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舞蹈教育路径研究

2019-12-20王利桥

好日子(下旬) 2019年7期
关键词:舞蹈教育中小学

【摘 要】随着人们对舞蹈教育功能重要性地深入了解,加之国家各种政策的支持推动,在中小学生阶段实施针对全体学生的舞蹈普及教育势在必行。因此笔者通过自身多年的舞蹈学习及工作经验,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力图构建出一套中小学阶段的舞蹈课程内容。该舞蹈课程内容以舞蹈作品为载体,并以之作为中小学舞蹈教育课程教材内容参考,选出适合中小学教育各学段的舞蹈作品,并将体能、舞蹈技能和舞蹈创造性能力的培养融汇其中,让学生在感知的同时亦能体验舞蹈,最终达到能欣赏美、体验美、创造美的目的,将舞蹈课程的美育意义及优势得以彰显。力求为我国中小学教育阶段的舞蹈教育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案,从而为素质教育提供更多途径。

【关键词】舞蹈教育;中小学;路径

一、中小学舞蹈教育概述

众所周知,舞蹈教育作为美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人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它不仅可以起到改善气质、陶冶情操、交流情感、传承文化和开发智力的作用,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吃苦耐劳的精神。而从教育年龄段来看,中小学是学生提升自身修养和培养兴趣爱好的黄金时期,因此,在此阶段实施舞蹈课显得尤为重要。

众所周知,舞蹈具有着众多功能,而近年来,众多舞蹈领域的相关专家、学者也都致力于中小学(青少年)教育舞蹈领域的研究与实践。例如:2011年由吕艺生教授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委托项目“素质教育与舞蹈美育研究”,不仅译著了美国Brenda Pugh McCutchen 所著的《舞蹈:作为艺术教育》,更是出版了《素质教育舞蹈》《素质教育舞蹈文集》系列丛书;上海师范大学郑慧慧教授领衔编写的《舞蹈普及教育丛书》于2013年7月出版,该套丛书共六本,由《中小学舞蹈教学设计》《集体舞指南》《歌舞教学参考》《芭蕾基础训练及教学法》《舞蹈的力量——中外舞蹈素质教育历程》《舞蹈教育研究文集》组成。首都师范大学田培培教授编写的《小学舞蹈课领先教材》于2015年8月出版,共分为一二年级的“趣味篇”、三四年级的“快乐篇”、五六年级的 “情境篇”。2018年,中央民族大学杨敏教授编写的 《中小学民族民间舞蹈特色教材》,共分为初级篇、中极篇和高级篇。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中小学舞蹈教研员史渊萍老师以“寓教于乐、沉浸式情境”为理念,专门针对我国现阶段小学学校舞蹈教育而撰写了《小学舞蹈艺术教程》。他们的研究不仅为我国中小学舞蹈教育提供了更多理论依据和借鉴,也为实践操作提供了一些方法与建议。

二、中小学舞蹈教育路径建议构想

笔者所研究内容正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考虑到现实的课程时间的局限性,以追求效益最大化原则,采取直接由剧目课的形式开展,以舞蹈作品为载体,并以之作为中小学舞蹈教育课程教材内容参考,选出适合中小学教育各学段的舞蹈作品,并将体能、舞蹈技能和舞蹈创造性能力的培养融汇其中,让学生感知与体验舞蹈,最终达到能欣赏美、体验美、创造美的目的,将舞蹈课程的美育意义及优势得以彰显。

