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直管留置针脐静脉置管在新生儿复苏中的应用研究

2020-01-08杜玲罗爱香

中国现代医生 2020年30期
关键词:复苏新生儿窒息置管

杜玲 罗爱香

[摘要] 目的 研究直管留置針脐静脉置管在新生儿复苏中的使用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4月~2018年4月在我院出生且需要进行脐静脉窒息复苏的新生儿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脐静脉注射的方法,观察组采用直管留置针脐静脉置管的方法。比较两组新生儿的一次穿刺成功率、新生儿发生的并发症情况以及家长的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5.45%,高于对照组的6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55%,低于对照组的2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长总满意率为95.45%,高于对照组的7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新生儿窒息的复苏治疗中,采取直管留置针脐静脉置管的方法,较传统方法更具优势,能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同时减少并发症,得到了患儿家长的满意认可,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更高。

[关键词] 直管留置针;脐静脉;置管;新生儿窒息;复苏

[中图分类号] R720.59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20)30-0071-03

Application of straight-tube indwelling needle umbilical vein catheterization in neonatal resuscitation

DU Ling   LUO Aixiang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Ganzhou Maternal and Child Care Service Centre in Jiangxi Province,Ganzhou   341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method and effect of straight-tube indwelling needle umbilical vein catheterization in neonatal resuscitation. Methods Eighty-eight neonates born in the hospital from April 2017 to April 2018 who needed umbilical vein asphyxia resuscitatio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with 44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used traditional umbilical vein injection method,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used straight tube indwelling needle umbilical vein catheterization method. The success rate of one puncture, the complication of newborns and the satisfaction of parent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success rate of one punctur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5.45%,which was higher than 68.18%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The complication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4.55%, which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27.27%),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The total satisfaction rate of par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5.45%,which was higher than 72.73%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In the resuscitation treatment of neonates with asphyxia,the straight tube indwelling needle umbilical vein catheterization method has advantages over the traditional method, which can improve the success rate of one puncture and reduce complications at the same time,which has been satisfied and recognized by the parents of the children. The therapeutic effect and safety are higher.

[Key words] Straight tube indwelling needle; Umbilical vein; Catheterization; Neonatal asphyxia; Resuscitation

随着我国二胎政策的全面开放,新生儿出生率大大增加,高危新生儿出生率也随之增长,而社会对于高危新生儿也抱有更高的期望值[1]。新生儿出生窒息是威胁新生儿及产妇健康安全的重要因素,在新生儿窒息的治疗上,采取脐静脉给药是最为快速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是,传统的脐静脉给药方法主要是使用注射器通过华通氏胶外部直接进行穿刺,这种方法往往难以保证理想的穿刺成功率,同时固定保留难度也较大。为了提高高危新生儿的抢救效果,必须快速到位对新生儿窒息进行复苏。因此,需要研究和应用一种更加有效的穿刺和置管方法,尽快建立静脉通路完成给药。本研究选择2017年4月~2018年4月在我院出生且需要进行脐静脉窒息复苏的新生儿88例,研究直管留置针脐静脉置管的使用方法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4月~2018年4月在我院出生且需要进行脐静脉窒息复苏的新生儿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男24例,女20例,体重为(3.06±1.44)kg,Apgar评分为(1.84±0.36)分;观察组男24例,女20例,体重为(3.12±1.38)kg,Apgar评分为(1.92±0.28)分。两组新生儿的性别、体重、Apgar评分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新生儿出生1 min Apgar评分7分以下,3分及以上为轻度窒息,3分以下为重度窒息。1 min评分正常,5 min评分7分以下为轻度窒息,5 min评分5分以下为重度窒息。

纳入标准:符合新生儿窒息诊断标准,家长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获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排除标准:合并其他严重先天性疾病,家长不同意参与研究,由于自身原因无法配合研究。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传统脐静脉注射的方法,使用止血钳,在距离脐轮15 cm的位置将脐带钳夹住,使用2~5 mL的注射器,根据用药剂量抽取相应药物,将脐带捋直,在距离脐轮10 cm的位置,使用注射器针头,以15°~30°的进针角度直接穿刺,看到回血后缓慢推注药液。注射完药液后沿着脐轮方向轻捋脐带,使药液能够充分进入新生儿体内。完成后拔针,在距离穿刺点0.5 cm的位置,使用止血钳将脐带钳夹住[2]。

