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作探究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020-01-04朱梅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0年20期
关键词:应用策略小学数学

朱梅

【摘要】小学数学是小学阶段中一门重要的学科.学生年龄比较小,智力发展也不成熟,学习数学存在一定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可以采用合作探究教学法,这样有助于学生找出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本文首先阐述了合作探究法对课堂教学的意义,继而分析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在此基础上从“课前导入中开展趣味性的分组环节”“课堂上采用主题任务的教学手段”“复习时应用小组合作的活动形式”三方面入手,探讨了合作探究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合作探究法;应用策略

一、合作探究法对课堂教学的意义

合作探究法是素质教育深入发展以来的一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具体来说,就是在课堂上由教师创设情境,学生分组学习.从其在课堂上的应用效果和意义上来说,主要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首先,采用合作探究法更有利于教师创设轻松平等的课堂氛围,从而进一步激发小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在合作探究的课堂上,各个教学环节的顺利进行以及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都依赖于学生的积极参与,教师在其中只负责控制课堂纪律和教学流程.所以在课堂上,学生能够充分感受到教师的尊重以及学习活动中的自主性,自然而然地实现了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转变.

其次,在合作探究的课堂上有利于加强有效交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因此,合作探究法更倾向于对学生素质和能力的综合培养,更适合于当前新的教学理念,教师应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加以应用.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

从学科本身的特点而言,数学相对来说对学生的思维和能力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就导致了学生在面对数学课堂时存在更多的问题和困惑.即便是对于小学阶段入门式的数学教学而言,学生也很容易因为遇到知识难点而产生逃避等不良的心理状态,从而影响整体的教学质量和效率.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在教学改革中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已经产生了很大的变化.虽然考试仍然是对学生进行考核的主要手段,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也难免会受到应试心理的影响,但是从总体上来说,小学的数学教师已经开始对学生的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等综合素质有所关注,并且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在此方面对学生加以培养和强化.正因为如此,小学的数学课堂在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上已经开始出现了好的转变.

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小学的数学教学课堂上问题仍然是存在的,并且也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首先,表现得最为明显的问题就是教师在课堂上仍然无法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一部分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的时候仍然把自身作为教学的核心,这样一来,教师自然就会在教学过程中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在这种教学理念之下,教师必然会在课堂上出现忽视学生个人的特性,采用整体式的教学活动,片面追求课堂教学进度的现象.但是从实际的教学效果来看,学生本身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是不同的,因此在完成课堂学习之后的收获也就不同,所以也就无法避免地存在对个别学生能力的浪费或者对一些学生毫无效果的现象.

除此之外,在这样的理念下,教师还容易忽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单纯采用知识讲解的方式完成教学.这样一来,学生普遍处在被动的学习状态中,不仅影响了学生学习的效率,也会使学生对于数学学科的兴趣大打折扣.

其次,小學数学的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便是过分推崇应试和分数.实际上我国长期以来在教学过程中唯分数论已经是司空见惯的现象.虽然这种状况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有所转变,但是从当前的教学现状来看,仍然存在忽视学生素质的养成而更看重分数的情况.这样的教学理念不仅会影响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更会使教师忽视对数学的应用性教学,弱化小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的意识和能力.

最后,课程安排和教学内容死板,脱离实际也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问题之一.教学设计是大部分教师在开展实际的课堂教学之前所必须完成的准备工作,不仅能够帮助教师将整个教学课堂条理化,更有利于课堂教学的高效完成.但是对于一部分数学教师而言却存在着过于依赖教学设计和教学计划的问题.他们在进行教学时大多只按照教案一步一步实现整个教学过程,保证教学任务和计划的按时完成,但是对实际的教学效果却并不关注.同时小学生在课堂上往往会出现很多不受控的意外现象,教师在面对这些问题时也没有从实际出发,切实解决学生的问题,而是单纯按照计划进行,忽略了学生的问题.这样的课堂自然也就无法取得很好的效果.正因为这些问题的存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才更需要应用新理念和新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以寻求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合作探究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1.课前导入中开展趣味性的分组环节

将合作探究法应用于小学的数学课堂上,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其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习惯,从而构建自主学习的课堂模式.而要让学生主动地参与课堂上的教学活动,完成小组的合作探究,首先要让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对于特殊儿童来说,学习数学的过程本就比普通的学生艰难一些,所以更需要兴趣作为高质、高效完成学习任务的原动力.

合作探究法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具体运用呢?教师首先需要保证的是科学合理的分组.合理的分组不仅是保证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利因素.所以教师在课前导入的环节中组织趣味性的分组活动,既达到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又实现了对本节课知识的简单介绍,更完成了科学分组的基本任务.

