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脾化痰汤联合榄香烯治疗癌症恶病质患者的效果分析

2019-12-10李慧宋振民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9年11期
关键词:香烯瘦素体征

李慧 宋振民

(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肿瘤内科 开封475000)

癌症恶病质也称为癌性恶液质,是指恶性肿瘤患者进展期出现体质量降低、食欲不振及脏器功能衰竭三联征的表现。有数据统计[1],恶性肿瘤患者死亡前患恶病质的患病率为50%~80%,因恶病质致死的病死率为22%。癌症恶病质患者普遍存在胃肠功能低下、体质量下降,加重了患者营养不良程度,形成恶性循环,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当前癌症恶病质缺乏特异性治疗方案,西药长期治疗存在一定副作用,且疗效具有局限性,这为中医药治疗留下极大的研究空间[2]。中医学认为癌症恶病质患者普遍伴脾虚症状,故提出了健脾化痰汤治疗方案。本研究探讨健脾化痰汤联合榄香烯治疗癌症恶病质患者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癌症恶病质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男 24例,女11例;年龄 35~68岁,平均(56.34±5.16)岁;胃癌10例,肺癌8例,食道癌8例,结直肠癌6例,乳腺癌3例。观察组男23例,女12例;年龄 35~66岁,平均(57.24±5.21)岁;胃癌 12例,肺癌8例,食道癌7例,结直肠癌6例,乳腺癌2例。两组基线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过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入组标准 纳入标准:(1)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及影像学技术等综合检查,与《中医癌症恶病质诊疗指南(草案)》[3]中癌症恶病质诊断标准相符;(2)均被确诊为恶性肿瘤,预计生存时间3个月以上;(3)患者知情研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治疗后随访时间不足1个月者;(2)存在心血管疾病者;(3)伴其他严重疾病、活动性感染、电解质紊乱者;(4)参加其他药物临床试验者;(5)中途退出研究者。

1.3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18AA-I复方氨基酸注静脉滴注,每天1次;若进食量不足50%正常饮食量,静脉滴注营养液,进食量超过50%时,停止静脉营养治疗。对照组给予榄香烯治疗,榄香烯注射液(国药准字H10960114)200 mg+0.9%氯化钠溶液250 ml,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续治疗4周。观察组给予健脾化痰汤联合榄香烯治疗,榄香烯用法同对照组,健脾化痰汤基本方:黄芪、薏苡仁、牡蛎、菝葜各30 g,白术、陈皮、焦三仙各10 g,太子参、地龙10 g,法半夏12 g,甘草10 g。随症加减:阴虚者加麦冬30 g、西洋参3 g;血虚者加四物汤,即当归10 g、白芍12 g、川芎8 g、熟地黄12 g。由我院科室统一煎煮,1剂/d,每剂煎煮取汁200 ml,分2次服用,连续治疗4周。

1.4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症状体征评分,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评价消瘦、纳差、气短、乏力、腹胀症状体征,按无~严重分级分别计0~3分,总分0~15分,分值越高,症状体征越严重;(2)采用生活质量量表(EORTCQLQ-C30)[5]评价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生活质量情况,该量表共30个条目,总计100分,分值越高,生活质量越高;(3)对比两组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及瘦素水平。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数值变量数据以表示,采取t检验,无序分类数据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症状体征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症状体征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评分比较(分

组别 n观察组对照组35 35 20.272 14.422 0.000 0.000 tP治疗前 治疗后 t P 11.34±2.15 11.25±2.13 0.176 0.860 3.34±0.91 5.45±1.06 8.934 0.000

2.2 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组别 n观察组对照组35 35 10.492 5.516 0.000 0.000 tP治疗前 治疗后 t P 56.82±11.47 58.06±11.51 0.451 0.654 82.34±8.69 71.45±8.59 5.273 0.000

2.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瘦素比较 治疗前、两组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瘦素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瘦素比较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瘦素比较

