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乡村教学点发展困境与改进建议①

2019-11-28蒲大勇帅旭

中小学管理 2019年10期
关键词:农村教育

蒲大勇 帅旭

摘要通过对四川省N市的实证调查发现:当前乡村教学点面临多重发展困境,主要表现为量小而分散、偏远而简陋、师弱而质低、教育教学效果差;同时这些乡村教学点未来将进一步萎缩并长期存在。建议通过优化管理体制、落实经费保障、规范办学行为、创新办学方式等手段加强对乡村教学点的管理和扶持,以推动其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农村教育;乡村教学点;乡村小规模学校;撤点并校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384(2019)10-0040-04

乡村小规模学校(指不足100人的乡村小学和教学点)是农村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办好这类学校,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本要求,是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有力举措。[1]为方便表述,本文将村小学或教学点统称为乡村教学点。那么目前,我国广大乡村教学点发展状况如何,面临哪些现实困境?本文通過对四川省N市乡村教学点情况的调研梳理,在分析其发展困境的基础上提出改进建议,旨在以点带面,为各级教育管理者提供实践参照。

一、研究设计:基于四川省N市乡村教学点的实证调查

研究过程中,笔者查阅了N市(2011-2018年)的教育年鉴,并自制问卷“N市乡村教学点发展状况调查”。问卷包括针对县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在内的五种类型,内容涉及乡村教学点的教育设备、经费保障、师资结构、教师培训、教育质量、发展趋势等维度。

在调研对象选取上,在N市的全部9个县中,各调研县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2~5人;乡村教学点采取分层抽样的方式,按照离乡镇中心校远近距离不同各抽取3~10个。教学点中包括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调研共发放县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问卷23份、学校领导问卷85份、教师问卷266份、学生问卷589份、家长及社会各界问卷231份;召开有10人以上参加的座谈会3次,访谈23人次。

二、研究发现:乡村教学点面临发展困境但将长期存在

1. 现状描述:乡村教学点面临量小质弱、保障不足等现实困境

(1)量小而分散,班级呈微型化

调研表明,N市的乡村教学点总体呈现量小而分散的特点。从总数与分布来看,N市共有5426个行政村,而乡村教学点只有358个,占比6.60%。同时在全市的9个县中,乡村教学点分布也不均匀,其中Y县最多,有138个,而L县则没有乡村教学点。按照举办者身份不同,乡村教学点可分为公办和民办,通过在N市9个县中随机抽样3个县的结果表明,村小教学点中民办多于公办。究其原因,由于公办教学点存在“两难一易”问题,即教师难派和难留,容易被撤并;而民办教学点由于“利益吸引”不存在此类问题。

从年级、班数及规模等分布情况看,N市的乡村教学点包含了学前教育、小学1~6年级共7个年级,共计681个班;其中学前教育136个班,小学1~6年级545个班(含18个复式班)。学生总数为8573人,其中学前教育幼儿1741人,小学1~6年级学生6832人;班级平均人数为12.5人左右,最多58人,最少1人。从各乡村教学点人数看,数量普遍较少,有超过75.00%的教学点低于20人。从各教学点的班数分布来看,有1个班的占比68.99%,2个班的占比18.71%,3~6个班的总占比不足两成。从各乡村教学点班级人数看,25人及以下的班级有623个,占比91.48%;其中小学阶段25人及以下的班级有521个,占比95.60%;其他数量的总占比不足一成。说明班级微型化是各乡村教学点的普遍状态。(详见表1~3)

(2)偏远而简陋,配套设施及经费不足

实地调查表明,N市的乡村教学点一般分布在偏僻的山区、村寨,或是多个乡镇邻接的三角地带,距离乡镇中心校都比较远,办学条件很简陋。

首先,教室设计不规范。调查显示,N市乡村教学点的教室有通过对教师自家房屋或旧公用设施改造而成的,有村民委员会自建的,也有当地农民捐赠的,甚至是租借的。这些教室的设计大多不规范,存在空间面积不达标、“异型”结构、通风效果不佳、采光效果差、照明设施不完善等问题。

其次,教学配套设施不足。如在附属设施方面,大多乡村教学点无围墙、大门、旗杆,运动场多用天然土地平整而成。在教学仪器设备方面,有超过60.00%的乡村教学点没有教学仪器设备,班均教学用计算机仅有1.01台。同时乡村教学点的功能教室(办公室)配置也较为有限,如其中配置网络多媒体教室的只有11个,占比3.07%;配置实验室的有25个,占比6.98%;配置图书室的有87个,占比24.30%;配置微机室的有18个,占比5.03%;配置行政办公用房的有163个,占比45.53%;有教师办公室的147个,占比41.06%。所有乡村教学点都没有校医院,也没有专职校医,更没有专职保健人员。

