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奥氮平、利培酮及喹硫平对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糖脂代谢及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2019-12-20高景娜崔利军崔伟韩笑李媛媛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9年24期
关键词:催乳素氮平利培

高景娜 崔利军 崔伟 韩笑 李媛媛

(河北省第六人民医院,河北 保定 071000)

精神分裂症作为常见的精神疾病之一,患者多伴有情感、思维、行为分裂症状,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影响较大〔1〕。目前,药物疗法为精神分裂症治疗中优选方案,其中喹硫平、奥氮平、利培酮等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在临床逐渐应用,上述药物在改善患者阴性、阳性症状及认知功能方面效果确切〔2,3〕。但随着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不断推广,临床应用发现其对患者血脂、血糖代谢具有一定的影响,极易增加心血管疾病、肥胖症及糖尿病等患病风险〔4〕。鉴于此,本研究将观察奥氮平、利培酮及喹硫平对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糖脂代谢及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河北省第六人民医院治疗的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84例,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奥氮平组(28例)、利培酮组(28例)、喹硫平组(28例)。奥氮平组女14例,男14例;年龄60~80〔平均(69.87±5.41)〕岁;利培酮组女15例,男13例;年龄60~80〔平均(69.64±5.58)〕岁;喹硫平组:女13例,男15例;年龄61~80岁,平均年龄(69.91±5.23)岁。三组基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了本次研究。

1.2入选标准

1.2.1纳入标准 ①精神分裂症患者符合(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②可耐受奥氮平、利培酮、喹硫平治疗者;③4 w内未服用对血脂、血糖有影响的药物或其他抗精神病药治疗者;④无其他精神病史者;⑤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2排除标准 ①心、肝、肾功能损伤严重者;②存在糖尿病病史者;③治疗前血脂异常者;④体重指数≥25 kg/m2。

1.3方法 奥氮平组接受奥氮平(江苏豪森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0799)治疗,起始剂量5 mg/d,依据患者病情于4 w内调整使用剂量至15~20 mg/d。利培酮组接受利培酮(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0309)治疗,起始剂量1 mg/d,依据患者病情于4 w内将使用剂量调整至4~6 mg/d。喹硫平组接受喹硫平(湖南洞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0117)治疗,起始剂量100 mg/d,依据患者病情于4 w内调整剂量至400~750 mg/d。三组均连续治疗4 w。

1.4评价指标 观察三组治疗前后糖脂代谢指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空腹血糖(FPG)〕、催乳素、体重变化及不良反应。治疗前、治疗4 w后采集三组清晨静脉血3 ml,采用天津腾信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Centaun CP检查,采用酶法测定TC、TG、HDL-C及FPG水平,采用免疫荧光法测定催乳素水平,检测试剂盒为德国西门子催乳素测定试剂盒。观察三组治疗期间包括锥体外系反应、嗜睡、体位性低血压及体重增加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5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χ2及t检验;三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用LSD-t检验。

2 结 果

2.1各组TC、TG、HDL-C、FPG水平比较 治疗前、后三组TC、TG、HDL-C、FPG水平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奥氮平组、利培酮组、喹硫平组TC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增高,奥氮平组TG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增高,HDL-C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各组催乳素、体重比较 治疗前三组催乳素、体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奥氮平组体重较利培酮组显著增高,治疗后奥氮平组、利培酮组、喹硫平组体重较治疗前显著增高,利培酮组、奥氮平组催乳素较治疗前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喹硫平组催乳素较治疗前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不良反应 利培酮组锥体外系反应较奥氮平组、喹硫平组显著增高;喹硫平组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率较奥氮平组、利培酮组显著增高,奥氮平组体重增加发生率较利培酮组、喹硫平组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治疗前、后三组TC、TG、LDL-C、FPG水平对比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P<0.05

表2 治疗前、后三组催乳素、体重对比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P<0.05;与利培酮组比较:2)P<0.05

表3 三组不良反应对比〔n(%),n=28〕

3 讨 论

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以抗精神病药物为主,主要包括喹硫平、奥氮平、利培酮等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上述药物均可作用于中枢多巴胺(D)、5-羟色胺平衡拮抗效应,进而发挥抗精神病的作用〔5〕。经临床实践发现,虽然上述药物可取得确切的治疗效果,但其也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其中患者体重、血脂、血糖及激素的改变与上述药物间具有密切联系,而若患者血脂、血糖异常将增加脑血管疾病、冠心病及糖尿病等发生风险〔6,7〕。

利培酮属D2、5-羟色胺受体平衡拮抗剂,中枢中脑边缘通路可对阳性及阴性症状进行缓解,利于改善患者认知功能,但由于该药物与D2受体结合率高,极易增加锥体外系副作用〔8〕。奥氮平、喹硫平作为多受体阻断剂,其中前者对D2及5-羟色胺均可发挥拮抗作用,且对H1受体、M样受体及α2受体具有亲和力,有助于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及意志缺乏、社会退缩等症状,但治疗中需注意体重增加的副作用〔9〕。喹硫平在阻断5-羟色胺中效果更佳,故可有效改善患者情感症状,增强患者执行能力及认知功能,但由于喹硫平对H1受体及α受体具有亲和力,可出现体位性低血压症状〔10〕。本研究结果显示,喹硫平、奥氮平、利培酮可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体重改变及脂质代谢异常现象,利培酮、奥氮平可升高催乳素水平,喹硫平对催乳素水平无明显影响,喹硫平、奥氮平、利培酮对血糖无明显影响。

与利培酮相比,奥氮平对体重影响较为显著,分析原因可能为较抗多巴胺D2受体相比,奥氮平抗5-羟色胺、H1受体、M样受体较强,但其抗α1受体性能较弱,故可出现体重增加的明显症状〔11〕。同时喹硫平、奥氮平、利培酮等药物可通过对组胺、多巴胺及5-羟色胺受体等影响,而促使患者体重增加,而针对肥胖者而言,其出现血脂代谢异常概率将显著增加,同时上述药物可将对脂肪细胞胰岛素受体数目、亲和力造成改变,进而可影响脂类代谢调节作用,加强脂类分解,进而促使TG、TC水平上升,HDL-C水平下降〔12〕。催乳素属于垂体前叶素,D2受体影响其分泌水平,且喹硫平、奥氮平、利培酮等药物可作用于D2受体拮抗剂,经研究发现,催乳素水平改变将导致患者出现闭经、骨质疏松、性功能障碍等症状,极易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3〕。本研究结果显示,奥氮平、利培酮及喹硫平药物所致的副反应有所不同,可为临床药物应用提供指导。综上所述,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接受奥氮平、利培酮及喹硫平治疗对血糖水平无明显影响,但将导致脂质代谢异常及体重、催乳素水平的变化,且各药物副作用不同。

猜你喜欢

催乳素氮平利培
米氮平结合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的有效性研究
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利培酮结合银杏叶胶囊治疗对神经功能的改善效果
CYP2D6*10基因多态性对利培酮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药物浓度的影响
60例利培酮致锥体外系不良反应特点分析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抑郁症患者服用米氮平治疗后体重变化与服药量分析
米氮平治疗老年失眠伴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抗精神病药所致高催乳素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阿立哌唑对利培酮所致儿童和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高催乳素血症的影响
氨磺必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催乳素水平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