瘦素(mg/L)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对照组组别 n 白蛋白(g/L)治疗前 治疗后血红蛋白(g/dl)治疗前 治疗后35 35 tP 22.89±3.15 23.12±3.12 0.307 0.760 28.45±3.08 25.45±3.11 4.055 0.000 8.15±0.35 8.18±0.37 0.348 0.728 9.24±0.89 8.46±0.85 3.750 0.000 3.10±0.68 3.12±0.65 0.150 0.880 3.95±0.82 3.41±0.71 3.520 0.000

3 讨论

癌症恶病质是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与外周神经、中枢神经传导至腹侧下丘导致的一组复杂临床综合征相关。患者出现食欲下降、摄入不足症状多为放化疗不良反应和癌性疼痛、抑郁焦虑等精神压力等所致。目前西医治疗癌症恶病质多以营养支持、甲地孕酮激素类药物治疗,易引起静脉血栓、水钠潴留等不良反应,影响疾病治疗效果。因此中医技术成为癌症恶病质治疗的主要研究方向。

根据癌症恶病质临床特征及表现,将其归属为中医中“虚劳”范畴,《素问》记载“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气满,喘息不便,其气动形,期六月死”。指出了癌症恶病质患者除存在原有恶性肿瘤临床症状外,还伴有脾胃虚症状,如消瘦、倦怠、纳差、腹部胀满、泄泻、脉细、苔薄腻等。脾为机体后天之本,脾失健运,湿浊不化、水谷精微吸收受限,痰湿内滞、阻于经脉,气血生化失常,出现腹胀、便溏、消瘦、食欲不振等恶病质症状,因此在治疗时可予以健脾化痰法。

榄香烯属于一种倍半萜烯类化合物,是从中药莪术、郁金提取而来,可多靶点抑制恶性肿瘤细胞,促使癌细胞杀伤,并促进抗肿瘤细胞免疫功能,逆转各种药物耐药性,减轻放化疗药物毒性[6]。健脾化痰汤是基于恶性肿瘤症状开展健脾调胃、除湿化痰的经验方。方中黄芪益气扶正,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太子参有健脾益气、生津润肺作用,对脾虚体倦,食欲不振等病症有显著效果;薏苡仁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排脓除痹、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作用;牡蛎有益阴潜阳、软坚散结功效;菝葜有健脾除湿、清热祛浊、清毒散瘀的功效;白术是临床常用的主要大宗中药材,起到补脾健胃、燥湿利水的作用;陈皮有健脾和胃、理气宽中、燥湿化痰的功效;焦三仙,由焦麦芽、焦山楂、焦神曲三味药组成,有健脾和胃、舒肝化滞功效,有良好的助消化作用;地龙有清热、通络、利尿的作用;法半夏有燥湿化痰、祛风平喘功效;同时辅以甘草调和诸药,以消除药物毒性,增强药物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症状体征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健脾化痰汤联合榄香烯可改善患者纳差、气短、乏力、腹胀等临床症状体征,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原因分析为联合健脾化痰汤可起到健脾和胃、补中益气的作用,扶正祛邪,祛邪防传变,以此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瘦素是参与食物摄入、能量平衡代谢的主要重要物质,也有调节体重平衡、促进能量消耗的作用[7]。白蛋白、血红蛋白是反映机体的营养状态的重要指标,本研究中观察组治疗后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瘦素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健脾化痰汤联合榄香烯可调节机体瘦素水平,增加恶病质患者进食量,改善机体营养状态。综上所述,健脾化痰汤联合榄香烯可减轻癌症恶病质患者恶性临床症状体征,提高临床生存质量,改善机体营养状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香烯瘦素体征
瘦素抵抗与糖尿病相关研究进展
瘦素及瘦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的相关性
β-榄香烯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迁移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榄香烯联合适形放疗治疗NSCLC癌脑转移研究进展
Endoscopic pedicle flap grafting in the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fistulas: A case report
榄香烯注射液对吉非替尼在PC-9/GR细胞内转运动力学影响
瘦素及瘦素受体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关系研究
瘦素与血栓栓塞性疾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以高热为主诉无明显甲状腺肿大的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分析
骨关节炎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