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推进企业业财融合的举措

2019-12-20

新营销 2019年11期
关键词:业务部门营运业财

(云南省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云南 昆明 650118)

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是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企业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企业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贡献就是企业要实现高质量利润,而要实现高质量利润,就需要创新管理模式,实施管理变革。其中,业务与财务融合是实现管理变革的重要途径之一。2014年10月27日,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财会〔2014〕27号)指出:管理会计是会计的重要分支,主要服务于单位内部管理需要,是通过利用相关信息,有机融合财务与业务活动,在单位规划、决策、控制和评价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管理活动。2016年6月22日,财政部印发《管理会计应用指引》《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等加强企业管理变革的若干指导意见。笔者从工作实践体会,浅谈如何推进企业业务与财务融合。

一、企业业财融合的背景和时代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对我国经济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越来越重视,明确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的原则。高质量发展,投资要有效益,产品要有市场,企业要有利润,工人要有收入,政府要有税收。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是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经济高质量发展就是以高效率、高效益生产方式为全社会持续而公平地提供高质量产品和服务的经济发展,在具体经济形态上就是一个高质量、高效率和高稳定的供给体系。企业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构建高质量发展的产业体系,实现高质量利润是企业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体现。要实现高质量利润,需要创新管理模式,实施管理变革,要从企业发展战略、产品研发、供应、生产、销售、财务管控、激励考核、风险管控等企业经营活动全过程的业务与财务融合。近些年,财政部印发《管理会计应用指引》《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等加强企业管理变革的若干指导意见。这些指引涵盖企业战略管理、投融资管理、预算管理、成本管理、营运管理、绩效管理、风险管理等企业经营活动全过程,用好这些企业营运管理手段,必须业务与财务深度融合。由些可见,推进企业业务与财务深度融合是企业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管理变革之一。

二、推进企业业财融合的举措

(一)高位推动,融合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思想认识

长期以来,大多数企业的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都是以相对独立工作的模式存在,即业务部门负责经营,创造业绩,财务部门负责管控,两者间无太多深入交集,并且存在互不理解、相互指责、推诿扯皮等现象。业务部门说自己在市场千辛万苦打拼,财务部门纸上谈兵;财务部门说业务部门不讲规则没有财务思维,等等,时有难断孰是孰非的情况。举个采购部门请款事项的例子,采购部门说财务部门严控资金支付进度,影响采购工作;财务部门说销售部门没能按计划收补回货款,可用资金手头有限。究其原因,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均为“铁路警察各管一段”。这样,不但不能提高效益和效率,甚至还会降低效益和效率。如何兼顾经营与管控,发挥企业管理价值最大化,那就需要业财深度融合。面对传统的企业营运和管理思维模式,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推进企业业财融合首要的任务是企业要高位推动,站在企业全局的高度,由企业的主要领导者牵头组织实施统一思想工作,只有使大部分员工和管理者真正从思想上提高对业财融合的认识,统一思想才会得以顺利实施。

(二)健全制度,固化业务与财务相互融合的机制和流程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矩也就是规章制度,是一个组织中要求团队成员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达成统一的思想认识以后,就要有一套相对固定,又动态完善的业财融合机制和流程。那么,就需要围绕企业营运活动的全过程,建立健全覆盖企业的“营运+管控”的整套制度,做到有制度可依。比如,企业预算管理工作,要健全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并严格要求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从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分析和考核融合开展。然后,根据企业经营实际,应当从企业战略管理、产品研发、原料供应、产品生产、产品销售、风险管控、成本管控、预算管理、绩效考核等全过程中找到关键切入点,全面建立业财融合的机制,并以业财融合制度和流程的方式将其固定,形成企业日常管理模式。比如大宗原料采购,首先,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交换信息,即财务部门负责提出经济采购批量、批次方案交采购部门参考,采购部门负责提出原料市场供应状况、采购计划交财务部门参考;

其次,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以会商、书面或其他方式交换意见;最后,在企业层面形成统一采购方案。

(三)学习掌握,双向融合

从以往的认识中,认为业财融合是财务要融入业务,要改变财务不懂业务的观点的人居多,尤其是财务部门处于相对弱势的企业更加明显。笔者认为这种观点具有很大的偏见性,业财融合需要培养业务部门具有财务思维,培养财务部门具有营运思维,是业务与财务的双向融合。常见企业的经济运行分析会上,财务部门以财务报表反映数据“纸上谈兵”,业务部门不关心企业层面运行结果,而更多是“诉苦”和“表功”。因此,业务部门要加强财务管理知识学习,并学会利用财务管理工具对业务进行管理,掌握基本的财务知识、流程、制度,树立财务思维,财务部门要加强营运知识系统学习和对企业营运内外部市场信息的掌握,财务部门应当成为懂基本业务的价值创造部门,最终打破业务与财务信息的壁垒,达到相互理解和相互融合的业财良性循环。

(四)严格实施,分析改进

企业统一了思想认识,建立了融合机制和流程,业务与财务也通过互相学习,双向融合。但在实际营运中无论是财务部门,还是业务部门均会出现“屁股指挥脑袋”现象,即各自围绕自己的利益开展工作,而不兼顾整体利益。那么,就需要健全企业相关考核制度,通过考核监督业务融合严格实施,通过实际执行后分析改进,不断良性循环,最终实现提高企业营运效率和效益,达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关于考核制度,应利用平衡计分卡工具设计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KPI指标,比如对大宗原料采购和主要产品的销售,要求财务部门定期独立提出市场信息报告,并明确与采购部门、销售部门、业务部门沟通频次,要求采购、销售业务部门依据预算实施业务经济效益分析,并明确与财务部门沟通频次。

三、结束语

新时代经济增长从高速增长转变为高质量发展,企业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应不断变革管理模式,其中,业务与财务融合是管理模式变革的重要途径之一。企业要实现业务与财务融合,首先要高位推动,融合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思想认识。其次要围绕企业营运活动的全过程,建立健全覆盖企业的“营运+管控”的整套制度,做到有制度可依,从企业战略管理、产品研发、原料供应、产品生产、产品销售、风险管控、成本管控、预算管理、绩效考核等全过程建立业财融合的机制,并以业财融合制度和流程的方式将其固定,形成企业日常管理模式。再次,加强业财融通学习,使业务部门具有财务思维,财务部门具有营运思维。最后,建全考核,促进业务与财务深度融合,提高企业营运效率和效益,实现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业务部门营运业财
基于云ERP系统实现业财一体化战略研究
企业财务共享下怎样推进业财融合
勘察设计企业业财融合存在的问题及应对
基层发电企业业财融合预算管理模式探讨
VRT在高速公路营运管理中的应用
大考已至:撤站后的三大营运管理痛点及应对
电力企业构建纪检监察与业务部门协同工作机制的研究
在当前形势下“业财融合”的发展
供电企业纪检监察与业务部门协同工作机制建设研究
财务人员深入业务部门的重要性和策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