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习共同体理论在数据库原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0-01-07兰义华刘泉程宁

河南教育·高教 2020年11期
关键词:学习共同体合作学习教学改革

兰义华 刘泉 程宁

摘 要:学习共同体理论提倡学生在共同的学习愿景下,一起参与到专业知识的学习中,主动分享学习资源和经验,积极进行对话协作与交流,以最终达成学习目标,能有效改善传统数据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因而,论文在数据库教学中融入学习共同体教学理念,旨在通过构建基于学习共同体的课堂环境,打造以学生为中心、共同和主动学习的新的数据库课程教学模式,实现学生能力的提高和学习效果的提升。

关键词:学习共同体;数据库教学;合作学习;教学改革

数据库技术能有效存储和处理信息资源,自其产生以来,在各类信息系统中被广泛应用。因此,对数据库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寻找解决的对策,对提升课程的教学效果、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这样的背景下,将学习共同体理论引入数据库课程的教学中,旨在构建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克服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一些弊端,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数据库原理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满堂灌”教学方式抑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目前的数据库课程教学中,相当多的教师还是采用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进行课堂教学。学生在这种模式中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成为配合教师完成预定教学任务的配角。学生学习的目标定位为通过课程考试,其内在的学习动力并不是真正源于对知识的追求。这样使得学生学习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教师,很少进行探索性学习,学习积极性不高,甚至产生厌学情绪,从而影响学习效果。

2.学生的个人独学方式降低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偏少。教师面对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学生,知识传递和迁移几乎全是通过从教师到学生的单向渠道进行的。学生团体学习或小组学习的方式基本没有,绝大部分学生在数据库课程的学习上采用独自学习、个体学习的方式,学生与学生之间没有有效的合作、交流。如果一个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碰到问题,又不主动去和同学、老师交流,那么他是很难得到及时的帮助、引导的。

3.陈旧单一的考核方式无法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合理评价

目前在数据库课程的考核中,依然采取的是比较传统的学业考核手段,就是进行期末闭卷考试。最终的课程总评成绩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期末考试的卷面成绩,另外一部分是平时成绩。这种考核方式比较单一,有许多弊端。比如,由于班级中的学生数量一般比较多,对学生进行的平时考核往往流于形式化,很难对每个学生进行精确考核。此外,这种考核方式以理论考核为主,形成了以考试为导向的学习方式,没有体现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实践能力的考核。

二、學习共同体理论简述

基于学习共同体理论的教学活动,提倡学习成员进行充分合作、共享、交流的协作式学习,通过共同努力达到学习目标,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将其引入数据库课程的教学,能克服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一些弊端。

共同体概念最初由德国社会学家斐迪南·滕尼斯提出,他认为共同体是建立在有关人员的本能的中意或者习惯制约的适应或者与思想有关的共同的记忆之上的,有共同信念和价值观的人在一起守望相助、共同生活的群体。1995年,美国教育家额内斯特·博耶尔将共同体扩展到教育领域,提出了学习共同体的概念。他在《基础学校:学习共同体》中提出“学校教育最重要的是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共同体”。他认为学习共同体是这样一个组织:能把学生、教职员工通过共同的目标在共同的愿景下凝聚在一起,所有共同学习的成员在这个共同体中分享学习资源、情感、态度和体验等,互相交流思想和知识,共同参与到知识探究的过程中去,最终完成学习任务,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中国越来越多的学者也进行了学习共同体理论的研究和实践探索。赵健指出,“学习共同体是学习者围绕共同愿景和组织发展目标进行的社会性活动,每位共同体成员都能以合作、沟通、共享、评价以及反馈的方式参与到共同体的建设过程当中,并得到组织的拥护和其他成员的支持,从而确定自身的社会地位”。高小霞认为,学习的本质就是一个社会对话的过程,学习者要了解、参与到这种构建之中完成学习。她定义学习共同体是“通过学习者(多数情况下指的是群体)及其助学者共同构成的学习团体,在相同的目标及环境下进行学习,通过学习资源的分享,协作交流,分享情感、体验和观念,完成学习任务。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及助学者会对团体产生认同感及归属感,并且有着相对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使得学习者全方位发展”。

三、学习共同体理论在数据库原理课程教学的应用研究

1.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新模式,激发学生对课程学习的热情

随着科学家对人类学习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入,人们日益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在数据库原理课堂中,构建一个包括教师和所有班级成员以及其他助学者在内的学习共同体,以促进班级所有学生高质量学习,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综合素质为共同愿景,进行学习资源的充分共享,深入的平等协作、对话与交流,将学生的自我探究和教师的引导相结合,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打造“争先恐后,你追我赶”的课堂学习氛围,将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建立充满活力的高效课堂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同时还能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2.建立互助协作的学习方式,加强课程教学中的合作互动

数据库中的很多知识点都比较抽象难懂,特别是开发一个完整的应用系统,对于学生来说比较复杂,需要多个学生合作完成设计和实现。在数据库原理课程教学中引入学习共同体,将改变传统的独学的方式为协作学习。“任何两个个体之间始终存在知识差距,因而产生知识双向多次流动的可能;知识的原貌可以通过对不同个体对知识理解的整合来得以真实呈现,而且参与整合的个体和次数越多越有可能复原知识的原貌”。利用数据库原理课程学习共同体,开展高频度的、广泛的和深度的师生和生生之间的对话交流,合作学习、共同探究,使知识网络纵横相联、相互渗透,让知识在不同的层次、知识水平存在差距的个体成员之间进行多次的双向流动,在共同体内部实现知识的多层次多渠道转移。特别是在进行数据库应用项目的设计与开发时,学生通过共同面对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进行良性互动和有效交流,逐步学会与他人互助探究、分享收获,提高了合作能力和意识,最终促进全体成员实现课程学习目标。

3.设计多元化考核方式,有效检验课程教学的效果

数据库课程是一门理论和实践并重的课程。引入了学习共同体,传统的单一学业考核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的教学模式。为了深度发挥学习共同体的作用,也需要对传统的考核方法进行改革,设计新的多元化的考核方法,尽可能覆盖到所有的教学环节,既要对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的情况进行考核,也要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考核。由于学习共同体引入了更多的对话、交流和共享等,所以除了传统的总结性考核,还需要引入多次的阶段性考核。阶段性考核可以采用很多方法,比如学生的平时作业、考勤、阶段性测试等,力求让教师可以对共同体的运行过程进行把握,全方位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好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除了对学生进行过程考核,还需要对学生的能力素质、态度等进行考核,方式可以是共同体间的讨论、自我探究学习和实践性项目中的成果展示、答辩等。此外,既需要对成员个体进行考核,也需要对共同体中的学习小组进行考核;既需要他人对成员的评价,也需要成员的自我评价。从多个方面来提高对学生考核的全面性和客观性,避免考核的片面性和主观性。

参考文献:

[1]斐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纯粹社会学的基本概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宋志平.现代校长:“首席学习官”+“公共服务官”[N].中国教师报,2018-02-07.

[3]Boyer, E.A Basic School: A Community for Learning[R].Princeton, NJ: The Carnegie Found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Teaching,1995.

[4]赵健.学习共同体:关于学习的社会文化分析[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5]高小霞.课堂学习共同体的有效建构——以高级语言程序设计(VB)课程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0).

[6]林路生,黄晓丽,邱文锋,等.大学生多维协同学习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6,(21).

责编:胡 马

猜你喜欢

学习共同体合作学习教学改革
基于“微信群”的大学生英语学习共同体建设
翻转课堂中“学习共同体”构建初探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推进合作学习激活中职英语教学研究
合作学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论学习共同体下的教师专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