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亚低温疗法在新生儿窒息早期治疗中的应用及临床护理

2016-11-28余佳

医学信息 2016年29期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临床护理

余佳

摘要:目的 探讨亚低温疗法在新生儿窒息早期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总结其临床护理经验。方法 选取2014年9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窒息复苏后伴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患儿共72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亚低温疗法治疗与对症护理,统计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后12 h、24 h、36 h心率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在智力正常、后遗症以及死亡等临床预后情况上比较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亚低温疗法在新生儿窒息早期治疗中的应用具有显著效果,能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促进其康复,在新生儿窒息复苏后实施压低温治疗过程要密切监测患儿生命体征,采取系统化的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亚低温疗法;新生儿窒息;早期治疗;临床护理

目前临床上治疗新生儿窒息的方法较多,如氧自由基抑制剂、NO产物阻滞剂、神经生长因子等,亚低温是一种神经保护手段,近年来在临床中的应用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1]。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9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窒息复苏后伴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患儿共72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嗜睡、缺氧、意识改变、抽搐或肢体颤动等临床表现,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6例)与对照组(36例),观察组包括男17例,女19例,胎龄38~44周,平均胎龄(40.05±1.02)w,出生体重2725~3540 g,平均体重(3052.13±291.43)g;对照组包括观察组包括男16例,女20例,胎龄37~43 w,平均胎龄(39.15±0.92)w,出生体重2715~3530 g,平均体重(3032.13±293.05)g。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做对照比较。

纳入标准:均具备缺血缺氧性脑病的实验室诊断依据中的任意一项,即①第1次血气PH值<7.1;②动脉血氧饱和度<70%或持续20 min动脉血氧分压<4.67 kPa;③需持续复苏5 min;④10 min Apgar评分<5分;⑤脐血血气分析pH值≤7.0或碱剩余≥-13 mmol/L;⑥持续15 min以上患儿心率<80次/min。

1.2治疗及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维持患儿正常体温、给予吸氧、改善微循环、控制脑水肿、保持呼吸道通畅以及促进组织代谢等治疗与护理措施。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头部亚低温疗法进行治疗,使用型号为KQEO68A的亚低温治疗仪。同时给予观察组患儿对症系统化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①体温控制:治疗期间密切监测患儿体温,使其保持稳定,将患儿出生后6 h内治愈远红外辐射床,室温控制在22℃~24℃,床温控制在30℃~32℃,在患儿头部安置降温帽,并将帽温设定为10℃[2]。护理人员需每小时对患儿肛温进行测量,使其维持在35.0℃左右,并根据肛温对降温帽的温度进行调节。②呼吸系统及消化系统护理:做好患儿的呼吸系统护理,及其对其呼吸道内的分泌物进行清除,保持通畅,患儿呼吸频率出现快慢不等或过慢等情况时,应注意对降温帽温度进行调节。给予患儿静脉营养支持,使用微量泵进行24 h输液,维持患儿机体能量,密切观察患儿消化道及腹部体征情况,预防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生。③循环系统及泌尿系统护理:密切观察患儿生命体征情况,若患儿出现面色苍白、肢端发绀、血压下降以及心律不齐等症状则表示此时体温过低,需要对温度进行适当的上调。严格控制患儿输液量,维持患儿水电解质平衡,必要时可给予血管活性药物维持患儿酸碱平衡。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儿治疗后12 h、24 h、36 h的心率(HR)进行测量,统计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中进行数据处理分析,使用平均术±标准差对计量资料进行描述,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组间率对比使用χ2检验;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参照P<0.05。

2 结果

2.1两组患儿治疗后的心率值对比分析 治疗后12 h、24 h、36 h,观察组患儿的心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儿临床效果及预后情况对比 在患儿出院后1年的随访中,观察组患儿智力正常率高于对照组,且无死亡病例,观察组后遗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两组临床效果及预后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在新生儿产前、产时以及产后,因各种原因导致新生儿在出生后1 min内未能建立规律的呼吸或无自主呼吸,并出现以高碳酸血症、低氧血症以及酸中毒等临床病理特征的疾病,称之为新生儿窒息[3]。新生儿窒息易引发患儿发生缺血缺氧性脑病,导致患儿脑损伤,是造成儿童圣经系统伤残的常见原因,该病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和后遗症发生率。有关研究报道,新生儿窒息造成的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死亡率高达37%,部分患儿留有脑瘫、学习障碍及其他残疾等后遗症[4]。

采用亚低温疗法治疗新生儿窒息是将其鼻咽部和直肠温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并保持一定时间的手段,从而减少患儿脑损伤并发症的发生[5]。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早期应用亚低温疗法的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效果及预后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在治疗后的心率有显著改善,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新生儿窒息应用亚低温疗法治疗过程中,护理工作显得及其重要,护理人员需要具备高度的责任感,通过做好体温护理、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及循环系统的护理,使患儿保持生命体征平稳。

综上所述,亚低温疗法治疗新生儿窒息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提升治疗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在治疗过程中注意患儿体温控制,实施系统化的对症护理,对于提高新生儿窒息患儿的存活率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高中华.亚低温疗法在新生儿窒息早期治疗中的应用并临床护理[J].中国卫生产业,2013,16(10):70,72.

[2]黄丽萍.选择性亚低温疗法在新生儿窒息中的早期应用及护理[J].社区医学杂志,2013,11(09):62-64.

[3]李驰.亚低温治疗胎龄>35周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指南,2015,34(19):55-56.

[4]李玮,袁岳沙.低温疗法在新生儿疾病的应用进展[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医学下旬刊,2013,10(05):104-108.

[5]蔡金龙,朱莉,王玉娇,等.亚低温治疗缺氧缺血性脑病研究进展[C].//2014年全国儿童营养与发育健康促进研讨会暨第七届全国佝偻病防治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4:189-192.

编辑/罗茗柯

猜你喜欢

新生儿窒息临床护理
新生儿窒息复苏操作对专科医生基地学员培训的效果评价
新生儿窒息延迟断脐的临床探析
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的应用效果观察
机械通气患者撤离呼吸机的护理
新生儿窒息的原因和复苏抢救的体会
窒息新生儿血清胱抑素C和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临产前发生胎儿宫内窘迫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