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留守儿童与流动儿童教育状况比较与社会工作介入研究

2019-12-11丁皓杰

科学与财富 2019年19期
关键词:流动儿童社会工作留守儿童

丁皓杰

摘 要:本文以重庆市北碚区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为研究对象,比较其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个方面的共性与特性,有以下发现:在家庭教育方面,留守儿童群体的亲子沟通不足,流动儿童群体同样面临这一问题;学校教育方面,留守儿童能够有机会接触到现代化教学设备,但师资力量仍显弱势,流动儿童入学需求持续增长,但基于户籍制度的入学和转学政策依旧是其在城市地区接受教育的巨大障碍;关于社会教育,留守儿童缺少各项公共教育资源,而流动儿童对其的利用度也不高,同时在融入城市社区的过程中存在诸多困难。本研究基于以上发现,提出个案辅导与小组工作结合、生命教育课堂、社区体验式活动三种介入形式,以期对上述两个群体提供协助。

关键词:留守儿童;流动儿童;教育状况;社会工作

一、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我国流动人口数量与日俱增,农村家庭也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留守家庭和流动家庭是其典型代表。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0-17岁留守儿童数量为6972.75万,其中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为6102.55万1。流动人口的数量也在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中不断增长,2015年1%人口抽样调查显示我国流动人口数量规模为2.471亿人,在全国总人口中占比17.9%,其中流动儿童达到3581万人2。

人口的迁移意味着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变更,职业种类、收入来源、居住环境等基础性生活要素都在这一过程中发生了改变,家庭作为社会基本单位,会综合这一过程中的风险性和支持性要素作出回应,家庭成员的受教育状况、家庭关系、生活预期等社会性及心理性要素都随之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子女作为家庭的后继力量,对家庭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推动作用。目前,对于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的研究成果不在少数,但仍然存在很多学术空白。本文基于重庆市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学校数据来源,尝试对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的受教育状况进行比较研究,并结合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专业理念,希望能对以上群体的发展提供协助。

本文所用资料来源于笔者在2017年5月在重庆进行的一项社会调查,采取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面向小学3年级到初中3年级的在校学生群体,抽取423名的留守儿童以及515名流动儿童,同时对25名儿童及其家长和老师进行访谈,为本次研究补充必要的质性资料。

二、 文献综述与评论

关于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教育状况的调查与研究成果颇丰。对于农村留守儿童,其能获取的教育资源有限,资源质量也有待提升。研究发现,由于家庭结构变化而导致的家庭教育缺失成为阻碍留守儿童健康发展的一大阻碍因素3。亲子分离给留守儿童教育带来众多负面影响,父母外出务工时间长度与留守儿童学业成绩成负相关关系4,其中母亲的外出对留守儿童教育的负面影响更大5。学校教育方面,学前农村留守儿童的入学率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相差2个百分点,高中净入学率低于全國水平20个百分点6。此外,家校沟通缺乏渠道,道德教育也存在严重缺失7。关于社会教育,农村地区由于信息阻隔,公共教育资源缺乏,留守儿童能够参与的社区教育活动十分有限8。

关于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由于工作繁忙,流动家庭常常缺乏亲子沟通,父母对子女的心理健康状态知之甚少,即使有所了解,也缺乏科学有效的引导9。由于流动儿童父母工作的不稳定性,进入城市学校的入学、转学手续复杂,加之学校缺乏对流动儿童教育背景、成绩水平和教育需求等信息的了解,流动儿童的学校教育存在明显的不连续性10。关于社会教育领域,由于流动儿童的外来性,在居住地社区的融入度不高,因此很少能参与到当地的社会文化活动中。在城市地区仍然有很多市民对流动儿童存在歧视,流动儿童“被边缘化”的社会现象依然存在11。

以上学者对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群体受教育状况的研究成果展现出人口在流动过程中产生的诸多问题和需求,具备重要参考价值,但仍然存在很多局限。一方面,只关注到教育领域中的某一方面,没有看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之间的有机联系;另一方面,虽然明确了不同主体的资源和责任,但缺乏切实可操作的介入方式,实践操作领域涉及的内容较少。本文将基于以上研究背景,结合重庆市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群体实际状况,借鉴社会工作实务方法,以期提供相关建议。

