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miR-369-3p靶向MMP14调节乳头状甲状腺癌细胞侵袭、迁移和上皮间质转化的作用①

2019-11-20王小清王金莲侯令密谢少利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19年21期
关键词:荧光素酶靶向蛋白

王小清 王金莲 林 帅 侯令密 谢少利 青 晓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南充637000)

乳头状甲状腺癌(Papillary thyroid cancer,PTC)在所有甲状腺肿瘤中最为常见,所占比例大约85%~90%[1],该肿瘤疾病目前的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具有较高的术后治愈率和生存率,然而对甲状腺癌的手术治疗会损害患者甲状腺功能,导致钙代谢紊乱、喉神经损伤等疾病发生[2],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寻找副作用低的可替代疗法对于改善PTC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基质金属蛋白酶家族(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在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3]。其中MMP14定位于质膜,参与了组织生长发育和血管生成等生理过程[4,5],该酶可激活MMP2蛋白表达,从而提高肿瘤细胞的侵袭能力[6]。研究表明MMP14参与了多种肿瘤细胞的生长与扩散过程,证实了MMP14表达与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的相关性,因此,MMP14具有作为临床上癌症诊断检测指标以及基因靶向治疗位点的潜力[7-10]。

MicroRNA(miRNA)是一类长度约22 nt的小分子非编码RNA,可通过与mRNA 3′UTR结合沉默目的基因,在癌症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11]。miR-369-3p已被报道在PTC中可以抑制肿瘤细胞增殖[12]。通过生物信息学预测,MMP14很可能是miR-369-3p的作用靶点之一,本研究通过培养人乳头状甲状腺癌B-CPAP细胞,并通过miR-369-3p mimic处理及构建MMP14过表达细胞株,初步探究了miR-369-3p在PTC细胞中与MMP14的相互作用及调控机制。

1 材料与方法

1.1主要试剂 RPMI1640细胞培养液和胎牛血清购自美国Gibco公司,Lipofectamine 2000转染试剂盒购自Invitrogen公司,Trizol试剂、RIPA裂解液、BCA试剂盒、Ecl显色液购自北京索莱宝生物公司,反转录试剂盒和SsoFastTMEva-Green®Supermix试剂盒购自美国Bio-rad公司,Taqman miRNA RT 试剂盒、Taqman universal master mix试剂盒购自美国Applied Biosystems公司,双荧光素酶报告检测系统购自美国Promega公司,MMP14、E-钙黏着蛋白(E-cadherin)、N-钙黏着蛋白(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Twist、上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磷酸化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p-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s1/2,p-ERK1/2)、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s1/2,ERK1/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MMP2、GAPDH抗体购自Abcam公司,重组慢病毒颗粒、miR-369-3p mimic和阴性对照mimic均由受上海汉恒生物科技公司合成,实验用到的引物采用Primer3 Input网站设计,由华大基因合成。

1.2方法

1.2.1细胞培养 人乳头状甲状腺癌细胞株B-CPAP购自ATCC公司,采用含有10%胎牛血清和1%青链霉素的RPMI1640细胞培养液,5%CO237℃培养箱培养,2~3 d换一次液。

1.2.2细胞分组及处理方法 将B-CPAP细胞分为B-CPAP组、mimic-NC组、miR-369-3p mimic组、pLV-MMP14组、mimic+pLV-MMP14组,其中B-CPAP组作为空白对照,mimic-NC组和miR-369-3p mimic组按照Lipofectamine 2000转染试剂说明书,分别转染阴性对照mimic(mimic-NC)和miR-369-3p mimic。MMP14重组慢病毒颗粒感染pLV-MMP14组和mimic+pLV-MMP14组细胞,其中mimic+pLV-MMP14组进一步转染miR-369-3p。转染进行48 h后用于后续检测。

1.2.3病毒感染B-CPAP细胞 处于对数生长期的B-CPAP细胞接种于6孔板,每孔细胞数约5×104个,待细胞生长至铺满板底70%空间时,使用含1×108TU/ml MMP14重组慢病毒颗粒病毒液感染B-CPAP细胞,每孔10 μl。24 h后换成新鲜完全培养液37℃继续培养,感染后48 h,加入终浓度2 μg/ml的Puromycin,2~3 d换一次液。

