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单纯牙周基础治疗对药物性牙龈增生的疗效观察

2020-01-11周晓霖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4期
关键词:钙通道菌斑药物性

周晓霖

口腔牙齿属于人体的暴露器官组织,对于维持正常的咀嚼、吞咽、语言功能以及人体的面部美观具有重要的作用,相当于人类面部的风景区。口腔牙齿出现疾病就会大大影响人类的正常咀嚼以及语言功能。药物性牙龈增生属于牙龈增生的一种,其发病原因是因为用药导致的原因造成,主要指的是长期服用某种药物导致牙龈体积增加、牙龈的纤维组织增生。目前能够引起药物性牙龈增生的药物可以分为三大类,主要包括钙通道阻滞剂、抗癫痫药物以及免疫抑制剂等。这些药物引起药物性牙龈增生的可能较大。一般患者服药1~3 个月后就会引起不同程度的牙龈组织增生[1]。尽管以上三类药物的药理机制有所不同,但是都能够引起药物性牙龈增生,其组织病理学特征以及临床表现都是一致的。药物性牙龈增生的主要临床症状是上下牙的前牙牙龈增生明显。牙龈增生通常在牙龈的乳头部位,开始可见结节状或小球状的凸起,增生继续进展可发展成为桑葚状突起,牙龈组织呈现淡红色硬质组织。发生牙龈炎症时增生程度显著增加,药物性牙龈增生的典型组织病理学特点是牙龈的结缔组织以及上皮组织显著增生,钉突伸长到达结缔组织的深部,胶原纤维变粗、增生纤维细胞数量显著增加,牙龈增生可覆盖牙冠,不仅影响牙齿的美观,同时还对患者的咀嚼以及发音造成影响,长期发展会导致患者出现明显的自卑心理。近年来,单纯牙周基础治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本文将对其在药物性牙龈增生治疗中的使用效果进行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8 年2 月~2019 年2 月收治的50 例药物性牙龈增生患者,男25 例,女25 例;年龄27~80 岁,平均年龄(58.1±10.4)岁。纳入标准:①上下前牙牙龈严重增生;②高血压史,服用钙通道阻滞剂;③按时复诊;④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服用苯妥英钠、环孢菌素A;②半年内接受牙周基础治疗;③治疗前3 个月服用抗生素。

1.2 方法 做好患者的病情检查,了解病史和其他全身情况,常规进行血常规、尿常规、口腔检查。在患者治疗前进行健康宣教,告知患者发生药物性牙龈增生的原因以及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并且告知患者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有助于预防牙龈增生进行性发展。在进行健康宣教后对患者进行治疗。若患者具有炎症性病变,则采集病变的组织进行微生物检验,进行全口洁治。治疗期间停止使用钙通道阻滞剂[2],更换降压药。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联合龈下刮治,连续4 周牙周袋内上药清洁牙面。治疗结束后再次进行健康宣教,指导患者采用改良式的Bass 刷牙方法并且学习使用牙线清理牙龈食物残渣和牙菌斑,饭后漱口减少牙菌斑形成,维持良好的口腔卫生条件。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指标 比较治疗前后牙龈增生指数、菌斑指数。牙龈增生指数:评分级别包括0~4 级;无牙龈增生0 级,轻度增生1 级,中度增生2 级,显著增生3 级,重度增生4 级。菌斑指数:0 为龈缘区无菌斑;1 为龈缘区薄菌斑,探诊不可见;2 为龈缘区中等量菌斑;3 为龈缘区有大量软垢。

2 结果

治疗后,患者的牙龈增生指数(1.1±0.5)、菌斑指数(1.4±0.6)低于治疗前的(3.5±1.1)、(2.3±1.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4.045、4.743,P<0.05)。

3 讨论

美丽整齐的牙齿不仅是美观的象征,同时也是口腔健康的直接体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重视口腔牙齿健康水平,选择到医院接受口腔治疗。近年来随着口腔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口腔治疗的效果也越来越好,受到了人们的广泛欢迎。随着人们对于牙齿治疗的关注以及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口腔治疗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为了保持口腔健康,很多患者求助于牙齿治疗。