例如,以“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内容为例,在进行分组之前,教师需要掌握班级内学生的基本情况.因为班级内学生情况的特殊性,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的基本学习情况和能力,还要了解每一个学生生理、心理上的特殊状况.然后教师就要在了解知识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活动合理地控制分组的过程,以实现每个小组之间情况的均衡.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寻找生活中的一些长方体、正方体、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实物图片并将其打印出来,然后按照自己对班级内学生的了解情况将这些图片有目的地分发给不同的学生.学生可以按照自己手中的图片自行组队,并且挑选出组长来讲解自己小组成员成为一个小组的原因.而教师有目的地分发图片就在于让不同情况的学生平均分布在不同的小组,进而利用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带动小组整体的学习积极性,学生通过相互之间的取长补短更好地完成课堂上的学习任务.

这样的分组活动,既实现了对学生的科学分组,又利用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对数学课堂和合作学习产生了兴趣,降低了学生对教师和同学的抗拒,有利于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从而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同时,游戏式的分组活动也没有失去课前导入环节的基本功能,学生利用游戏更好地复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并且预习了长方体、正方体的区分,建立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更有利于学生理解理论性的数学知识,提高了学习效率.

2.课堂上采用主题任务的教学手段

在教学课堂上应用合作探究法的核心就在于学生相互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如果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单方面讲解的方式完成教学,那么合作探究的价值就无法在数学课堂上得到有效的发挥.因此,教师要在数学课堂上采用主题任务的教学手段以配合合作探究法的运用.具体来说就是教师在整合课堂教学内容之后将其分为不同的教学任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完成课堂任务来实现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例如,在“四则运算”这一内容中,知识框架主要由加减乘除四个分支组成,并且相对来说属于综合提高的一节课.所以教师就可以在同样的主题背景下设计四个不同的任务.如在超市购物的整体背景下,教师可以设计四种购物的方案,其中分别涉及不同的运算类型,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依次完成购物金额的计算.教师可以在这一背景下对任务内容进行升级,将不同的运算法则与购物方案结合,让学生计算最终的购物金额.学生在完成课堂任务的过程中要做到小组成员之间相互配合,并且结合学生个人的特殊情况各自分工,发挥每一个学生的特长,这样能促使学生之间更好地沟通和交流.如果学生遇到问题,教师就要对小组成员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运算法则.教师利用合作探究法开展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更能够借助于合作探究的过程帮助学生放下心理的压力和顾虑,更好地融入班级课堂,促使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3.复习时应用小组合作的活动形式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校教育而言,课堂上或者是课后的总结和复习是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知识内容的重要方式,也是提高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效率的主要方法.因此,对于小学数学课堂而言,总结和回顾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在传统数学课堂上,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复习和回顾的时候往往会采用整体进行的方式,而且在一定的情况下,教师为了节省课堂教学的时间,也会将复习作为学生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在课后完成.但是这样的复习和回顾从实际的效果来看并不明显.一方面,学生在课堂上大多都無法做到对知识内容的完全掌握和了解,再加上小学生本身的记忆力和思维能力还处于发育期,所以难免会出现一些错漏之处.由学生单独完成课堂复习并不能帮助学生及时发现自己的问题,所以复习也只是一种形式化的教学活动,并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另一方面,教师在安排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除了要考虑知识内容本身之外,更要考虑教学的便利以及学生的接受程度、课堂的趣味性等.这就使得在教学过程中知识内容存在顺序凌乱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按照课堂教学的顺序进行知识内容的总结回顾不利于学生知识框架的形成和逻辑的整合.因此,为了解决这些复习中的问题,提高课堂复习的效率,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来组织学生完成回顾和复习.

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在完成课堂教学之后,按照数学知识本身的内在逻辑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简单的整理,并且在课件上对知识框架的关键点进行展示.学生则按照之前自主学习过程中划分好的小组进行合作复习,按照教师的框架或者是思维导图来对本节课的知识内容进行一一回顾.学生对于个人存疑的知识点,可以通过小组讨论来解答,在小组无法完成的情况下再求助教师,教师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内容讲解.学生完成知识复习之后,一般来说也就完成了对知识框架的补充,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按照小组对自己完成的知识框架进行讲解,在听讲的过程中完成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了解.通过这样的课堂复习活动,教师不仅能够实现高效率的复习,使得学生的复习质量和效果有所提高,也能够在强化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的意识和能力的同时实现小学生数学学科的逻辑性、条理性学习,帮助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尽早树立起构建知识网络的意识,也有助于学生通过课堂教学逐步实现知识框架的构建.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和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拓展,小学的数学教学不仅要求教师传授知识,更要求教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核心素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合作探究法不仅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有所帮助,更有利于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帮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郭颖辉.探究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8(40):158.

[2]易根华.合作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学大世界,2018(1):96.

猜你喜欢

应用策略小学数学
浅析微课视角下的初中物理教学研究
水平井钻井技术及其在石油开发中的应用探析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技校制冷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探析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