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院校实训实践基地的建设探究

2019-11-13张顺行

赢未来 2019年28期
关键词:校企合作人才培养高职

张顺行

摘要:校企双主体培养模式是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与方向,是适应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实训实践基地作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重要载体,是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重要建设内容,是职业院校区别于综合性大学教育的特色体现。本文基于现有的实训实践基地建设模式,分析当前高职院校实训实践基地建设所存问题,探索建设实训实践基地的可行性做法。

关键词:校企合作;人才培养;高职;实训实践基地

近年来,国家对职业教育实训实践基地的建设越发重视,全国各地对实训实践基地投入力度也不断加强,但目前高职院校实训实践基地建设良莠不齐,存在企业参与度低、建设经费不足、设备陈旧、实训项目资源匮乏、基地建设与行业发展脱节、“双师型”师资力量薄弱等突出问题。为此,如何构建符合人才培养规律和市场发展规律的实训实践基地,充分发挥基地的技能人才孵化作用,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1现有的校企实训实践基地建设模式与分析

现有的校企实训实践基地模式大致分三种,一是以学校为主导的实训实践基地建设模式,如校办企业、校中厂、工作室等。学校为基地的建设主体,由学校自筹资金,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场地用房、设施设备、师资力量等条件建立实训实践基地;二是,以企业为主导的实训实践基地建设模式,如企业办学、厂中校等。以企业为建设主体,企业的生产资源与学校共享,提供实训机会并承担大部分教学任务;三是,校企共建实训实践基地模式,如引企入校、职教集团等。学校提供场地、水电等基础条件,企业投入资金、设备、技术、人员等生产所需资源,引入企业化管理模式与学校共建实训实践基地。

通过列表方式(详见表1),分析以上三种建设模式的共同特征:1、基地建设目的相同。三种模式建设主体虽各有不同,但其最终目标都是把专业的产学研融为一体,产生教学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专业产业化。2、校企双方投入的资源基本相同。从校企双方建设基地投入的资源来看,校方投入的大多为学校现有的教学资源(即场地、用房、部分设备、师资等),企业投入的是生产资源(即资金、设备、项目、技术人员等),通过校企双方共建基地,实现教学资源与生产资源的融通共享。3、从运行管理上看,除了学校主导的基地建设模式,其它两种建设模式均采用企业化的管理,这也符合实训实践基地环境仿真化建设的要求。4、从基地功能建设上看,无论哪种基地建设模式,基地均具有教学与生产双重属性,其功能大致可划归为两大类:一是基本功能,主要有实践教学、技术培训(含职业资格鉴定和技能竞赛);二是扩展功能,主要有生产、科研、技术咨询与服务、交流合作等。

2高职院校实训实践基地普遍存在问题

2.1基地建设主体单一,运行与管理经费有限

以学院为主导的实训实践基地,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财政拨款。实训实践基地建设成本高、周期长,后期的设备维修维护、更新及运行管理等都需要资金的不断投入,但学院资金自筹能力有限,筹资方式单一,仅靠财政拨款是难以保证基地经费投入的长期稳定。

2.2实训实践基地教学内容与产业发展联系不够紧密

实训实践基地是开展专业实践的重要场所,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在实践教学中出现重专业技能培养、轻职业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的问题。部分学校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设计中缺乏对专业所面向的就业岗位、职业定向、行业发展等因素的考虑,淡化了项目教学法的运用,缺乏真实的项目资源作为实践教学的依托,使教学内容脱离了市场发展需求。

2.3实训实践基地不具备生产属性,功能较单一

这里所说的生产属性是指为实践教学引入企业生产性项目,学生通过完成生产性项目学习专业技能。目前,大部分实训实践基地具备实践教学、项目研发功能,并未涉及到项目生产、社会培训、技术咨询与服务等校企合作核心环节。学院的教学资源与企业的生产资源有待被整合、开发,基地功能建设仍在路上。