三、 比较部分

(一) 家庭教育

1. 留守儿童

家庭教育是个体发展的先导基础,良好的亲子关系和家庭氛围能够为个体成长提供重要支持。父母外出务工导致家庭结构发生改变,对子女的成长和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根据留守儿童监护人类型,目前我国留守家庭可以分为4类:隔代教育家庭、亲朋教育家庭、寄宿教育家庭,以及同辈或自我教育家庭12。虽然由于监护人与留守儿童关系不同而导致家庭和社会关系存在差异,但代际之间的空间隔离都最终指向了同一个问题。由于时间和空间的局限,留守家庭的亲子沟通十分匮乏,父母对子女的学业状况了解不足,关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态的掌握更为局限。此外,父母对子女的人际交往状况同样缺乏了解,难以提供关于人际互动和社会关系来往的有效引导。留守家庭祖辈的文化程度通常较低,除了基本的衣食住行照料之外难以为留守儿童提供实质性的学习辅导,对其心理和情感方面的支持则更为缺少,家庭内部支持的缺失迫使留守儿童扩展家庭之外的社会关系网络,其中同辈关系是最重要的代表。在针对重庆市北碚区留守儿童学校的调查中发现,相较于家庭中的亲属,同辈关系会对留守儿童产生更为深刻的影响。

关于亲子沟通问题,实际上外出务工的父母同样希望能够通过更为便捷的沟通方式增加对其子女的了解,在互联网和智能终端快速发展的当今社会,智能手机成为其首要选择,在本次所调查的样本中发现,超过一半的留守儿童在小学阶段便拥有了智能手机。由于家长监督和指导的缺乏,加之学校也尚未建立关于智能手机使用的相关校纪校规,原本是为促进亲子沟通的工具成为了留守儿童网络成瘾的源头。

2. 流动儿童

流动儿童虽然与父母共同居住,亲子之间进行面对面沟通的可能性相较于留守家庭更大,但通过访谈调查发现,实际上该类家庭的亲子沟通仍然存在种种障碍,一方面是因为父母工作任务繁忙,与子女沟通的时间较少,父母对子女的成长状况缺乏了解;另一方面的原因是一些父母从事的职业性质特殊,类似快餐店店员或出租车司机等,常常需要上夜班,因此很少有机会能与子女进行当面沟通。同时,通过对一些流动儿童家庭的家访,笔者了解到很多父母仍然持有教育仅是学校和老师的责任的观念,或是认为自己的文化水平不高,对家庭教育的了解程度也很低,因此很难对其子女进行正确引导。在家庭之中很少了解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对子女的在校表现也仅仅是通过家长会有一些了解,家校沟通家校合作的意识不强,缺乏主动性。

在本次调查研究中发现,流动儿童家庭中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期待相较于留守儿童家庭更高,对其学业成绩关注程度较高,但缺乏对子女接受教育过程和在校表现的了解,对其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的状况更缺乏关注,简单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子女学业状况的标准。以上教育观念不利于儿童的全面发展,无法为其社会性能力的发展提供支持力量。

(二) 学校教育

1. 留守儿童

虽然农村地区的学校教育经费局限,但因为各种社会公益组织的协助,目前很多农村地区的教育设施设备已经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更新,例如本次调查研究中的对象学校中,各班级接受某大型汽车公司资助,为各个班级都配备了具有网络通信功能的电子白板、投影设施等教学设备,在教学设备方面相较于城市地区学校没有太大的差别。然而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仍存在很多问题,教师文凭普遍低于城市地区学校,且教师的教育理念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针对学生的个体特长和优势缺乏发掘与培养,考试成绩仍然是教师评价学生素质的核心标准,对教育设备的使用率也不高,仍然以课本知识和教学大纲要求为主,缺乏知识拓展,教育质量依然有待提高。

