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境:古诗词教学的基石

2019-11-23唐甲锋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9年10期
关键词:文化语境古诗词教学

唐甲锋

[摘 要]近几年来,语境教学得到了广大语文教师的普遍认可。在古诗词教学方面,借助语境教学可以使学生对古诗词的解读与把握更加深刻。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上下文语境、情景语境以及文化语境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使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真正达到入境、入情、入心,最终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關键词]古诗词教学;上下文语境;情景语境;文化语境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28-0059-01

统编语文教材在古诗词的编排上较以往教材新增了许多内容,这充分说明了编者对古诗词学习的重视。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实施,教师在教学中怎样才能让学生获得对古诗词的深入理解,让我国的优秀文化得以继承和发扬呢?基于语境学习古诗就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一、依托上下文语境,准确解读古诗词

上下文语境即文本语境。在古诗词教学中,要想使学生获得对古诗词的真正理解,那么教师在引领学生朗读的时候,就不能只停留在对某个字或者某个词的表面意思的理解上,而要引领学生依据上下文语境,感受诗人的真正用意,使学生能够更加准确地解读古诗词。

如在教学辛弃疾的《清平乐 村居》这首词的时候,“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中的“无赖”本是一个贬义词,如果就词解词,不结合上下文就很难感受到这个词语的内涵。结合上下文语境来理解,学生就会发现,“无赖”一词包含着作者对小儿的喜爱之情,是贬为褒用。再如,宋祁的《木兰花》这首诗中“红杏枝头春意闹”一句中的“闹”字就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热闹,喧闹”,只有结合上下文语境,学生才会明白“闹”在这儿是指杏花开满枝头,春意盎然的样子。这样教学,学生对诗句的理解才会更加深刻而准确。

由此可见,在古诗词教学中,对于诗句中一些词语的理解,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而要引领学生结合上下文语境来理解,使学生对古诗词的解读更加准确。

二、联系情景语境,把握古诗词内涵

所谓情景语境,就是指作者在进行文学作品创作时,周围的景况、事件的性质与参与者的关系等。古诗词由于年代较为久远,学生们缺乏一定的生活体验,因而很难感受到诗词中的情感。这就需要借助情景语境来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使学生真正了解诗人创作的背景,从而更好地把握诗词的主旨。

如在教学王安石的《元日》这首诗的时候,读到“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两句诗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春节时家家户户放鞭炮的情境来理解,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辞旧迎新、春风送暖带给人们的希望与快乐。在教学“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两句诗的时候,教师不光要让学生理解“新桃换旧符”中的“桃符”具体指的是什么,而且还要结合诗人王安石写这首诗时的具体情境来向学生拓展当时的社会背景,即诗人在写这首诗的时候也正是他推行新法的时候,暗含着他希望新政的实施能够让人们过上幸福生活的愿望。这样,学生就明白了“曈曈日”不光是指艳阳高照,还指新法给百姓带来的一片光明。如此教学,诗词的内容与创作表达主旨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生的学习效果显著。

由此可见,在古诗词教学中,联系诗人创作时的情境来学习古诗,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的意思,而且在对当时的社会背景有所了解的基础上,学生们对古诗词的解读也会更加深刻。

三、把握文化语境,传承民族文化

新课标要求我们注重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与革命传统的继承和弘扬,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要想在古诗词教学中做到这一点,了解当时的文化语境就非常重要。因此,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对古代典故、古代习俗和意象的理解能力,以使我国的优秀文化得到传承与发展。

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中“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诗中的“登高”“插茱萸”就是当地在过重阳节时的习俗。在教学时,教师就可以以这个插茱萸的习俗为引子,向学生介绍王昌龄的“茱萸插鬓花宜寿”,白居易的“舞鬟摆落茱萸房”,朱放的“那得更将头上发,学他年少插茱萸”等句子。在这种文化语境中,学生也明白了诗人精心选取重阳登高和茱萸插头两个意象,把一个颇有情趣的兄弟共乐的场面展现在读者面前,也把“共乐而缺一”的人生遗憾写得令人心颤而又回味无穷。

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的教学中,教师把登高、插茱萸的习俗告诉学生,并向学生拓展了其他诗人在重阳节习俗方面的诗文创作。在这种文化背景下,学生对于诗人思念家乡亲人的心情也就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与感受。由此可见,文化语境对于学生真正理解诗文内涵有着明显的促进与推动作用。

总之,古诗词教学作为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只有认识到古诗词的文化价值,并且注重结合当时的语境来展开教学,才能使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真正达到入境、入情、入心,最终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责编 刘宇帆)

猜你喜欢

文化语境古诗词教学
文化视域下社会流行语传播特性分析
基于性别和观看模式的思考
情景教学在日语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大学英语中的文化语境教学模式初探
多角度探究古诗,全方位加厚底蕴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