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9-12-11龙东

科学与财富 2019年19期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问题小学数学

龙东

摘 要:随着现代教育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再适应教学的需要,为了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必须要深入开展教学改革,运用更为灵活有效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充满兴趣的学习。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方式,通过合理有效的应用,能够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去更好的探究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及综合能力。本文主要探究了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小学数学;问题;应用

引言

依据新课标的要求,传统上让学生单纯地记忆和模仿,难以确保教学质量,为了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只有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才應该是主要的学习方式。当前小组合作学习已经成为一个非常普遍应用的教学组织形式,但在应用过程中也需要掌握科学合理的应用方法,真正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有所收获,这样才能真正发挥这一教学模式的价值,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一、小组合作学习在实际教学中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1.小组分配不合理

小组合作学习要求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特点与特长,针对学生接受能力、兴趣爱好和特长等特点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分组的原则既要保证各个小组的综合能力和水平相当,又要保证每个学生在各个小组内都能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保证每个学生在每个小组内都“有事干”。许多教师在进行分组时随意性较大,未充分考虑各个学生的特长和特点,随意分组,导致小组之间的综合实力和水平不相等,有的小组学生基础都比较好,相互之间不愿意合作;有的小组学生基础都相对差,相互之间的合作缺乏基础,因此导致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不佳,产生两极分化的现象。

2.开展时机不恰当

在目前实施的小组合作学习中,许多教师对开展小组合作的时机选择不恰当。小组合作中的小组讨论应当是在学生对所学课程有了一定的了解与掌握后,教师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课程的理解能力和巩固教学成果,而适时地开展分组讨论。但有的教师选择了不恰当的时机分组讨论,比如在学生还没完全了解课程内容时就分组讨论,学生对课程内容尚不了解,对于要讨论什么、要通过讨论达到何种目标都一头雾水,因此导致讨论的效率很低[1]。

二、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构建结构合理的小组,这是小组合作学习开展的基本前提

建立合理的小组是合作学习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教师在构建合作小组时,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小组人数要合理。小组人数一般以4-6 人为宜,人数太多不利于个人才能的充分展示和学生间的交流,人数太少也不利于学生间的交流和互动;二是分组应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教师应按照学生的知识、能力、和个性差异进行分组,使每个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这样分组不但有利于学生间的优势互补,而且为全班各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打下良好的基础;三是小组成员应是动态的。小组成员可以是组间男女生的互换,也可以是组间某些角色的互换,还可以按活动主题的需要让学生进行自由组合[2]。这不仅使学生有新鲜感,提高合作学习的兴趣,而且还可以改变学生在小组中长期形成的地位。

2.掌握恰当的开展时机,这是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条件

(1)合作辨析易混概念

例如“质数”和“互质数”是学生容易混淆的两个概念,为了帮助他们正确辨析、理解两者的本质属性,教师可以设计具有导向性地题目,引导学生合作讨论,这样通过激烈讨论,学生不仅正确理解了“质数”和“互质数”的本质区别,还掌握了组合互质数的规律。

(2)合作探究规律性知识

当小学生学习比较抽象的数学知识时,要求他们通过在合作基础上的操作才能获取。比如在讲解“认识物体”知识时,可以这样引导学生来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每组学生把收集来的乒乓球、小积木和饮料盒等物品堆集在一起,然后在小组内将这些物品分类。有的小组按功能分为吃的、用的和玩的;有的小组按制作的原材料分为玻璃的、塑料的、铁的和硬纸;有的按形状分为方的、圆的和不圆不方的。在小组活动中学生积极发言并进行激烈争辩,经过教师的引导,最后大家同意按形状分类比较合适。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那些方的物品是不是都一样呢?还能再分类吗?”“那些圆的是不是也有区别,还能怎样分类?”这样通过一步一步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学生就很快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和球体的基本特性。

(3)合作解答开放性问题

所谓开放性问题,就是指解题策略多样化和答案多元化的客观情景。毕竟单个人的能力有限,必须群策群力才能解答开放性问题。因此,解答这类问题时就可以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自己把自己的结论根据展示出来,每个同学都从别的同学那里看到解决问题的另外一些角度,这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全面考虑问题和善于从别人身上取长补短的好习惯[3]。

3.训练学生正确的态度并使其掌握必要合作技能,这是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保障

一方面,要使合作学习有效,在合作交流之前,教师就应创设一定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合作学习是建立在个体需要的基础之上,学生只有经过独立仔细地思考,形成对数学的感受和体验,形成对解决问题的一种独立的观点,合作才能有明确的目标,不断地将学生自己的思维与同伴进行交流,并在交流中会进行比较与辨别,最终提升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4];另一方面,教师要培养学生正确运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思维能力,表达一定要逻辑连贯、声音适中。师要尽可能的让更多的同学有表达的机会。交流中还要培养学生小声交流的习惯,避免互相干扰,同时学生不仅学会完整地听每个同学的发言,而且要听出发言要点,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结语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一种运用非常广泛的教学模式,真正树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了学生探究知识的作用,取得了显著的积极教学效果。小学数学教师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组织学生有效的共同交流和探讨,在活跃的教学气氛中,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李爱君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J].学苑教育。2014(10):22-23.

[2]朱菊香 . 让提问成为有效教学的桥梁: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分析与思考[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l4(06):8-10.

[3]吴红川 .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促进学生“参与式学习”的教学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l4(03):40-41.

[4]徐美莹 . 新时期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探究[J].中国职工教育,2015(06):50-51.

猜你喜欢

小组合作学习问题小学数学
“合”乐而“不为”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