在教育持续性方面,留守儿童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在校率和升学率较高,但在学前教育阶段入学率较城市流动儿童低,高中教育完成率同样如此。此现象与农村地区的现实状况联系紧密,一方面我国农村地区的学前教育机构仍然发展不足,对学龄前儿童的接受能力有待提升;另一方面,由于教学水平的局限,农村留守儿童在中考中的表现常常不如流动儿童,加上家庭的经济压力,很多留守儿童在接受完义务教育后便转变未来发展方向,或者进入职业学校学习某项职业技能,或者与父母一样选择到城市地区寻找工作。这一现象展现出农村留守儿童通过提升自身受教育水平而实现向上社会流动的可能性不高,代际凝固的现象十分突出。

2. 流动儿童

虽然异地中高考政策在全国范围内不断深化推广,但各项入学和转学政策的复杂繁琐仍然是流动儿童在城市学校接受教育的巨大阻碍。随着流动儿童在城市地区接受教育需求的不断增长,政府也在不断出台和更新相关政策。在2003年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農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中有以下原则:以流入城市政府为主、以全日制公里学校为主13。以上的“两为主”原则为一些流动儿童在当地入学提供了便捷,但由于流动儿童接受教育的需求远远超过了公立学校的接纳能力,因此仍然有很多流动儿童选择到打工子弟学校读书。2014年3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关于流动儿童的就学政策由“两为主”转变为了“将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各级政府教育发展规划和财政保障范畴……保障农民工随迁子女以公办学校为主接受义务教育”的“两纳入”原则14。但由于各级政府没有出台相关的配套政策,户籍制度仍然成为流动儿童当地入学的壁垒,流动儿童家庭要么选择缴纳“借读费”进入当地公立中小学就学,要么选择在农民工子弟校就读,只能享受到城市优质教育资源的剩余部分。

(三) 社会教育

社会教育是除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外的更大范围内的教育,广义上可以指一切影响个人身心发展的社会化教育15,狭义上通常包括除了家庭和学校教育之外的由社会文化教育机构实施的教育活动16,在内容上可以细分为公民教育、能力教育和素质教育等类型17。

1. 留守儿童

如上文所述,社会教育包含了日常生活中在家庭和学校以外的各种各样的文化与教育活动,具体如图书馆、博物馆和科技馆等各种公共教育机构举办的展览和学习活动,在社区内部形成的戏剧社、合唱团等民间文化组织举办的相关活动。在农村地区,各项公共教育机构资源没有城市地区丰富,留守儿童能够接触到的有组织性的文化活动有限。另一方面,农村地区由于信息的相对闭塞,传统观念占据重要地位,当地一些已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文化习俗依然发挥着影响,这对于留守儿童的价值观发展存在着一定的不利影响,尤其是由祖辈照顾的留守儿童,在成长中难以避免某些观念的固化。

2. 流动儿童

针对流动儿童群体,虽然其生活地区有较为丰富的社会文化资源,但一些父母由于工作原因无法陪伴子女到当地公共文化机构进行参观。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只有20%的流动儿童能够经常在父母的陪伴下到市、省级图书馆进行参观或学习,33%的受访对象表示父母会在某些节假日或周末带其参观博物馆,45%的受访对象表示只有在学校组织的春游或秋游活动中才有可能到科技馆进行参观学习,父母通常都忙于工作,同时因为自身年龄较小,父母由于担心安全问题不允许独自前往,因此很少前往此类文化教育场所,使用次数最多的是社区图书馆。由此可见,虽然城市地区的公共教育资源丰富多样,但流动儿童群体对此的利用度不高。此外,城市社区中通常缺乏邻里交流,流动儿童在放学后通常回到自己的家中完成家庭作业,参与到社区活动中的意愿不强,同时社区活动的举办频次也不高,社区内部自主教育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四、 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教育的社会工作介入

比较前文研究结果可以发现,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方面,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群体都有其不同的优势资源,同时在很多方面也需要得到支持协助,而社会工作三大传统方法可以很好地融入到本文所探讨的三个教育领域中。

