a.把患者接入手术室后为患者建立静脉通路并且固定,使用三通连接18G/20G 的穿刺针,输液湿度控制在37~40℃,防止因湿度过低刺激使皮瓣血管痉挛,控制室内温度在22~24℃,室内湿度在50%~60%;b.为患者安置体位,保证患者体位舒适,帮助麻醉师为患者麻醉;c.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应严密观察手术过程,为医生调整手术灯光源,做到术野内光源清晰,监测患者的病情,对患者出血量进行评估,时刻做好输血的准备,确保输液管以及导尿管的畅通;d.巡回护士配合洗手护士将无菌显微镜套罩好并调整合适的位置。

1.3.2 洗手护士配合 ①洗手护士应提前30 min 洗手准备,将器械手术用品合理放置,配合术者为患者消毒铺盖无菌巾,将普通器械与显微器械区分安放,检查显微器械是否正常,核对清点手术器械以及手术用品的数量。②严格确保手术过程无菌操作,供区器械与受区器械应严格区分不能共用,防止交叉污染的发生,准确无误的为术者传递所需用品。③皮瓣切除后应用25~30℃的0.9%氯化钠溶液纱布覆盖保湿,为了防止血管收缩可采用 2 %利多卡因滴洒,不应挤压皮瓣,皮瓣切除后不应直接放入0.9%的氯化钠溶液中,容易导致细胞水肿,降低皮瓣的成活率[2]。④吻合皮瓣血管时为了防止血栓形成并且保持清晰的术野,可以使用0.002%肝素的注射器对血管腔及术野进行冲洗。⑤手术过程中洗手护士应及时回收器械及手术用品,检查、核对器械及手术用品的数量,避免手术过程中遗留器械及手术用品于患者体内。⑥使用显微器械的过程中应轻拿经放,避免磕碰照成器械的损坏。

1.3.3 术后康复护理 ①患者因意外受伤而且经过多次手术治疗,很容易产生紧张的情绪,从而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容易引起血管神经性痉挛。为此术后护理人员应与患者多沟通,了解患者的状况,放松患者的心态,预防血管危象的出现。②术后患者应安置在舒适的病室,室内温度保持在25℃左右,湿度在55%~60%,尽量避免由于血管收缩而引发的皮瓣缺血。③患者回到病室应卧床休息,患肢应抬高10~20 cm,促使静脉回流通畅,减轻皮瓣肿胀,避免牵拉和压迫皮瓣,提高皮瓣的成活率。④护理人员应告知家属通过分散患者注意力,缓解患者疼痛,对中度和重度疼痛患者应给予相应止痛药。⑤护理人员应严密观察皮瓣的状况,重点观察皮瓣的颜色、温度、弹性以及毛细血管的充盈时间[3]。术后应用烤灯局部照射皮瓣,保持灯距在35~45 cm,防止烫伤皮瓣。如康复过程中发现皮瓣出现色泽苍白、皮温下降、出现花斑、毛细血管反应慢或是消失,弹性欠佳,提示动脉危象;皮瓣温度低下、肿胀,表皮起有水泡,色泽由暗红逐渐变为暗紫色,针刺有紫色淤血渗出,提示静脉危象,应立即通知医生及时处理。⑥患者手术10 d 后皮瓣成活,应为患者制定术后运动计划,护士指导患者进行康复锻炼。

2 结果

26 例患者皮瓣转移全部成功,经过定期随访,皮瓣功能恢复良好。

3 讨论

股前外侧游离皮瓣手术的优点是获取皮瓣面积较大、皮瓣移植成功率高且供区隐蔽等,该术式的手术效果良好,能够对受区提供保护与恢复。现今科学技术的发展,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术中的手术护理配合也相应的得到改善。所以手术室护理人员应及时学习、更新技术为了能够更好的配合手术作好准备[4,5]。移植皮瓣手术因其风险大、难度高、操作精细等特点,要求洗手护士能够熟练掌握手术过程、手术器械的使用,要求巡回护士细心观察患者状态,严格控制室内温、湿度,输液及输血温度,为手术顺利进行作好保障工作[6-8]。同时护理人员不应在手术前、后对患者作好心理疏导,排除患者的不良心理,从而促进患者病情的康复。

综上所述,良好的手术护理配合对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术的顺利实施、患者的康复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猜你喜欢

受区手术过程游离
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压疮高风险者手术过程急性压力性损伤护理干预
端侧吻合动脉行游离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移植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
莫须有、蜿蜒、夜游离
桥式交叉吻合血管的组织瓣移植术综述
陶珊珊作品
CTA预选胸廓内动脉肋间穿支为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乳房重建的受区血管
保留远近双蒂皮瓣削薄术治疗手足部皮瓣移植术后臃肿畸形临床观察
保温护理对98例全身麻醉患者术后复苏应用价值分析
麻醉复苏室与临床护理特征性分析与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