1.2.2 观察组  采用直管留置针脐静脉置管的方法,使用器械为林华(I-A)型18G直管留置针[苏州林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国食药监械(准)字2011第3150620号]脐静脉置管,准备好相应的直管留置针,将留置针的固定栓、针芯分别取下,在距离脐轮上5~10 cm的位置,使用止血钳将脐带胶质部分钳夹起,使脐静脉暴露。右手持直管留置针,在静脉相应位置直接插入,留置针部分针座进入脐静脉后,使用止血钳钳夹住并固定。然后用注射器抽回血,保证留置针针管完全进入脐静脉,将药物缓慢推入[3]。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新生儿的一次穿刺成功率、新生儿发生的并发症情况(感染、脱出、药液外渗、注药不畅),比较两组家长的满意度情况。一次穿刺成功判定标准:一针见血,未出现局部肿胀和药液外渗情况,注药通畅。满意度评价标准:采用医院自制问卷调查,总分为100分,80~100分为非常满意,60~79分为满意,60分以下为不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比较

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5.45%,高于对照组的6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55%,低于对照组的2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家长满意度情况比较

观察组家长总满意率为95.45%,高于对照组的7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新生儿窒息的复苏治疗,需要尽快完成所有操作,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脐静脉通路的建立,确保药物顺利进入新生儿体内[4]。产房内新生儿复苏的操作中常用方法是脐静脉穿刺。相比于新生儿其他血管,脐静脉管径较大,且可以直接连通右心房[5]。因此通过脐静脉注入药物,能够使药物快速准确的进入新生儿体内,及时发挥药效,保证新生儿窒息的抢救成功。在新生儿脐带上一般有2条动脉和1条静脉,外面包裹华通氏胶。新生儿出生断脐之后,能够在横断面4~8点的位置看到2条脐动脉,形状为圆形,白色较细,且壁厚孔小[6]。在横断面的12点位置可看到1条脐静脉,形状为扁形,蓝色,壁薄腔大。传统的方法主要是使用金属头皮针,在脐静脉直接进行穿刺,但由于新生儿窒息后,一般需要先完成呼吸道清理和正常呼吸循环的建立,而此时胎儿端脐带血管中的血液已经向新生儿体内流入,因而脐带血管发生塌陷,难以辨认血管位置[7]。另外传统静脉注射方法使用的注射器针头锋利坚硬,很容易将新生儿血管刺破,进而导致注射失败。而且,在反复进行穿刺的过程中,还会增加新生儿损伤,引起感染等并发症,因而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均有所不足[8]。

相比之下,采用直管留置针脐静脉置管的方法,能够有效解决传统脐静脉注射中的很多问题,能够快速安全的完成穿刺,不容易将脐静脉刺破,同时固定比较容易,能够形成持续稳定的脐静脉通路,保证抢救药物的顺利使用[9]。同时,该方法价格便宜、取材方便、能够重复用药等,也有着显著的优势。利用该方法进行治疗,能够使新生儿窒息复苏的抢救速度、效率均得到提升,同时减少窒息新生儿的近期和远期并发症,在治疗效果和安全性上均有很大的改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10]。应用直管留置针脐静脉置管方法,可以在直视的条件下,在静脉管腔内置入导管,操作比较简单容易,对于临床穿刺经验没有太高的要求[11]。同时,直管留置针脐静脈置管的导管周围相对比较平滑,不容易对新生儿血管壁造成损伤,同时还具备韧性高、抗拉力大等优势,具有清晰的刻度,能够按照所需要的长度准确插入,且不容易扭曲折断。穿刺后将导管与脐带使用3M透明敷料妥善固定,防止导管滑脱[12]。

随着新生儿复苏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了更好地满足家属要求,为患儿快速建立静脉通路,对于提高新生儿复苏成功率有着直接的影响。不过,新生儿周围静脉穿刺往往具有较大的难度,因此,可采取直管留置针脐静脉置管的方式,为患儿快速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是目前新生儿复苏抢救中的首选方案。该方法与传统的周围静脉穿刺方法相比,操作难度会有所下降,对于治疗成功率的提升也有较大的作用。近年来,直管留置针脐静脉置管在很多医院的新生儿复苏中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常规穿刺方法相比,具有很多明显的优势。不过,在脐静脉置管中,可能会引起肝坏死、肝脏实质损伤、肠穿孔、心律不齐等并发症,严重时还有可能会引起阴囊水肿的情况,导致患儿的抢救效果及安全性受到影响。另外,脐静脉置管对于操作技术有着较大的要求,医护人员在临床操作中,必须经过严格的培训与考核,确保对穿刺置管技巧熟练掌握。在操作中严格把握插入长度、穿刺技巧等,控制操作中的力度,保证插管过程缓慢顺利。置管过程中,如果遇到阻力,不能强行暴力插入,而是应尝试改变进入方向,确保能够顺利插入。置管结束后,需要采取X线片定位,确认置管位置正确,避免发生移位等情况。如果置管深度不足,可能导致患儿输液过程中液体不畅及外渗现象,对治疗效果造成影响。在临床操作中要不断强化和提升操作技术,进而保证新生儿复苏的疗效及安全。