(一) 家庭教育——个案辅导和小组工作结合

针对家庭教育领域,可以采用个案辅导与小组工作相结合的方式提供支持。针对留守儿童家庭,社会工作者首先可以通过采用问卷测量(例如Piers-Harris的儿童自我意识量表)的方式,把握留守儿童的自我意识状态,了解其关于行为、智力与学校情况、躯体外貌与属性、焦虑度、合群度、幸福度等方面的基本资料,同时可以通过自画像、访谈等方式补充相关的质性资料。除了直接针对留守儿童群体的信息搜集,同时也应该通过与其监护人(尤其是父母)和老师进行联系沟通,通过他人对该个体的叙事描述建立多角度、立体型档案资料。社会工作者需要关注到留守儿童群体的常见危险性要素,例如亲子疏离、学业倦怠等,并通过叙事、绘画、沙盘等方式疏解留守儿童心理焦虑感。

针对流动儿童群体,需要关注到其与留守儿童群体的差异与共性,良好的亲子沟通是家庭关系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社会工作者在为其提供协助的过程中需要关注到其内部的代际关系,可以采用家庭图谱的方式明晰其家庭关系状况。针对一些存在共通性的领域,例如居家和暑期安全教育等话题,可以采用小组工作的方法进行,例如职业教育、性教育等家庭教育中容易忽视的话题,同样可以在具有较强私密性和探讨性的小组中进行学习和讨论。

(二) 学校教育——生命教育课堂

在学校教育中,社会工作者应积极与学校进行沟通,尝试在基础的知识性课程之外增加“生命教育课堂”。采用绘本故事、艺术品制作、体验游戏、影片欣赏、情景剧表演等活动形式,提供更多机会让儿童进行信息搜集、团队协作、社会参与等方面能力的培养。针对留守儿童群体,社会工作者应该积极提供更多信息和资讯,为其提供更多了解外部世界的机会。同时也可以提供家庭关系和亲子沟通方面的课程,通过生命叙事的方式帮助其了解自身生命中的重要他人和典型事件,强化生命安全感和人际信任感。此外,应该利用农村地区良好的自然资源环境,与留守儿童共同学习自然教育课程,进行作物生长、环境保护等话题的班级讨论。

针对流动儿童,亲子关系沟通技巧是一个重要的讨论话题,学习如何正确地表达自己对爱的需求和感谢是家庭关系健康发展的重要推力,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选取与家庭有关的影片与流动儿童群体进行讨论,并了解其对其他家庭成员的期待,向其家长进行反馈。同时,为了提升流动儿童的人际交往能力,可以提供关于人际影响、团队合作、冲突处理等方面的课程,在体验型游戏中培养流动儿童的人际交往、团队协作和冲突解决能力,为其更好地融入城市社区提供助力。

(三) 社会教育——社区体验式活动

社会教育的范围广阔、形式多样,但结合现实条件,社会工作的切入点应该是社区工作。社区作为基础性社会单位,最能体现方针政策对居民个体的影响,社区既结合了不同的家庭类型,又凭借地理位置临近的优势能够营造出共享的文化氛围,同时社区也能作为联系学校、政府机关、企业单位的中介,因此成为区域性社会网络的重要节点。目前,政府向社会工作机构和社区购买社会服务,在社区范围内服务居民,使得惠民政策能够得以实施。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群体作为政府和社会的重点关注群体,同样也成为了社会工作的重点工作对象。

社会工作者应该利用政府购买项目的资源,联合社区和学校开展针对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的社区体验式活动。社区活动的形式丰富多样,在生命教育课堂中所能使用的方式方法都可以在此加以利用,在某种程度上社区体验式活动是针对更多受众人群的大型生命教育课堂,但因为利用社区场地并结合了社区文化特色,因此更能贴近当地居民的实际生活。本次研究共举办3场大型社区活动:第一场社区活动中让亲子结对,利用注水气球绑在胸前模拟孕妇,并进行短途马拉松比赛,此次活动一方面让儿童体验了母亲怀孕的辛苦,另一方面亲子结伴参与的形式无形中增进了家庭成员的沟通与互动,对和谐家庭关系具有重要意义;第二场活动中通过搜集拼图并在拼图背后创造保护社区环境的文明标语,既让流动儿童在图片搜集过程中增进了对社区环境的了解,又通过自创文明标语的形式增强了其保护社区环境的责任感;第三场活动中利用道具让参与者模拟残障者,在社区广场内设置障碍并让居民组队同行,活动中参与者互帮互助,在增进邻里互动的同时也增强了其帮助弱势群体的社会责任感。从家庭到社区再到社会的活动思路清晰、活动形式新颖,不断吸引着更多当地居民参与到活动中。该类型社区活动的举办不仅让更多群体关注到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状态和素质能力培养,也增强了每一个参与个体的“共建共享”意识,对创造更好的社区生活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五、 讨论与反思