再次,经费保障不到位。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调整优化结构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的意见》指出:落实对农村不足100人的小规模学校按100人拨付公用经费。[2]调查显示,在落实这项政策中,公办与民办教学点存在差异。民办教学点由县级相关部门将公用经费直接足额拨付到举办者账户,但多数民办教学点举办者都将其用于工资、福利收入等人头经费,很少用于改善办学条件。而公办教学点的公用经费一般由县级相关部门拨付到中心校,再由其统一管理使用,其中存在两种突出问题:一是县级层面存在同一乡镇有多个教学点的,拨付公用经费时只按照一个教学点拨付的问题;二是中心校层面存在以统筹名义截留、挤占、挪用、克扣教学点公用经费等问题。进一步调查显示,这些教学点的教师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有编制的公办教师,他们依照相关政策规定享受相应工资待遇和“五险一金”等;另一类是无编制的临聘教师,这些教师待遇偏低,一般每月在2000元左右,他们和民办教师均没有“五险一金”。

(3)师弱而质低,教育教学效果差

调查显示,N市乡村教学点普遍存在师弱而质低的情况,主要表现为四方面。

首先,师资配置较低。N市的乡村教学点有教职工642人,其中专任教师621人,有编的449人(占比72.30%),无编的172人(占比27.70%)。进一步调查表明,有编教师主要包括三类:第一类是由民转公,占比超六成;第二类是因在中心校教学质量较低或由于其他原因被惩罚调动而来的教师;第三类是特岗教师或新入职教师,占比不足二成。访谈得知,公办教学点无编制的临聘教师存在起点低、责任心欠缺、稳定性不够、育人水平不高等问题。而民办教师的人员构成更为复杂,有从以前村集体集资办学临时聘用教师中留下来的,也有自己主动办学的;其中有些教师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小学结业,或是读过初中或高中的人员,为了能够拿到教师资格证,后续通过自学、函授等方式取得一定学历而获得教师资格证。

其次,教师结构性问题突出。一是职称结构不合理。在621位专任教师中,高级教师仅有5人(占比0.81%),一级教师150人(占比24.15%),二级教师309人(占比49.76%),三级教师2人(占比0.32%),155人未定级(占比24.96%)。二是年龄结构不合理,其中30岁以下教师111人(占比17.87%),30~44岁的192人(占比30.92%),而45岁及以上的318人(占比51.21%),教师老龄化情况较为严重。三是学历结构不合理。其中有本科学历的教师59人(占比9.50%),专科学历365人(占比58.78%),高中学历197人(占比31.72%)。四是学科结构不合理。除语文、数学教师占比稍高外,其余如道德与法治、外语、体育、综合实践活动(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占比均不足一成,而科学、艺术、音乐、美术等学科教师总计不足20人。进一步调查表明,乡村教学点在这些学科教学中,要么有志愿者支教才上,要么是中心校下派教师来上,要么根本不上,课时基本用来上语文、数学。

再次,教师岗位培训层次不高。以2017年度的教师培训为例,N市乡村教学点教师全年参与培训共计2685人次,人均4.32次,其中国家级培训21人次(人均0.03次),省级培训69人次(人均0.11次),地市级培训56人次(人均0.09次),县级培训467人次(人均0.75次),校级培训2072人次(人均3.34次)。访谈得知,乡村教学点教师参与培训少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工学矛盾,由于乡村教学点大多是教师一人包班,因此上课期间就不能参加培训;二是经费困难,如民办教学点不愿拿出经费用于教师培训,而公办教学点经费在中心校,中心校也不愿派乡村教学点教师参加培训。

最后,教学质量较低。为便于说明,笔者抽取P县2018年春季学期期末全县统一测试学业成绩,并随机抽取四年级和六年级的语文、数学、英语成绩进行对比。结果发现,乡村教学点四年级的三科平均成绩均比全县低10分左右;六年级的三科平均成绩均比全县低10分以上,而且均未达到及格线,说明乡村教学点的教学质量比较差(详见表4)。

2. 发展趋势:乡村教学点将进一步萎缩并长期存在

调研得知,从2011~2017年,N市乡村教学点数量、班数、学生数均处于减少趋势。其中教学点数量由2011年的1075所减少到2017年的358所,并且在2013年前减少速度较慢,而在2013~2014年减少了203所,之后每年均以超过100所的速度递减;班数从2011年的1844个减少到2017年的521个,六年间减少了1323个,其中在2013~2014年减少了398个,之后每年以200个左右的速度递减;学生数从2011年的63000人减少到2017年的6580人,六年间减少了56420人(详见图1~2)。这也是目前乡村教学点微型班级(班级人数低于10人)大量出现的根本原因。