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采用传统脐静脉注射的方法,觀察组采用直管留置针脐静脉置管的方法,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5.45%,高于对照组的68.18%;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55%,低于对照组的27.27%;观察组家长总满意率为95.45%,高于对照组家长的72.73%。具体而言,新生儿采用直管留置针脐静脉置管的方法建立静脉通路,大大提升一次穿刺成功率,同时显著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在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也保证了新生儿治疗的安全性。这种方法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较高的准确度,操作时间较短,可以提高新生儿的急救速度,保证抢救成功,降低新生儿窒息所引起的致残或致死的情况,对于新生儿生存质量的提升有重要的意义[13]。随着新生儿疾病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直管留置针脐静脉置管的方法更为成熟,在临床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该方法简单易行,对新生儿的救治非常及时,能为新生儿窒息抢救争取更多的时间[14]。另外对于需要转入新生儿科治疗的患儿,也可适当延长置管保留时间,为静脉给药提供通路,减少了反复穿刺对新生儿造成的痛苦和损伤[15]。

综上所述,对于窒息新生儿的复苏治疗,采取直管留置针脐静脉置管的方法,较传统方法更具优势,能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同时减少并发症,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更高。

[参考文献]

[1] 田婷婷,李佳. 脐静脉置管术36例护理体会[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28):156-157.

[2] 洪美绥,刘丽卿,王瑞金. 密闭式静脉留置针在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中的应用[J]. 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8(4):89-91.

[3] 林立,魏丽华,唐凤姣,等. 脐静脉置管术在早产儿中的应用[J]. 广州医学院学报,2012,40(4):86-88.

[4] 卓瑞燕,陈晓欢,刘宁宁,等. 危重早产儿脐静脉插管与PICC连续应用的临床观察[J].福建医药杂志,2013, 35(5):150-151.

[5] 杨祖铭,周景,王三南,等. 脐静脉置管137例临床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3,25(21):10-12.

[6] 颜文娟. 新生儿窒息抢救中经脐静脉注射BD留置针的应用[J]. 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3(11):326.

[7] 谢润华,潘健儿,赵永健. 脐静脉置管术与周围静脉留置针在危重新生儿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比较[J].中国医药指南,2013,22(35):507-508.

[8] 王媛. 脐静脉置管术运用在危重新生儿中的临床应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50):29-30.

[9] 黄爱群,林立,叶润娣,等.70例新生儿脐静脉置管术异位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5,5(14):54-56.

[10] 梁少清. 静脉留置针在新生儿窒息复苏中的应用[J].临床护理杂志,2013,18(6):74-75.

[11] 王楠,唐仕芳. 脐静脉置管在危重新生儿中的早期临床应用[J].重庆医学,2011,40(34):3531-3532.

[12] 谢润华,潘健儿,赵永健. 脐静脉置管术在早产儿中的应用及其并发症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37(21):95-96.

[13] 李艳环. 留置针脐静脉穿刺在新生儿窒息抢救中应用的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5):1140-1142.

[14] 周秀莲. 危重新生儿留置针脐静脉插管的应用研究[J].中外医疗,2018,24(13):158-160.

[15] 鞠海荣. 留置针脐静脉穿刺在新生儿复苏中的应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1):2549.

(收稿日期:2019-09-12)

猜你喜欢

复苏新生儿窒息置管
新生儿窒息复苏操作对专科医生基地学员培训的效果评价
亚低温治疗法在新生儿窒息复苏后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措施的探讨
亚低温疗法在新生儿窒息早期治疗中的应用及临床护理
新生儿窒息的原因和复苏抢救的体会
窒息新生儿血清胱抑素C和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高压氧治疗过程中深静脉置管非计划拔管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积极有效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置管中的应用效果
B超引导定位法和体表定位法在肿瘤患者股静脉置管中的效果比较
硬膜外麻醉置管前注药用于剖宫产手术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