2.4实训实践基地建设流于形式,基地使用率较低,合作周期不長

学校根据教学实践需求,与专业对口企业签订的实践基地共建合作协议,但大部分协议内容难以推进、落地,有效服务于学院人才培养的企业更是少数,与学院发生实质合作关系的企业较少,校企实质的合作周期明显少于协议合作期限,校企合作关系不稳定性特征明显。

3探究实训实践基地建设的具体做法

(一)构建校企二元主体建设体系,合理利用校企合作利益共同点,引入企业资金、设备、管理模式等,是解决基地运营与管理资金匮乏的有效做法。

在校企合作中,学校教学育人的社会职责与企业对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学校的实训教学与企业员工技术培训,学校艺术作品的编创与企业在艺术市场中对艺术精品的渴求都构成了校企合作的利益共同点,巧妙挖掘、合理利用,使其转化为校企合作的内驱动力,吸引企业以资金、实物或技术投资等方式建设实训实践基地。

(二)优选合作企业是实训实践基地稳定发展的关键。

优质的合作企业能给基地带来优质的生产资源、实践机会及成熟的运营管理模式,能保证资源供给的稳定性和长期性。学院需制定相关的准入机制和衡量标准,并对拟选对象进行实地调研,对企业的相关资质、企业理念、同行评价、产品口碑、项目资源、经营管理等进行系统的评估。优先选择合作理念相近、专业对口、信誉良好、有一定规模、合作空间较大的企业展开合作。

(三)基地建设达到“四化”要求是实训实践基地有效运行的保障。

校企实训实践基地需满足规划布局的整合化、基地环境建设的仿真化、基地功能的多元化、运作管理的企业化等“四化”要求,才能保证基地的有效运行。

基地规划布局整合化是以“专业群”为统领,整合相近专业的实训需求,统筹布局,才能有效避免实训实践基地的重复建设,解决基地专业覆盖面不全等问题。

基地仿真化建设,按照企业一线生产、管理要求构建实训实践基地,让学生在最贴近企业生产环境中开展实训实践,锻炼学生创新创造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毕业后能迅速地融入职业岗位。

具备多元功能的基地,有助提高实训实践基地的使用率。基地除具备实践教学功能,还应具备社会培训、项目研发(作品创编)、职业资格培训与认定、合作运营、业务承接等社会服务功能。通过社会服务获取经济效益,为基地运营与管理提供额外的经费支持。

基地运作管理的企业化,有利于学校更便利地获取企业项目资源、企业设备及技术服务资源,让学生更直观了解产品的生产流程、标准及要求,了解市场现状、发展趋势、发展机遇,弥补传统专业理论教学的滞后性。

(四)建立健全评估与考核机制是保持实训实践基地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

校企共同制定基地指标评分制度,定期对学校、企业、学生进行考核。对学校考核其对基地的投入、实践教学基地使用率、科研成果转化率、对外社会培训与服务等情况;对企业考核其引入的项目资源、设备捐赠或投入、接收学生教师社会锻炼等情况;对学生主要考核在基地开展实习成效、实习就业率、参与职业技能资格培训情况等。综合评分连续三年为不合格,需分析具体原因,必要时还需重新调整与原有企业的合作关系,确保实训实践基地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4结语

实训实践基地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基础设施,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实训实践基地的建设是基于校企合作的互惠互利、共赢共享。它的有效建设既需要校方积极挖掘与企业合作的共同利益点,也需要企业重新审视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发展的密切关系,提高企业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有效整合利用企业的生产资源与学院的教学资源,实现专业产业化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进博.对高职“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模式的探析.职教论坛[J].2009(8):16-17.

[2]刘洋.高职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立的模式及实现形式研究[J].大学教育.2013(9):10-11.

[3]申亮.试论职业院校试验实训基地建设[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4(10):98-100.

[4]翟志华.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31).

[5]曹洋.高职院校“引企入校”建立生产性实训基地的研究[J].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2017(33):43-49.

猜你喜欢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高职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对实训教学体系改革进行的思考与探索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