总体来看,N市的乡村教学点在数量、班数、规模等方面均呈现萎缩趋势,但由于其所处地理位置偏远,不少低龄学龄儿童生活、学习无法自理,家长又没有能力和精力将其送到中心校就读,他们还将选择就近入学。因此地方政府为满足老百姓对教育的需求,不会轻易将这些乡村教学点撤并,所以未来他们还将长期存在。进一步调查表明,受国家对农村教育利好政策的影响,公办教学点减少速度快于民办教学点。经访谈得知,不少民办教学点举办者表示将长期办下去。有教育主管部门领导反映:在国家未出台小规模学校经费保障机制前,很多民办教学点举办者认为办学已经“无利可图”正打算关闭,国家出臺的政策坚定了部分举办者重新办学的热情。

三、对策建议:强化管理扶持,推动乡村教学点健康可持续发展

考虑到乡村教学点面临多重发展困境但又将长期存在这一现实状况,需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对其管理和扶持,以推动其健康可持续发展。

其一,优化管理体制。按照目前的管理体制,乡村教学点位于管理的最末端,身份上依附于当地的中心校,缺乏独立的法人地位;而事实上两者又存在权属分离,乡村教学点自生自灭,中心校基本不过问。对此,首先要从管理上明确中心校与乡村教学点之间的权属关系,其次要从业务指导等方面明确中心校对乡村教学点的指导、服务职责。此外为强化对乡村教学点的管理,可将其部分管理权力(如人事和财政管理权)上移到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教师的选派、公用经费的分配、教学设施的供给等都改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掌握,单列管理和考核。

其二,落实经费保障。针对当前乡村教学点经费保障不力的问题,应改革资源配置方式,依据乡村教学点具体规模制定办学经费投入标准。同时改变已往对于资金拨付“一拨了之”的做法,实行弹性拨付方式,即“基本办学经费+激励性经费”,前者可保障乡村教学点基本运转,而后者则根据其办学实际需求给予拨付。此外,中心校应充分考虑实际,在经费使用上适当向乡村教学点倾斜,也可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引导教师抓好教育教学工作。而对于当前乡村教学点的民办教师和临聘教师养老保险等保障不足的问题,则需要统筹加以解决,做到有备无患。

其三,规范办学行为。调查显示,目前N市的乡村教学点办学随意性大,办学行为欠规范。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明确规定:民办学校聘任的教师,应当具有国家规定的任教资格。但调查显示,N市个别乡村教学点存在聘用未取得教师资格证书人员担任教师的现象。对此,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N市教育社会事业发展,制定出台《N市乡村教学点办学条件基本要求》和《N市乡村教学点教师教学常规实施细则》,从教学点规划设置、设施设备标准、功能室建设、课程设置、教师资格准入、教师配备标准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同时充分发挥中心校的指导服务作用,对乡村教学点从备课、上课、辅导、测试、评价等方面作出明确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督导部门也要加强过程督导,强化对民办乡村教学点举办者的教育与引导。

其四,创新办学方式。针对乡村教学点面临的具体问题,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还要善于发挥社会各界力量,创新办学方式,联合推进教学点发展。如可通过教师“包班+走教”相结合、送教送培、教研活动“轮回”等方式,有效解决乡村教学点在课程开设、教师教研等方面的问题。还可以建立教学点的“一对一”帮扶制度,联合高校、教育公益组织、慈善机构、基金会及企业等方面的共同力量,通过帮扶、项目合作等形式,发挥其在学校条件改善、教育教学改革、学生心理辅导等方面的功能作用,自下而上地推动学校的改造与发展,更好地发挥教学点在推动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中的作用。[3]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指导意见[EB/OL].(2018-05-02)[2019-09-05]. http://www. gov.cn/zhengce/content/2018-05/02/content_5287465.htm.

[2]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调整优化结构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的意见[EB/OL].(2018-08-27)[2019-09-05]. http://www.gov.cn/ zhengce/content/2018-08/27/content_5316874.htm.

[3] 曾水兵,万文涛.农村“小微学校”面临的困境与出路[J].教育发展研究,2015,(24).

注释:

① 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国家一般课题“西部农村特岗教师发展状况和生态机制研究”(项目编号: BGA160033)和四川省2018年度教育科研重大课题“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农村小規模学校发展状况和保障机制研究”(川教函〔2018〕495 号)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农村教育
农村中小学英语衔接教学研究
浅谈农村教育之“怪现状”
农村中小学乡土文化教育的缺失与改善
略论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策略
以规范管理提升农村教育均衡发展软实力
关于如何优化农村小学教师综合素质的探索
浅谈如何改善农村小学体育教学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育发展问题探究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育发展问题探究
古代社学对发展农村教育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