(一)中小学舞蹈教育实施建议

中小学舞蹈课程其内容主要是针对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全体学生而实施的一种普适性课程,其中包括小学六个年级的课程内容和初中三年的课程內容。此课程以提高学生舞蹈艺术的综合素质为原则,培养一种对舞蹈美的认知与表现。通过舞蹈作品的排演,提高学生身体协调能力、表现能力,培养学生成为身体健康、心灵美好、且全面发展的人。课程之间的内容相互衔接,并呈递进关系。根据学生各年龄段的生理、心理特点以及审美特征,按照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每学期选取一个舞蹈作品作为主要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排练、训练及表演,从作品中带出训练,并辅助以技能、体能的舞蹈基础教学内容,在训练中更好地为排演作品服务。使学生肢体动作协调优美、最终陶冶其情操,使之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其教学模式为:以班级教学和全体学生参与为基础,辅助以舞蹈活动,如艺术表演实践,舞蹈表演展示或比赛。舞蹈课程教学内容结构为:舞蹈作品排演和基础训练课程内容。当然老师也可以根据自身师资和学生的综合情况,创作符合本校学生基础现状的舞蹈作品进行训练。

(二)中小学舞蹈教学具体实施方案

1.选择舞蹈剧目的原则

现如今舞蹈作品众多,质量却良莠不齐,我们到底应该怎样选择合适的舞蹈作品用于中小学舞蹈的教学与实践?首先,一定要是具有代表性的舞蹈作品,具有代表性的舞蹈作品,笔者认为应该具有以下几种特征:优秀传统文化、多元文化的传递、身体素质的提升,以及精湛的编创技术。其次,作品一定要有教育性,所选舞蹈作品可以很好地反映和表现核心价值观,体现真、善、美。真、善、美是舞蹈亘古不变的艺术精髓与精神内涵,舞蹈教育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培养审美意识,更有助于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主题上一些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舞蹈作品。同时对优良品格、品质的塑造有帮助的舞蹈作品。最后,作品一定要具有适应性。选择中小学舞蹈作品,要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生理、心理以及审美情趣。舞蹈作品的风格、精神切合不同时段学生的特质,在具有舞蹈作品的特性的同时,选择的作品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合学生的能力,遵从学生的认知发展和身心发展规律,符合不同时段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特点,如抒情性强烈,动态感突出等,同时也要避免成人化的舞蹈作品。优秀的舞蹈作品,不仅能给予学生美的享受,进行情感的熏陶,同时也能引领学生的精神,指引他们理想的树立。故在选择舞蹈剧目时,一定要有代表性、教育性和适用性。

2.中小学九年的教学内容

(1)以舞蹈作品为舞蹈课程教学的主要载体和讲授内容,包括中国古典舞、中国民族民间舞,现当代舞作品等,并形成舞蹈作品教材库,以满足校园美育教育的需要,促进实现学生素质教育的全面落实。通过舞蹈作品的排演,学生身体的力量增加,身体柔韧能力、控制能力、表现能力得到提高,可进一步增进学生对人体美的认识与理解。通过对具有特色的民族民间舞蹈作品的排练,使学生身体动作的灵活性、多变性、节奏型和风格性得到一定程度的增强,对中华文化的了解也会愈发全面,更有利于学生传承传统文化和地域特色文化;通过中国古典舞作品的训练,不仅开发学生身体动作的流畅性、韵味性和风格性,还能让学生直观的感受中国传统的美学思想及韵味,更好地表现舞蹈,并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创造美、表现美的能力;通过当代舞的训练,不仅有效解决身体动作的幅度、力度、速度与张力,还可以使学生了解世界当代多元文化,关注当下,勇于创新,积极展现自我。

(2)每个年级相对应的舞蹈剧目排练。依据中小学生生理及心理的发展特点,分为了1~2年级、3~6年级、7~9年级三个学段,每一学段都要求学生通过舞蹈艺术,并通过与生活、情感、文化、科技四个方面的联系,获得对于舞蹈艺术的感知与体验、创造与表现、反思与评价能力。

第一学段,即小学低段(1-2年级),选择了《鼠你快乐》《猫鼠之夜》《劳动最光荣》《好朋友》四个舞蹈作品。生活是艺术的源泉,学生通过舞蹈艺术和日常生活的练习,提高艺术感知能力,学会用艺术的眼光观察生活,用艺术的方式表现生活、美化生活、提高生活的情趣。