1.2.4RT-PCR检测mRNA表达水平 根据1.2.2所述的方法分组和处理细胞后,Trizol提取各组细胞RNA,反转录合成cDNA后进行PCR反应,循环条件:预变性95℃ 10 min,变性95℃ 15 s,退火60℃ 1 min,循环次数40次。SsoFastTMEva-Green®Supermix试剂盒检测mRNA水平,2-ΔΔCt法进行计算。

1.2.5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检测 通过生物信息学数据库Targetscan预测miR-369-3p和MMP14基因的靶向作用关系,分别构建MMP14 Lenti-reporter-luciferase野生型和突变型载体,将细胞分为MMP14 WT、MMP14 WT+miR-369-3p mimic、MMP14 MUT、MMP14 MUT+miR-369-3p mimic四组,24孔板放置1 d,野生型和pRL-CMV载体共转染MMP14 WT和MMP14 WT+miR-369-3p mimic组,突变型载体和pRL-CMV载体共转染MMP14 MUT和MMP14 MUT+miR-369-3p组,miR-369-3p mimic分别转染MMP14 WT+miR-369-3p mimic和MMP14 MUT+miR-369-3p mimic组,转染48 h后使用荧光素酶报告检测系统检测荧光素酶活性。

1.2.6Transwell法检测细胞侵袭 50 μl 基质胶加入Transwell小室中,37℃凝固3 h,上室和下室分别加入无血清培养基和完全培养基,按1.2.2所述的方法分组和处理细胞后,接种于Transwell小室上室,培养48 h后取出小室并擦除未通过膜的细胞,剩下的细胞使用多聚甲醛固定,1% 结晶紫染色拍照。

1.2.7划痕法检测细胞迁移 按1.2.2所述的方法分组和处理细胞后,接种于6孔板,细胞长满80%时使用中等枪头垂直水平划线,PBS反复清洗3次,5%CO237℃培养箱中培养,24 h后取出拍照。

1.2.8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水平 按1.2.2所述方法分组和处理细胞,RIPA裂解液提取各组细胞总蛋白,BCA定量,每组取30 μg蛋白通过SDS-PAGE (10%)进行分离,半干转膜法转至PVDF膜,5%脱脂牛奶封闭2 h,一抗4℃孵育过夜。TBST反复冲洗3次,加入二抗孵育2 h,二抗孵育完毕,通过TBST清洗三次,ECL显色液显影,GAPDH为内参。

2 结果

2.1miR-369-3p抑制PTC细胞MMP14的基因表达 如图1A所示,与B-CPAP组比较,miR-369-3p mimic组miR-369-3p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mimic-NC组miR-369-3p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表明miR-369-3p成功转染了B-CPAP细胞;同时,miR-369-3p mimic组中MMP14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imic-NC组MMP14 mRNA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见图1B。结果表明miR-369-3p和MMP14的基因表达存在相互关联。

2.2miR-369-3p靶向作用于MMP14基因抑制其蛋白表达 如图2A所示,与MMP14 WT组比较,MMP14 WT+miR-369-3p mimic组荧光素酶活性显著降低(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MP14 MUT组与MMP14MUT+miR-369-3p mimic组均无显著差异。同时,与B-CPAP比较,miR-369-3p组MMP14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LV-MMP14组MMP14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pLV-MMP14组比较, mimic+pLV-MMP14组MMP14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但仍高于miR-369-3p mimic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表明miR-369-3p可通过靶向作用于MMP14基因,抑制MMP14的蛋白表达。

图1 miR-369-3p对B-CPAP细胞MMP14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Fig.1 Effects of miR-369-3p on gene expression level of MMP14 in B-CPAP cellNote: n=6,**.P<0.01 versus B-CPAP group.

图2 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检测miR-369-3p与MMP14的靶向作用Fig.2 Luciferase reporter assay was performed for measuring target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miR-369-3p and MMP14Note: n=6,**.P<0.01 versus MMP14 WT or miR-369-3p mimic group;##.P<0.01 versus miR-369-3p and pLV-MMP14 group.