本研究以重庆市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为样本,比较了其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方面的共性及差异,并提出了基于社会工作专业理念与方法的提供支持的可能形式。在人口流动趋势不断扩展的当代中国,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群体实际上是同一个社会现象的两个方面,在后续的调查研究中应该探索其中的共通性要素并加以利用,例如亲子关系问题和安全教育问题;同时也应结合不同的需求和资源提供针对性服务,在关注两个群体学业狀况的基础上,针对留守儿童应更多关注其家庭联结感和人际信任感的建立,而对于流动儿童则应着重培养其人际互动能力,推动其更好地融入城市社区。

另一方面,中国未来发展历程中必将经历更为广泛和深刻的城市化,而让留守儿童转变为流动儿童是推动这一发展的重要推力。城市地区的教育资源相较于农村地区更为丰富,无论是教学设备、师资队伍,或是课程设置、评价体系等具备明显优势,因此解决留守问题的根本途径是让更多儿童跟随父母进城,同时提升城市社区和学校的接纳能力,探索及推行更多有利于流动儿童在城市接受教育的方针政策,切实提升城市化水平和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段成荣,吕利丹,郭静,王宗萍. 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生存和发展基本状况——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J]. 人口学刊,2013,35(03):37-49.

【2】吕利丹,王非. 人口流动与儿童教育:基本事实与解释[J]. 人口研究,2017,41(06):45-57.

【3】谭深.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研究述评[J]. 中国社会科学,2011(01):138-150.

【4】Meng X & Yamauchi C.2015.Children of Migrants:the Impact of Parental Migration on Their Childrens Education and Health Outcomes.Grips Discussion Papers 15.

【5】Cortes P.2015.The Feminization of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and its Effects on the Children Left Behind:Evidence from the Philippines.World Development 65:62—78.

【6】段成荣,吕利丹,王宗萍. 城市化背景下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4,12(03):13-29+188-189.

【7】吴帆,杨伟伟. 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成长环境的缺失与重构——基于抗逆力理论视角的分析[J]. 人口研究,2011,35(06):90-99.

【8】陈国华. 社会教育:流动儿童与留守儿童的比较分析[J]. 西北人口,2011,32(02):70-74+82.

【9】李昱霏. 社会工作介入下的流动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研究——以连云港市新海新区为例[J]. 现代交际,2016(02):27.

【10】武向荣. 流动儿童教育的不连续性与治理[J]. 中国特殊教育,2006(10):10-14.

【11】王毅杰,王开庆,韩允. 市民对流动儿童的社会距离研究[J].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26(06):88-92.

【12】任嘉威.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J]. 青少年研究与实践, 2019(1).

【13】陈栩. 义务教育政策对流动儿童入学选择的影响[J]. 教学与管理,2018(12):30-33.

【14】国家发改委.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 2020 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15】王雷. 关于社会教育的几点思考[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02):1-4.

【16】佘雙好. 青少年社会教育的本质与内涵[J]. 中国青年研究,2007(12):5-10.

【17】彭善民. NPO与流动儿童的社会教育——以上海为例[J]. 社会科学,2014(02):76-82.

*基金项目:西南大学2016年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重庆市北碚区留守儿童与流动儿童比较及社会工作介入模式研究”(SWU1609345)

猜你喜欢

流动儿童社会工作留守儿童
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文献综述
社区退休老人的老有所为与社会工作介入
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需求与服务研究
以社会工作视角解决四大国有控股银行服务质量提高困境
浅析流动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方式
体育舞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干预效应的实验研究
浅析儒家文化对老年社会工作的影响
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教育
我的关怀德育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