第二学段(3-6年级),分为了小学中段和高段两个阶段,小学中段指的是小学3-4年级,选择了《兵娃娃》《花儿朵朵向太阳》《与太空对话》《雏鹰展翅》四个舞蹈作品。在这一部分的作品选择中,主要强调了舞蹈与文化以及舞蹈与科技两个方面的联系,《兵娃娃》《花儿朵朵向太阳》《雏鹰展翅》可以促进学生对爱国文化的熏陶,《雏鹰展翅》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舞蹈艺术与科技的联系和比较,提高想象能力,实现感性和理性的和谐发展。

小学高段指的是小学5-6年级,选择了《小马奔腾》《隆达梅朵》《英台初装》《自古英雄出少年》四个舞蹈作品。这一部分的作品选择侧重舞蹈与文化以及舞蹈与情感的联系,《小马奔腾》以及《隆达梅朵》两个舞蹈作品可以加强学生对于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以及舞蹈动律、动作的认识,同时加深学生对我国多元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英台初装》和《自古英雄出少年》,学生可以通过舞蹈的形式,去学习、感悟与表达“中华少年儿女有志气”“志在少年”的少年壮志情怀。

在第三学段(7-9年级),选择了《红扇》《红》《我的未来不是梦》《中华小当家》《如火的青春》《校园变奏曲》六个舞蹈作品。六个作品符合青少年踌躇满志,大好青春年华的情感诉求,加强了舞蹈与情感的联系,学生可以在舞蹈作品学习排练过程当中,通过对日常情感与舞蹈情感的体验及创造性表现活动,了解和反思日常情感和舞蹈情感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提高审美情趣、逐渐养成热爱生活的意识,使身心和谐愉悦。

3.舞蹈作品排练原则

为了进一步优化舞蹈作品的排练结构、提高作品排练的效率和质量,促进学生能力的综合发展,我们在排练过程中就不能是盲目的、无原则的、无要求的,必须遵循排练的基本原则,才有助于舞蹈课顺利开展实施。首先,要遵守灵活处理原则。由于各年龄层次以及不同地方学生舞蹈基础的差异性,建议教师根据学生自身情况,进行适当的改变及调整,从学生的长处入手,比如情感与细节的细腻把握等来弥补高难度技术技巧的缺失。其次,要遵守合理分配课程教学对象原则。众所周知,在义务教育教学阶段里舞蹈课堂多为大班授课制,大班课的不足之处便是人员较多,课堂混乱,不易管理和教学,授课教师独自教学往往十分吃力。因此,教师在课堂中要充分开发学生各方面潜能,由学生自己主导课堂是最推荐的教学方式。如由最开始舞蹈教师教授一部分内容,然后对学生进行分组排练,任命小组长,由小组组长带领小组成员进行分组排练,即高效完成任务又维持好了课堂秩序,充分锻炼学生的相互合作,团结一致以及个人组织能力。再次,要遵守效益最大化原则。在舞蹈教育教学中,能否将课堂效益最大化成为了评判舞蹈课甚至一名舞蹈教师是否合格的决定因素之一。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自身的综合教学能力,明确的课程教学目的,完善的课前准备,与学生的互动情况,课堂时间分布及具体实施方案就变得极为重要。及时掌控学生的情绪,调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善用问答式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提问,激励学生主动参与排练教学,使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被动注意课堂;教学过程中善于利用多媒体教学;运用各种教育教学方式,例如分组教学,以优带差,促进学生团结合作,取长补短;有计划的安排休息时间及时长,劳逸结合,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将课程效益最大化,在最有限的时间里取得相对最好的排练效果。最后,要遵守鼓励创造性原则。创新的重要性我们就无需再进行赘述。因此,在排练的过程当中,也要注重激發学生的创造性。教师在排练的过程中,可以不用直接来教授学生动作,而是先采取让学生创造的方法来进行。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容易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还能极大地训练学生们的自主创造能力。

此外,为了使舞蹈作品排练更有效率,学生能从中获得最大程度提升,在具体的排练过程中,还要注重目的清晰,计划详实;内容有序,排练有法;主次分明,层层递进;有效高效,精益求精等具体的排练原则。