2.3miR-369-3p靶向作用于MMP14抑制PTC细胞的侵袭能力 如图3所示,与B-CPAP组比较,miR-369-3p mimic组侵袭细胞数量显著降低,pLV-MMP14组侵袭细胞数量显著升高(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pLV-MMP14组比较,mimic+pLV-MMP14组侵袭细胞数量显著降低,但仍高于miR-369-3p mimic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表明,miR-369-3p对MMP14的靶向作用可抑制PTC细胞的侵袭能力。

2.4miR-369-3p靶向作用于MMP14抑制PTC细胞的迁移能力 如图4所示,与B-CPAP组比较,miR-369-3p mimic组划痕愈合率显著降低,pLV-MMP14组划痕愈合率显著升高(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pLV-MMP14组比较,mimic+pLV-MMP14组划痕愈合率显著降低,但仍高于miR-369-3p mimic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表明,miR-369-3p对MMP14的靶向作用可抑制PTC细胞的迁移能力。

2.5miR-369-3p靶向作用于MMP14调控EMT相关蛋白的表达 如图5所示,与B-CPAP组比较,miR-369-3p mimic组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N-cadherin、Vimentin、Twist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pLV-MMP14组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N-cadherin、Vimentin、Twist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pLV-MMP14组比较,mimic+pLV-MMP14组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但仍低于miR-369-3p mimic组(P<0.01),N-cadherin、Vimentin、Twist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但仍高于miR-369-3p mimic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表明miR-369-3p靶向作用于MMP14,可降低PTC细胞EMT水平。

图3 MMP14和miR-369-3p对B-CPAP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400)Fig.3 Effects of MMP14 and miR-369-3p on invasion ability of B-CPAP cell(×400)Note: n=6,**.P<0.01 versus B-CPAP group;##.P<0.01 versus miR-369-3p mimic and pLV-MMP14 group.

2.6miR-369-3p靶向作用于MMP14调控EGFR-ER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 如图6所示,与B-CPAP组比较,miR-369-3p mimic组EGFR、p-ERK1/2、VEGF、MMP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LV-MMP14组EGFR、p-ERK1/2、VEGF、MMP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pLV-MMP14组比较,mimic+pLV-MMP14组EGFR、p-ERK1/2、VEGF、MMP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但仍高于miR-369-3p mimic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表明miR-369-3p靶向作用于MMP14,对PTC细胞侵袭和迁移的调控机制可能与EGFR-ERK信号通路有关。

图4 MMP14和miR-369-3p对B-CPAP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200)Fig.4 Effects of MMP14 and miR-369-3p on migration ability of B-CPAP cell(×200)Note: n=6,**.P<0.01 versus B-CPAP group;##.P<0.01 versus miR-369-3p mimic and pLV-MMP14 group.

图5 MMP14和miR-369-3p对EMT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Fig.5 Effects of MMP14 and miR-369-3p on EMT related protein expressionNote: n=6,**.P<0.01 versus B-CPAP group;##.P<0.01 versus miR-369-3p mimic and pLV-MMP14 group.

图6 MMP14和miR-369-3p对EGFR-ERK信号通路表达的影响Fig.6 Effects of MMP14 and miR-369-3p on EGFR-ERK signal pathway related protein expressionNote: n=6,**.P<0.01 versus B-CPAP group;##.P<0.01 versus miR-369-3p mimic and pLV-MMP14 group.

3 讨论

癌症是危害人类健康的最严重疾病之一,其最重要的生物学特征之一是侵袭和转移能力,是癌症引起患者死亡及术后复发的主要原因。MMP家族蛋白酶在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该家族成员主要通过破坏细胞外基质,促使肿瘤细胞能够入侵到周围组织当中[13]。MMP14是MMP家族的成员之一,是一种定位于质膜的MMP蛋白酶,研究表明该酶在多种癌症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此,MMP14具有作为新的靶向治疗位点的潜力。

本实验室前期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预测,发现miR-369-3p可能与MMP14存在靶向作用关系,MMP14在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当MMP14经过反式高尔基体网络运输到细胞表面后,可促进诸如MMP2等前体的激活,进而增强了细胞外基质的降解,促进癌细胞的侵袭作用;同时MMP14还可与细胞表面跨膜糖蛋白CD44结合,参与了细胞伪足的形成,与癌细胞的运动过程有关[14]。本研究推测miR-369-3p可能通过作用于MMP14,进而抑制PTC细胞的侵袭和迁移。为了验证这一推测,本文首先检测了miR-369-3p mimic处理下B-CPAP细胞的MMP14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研究发现miR-369-3p显著降低了MMP14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进一步本文通过荧光素酶报告检测了miR-369-3p和MMP14的靶向作用关系,发现miR-369-3p与MMP14存在靶向作用关系,表明miR-369-3p在PTC细胞中可靶向作用于MMP14基因,抑制MMP14基因的表达。为了探究miR-369-3p靶向作用MMP14基因对PTC细胞侵袭和迁移的影响,本文对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进行了检测,发现miR-369-3p显著抑制了B-CPAP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而MMP14的过表达可逆转miR-369-3p的这一作用。以上实验结果表明,miR-369-3p可通过靶向作用于MMP14,抑制PTC细胞的侵袭和迁移。