钙通道阻滞剂是一种临床常用药物,主要用于高血压以及心脑血管病的治疗,该类药物是钙离子通道阻滞剂,能够抑制心脏及血管的平滑肌细胞中钙离子的外流,可以有效扩张冠状动脉以及周围血管,减轻心脏负荷降低血压,防止血管痉挛,有显著降低心肌耗氧量的作用,该类药物通过以上生理作用能够起到降低血压的效果。高血压以及心血管疾病患者服用钙通道阻滞剂后1~3 个月就可以引起药物性牙龈增生,主要表现为牙龈体积增大、牙龈纤维组织显著增加。对于钙通道阻滞剂引起的药物性牙龈增生的患病率,临床上的研究报道结果并不一致,临床研究认为发病率在19%~50%[3]。我国是高血压及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国家,高血压患者已经到达到1 亿多,属于中老年常见病。随着老龄化的进一步加剧,高血压患者数量持续增加。高血压患者一旦确诊必须终生接受药物治疗,其中有50%的高血压患者采用钙通道阻滞剂接受治疗,而其中硝苯地平属于钙通道阻滞剂的常用药,由于价格低廉因此广泛被高血压患者使用,约有80%的高血压患者使用该药物。硝苯地平很容易引起药物性牙龈增生。目前对于牙龈增生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并且也没有确定牙龈增生以及牙龈炎症之间的关系。但是有研究表明,牙龈增生的程度与牙菌斑、牙结石等引起的炎症之间有密切关系[4]。牙龈炎症部位在钙通道阻滞剂的作用下发生牙龈增生的几率更高。流行病学研究发现,良好的口腔卫生条件能够降低药物性牙龈炎症的发病率以及严重程度,但是目前临床上缺乏治疗牙龈增生的有效方案。主要的治疗方案包括手术治疗方式以及非手术治疗方式,其中非手术治疗方法又包括停药换药、龈下刮治、牙菌斑控制以及全身使用抗菌药等。尽管停药或换药有时会影响患者血压的控制,但是停药和换药能够有效减轻牙龈增生程度,配合牙周基础治疗能够显著减轻牙龈增生水平。但是如果不停药换药,单纯使用牙周基础治疗对牙龈增生的临床疗效目前没有准确的结论。

本次研究中,患者停止使用硝苯地平药物或更换降压药,这是最根本的解决药物性牙龈增生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牙周基础治疗,能够进一步增加控制牙龈增生的作用,除此之外,还要做到菌斑的控制。菌斑引起的牙龈炎症增加了药物性牙龈增生的发生率,有效进行牙齿的菌斑控制能够治疗药物性牙龈增生,维持良好的口腔卫生条件。本次研究中治疗后,患者的菌斑指数显著降低,有效维持了良好的口腔环境,有助于药物性牙龈增生的恢复。高血压患者在使用钙通道阻滞剂之前,心内科的医生有义务向高血压患者告知引起药物性牙龈增生的副作用,并且建议用药1~3 个月后到口腔科就诊,接受口腔状况的全面检查。去除菌斑以及菌斑的滞留因素并且指导患者掌握正确的控制牙菌斑方法,有效预防牙龈炎症的发生。除此之外,联合用药也有助于预防药物性牙龈增生的发生[5-8]。单一用药的患病率显著高于联合用药,这是因为联合使用抗压药是小剂量用药,能够减少单用药大剂量导致的显著副作用。有研究显示牙龈增生的程度与钙通道阻滞剂的药物浓度有关,浓度越高则对牙龈以及成纤维细胞的刺激作用越大,而联合用药能够降低药物浓度,从而减轻对成纤维细胞以及钙通道阻滞剂的刺激作用,有效预防药物性牙龈增生的发生。同时要做好牙周的维护。定期进行口腔牙齿维护,能够改善口腔环境,预防药物性牙龈炎症的发生。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患者的牙龈增生指数(1.1±0.5)、菌斑指数(1.4±0.6)低于治疗前的(3.5±1.1)、(2.3±1.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4.045、4.743,P<0.05)。由于研究数量少、观察时间短,因此长期疗效还需要进一步实验观察。

综上所述,单纯牙周基础治疗在药物性牙龈增生治疗中应用效果较好,在临床使用中要严格规范化操作才能发挥更好的治疗作用。

猜你喜欢

钙通道菌斑药物性
免疫功能和SAA、MMP-9、MMP-14在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中的临床评估
大学生牙龈炎龈上菌斑的微生物群落
药物性肝损伤的诊治与分析
2017—2019年南京地区口服钙通道阻滞剂类药物利用情况分析
浅议“药毒”与药物性肝损伤
儿童药物性肝病临床特征及治疗体会
氧化槐果碱对离体大鼠胸主动脉环的舒张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龈下菌斑对慢性牙周炎患者种植体周围边缘骨吸收的影响
运动疲劳大鼠心肌细胞L-型钙通道生物物理特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