4.教学评价

在进行各阶段舞蹈课程学习的同时,还积极鼓励学生们参与丰富多样的艺术实践活动,进行舞蹈作品的排练与演出,达到陶冶情操、促进同学间交流情感、相互协作的目的。以班级为单位,开展舞蹈展示演出等艺术实践活动,例如每学期或者每学年举行一次艺术周活动,不但使孩子们都能登上舞蹈,得到全方位的锻炼,也有一个全方面的体现与训练。也更好地促进学生在舞蹈训练的时候能够更加积极主动,从而实现其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三)中小学舞蹈教育注意事项

1.随着时代的发展注意剧目的更新,各校可以根据“三性”原则选择、不断更新教学剧目。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不仅是科学技术的推陈出新,艺术发展的步伐也在迅速向前。舞蹈艺术自身的发展和完善也日趋成熟,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反映近现代和当代社会生活的、与时俱进优秀舞蹈作品。我们也有更多的舞蹈作品可供为教材的选择,以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为广大学生提供服务。在选择义务教育舞蹈课程内容舞蹈作品时需要遵循“三性”原则,即代表性、教育性、适用性。

2.考虑到地区发展不均衡,可以做相应的舞蹈剧目替换与简化。在剧目替换中,在不影响原则性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心理、生理发展规律,因材施教。剧目简化也要注意,不能把剧目的核心内容做调整。而因材施教,则把握灵活处理原则,由于各年龄层次以及不同地方学生舞蹈基础的差异性,教师在作品排练中常常会出现各式各样的问题。例如,一些舞蹈作品本身的难易程度让很多学生望而生畏,高难度的技术技巧不能完整照搬,因为很多优秀的舞蹈作品,为了参加比赛,不仅在演员的选拔上都选取舞蹈素质较好的学生,其次,为了在比赛中能够有更多亮点,会刻意加大技术技巧难度。这样的情况下,通常建议教师根据学生自身情况,进行适当的改变及调整,以学生的长处,比如情感丰富,情节还原等来弥补技术技巧的缺失。

3.参考本人编著的舞蹈书籍《中小学舞蹈排练与创编》。由于篇幅有限,在本文中不能具体阐述太多细节问题,因此,读者朋友们可以可参考本人编著的舞蹈书籍《中小学舞蹈排练与创编》中,了解更多具体排练的手段、排练要素与剧目参考阐述,包括后期的舞蹈创编发展。相信为该项目的实施提供更多有力的支撑与保障。

三、结语

本论文根据舞蹈教育界最新学术研究成果,提出以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为对象,以素质教育为目的的舞蹈课程建设构想,在舞蹈课程内容建设的具体实施中,考虑到现实课程时间的局限性,为了追求效益最大化,而是直接以剧目课的形式延伸开来,以舞蹈作品为载体,并将之作为义务教育舞蹈课的教材参考。虽然本人查阅了大量的历届参赛舞蹈作品,但能够同时兼顾义务教育阶段不同性别学生的舞蹈作品还是十分有限,对本人所选的个别舞蹈作品仍有不满,也望全国更多的舞蹈教育者、舞蹈编导们能够编创出更多的契合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的优秀舞蹈作品,为义务教育阶段舞蹈教育地全面实施提供保障及支持。本研究也仅仅为中小学舞蹈课程开设提供了一种操作路径,以求抛砖引玉,引起更多人对中小学阶段舞蹈教育的思考与关注。路漫漫其修远兮,为推动舞蹈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的推广和普及,吾将上下而求索,大阔步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18年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一般项目“中小学舞蹈教育路径研究”(编号:18SB0648)结题成果。

作者简介:

王利桥(1982— ),男,汉族,河南省漯河市,艺术学硕士,四川音乐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舞蹈教育与创编。

猜你喜欢

舞蹈教育中小学
浅析游戏性幼儿舞蹈教育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舞蹈普及教育之我见
如何有效地开展幼儿园舞蹈活动
舞蹈教育对少儿成长的作用与意义
论多媒体技术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略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视频的应用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