在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迁移中,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发挥着关键作用,通过EMT,肿瘤细胞失去自身的上皮分化特性,包括细胞黏附和极性,并获得了间叶细胞的特性,包括迁移性、侵袭性以及一些干细胞的特征[15],EMT的分子机制非常复杂,其中Twist是调控EMT的关键因子[16,17],Alexander等[18]在前列腺癌的研究中发现Twist可以诱导N-cadherin表达,同时抑制E-cadherin表达[19]。E-cadherin在正常上皮组织中具有维持细胞间紧密连接、限制细胞运动和转移的作用,N-cadherin主要分布于神经及内皮细胞间叶组织中,其作用与细胞运动和侵袭能力相关[20]。此外,Twist还可促进Vimentin的表达[21],Vimentin是间质细胞中的中间纤维,与微丝和微管共同构成了细胞支架网络[22]。已有文献报道了MMP14在诸如卵巢癌等肿瘤细胞中对EMT的促进作用[23,24],本研究发现在PTC细胞B-CPAP中,MMP14过表达可显著降低E-cadherin的表达,促进N-cadherin、Vimentin、Twist的表达,miR-369-3p可降低MMP14对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Twist的调控作用,表明MMP14可促进EMT,miR-369-3p可通过抑制MMP14的表达降低EMT水平,进而抑制PTC细胞的侵袭和迁移。

在前人的研究中,Overland等[25]报道了一种全新的EGFR反式激活机制,MMP14作为G蛋白的效应器,可被活化的G蛋白直接激活,MMP14促进肝素结合类表皮生长因子(Heparin-binding epidermal growth factor-like growth factor,HB-EGF)的释放进而激活EGFR的活性。EGFR信号级联放大是诱导EMT和肿瘤细胞转移的关键信号通路,可通过ERK1/2信号途径诱导EMT[26,27]。研究表明,ERK1/2可上调MMP-2蛋白酶的表达,MMP-2具有降解基底膜胶原的能力,是肿瘤转移不可缺少的组分[28]。此外,EGFR还可以通过MAPK和PI3K等信号级联调控VEGF表达,VEGF对肿瘤血管生成具有关键性作用[29]。本研究发现,MMP14过表达可显著提高EGFR-ERK信号通路中EGFR、p-ERK1/2、VEGF和MMP2的蛋白表达水平,miR-369-3p可抑制MMP14诱导的EGFR、p-ERK1/2、VEGF、MMP-2蛋白表达,表明MMP14通过调控EGFR-ERK信号通路,促进了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迁移,miR-369-3p可抑制MMP14的表达从而阻断EGFR-ERK通路,进而降低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迁移。

综上所述,MMP14能够通过诱导EMT提高PTC细胞的侵袭和迁移,其机制与EGFR-ERK信号通路相关。miR-369-3p可靶向作用于MMP14,降低MMP14表达水平,从而抑制EGFR-ERK信号通路,阻碍EMT进程,抑制PTC细胞的侵袭和迁移,为PTC治疗提供了新的靶向治疗分子。后期计划构建PTC荷瘤小鼠模型,进一步研究miR-369-3p对PTC荷瘤小鼠肿瘤生长、侵袭和迁移的影响。

猜你喜欢

荧光素酶靶向蛋白
新型抗肿瘤药物:靶向药物
如何判断靶向治疗耐药
NNMT基因启动子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的构建及其与SND1靶向关系的验证
不同双荧光素酶方法对检测胃癌相关miRNAs靶向基因TIAM1的影响
携IL-6单克隆抗体靶向微泡破坏技术在兔MI/RI损伤中的应用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在家蚕基因启动子研究中的应用
人工驯养树鼩精子发生过程中MCM7蛋白的表达
重组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psiCHECK-2-Intron构建转染及转染细胞萤火虫荧光素酶和海肾荧光素酶表达
Numerical study of corner separation in a linear compressor cascade using various turbulence models
SAK -HV 蛋白通过上调 ABCG5/ABCG8的表达降低胆固醇的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